工作有劲头 生活有甜头

工作有劲头 生活有甜头
2023年08月09日 07:35 媒体滚动

转自:中工网

原标题:吉安市总将职工成长成才所需和企业发展所需一体推进,搭建成长阶梯、拓宽职工幸福路——(引题)

工作有劲头 生活有甜头(主题)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王晓颖 通讯员 朱云雯

阅读提示

产教融合破解企业存在的人才不足等问题,营造“比、学、赶、超”的氛围帮助职工找准自身短板和努力方向,上门服务企业、开展特色活动……江西省吉安市总工会围绕职工成才成长和企业发展所需精准施策,助力职工成才、企业稳定队伍。

“10年前,我成为一名生产线机台维修师。在工会的帮助下,我不断锤炼技术,不仅在一些技能大赛中获奖,还被授予江西省五一劳动奖章。”近日,回想起自己的成长历程,江西省吉安市木林森实业有限公司设备维修工程师宁星星感激地说。

据悉,宁星星从“工”到“匠”的变化,离不开吉安市工会组织开展的助推职工成长成才工作。近5年来,吉安市各级工会积极探索“校中厂、厂中校”产教融合模式,搭建各类劳动和技能竞赛平台,推进企业职工之家建设,将职工成才成长所需和企业发展所需一体推进,让职工在企业工作有劲头、生活有甜头。

探索产教融合之路

针对一些企业存在的人才不足、发展不稳定的问题,吉安市总工会主动响应,参与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庐陵英才”计划,探索出一条结合吉安市职业技术学院和吉安市木林森实业有限公司优势的“校中厂、厂中校”产教融合之路。

由学院和企业派遣老师或技术能手进行授课,让学生在学习和实战演练的过程中选定未来发展方向……如今,这种教育模式,不仅让院校学生在行业技能高手的指导下得以快速成长,也让包括宁星星在内的一些指导老师有了教学相长的机会和展示自我的舞台,受到广泛欢迎。

在“校中厂、厂中校”产教融合模式的示范带动下,吉安市各级工会组织动员当地的规模企业和技术学校合作,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工作,帮助职工成长成才,有效地缓解当地企业面临的“招工难”“用工荒”问题。2022年以来,这种产教融合模式已在江西省进行推广。

搭建成长阶梯

“经过各种竞赛的淬炼,我不断进步,例如2022年我在江西省‘天工杯’劳动和技能竞赛第四届电子信息行业职工职业技能竞赛吉安市选拔赛中获得电子焊接与拆焊项目的一等奖,在其他竞赛中我也收获良多。”宁星星表示,“我希望有机会成立劳模工作室,以此为平台带领团队在专业技术的赛道上走得更远。”

如何让一名普工成长为行家里手?吉安市总工会注重以赛促学、以赛提能、以赛代练,在“比、学、赶、超”的氛围中帮助职工找准自身短板和努力方向,不断提升技能水平。

通过一场场竞赛,一线职工在看到自己差距的同时,也不断地超越自我,最大限度达到以赛促学、以赛提技的效果。据统计,近5年来,吉安市已举办各类竞赛1.2万余场次,参与职工150余万人次,带动职工参与岗位练兵、技术创新近27.8万人次;培养市级及以上劳动模范222人、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37人。

主动靠前服务

“非常幸运成为公司大家庭中的一员,一晃几十年过去了,没想到退休前还能感受到工会给予的温暖。”在江西红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会组织的集体光荣退休仪式上,彭月兰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

为让职工在企业干得安心、舒心,红板科技公司工会在井冈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总工会的扶持下建立并完善职工之家,开展困难职工帮扶、金秋助学等工作,定期举办职工生日晚会、开设暑期职工子女托管班等。

围绕提升企业职工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指数,吉安市总工会从基层工会组织“六有六规范”建设入手,要求全市各级工会主动靠前服务,上门到各企业开展具有工会特色的服务活动,提高职工对工会组织的满意度,同时“一对一”指导企业建立工会,及时将职工纳入工会大家庭中。

目前,吉安市建有基层工会组织6964家,发展会员近70.8万人。建会5年(含)以上的基层工会组织4786家,基本实现“六个规范”3173家;建会5年以下的基层工会组织2180家,基本达到“六有”标准的有1668家。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吉安市 江西省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8-16 泰凌微 688591 --
  • 08-15 多浦乐 301528 --
  • 08-14 波长光电 301421 --
  • 08-14 众辰科技 603275 --
  • 08-08 恒达新材 301469 36.58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