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圣湘生物董事长戴立忠:健全和完善产学研用全链条转化机制 壮大生物医药产业

全国人大代表、圣湘生物董事长戴立忠:健全和完善产学研用全链条转化机制 壮大生物医药产业
2023年03月06日 19:21 证券日报

转自:证券日报网

    本报两会报道组 何文英

    “推进‘健康中国’建设,需要强大的民族生物医药产业的支撑。”近日,全国人大代表、圣湘生物董事长戴立忠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建议健全和完善产学研用全链条转化机制,壮大生物医药产业,更好服务全民健康。

    他指出,目前我国生物医药产业还存在一些短板。“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底子薄,周期长、投入大,对技术、资本和政策依赖程度高。2016年至2020年期间,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研发投入额分别为57.4亿欧元、69.7亿欧元、96亿欧元、65.3亿欧元、85亿欧元,在所有产业研发投入中所占比重仅为3.4%至6.1%,生物医药产业研发投入额较低,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的差距。”

    而实现研发与产出的利益平衡,戴立忠认为,需要国家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以集中采购为例,现在很多地区采取最低价中标原则,在惠及民众健康的同时,也带来了‘只议价、不带量’等问题,造成创新投入紧缩的局面,不利于生物医药产业的创新发展。”

    针对医药生物产业现有的“短板”,戴立忠提出了三方面的建议。

    第一,健全和完善产学研用全链条转化机制,鼓励生物医药领域龙头企业参与国民健康战略研究。戴立忠表示,我国科学家和工程师优势明显,应鼓励院企合作、校企合作,完善和健全从基础研究“最初一公里”到市场应用“最后一公里”全链条有效贯通的产学研用转化机制。同时,医药领域龙头企业能够精准把握患者需求,同时也了解国家医保承受能力等,对于涉及健康民生重大决策的制定能起到很好的帮助。另外,政策落地后实际运行效果,龙头企业也能给出较为科学的反馈,有利于生物医药产业的精准施策。

    第二,加大生物医药产业政策支持,鼓励和扶持基因科技、创新诊疗技术方向的发展,孵育一批全球性企业。戴立忠指出:“我国在基因科技、创新诊疗技术方向与欧美发达国家差距较小,甚至有一批在细分技术领域具备核心创新优势的企业已经获得了行业的主导权,建议在基因科技、创新诊疗技术方向做重点政策倾斜,加快孵育一批全球性民族生物医药企业和品牌。”

    第三,加大需求侧健康民生投入对国内龙头企业扶持,加快培育生物医药产业中国品牌,打造中国精品工程。戴立忠以艾滋病防控为例表示:“我国从2012年开始就对所有艾滋病患者提供每年一次免费的艾滋病载检测,艾滋病诊疗指南中推荐至少每年2次检测才能更好地优化抗病毒治疗的疗效;然而目前基本以采购进口试剂为主,成本很难覆盖每年2次检测,建议引入高质量的高敏国产艾滋病载检测,在保证精准疗效监测的前提下,提高检测的可及性,优化疗效。”

    最后,戴立忠强调:“过去几年,我国已经建立起了超过13000家精准筛查机构,这些机构正是推动我国医疗资源扩容下沉、推动‘经验医疗’走向‘精准医疗’的有力抓手,在未来常规疾病检测和防控中能发挥巨大作用,分子检测的高速公路已经搭建起来,应该充分利用起这些机构为保障全民健康做出更多贡献。”

(编辑 白宝玉 乔川川)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欧元 全国人大代表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3-08 涛涛车业 301345 --
  • 03-08 宏源药业 301246 --
  • 03-08 泓淋电力 301439 --
  • 03-07 彩蝶实业 603073 19.85
  • 03-06 雅达股份 430556 3.7
  •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