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荔枝锐评
这部电影没有炫目的特效,没有引人注目的演员阵容,甚至连故事也算不上惊艳。但在2月档一众商业大片的激烈竞争中,《拨浪鼓咚咚响》是个特别的存在。
和奶奶一起生活在陕北窑洞里的农村娃毛豆,是个典型的留守儿童。父亲常年在外打工,音讯少得可怜。毛豆努力地考100分,日夜在家门口翘首以盼,但换来的只有“等你爸爸回来”的无效承诺和一次又一次的失望。
一年腊月,想买炮仗玩的毛豆在路边遇上了常年在路上奔走的货郎苟仁。苟仁以卖小百货的卡车为生,心里藏着为绝症离世儿子“报仇”的夙愿,车上永远挂着儿子生前最爱的拨浪鼓。一心要寻父的毛豆企图藏身在苟仁的货车里,不想却引爆了鞭炮,因而被苟仁发觉。两个陌生人就这样踏上了一场公路寻亲之旅,从相看两厌的“冤家”变成了情感深厚的“父子”。
公路、寻亲、中年男人和小男孩的人物组合,这些元素的叠加,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日本电影《菊次郎的夏天》。但《拨浪鼓咚咚响》的底色却是更空旷、孤寂、淳朴的中国西北。
这首先体现在电影的镜头语言上。在影片设定地陕西清涧出生的导演白志强,坚持强调画面的“真实”。影片大量采用隐蔽摄影以及多角度剪辑,呈现了“真正的”陕北山路、街道、夜市、工地等等场景,地域风格鲜明,也让全片透露出一种偏向纪录片的质感。
其次,整部影片并没有专业演员,但在选角上,导演做了用心的考量。毛豆的扮演者白泽泽,在拍摄前毫无表演经验,是导演从清涧本地农村学校里挑选出的孩子。苟仁的扮演者惠王军是导演的发小,本身的职业也和苟仁类似,是一名跑出租的司机。但两位的表演却让人惊喜。他们一个将单纯、顽皮、渴望父爱的农村留守娃形象演绎得打动人心,一个让倔强生冷但内心热忱、爱憎分明的西北汉子形象丰满可感。两位演员自然的陕北方言对白也给影片增色不少。
在如今的电影市场里,将镜头对准大西北两个普通人的命运多少显得有些“逆潮流”,但导演白志强却觉得这是自己的一种使命,“我觉得我非得做这样一部影片”。他对和自己一样,打小生活在西北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的关怀是随处可见的。影片最初就来源于他在拍摄一部关于留守儿童纪录片时的构想。他看到一个孩子出去找爸爸,听到这个孩子说自己的愿望是能够坐在父亲的肩膀上看烟花,受到了很大的震动。这些细节都被他揉进了电影里。在毛豆和苟仁的相处中,两个人物从一开始的互怼、矛盾到后来的和解与互相依靠,有不少动人的细节设计都让人印象深刻。比如在芦苇荡里毛豆敞开心扉呐喊“他们都不亲(关心)我”,爷俩在冰面上从追逐到开心玩耍,在热闹的庙会上毛豆坐在苟仁肩头看绽放的烟花等等,都让人心头一暖。
当然,作为一部纪录片导演转型后的处女作,《拨浪鼓咚咚响》的缺点也是明显的。除了音乐、音效等方面的技术性不足之外,看起来工整的剧本情节在设计上依然显得相对“套路”,“父与子”的感情转折与递进也并不难猜测。另外,导演在时间背景的设定和社会议题的关注上显得浅尝辄止,女性角色在整部影片中也有些缺位。
不论如何,这些粗粝的真诚依然动人且难能可贵,期待在大荧幕上见到更多如此真诚的中国电影。
荔枝锐评:lizhirp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