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天文馆“观象授时”展览印象之“敬授人时”

北京天文馆“观象授时”展览印象之“敬授人时”
2023年04月25日 18:00 北京日报客户端

“观象授时”展览印象之“敬授人时”

距今七千多年前,我国古代天文学开始萌芽。日月升落,星汉灿烂;天道循环,无往不复。中华民族早期极其漫长的岁月里,先民在大自然的生活之中形成了对日月星辰和昼夜四季的感性认知,萌生了天地相通的信念以及对星空的敬畏与祈求。新石器时代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日鸟雕像、河南郑州大河村太阳图像、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大汶口镇大汶口遗址太阳东升图像,都是这一民族心理的直观展示。

新石器时代浙江余姚河姆渡日鸟雕像(象牙雕片,雕片长16.6厘米,残宽6.3厘米,厚1.2厘米,正面雕刻一组日鸟图像,中央由5个大小不一的同心圆组成圆日,圆日两侧刻两鸟相望。图像两侧6个小圆孔。)

新石器时代河南郑州大河村太阳图像

新石器时代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大汶口镇大汶口遗址太阳东升图像

到了公元前24世纪至公元前20世纪,大致处于原始社会末期。《尚书·尧典》有一条记载:“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 意思就是尧帝命令羲、和,按照太阳、月亮和五星运行的自然规律,测定节候,并将历法付予百姓,使知时令变化,不误农时。古代农耕社会最为重要的社会职能——敬授人时,对农业生产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这一历史事件不仅有《尚书·尧典》的文字记载,而且还有考古发现的历史遗存予以佐证。

《钦定书经图说》中的尧帝命官授时图:“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日中星鸟,以殷仲春……;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宵中星虚,以殷仲秋……;日短星昴,以正仲冬。”

1978年至198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队,在山西省襄汾县陶寺村南,发掘了我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居住区和墓葬区遗址,这就是震惊中外的陶寺文化遗址。大约在2003年,考古学家又在遗址南部厚厚的下面发现了一个直径为50米的巨大半圆形夯土台,据考证,这是中国目前已知最古老的天文台。夯土台为三层夯力结构,台座顶部有一个半圆形观测台,以观测台为圆心,半径10.5米,弧长19.5米。由西向东方向呈扇状排列着13个土坑,与之相对应有13根土柱。从观测点通过土柱狭缝观测前方远处塔尔山的日出方位,确定季节、节气,安排农耕。

考古队在原址复制模型进行模拟实测,从第二个狭缝看到日出为冬至日,第12个狭缝看到日出为夏至日,第7个狭缝看到日出为春、秋分。该观象台形成于公元前2100年的原始社会末期,比世界上公认的英国巨石阵观测台(公元前1680年)还要早近500年。山西省襄汾县陶寺古观象台遗迹的发现,证实了《尚书·尧典》上所说的“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的真实历史背景与社会现实,由此也说明了这样一个历史事实:远古先民从愚蒙草昧走向文明智慧,并非因神明的主宰,或天帝的恩赐,而是先民们追天问地、不断探索自然、不断提高自我的必然结果。中华文明也因此传承数千年而不绝,生生不息!

陶寺古观象台模型展柜

陶寺古观象台复原示意图(喻京川绘)陶寺古观象台复原示意图(喻京川绘)

“敬授人时”展板

(北京天文馆)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4-27 友车科技 688479 --
  • 04-27 曼恩斯特 301325 --
  • 04-26 万丰股份 603172 14.58
  • 04-26 中芯集成 688469 5.69
  • 04-25 巨能股份 871478 5.5
  •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