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劲松
这几天,国宝熊猫在全网引起极大关注。一只是在日本生活了近6年的大能猫“香香”,在历经多次回国之行被推迟之后,终于在21日17时15分抵达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另一只则是在美国孟菲斯的大熊猫“丫丫”,骨瘦如柴,健康状况令人担忧,由此在国内引发“快把丫丫接回来!”的呼声,事情一度还冲上热搜第一。
熊猫是我们的国宝,所以我们关注熊猫的一举一动。今天,我们的故事主人翁,也是和熊猫有关。他就是被誉为“中国熊猫之父”的胡锦矗。
2023年2月16日,我国著名动物学家、大熊猫生态生物学奠基人、被誉为“中国大熊猫之父”的西华师大教授胡锦矗因病去世,享年94岁。近半个世纪前,正是他和众多专家参与了一场在全球范围引起关注的“抢救大熊猫行动”,并破解了“竹子开花”难题,避免了大熊猫的断粮危机,让大熊猫在川西等地继续“幸福美满”地生活下去。鲜为人知的是,这位“守护国宝的国宝”专家曾在重庆留下了难忘的青春足迹,读高中,上大学,遇到影响其终生的良师……
北碚上大学
“熊猫教授”学术人生从此起步
胡锦矗于1929年3月24日生于四川省开江县。胡锦矗并非从小就是听话的“乖娃娃”,他生性淘气,一听老师讲课就犯困,逃学、留堂是家常便饭,上树掏鸟窝、下田捉泥鳅却又精神十足。
正是由于过于顽皮,盛怒的父亲差点让他退学做生意,好在堂兄胡锦万劝阻。就这样,胡锦矗被送到开江县城读初中。在这里,他遇到平生第一位良师——这所学校的校长、毕业于四川大学的曾孟九。曾校长极为严格,每天让学生出操锻炼几小时。年少贪玩的胡锦矗心生不服。一次,正当数九寒冬,胡锦矗偶然发现曾校长居然在刺骨的河里游泳,这让他大感惊讶,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后来,曾校长晨练时,身边就多了胡锦矗小小的身影。这让胡锦矗为以后长年在高寒山区追踪研究大熊猫打下了坚实的体能基础。
胡锦矗初中快毕业时,曾孟九校长来到万县担任万县中学训导主任。追寻曾校长的脚步,胡锦矗初中毕业后,也到了万县中学读高中。
1938年秋天,武汉沦陷,大量学校西迁,长江之滨的万县成了各种思想荟萃之地。曾孟九对追随自己步伐的胡锦矗颇为器重,认为他是可塑之才。胡锦矗后来回忆说,不论酷暑还是寒冬,每到课余,曾孟九常带着他和同学们跳入长江搏风击水。晚年的胡锦矗还能清晰地回忆起这段经历,感慨“经师易遇,人师难求”,正是在万县,自己第一次“睁开了双眼”,萌发教育报国的理想,决心做一个曾老师那样胸怀家国的好老师。
1950年,胡锦矗考入当时位于北碚歇马街道的川东教育学院。该校由著名平民教育家晏阳初先生于1940年创办,原名私立中国乡村建设学院,1952年并入西南师范学院。晏阳初与卢作孚、梁漱溟并称“乡建三杰”。胡锦矗说,晏阳初的思想对自己影响颇深,所以报考了该校教育行政系。然而,该校并入当时的西南师院后,胡锦矗却转到了生物系,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胡锦矗生前回忆,因当时教育类专业学生人数太多,学校考虑毕业生将来分配困难,便鼓励他们转系,自己“懵懵懂懂”填报了一个和自己已修两年的教育行政系相去甚远的生物系。但正是这样的“偶然”,成就了一个大熊猫专家一生的“必然”,因为他在这里遇到人生中的第二位良师:著名鱼类学家、时任西南师范学院生物系主任的施白南教授。
施白南教授曾在卢作孚创办于北碚的中国西部科学院工作,是动物组领衔专家,是我国系统研究中华鲟的第一人。施白南授课从不照本宣科,而是大量引用自己野外考察的案例解释专业知识,主张“大自然就是最好的课堂”。施先生的课,让胡锦矗听得如痴如醉,很快完成了学科专业的转化,也由此开启了野生动物研究的学术人生。后来做了大学老师,胡锦矗也像施先生那样注重实践教学,经常对学生说“学好生物科学,最重要的是读好大自然这本无字之书”。
结缘大熊猫
他见证中美“熊猫外交”
1955年,胡锦矗从西南师院毕业,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动物研究生班,系统学习脊椎动物理论。1957年,胡锦矗完成学业。当时的南充师范专科学校(即后来的南充师院,今天的西华师范大学前身——作者注)新增设了生物系,急需教师,胡锦矗被分配到了南充。从那时起,胡锦矗再也没有离开过南充。
胡锦矗成名后,常有人感到不解:“这么大个专家怎么一直待在这么个小地方?”胡教授总是哈哈大笑:“因为这里离大熊猫近一点!”
