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樊红敏 北京报道
2022年11月,证监会制定下发《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5)》,新一轮三年行动方案重点围绕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是进一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重要部署。
“改革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制度,提高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的质量,是上市公司‘提质’的重要举措之一。”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国家会计学院教授秦荣生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根据秦荣生介绍,为提高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质量,今年全国两会其建议,应采取综合治理模式,取消季度报告披露,降低上市公司的披露成本;实行中期报告的审阅制度,提高财务信息的可信性;缩短年度报告披露期限,提高财务信息披露的及时性。
在秦荣生看来,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信息披露制度从无到有,已经形成较为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对维护证券市场秩序、保护广大投资者利益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现行财务信息披露制度也存在着财务信息披露可用性、可信性、及时性等有待提高的问题。
其中,真实可信是对财务信息披露质量的最基本要求,财务信息披露不真实、不可信其危害显而易见。
对于现行财务信息披露在可信性方面存在的问题,秦荣生进一步介绍道,一些上市公司管理层为了公司的市值管理、经营业绩和筹资,在编制财务报告时往往采取操纵行为,弄虚作假,披露不真实、不可信的财务信息。而现行财务信息披露制度没有要求对上市公司披露的季度报告、半年度报告进行审计和审阅,更是使季度报告、半年度报告的可信性大打折扣,导致社会公众要么不相信上市公司所披露的财务信息,无法作出决策;要么相信了上市公司所披露的不真实财务信息,作出了错误的决策。
公开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2年中国证监会(不含下属派出机构)共作出公众公司财务违规类行政处罚案件41件。
据统计,仅2023年初至2023年2月中旬,不到两个月时间里就有6家面临退市风险公司被查出涉嫌财务造假。
鉴于现行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制度存在的上述问题,秦荣生认为,进一步进行改革和完善现行财务信息披露制度,对于提高我国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的质量,更好地保护投资者利益,确保证券市场健康有效地运行,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至于改革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制度的具体可行措施,秦荣生建议可从三个方面进行着手。
一是取消季度报告披露,降低上市公司的披露成本。现行上市公司披露的季度报告因其内容单一、指标综合,且未经审计导致可用性差,并促使上市公司将注意力放在季度短期利益上,从而忽略长期战略、成长和可持续发展,不能满足季度报告使用者决策的需要。取消季度报告披露,对公司来说,可以从半年度甚至全年布局经营情况,克服季节性波动对业绩和股价带来的影响,并将减轻上市公司的负担和降低披露成本。对投资者来说,应从考虑上市公司的短期业绩转向关注其长期发展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情况,逐渐养成长期投资和价值投资的理念。
二是实行中期报告的审阅制度,提高财务信息的可信性。现行绝大多数上市公司披露的中期报告是不需要审计的,但上市公司拟在下半年进行利润分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弥补亏损等情形应当进行审计。对于未经审计或者审阅的中期报告,其可信性较差,社会公众和投资者难以据此作出决策。实行中期报告的审阅制度,将会给社会公众和投资者带来更大的效益,能够提高财务信息的可信性,降低年中财务造假等欺诈发生的可能性,同时还可以改进中期数据的预测能力,从而更好地为社会公众和投资者服务。
三是缩短年度报告披露期限,提高财务信息披露的及时性。现行财务信息披露制度规定:上市公司年报的披露时间为每个会计年度结束之日起4个月内。首先,现行制度规定导致财务信息披露的及时性较差,不少上市公司的年度报告在次年的4月中下旬才披露,离年度末已经过去近4个月了,经营和财务状况已发生较大变化,投资者无法据此作出正确的决策。其次,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的普及和上市公司智能会计系统的广泛应用,极大提高了编制年度报告的效率,缩短了财务信息收集、编报的时间,完全有能力在较短的期限内编制和披露年度报告。再次,注册会计师通过对中期报告的审阅、预审和现代数据技术的应用,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对上市公司年度报告出具审计报告。最后,国际实践证明缩短年度财务报告披露期限是完全可行的。因此,为提高我国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的及时性,加快证券市场与国际趋同,规定我国上市公司年度报告披露的法定期限为3个月,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编辑:郑利鹏 校对:颜京宁)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