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你看,“未来乡村”的新模样

你看你看,“未来乡村”的新模样
2023年07月18日 05:54 齐鲁晚报

  7月1日,央视财经频道《对话》节目走进山东,深入到沂蒙山腹地沂水县西墙峪村。节目现场除了山东省委书记外,还齐聚了山东市县乡村的书记,大家聊的一个共同话题,就是如何搞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

  过去五年,产业振兴是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重点。在山东的逻辑里,乡村振兴不仅要增加科技含量,还要走产业融合发展之路。相同的逻辑,同样出现在正在建设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浙江。

  记者 蔡宇丹

到浙江“未来乡村”

到底看什么?

  6月29日,记者来到杭州萧山区临浦镇横一村,打卡这个号称充满“宫崎骏的夏天”画风的村庄。这个村迎来全国多批考察团,大家都想看看,这个浙江首批“未来乡村”,到底长啥样?

  网红店鸭棚咖啡横卧在一片稻田前,这里改造前是村里的鸭棚,服务员热情地招呼,这段时间来了多批考察团,“有你们山东的,好几拨。”

  种粮食是乡村本分,但这个村却把“种粮食”做成了“卖体验”——

  横一村把零散的稻田连成片,一种2000亩,建成萧山连片面积最大的水稻种植区,春天有油菜花;夏天风吹稻浪;秋天,村里的柿子树又红了……

  在社交平台,能找到多篇有关横一村的笔记。浙江“治愈系稻田”很多,横一村为啥能“出圈”?山美水美的浙江,很多村吃“旅游饭”,搞“一村一品”,就像山东寿光,每个村只种一种“招牌菜”。横一村的“招牌菜”是什么?

  乡村IP有很多种,产业、美食、民俗、艺术……这些基于乡村生态资源、特色产业、风土人情提炼出的IP,成为打响乡村品牌的爆点。

  如何帮横一村搞乡村振兴,这是知识服务平台——得到高研院杭州校区同学的毕业课题。横一村有1300多棵柿子树,100岁以上的近千棵,“得到高研院”的同学,最终决定把横一村的柿子树包装成大IP,结果大获成功。

  把创意变成产业,把“卖柿子”做到“卖风景”的地步,得有熟悉萧山、有志于乡村振兴的运营商当推手。萧山本土企业——众安文旅成了推手,建乡村综合体、搞露营基地,露天音乐会、相亲会、研学,连闲置的水渠都“榨”出了商业价值……

  杭州是互联网之都,阿里云也下沉到横一村,家家户户安装视频安防、水质环境监测等物联网设备,通过阿里云的物联网平台统一管理。凭借阿里旗下的高德地图一键生成游玩视频攻略,游客自驾游很省心,厕所、停车场在哪儿,高德上都能查到,村民做民宿生意也顺手。

  不过,全国各地的考察团到这里,并不想只看个网红景点。他们想知道,搞乡村振兴,乡村不能空心化,年轻人愿不愿回村里来?有没有工作机会?村里的环境和公共服务能和城里比吗?

  横一村花6000万元搞基建,包括自建粪污处理设施。在横一村,崭新的柏油路、标示牌,环境整洁,看不到一个垃圾桶,也没有保洁员。横一村推行垃圾分类,村里设计了垃圾收集点,村民将垃圾分类,定时定点送到收集点。这项措施已坚持了两年。

  “污水革命”“垃圾革命”“厕所革命”之后,横一村又搞起“围墙革命”,引导村民把围墙高度降下来,庭院透绿。

  在柿子树下餐厅和鸭棚咖啡工作的都是本村人,月工资4000多元,家门口上班让他们很满足,包括宝马公司在内,很多公司在这搞团建。

  共同富裕不光是收入提高,它为农村带来的,更是一场生活方式的革命。横一村展现的,是一种新型的生活样本——居住环境好、有就业机会、工作强度低,有田园,更有科技,这就是“未来乡村”的魅力,它溢出来的,是一种强大的软实力。