鲜为人知的是,胡锦矗研究大熊猫其实是“半路出家”,1973年前,他一直从事脊椎动物学教学、研究以及长江水产资源研究。1972年发生的另一件国家外交大事,把胡锦矗的命运与大熊猫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这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这被历史学家誉为中美关系的“破冰之旅”。在北京动物园看到中国独有的大熊猫时,尼克松夫人十分喜爱,试探性地提出想要大熊猫。访华结束时,周恩来总理亲自向尼克松夫妇表示要赠送两件礼物——两只大熊猫。当年4月26日,大熊猫“玲玲”和“兴兴”抵达华盛顿动物园,华盛顿万人空巷看熊猫。这就是人们常提到的“熊猫外交”。
大熊猫在中国,但早期研究探寻者却是西方科学家,当时国内的研究几乎一片空白,连中国到底有多少只大熊猫,也没人能给出数据。1973年,国务院召集四川、陕西和甘肃三省大熊猫主要区域代表召开座谈会,决定弄清野生大熊猫的真正数量。当时的胡锦矗已是四川省内知名野生动物专家,1974年,45岁的他受命进入四川卧龙,组建起一支30人左右的四川省珍稀动物资源调查队,组织和领导了全国第一次大熊猫野外调查研究,也由此开始了后半生的大熊猫研究生涯。
大熊猫独来独往,分布分散,嗅觉灵敏,能发现数公里外的异动,往往人还没有靠近,它就一溜烟不见了,上哪儿去调查呢?胡锦矗决定从粪便着手:不同大熊猫的粪便,其竹节长短、粗细、咀嚼程度各不相同。通过比较,可以了解大熊猫的大体年龄、种群数量、活动范围及规律、成长史、发情期等。胡锦矗发明的这套方法后来被学术界命名为“胡氏方法”。历时4年,胡锦矗团队调查总行程9万公里,终于拿出一份20多万字的《四川省珍贵动物资源调查报告》,确认了野生大熊猫约有2400只。这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确认野生大熊猫数量。
基于胡锦矗团队的调查情况,国务院批准了将卧龙自然保护区由原来的2万公顷扩建为20万公顷,同时批准建立唐家河等5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熊猫等多种濒危野生动物得到拯救。
1980年,中国与世界自然基金会合作,在卧龙建立“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胡锦矗担任首任中心主任。由于胡锦矗和他的团队在熊猫研究领域的突出贡献,不光他自己被人誉为“熊猫教授”“中国大熊猫之父”,西华师范大学也被誉为“熊猫大学”。
竹子开花
他的调研让大熊猫避免断粮危机
1975年至1976年,四川西北林区出现了“竹子开花”现象,以冷箭竹为主要食物、平均每天要吃20公斤竹子的“国宝”大熊猫,遭遇断粮危机。不到一年时间里,川陕甘等地就有138只大熊猫死亡。经专业人员解剖诊断,每只死亡大熊猫都腹内空空,多为饥饿而死。1983年,又一场范围更大、局势更严峻的“竹子开花”危机席卷而来:川甘陕三省20余个县82%的冷箭竹出现“开花”现象,中国西南仅存的大熊猫面临空前的生存威胁。国家林业部成立了“全国抢救大熊猫领导小组”,全国各地群众都踊跃捐钱捐物……当时,甚至有人建议,对四川等地的大熊猫进行搬家移民,到没发生竹子开花的张家界等自然保护区。
在全世界注目下,中国开始了一场“抢救大熊猫”的行动。作为熊猫研究第一人,胡锦矗教授当然不会置身事外。
1985至1988年,胡锦矗再次挂帅,奉命开展我国第二次熊猫调查,并为破解大熊猫的生存危机寻找良策。调查结果令胡锦矗心痛:1988年,我国野生大熊猫仅存1100余只,与10年前相比,减少达一半以上。
那次调研后,胡锦矗发现,受曾经“以粮为纲”的政策影响,在大熊猫栖息地,海拔2500米以下的林区很多都已被开垦为农耕区,而海拔2500米以上林区,一般又仅有一种箭竹可以生长。这种“垦荒”的结果,实际上把箭竹类的多样性破坏了,破坏了大熊猫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中生物的多样性,由此导致了大熊猫食物来源的单一。
经过调研,胡锦矗等专家及时向国家有关部们献计建言:在大熊猫分布的地区,推行天然林保护工程,实行“退耕还林工程”,增设并扩大自然保护区建设,对四川大熊猫采用“就地保护”而不能轻易推行“易地保护”……
胡锦矗等人的建议得到国家采纳,很快在川甘陕等大熊猫分布区建立了10多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行退耕还林。近年来,国家又启动了“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大熊猫生存环境得到极大保护和改善。
资料显示,2021年,中国野生大熊猫数量已达1864只。吸取当年教训,中国在培养大熊猫主食竹以及“种竹造林”等领域也不断取得突破,“竹子开花”的威胁日益降低。可以说,研究、保护、拯救中国国宝大熊猫,以胡锦矗为代表的科学家们功不可没。
(作者系西南大学博物馆副馆长 图片由作者提供)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