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后复苏势头强劲,多家械企Q1业绩增长亮眼!资金踊跃申购医疗器械ETF(159883),10日累计净买入5.7亿元!

疫后复苏势头强劲,多家械企Q1业绩增长亮眼!资金踊跃申购医疗器械ETF(159883),10日累计净买入5.7亿元!
2023年04月20日 09:50 界面新闻

近期,随着医疗器械上市公司一季报披露,医疗疫后复苏情况也逐步浮出水面。不少“先觉”资金积极布局板块底部机会,行业标杆ETF持续获资金踊跃申购。

公开数据显示,A股规模最大医疗器械ETF(159883)近5日持续获2.9亿元资金净申购,近10日则获5.7亿元资金大手笔加仓,资金流入呈加速趋势。

截至4月19日,医疗器械ETF场内流通份额已达39.57亿份,再创上市以来新高;4月以来该ETF份额增长率高达30%

今年以来,随着压制医疗器械板块发展的公共卫生防控因素消退,板块内多数公司将重回正常发展轨道。常规诊疗手术耗材回归常规增长,消费医疗也将迎来疫后估值修复。从目前医疗器械ETF成分股一季报情况来看,7家器械公司中有6家归母净利实现同比增长,占比近9成,医疗整体复苏势头较为乐观

祥生医疗一季度实现营收1.65亿元,同比增长64.55%;归母净利润5251.39万元,同比增长111.31%。祥生医疗主要从事超声医学影像设备的研发、制造和销售,为国内外医疗机构、科研机构、战略合作伙伴等提供各类超声医学影像设备和专业的技术开发服务。

维力医疗一季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5209.8万元,同比增长34.92%;营业收入3.62亿元,同比增长20.16%。公司是全球医用导管主要供应商之一,主要从事麻醉、泌尿、呼吸、血液透析等领域医用导管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手术、治疗、急救和护理等医疗领域。

爱博医疗一季报营业收入1.9亿元,同比增长44.55%,归母净利7839.82万元,同比增长33.58%。据了解,爱博医疗为国产中高端人工晶状体领导者,产品性能比肩进口。2019-2021 年人工晶状体分别实现销售收入 1.79/2.23/3.05 亿元,年均复合增速为 19.4%。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增长或主要系公司“普诺明”系列人工晶状体和“普诺瞳”角膜塑形镜恢复快速增长,销量持续提升所致。

对于医疗器械板块2023年Q1整体的业绩,业内持乐观预测,理由包括:公共卫生防控影响基本消除,2023年医院端及科研端医疗器械市场有望迎来复苏行情。同时受益于贴息贷款政策、渠道端反馈意向订单复苏迹象良好等。

有业内人士表示,随着械企一季报的逐步披露,业绩利好有望兑现至市场表现,受益于国内医疗新基建设备周期,贴息贷款、配置证加速放开等政策催化,板块高景气或将持续。 国泰君安认为,医药业绩复苏环比趋势明确。展望Q2,由于2022年同期受公共卫生防控影响的低基数效应,加上2023年以来的逐季复苏趋势,国君预计Q2单季度的同比增速将高于Q1。

中信建投表示,板块成长确定性依旧显著,关注疫后复苏产业新机遇。其中,医疗服务和消费板块预计1-3月整体运营趋势前低后高,Q1后有望逐渐恢复疫后的平稳定增长趋势,依然是长坡厚雪的长期黄金赛道;医疗设备板块需求刚性叠加集采免疫,患者入院快速恢复,2023Q1业绩恢复较快,医疗大基建背景下依然为最受益的强势板块;耗材和IVD随诊疗量逐月恢复,集采新政以及DRGs逐布落地的政策下,板块价值和估值有望迎来回归。

【借道行业代表指数ETF,低位布局医疗器械板块】

医疗器械ETF(159883)为目前A股规模最大的一只医疗器械行业ETF。该ETF追踪中证全指医疗器械指数,标的指数除了覆盖眼科、医美等消费医疗,还囊括了院内诊疗有关的高值耗材、以及医疗设备龙头,可以成为大家布局疫后医疗复苏、创新器械的beta工具。目前标的指数PE仅20.50倍,处于历史分位点7.36%,行业估值水平仍处历史低位。场内用户可通过医疗器械ETF(159883),一手仅需70元左右,免缴印花税;场外用户可关注联接基金(A份额013415,C份额013416)。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医疗器械 ETF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4-26 中芯集成 688469 --
  • 04-21 经纬股份 301390 37.7
  • 04-21 海达尔 836699 10.25
  • 04-21 三博脑科 301293 29.6
  • 04-20 晶合集成 688249 19.86
  •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