浙江民企龙头投身乡村

传递啥信号

  浙江萧山农村以富出名,号称“浙江首富村”的航民村就在萧山,但“首富村”也有“穷亲戚”,位于杭州萧山区南部浦阳镇的谢家村、径游村、安山村,多年来就属于萧山区“被平均”的地方。

  萧山区南部占萧山区一半面积,承载了1/3人口,人均GDP仅为全区一半。如何让“被平均”的地方富起来?这是传化集团——这个在浙江排名第八的民企正在探索的事。

  浙江民企在中国民企500强的数量,连续24年居全国第一,如何把这股力量撬动起来,深度参与乡村共富之路?这也是浙江上下关注传化乡村项目的原因。

  2022年6月,萧山区政府和传化签署协议,从萧山区浦阳镇径游村、谢家村、安山村等村庄规划7.5平方公里土地,进行宜居宜业的谢径安·传化和美乡村建设。

  目前,这个项目的现代农业产业园约1120亩土地已完成流转与平整,传化投资7500万建设的乡村综合体已封顶。

  杭州是全国创业氛围最浓的城市之一,是互联网之都也是电商之都,如何把这股创新力量吸引到乡村振兴中?

  在谢径安·传化和美乡村项目规划中,一个突出特点就是科技和创新。

  现代农业产业园里有小微企业梦工厂、农业科创基地、共富工坊、青创空间这样吸引创客的设计。规划建设的11万平方米智能温室,用于研发育种、工厂化种植,吸引农创企业和新农人等。传化多年来在现代农业领域沉淀的资源,也嫁接到这个项目中。

  这样的现代农业,一点都不Low,还有趣、有前途,充满高科技,很吸引新农人。现在,拼多多正集聚各方力量,推动类似“植物工厂”的创新,以保持在农业赛道的竞争力。

  在山东寿光,这样的创新模式已开花结果。在寿光田柳镇现代农业创新园区,创业者只要有一个好的idea,就可拎包入园,租一个大棚做“车间”,1亩地年租金1万。这种“投资商+运营商+家庭农场”模式,吸引了很多从事各种职业又回到土地的人。整个示范园区建了160个大棚,现在每个大棚平均年收益达到32万元。“菜香景美,真想在寿光当农场主!”这是很多博主参观寿光这个“农业梦工厂”后的感受。

  用什么产业介入乡村振兴,是传化一直在思考的问题。现在,以化工起家的传化,将农业板块提升到集团战略位置。像传化这样的浙江民企龙头,以资本、产业介入乡村振兴传递一个信号——当前形势下,如何将履行社会责任和企业经营发展有机融合在一起,已成为企业探索战略转型的重要方向。

  在浙江,能观察到多种产业介入乡村振兴的路径。浙江乐清拥有国家级先进电气产业集群,借助这一优势,乐清推动企业与山区村社结对,通过“设备下乡+来料进村+技术入户”方式,打造家门口的“共富工坊”85个,就近吸收就业3000余人,人均年增收近4万元。

不搞大拆大建

激活人文经济

  这段时间,传化乡村项目运营人员陆月,一直扎在杭州萧山区的村企共建项目中,盘算着怎么“活化”三个村的历史文化“家底”。文化内容,是这个村企共建项目运营的核心价值。

  乡村文化能不能产生生产力?萧山南部的进化镇欢潭村,有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欢潭村花了1.98亿元搞环境整治,打通千年古水系,请中国美院的团队搞设计,用真金白银把村子打造成3A景区,不要门票,也不收停车费,端起了“人文旅游”饭碗。这个有着1190户人家的村子,村集体收入从2020年的294万,增长到2022年的733万元。

