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核心区的城市文化变迁

昆明核心区的城市文化变迁
2023年02月10日 06:04 昆明日报

  东风广场位于城市中心,是昆明体量最大、最重要的地标之一,如今也是昆明市地铁2号线与地铁3号线的相交处。

  昆明市文史研究馆馆员朱净宇说:“在民国早期地图上,东风广场处是一大片菜地,有大小两个水塘。后期这块地的北边建起了龙公馆,又称‘震庄’。”

  “根据有关资料,1952年在这块地的南部修建了工人文化宫。它的占地面积很大,东抵太和街(今北京路),南靠兴仁街,西临盘龙江,大门在北面,正对南太路(今天的东风路)。四周有围墙,大门装上了刚拆下来的护国门大铁门,正对震庄大门。在兴仁街还开有后门。主要建筑有中心主楼、电影院、露天剧场、溜冰场、篮球场、图书馆、展览馆、音乐厅、美术馆、棋牌室、饮食店和喷池园林等,风格是当时流行的苏式建筑。昆明市工会常常在这里举办书法、美术、音乐、舞蹈、武术及太极拳等培训班,早年这里还能学跳国际舞,是青年人谈恋爱的好去处。”朱净宇说。

  “老工人文化宫对面就是云南震庄迎宾馆,早年三道大门坐北朝南,正对着文化宫大门,中间的南太路(今东风东路)很宽阔,便于举行大型群众活动。后来把震庄大门改造成观礼台,正中是主席台,两边是观礼台,昆明人叫‘检阅台’。每年国庆节期间,昆明举办庆祝集会、游行等大型群众活动都会选址于此。”朱净宇回忆,1967年,工人文化宫被爆破拆除,改建成红太阳广场。检阅台大门被封堵,主席台、观礼台翻修一新,规模更大。1976年,红太阳广场又改名东风广场。1983年在东风广场南部动工重建第二代工人文化宫,1985年建成投用。

  “第二代工人文化宫主楼18层,高70米,建筑面积17000多平方米,采用4个边长为8米的六角形组合平面,外形如三塔并立,成为当时昆明的第一高楼。”朱净宇说,新楼建成时,市民蜂拥而来,乘电梯登上顶楼,俯瞰昆明市容。第二代工人文化宫继承了老工人文化宫的传统,开办了各种文化培训班,并有电影院和各种娱乐设施,再次成为昆明人的文化娱乐中心。那时,工人文化宫前的东风广场上,每天早晨都有成百上千的老年人在此跳舞、打拳、舞剑,下午有城乡居民在此唱花灯、对调子,是昆明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从早期的菜地,到如今高楼林立的城市CBD,朱净宇认为,东风广场不仅促进了昆明主城区早年东扩和东部城区的繁荣,还为北京路逐步发展为昆明城区新轴线打下了基础。如今,随着地铁2、3号线在此交会,此处和地面交通一起形成了昆明主城区重要交通枢纽。而东风广场也经历了从早期昆明群众政治、文化、休闲、娱乐、健身活动的中心,到昆明建筑文化、传统文化、时尚文化、流行文化的中心,再到如今昆明主城重要的商业文化中心的历史变迁。记者李梦瑶报道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昆明市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2-17 宿迁联盛 603065 --
  • 02-14 彩蝶实业 603073 --
  • 02-14 多利科技 001311 --
  • 02-13 峆一药业 430478 12.62
  • 02-10 舜宇精工 831906 11
  •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