  陆月在法国昂热大学留学时,读的是旅游管理专业。回国后,陆月曾供职于浙江蓝城集团。

  作为轻资产运营的平台公司,蓝城集团以特色小镇介入乡村振兴,最新中标了浙江大梅林共同富裕示范带一个服务项目。

  乡村振兴不是大拆大建,要留住乡村根脉,用现代手段激活它们。陆月到杭州小河直街这样的历史文化街区找答案,到萧山博物馆汲取灵感,一家家拜访周边非遗传人。

  谢家村已有千年历史,谢氏家庙“宝树堂”始建于明代,村里还活跃着鸡鸣绍剧团和谢家腰鼓队。安山村有村民1864人,90%以上为朱姓,据载已传19世,安山村东北狮子山脚下有朱氏家庙。径游村老街有300年历史,老街还保留着酱园、茶馆、中医馆和麻编鞋等手工艺。

  陆月说,这些散落民间的历史遗存很碎片化,需要一根主线把它们串起来,这就要深度挖掘文化基因,让来到这里的人,能马上感受到它们的磁场。

强村公司

一场新的财富分配

  在浙江,以“租金、股金、薪金”方式,增加农民收入的“三金惠民”模式,首创于浙江乐清。如今这一模式已在浙江多地推广。

  国家乡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小云对记者说,传统的公司加农户模式中,公司利益占了大头,现在要将农民放在乡村振兴主体地位。重要的是在一次分配中,给予农民劳动致富的公平机会。

  2022年,传化与萧山区供销社、蒲阳镇18个村集体共同组建强村公司,另外还与村集体成立运营公司,按村集体51%、企业49%的收益进行分配。

  强村公司究竟能为农民增收注入多大能量?强村公司将碎片化的、低效资产集中在一起,通过规模化经营,村村入股,闲置劳动力也获得了在家门口工作的机会。

  在浙江,各类强村公司年终晒分红已成一景。今年1月,浙江首个股改挂牌的强村公司——南浔湖笔小镇新农村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将2022年挣的全部利润1030万拿出75%分红,入股的15个村共分了772万元。

  目前,浙江已成立2278家强村公司。近日,浙江省专门出台了促进强村公司发展12条举措。

  类似的“强村公司”在山东也冒出来了。2017年,由莱西城投控股的莱西共富公司在莱西马连庄镇诞生,在全省首创“乡村公共资源+共富公司”模式,截至目前,莱西已成立市镇村三级共富公司117家。

  这样的创新模式不断在实践中创造出来。萧山航民村1979年创办村集体企业萧山漂染厂,率先在全省探索村级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将村集体49%的股权,量化到村民、职工和经营管理骨干。2004年,由萧山航民村资产经营中心控股的航民股份上市。

  从2013年以来,航民集团几乎年年增持自家股票,至今已完成6轮增持,正在实施第7轮,10年时间里累计增持4.62亿。

  现在,这里是亚洲最大的漂染基地,有着华东最大的黄金饰品企业。“大大的浙江首富村”的发展史上,写着“藏富于民”四个字。

  2021年,航民股份拿出72%的利润用于分红。上市19年分红18次,航民股份累计分红22.55亿,超过募资金额16.80亿。

  航民村户籍人口1275人,村民靠劳动收入和股权分红,住上了庭院式楼房和别墅,2022年村民人均年收入达到7.6万元。毫不夸张地说,“航民村民从产房到墓地都有福利保障。”

  2002年,航民村投资6000万元,建成浙江省第一个村级大型污水处理厂。近些年,这个村每年在节能环保上的投入都超亿元。

  航民村的探索,指出了一条中国农村与中国资本市场有机结合的“共富之路”。2022年,浙江省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71268元、37565元,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由2003年的2.43,缩小到2022年的1.90。

  而在山东这个农业大省,也诞生了潍坊模式、诸城模式、寿光模式。2022年,寿光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比下降到1.8∶1,远低于全国的2.45∶1。

  不管是浙江还是山东,在共同富裕道路上都在不断探索。

  不管是山东的屯西新村,还是浙江的横一村,村民的笑容印证了一点:什么是乡村振兴、共同富裕?它就在普通人实实在在的生活里。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7-24 金凯生科 301509 --
  • 07-24 长华化学 301518 --
  • 07-20 敷尔佳 301371 --
  • 07-19 逸飞激光 688646 46.8
  • 07-19 浙江荣泰 603119 15.32
  •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