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治疗新药近期陆续上市

新冠治疗新药近期陆续上市
2023年01月12日 00:00 新京报

股市瞬息万变,投资难以决策?来#A股参谋部#超话聊一聊,[点击进入超话]

  1月11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重点机构和重点场所疫情防控有关情况。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米锋介绍,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措施后,重点人群、重点机构、重点场所仍然是防控重点。养老机构、社会福利机构等场所高风险人群较多、人员集中,疫情传播风险大。要加强健康监测和早期干预,确保重症高风险人员能够及时发现、及时转诊、及时救治。商超、物流、餐饮、交通等行业的从业人员要加强个人防护,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出现症状及时报告。

  另外,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11日发布通知,要求各地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实施“乙类乙管”后行业疫情防控措施和疫情严重时的防控措施,确保各项疫情防控要求落实到位,保障文化和旅游活动正常开展,人员有序流动。要指导公共文化单位、文化和旅游经营单位做好场所、活动的常态化疫情防控,科学佩戴口罩,做好清洁消毒和通风换气。疫情严重期间,可适时依法采取临时性的防控措施,及时应对、果断干预、科学处置。自通知印发之日起,《旅行社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南(第六版)》等文化和旅游行业8项疫情防控工作指南同时废止。

  关注1

  养老机构人员每周两次核酸(抗原)检测

  民政部养老服务司副司长李邦华介绍,为落实“乙类乙管”总体方案,民政部出台《养老机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操作指南》,疫情流行期间,经属地联防联控机制批准同意,养老机构可在加强人员进出健康监测基础上有序开放管理。疫情严重期间,由当地党委政府或联防联控机制经科学评估适时采取封闭管理。同时,强化就医用药优先保障。养老机构要落实分类分级健康服务要求,做好医疗物资供给,与医疗机构建立转诊、急救绿色通道,确保养老机构老年人出现危重疾病时能及时救治。

  李邦华表示,春节前后城市务工返乡人员增多,尤其要加强农村地区养老机构疫情防控指导,将推动农村养老机构纳入村、社区的包保联系范围,依托乡镇卫生院、县综合性医院建立就医绿色通道。

  民政部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治理司一级巡视员李健介绍,全国目前共有4万多个养老机构,入住老年人220多万,多数为失能、高龄、有基础病的老年人,容易发生聚集性感染而且老年人感染后重症风险高。民政部门按照“乙类乙管”阶段“保健康、防重症”的总体部署,指导养老机构做好每日至少两次健康监测和每周两次核酸(抗原)检测,做到老年人疑似新冠病毒感染症状和阳性人员“早发现”。落实养老机构老年人分类分级健康服务,为养老机构配备必要的血氧仪和吸氧设备,做到黄色、红色标识重点老年人重点关注和老年人重症前期“早识别”。发挥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和定点协议医疗机构作用,储备相应药物,开展远程或上门诊疗服务,做到感染老年人诊疗“早干预”。

  此外,2021年12月底,民政部等四部门专门部署加强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下属的公共卫生委员会建设,目前,已有90%以上的村委会和居委会建立了公共卫生委员会。

  关注2

  国家邮政局取消从业人员定期核酸检测要求

  国家邮政局市场监管司副司长边作栋介绍,当前,群众药品寄递需求迫切,为做好重要医疗物资的寄递服务保障,国家邮政局会同商务部联合印发通知,就持续加强医疗物资动态监测、采取多种手段保障医疗物资邮件快件优先处理、制定有效措施做好医疗物资配送细化工作要求。同时,督促指导寄递企业对医疗物资邮件快件进行特殊标记、重点保障和优先投递,尽快将人民群众急需的医疗物资送到手中。指导各地邮政管理部门在受理用户申诉时,也对医疗物资邮件快件优先办理、快速处置。对丢失、损毁的医疗物资邮件、快件,鼓励企业采取在目的地购买同类药品的方式优先满足用户需要。

  此外,为落实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总体方案,国家邮政局还印发通知,停止实行“乙类甲管”期间实行的疫情防控措施,主要包括取消进口国际邮件快件消毒,以及生产作业场所闭环管理、从业人员定期核酸检测要求,同时优化了一些操作环节,提升了行业运作运转的效率。

  关注3

  养老机构等脆弱人群集中场所应内部分区管理

  实施“乙类乙管”后,疫情防控的重点机构、重点场所以及防控关键点有哪些?

  中国疾控中心传防处研究员常昭瑞介绍,重点机构主要包括养老机构、儿童福利领域服务机构、精神卫生福利机构、学校、邮政快递、医疗机构等;重点场所主要有客运场站、商场超市、农贸(集贸)市场、餐饮服务单位、沐浴服务单位等人员密集、空间密闭,容易发生聚集性疫情的场所。

  相关机构和场所应落实好单位防控责任和个人的疫苗接种、自我防护、健康监测、环境清洁消毒和通风换气等相关防控措施,此外,对于养老机构、社会福利机构等脆弱人群集中场所还应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内部分区管理,防止不同区域间交叉感染。二是在疫情严重期间,经科学评估适时采取封闭管理,防范疫情引入和扩散风险。三是疫情流行期间外来人员进入机构应提前预约,提供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及现场抗原检测阴性结果。四是明确机构就诊定点医院,建立就医优先的绿色通道,对机构内感染人员可第一时间转运和优先救治。

  常昭瑞强调,医疗机构重点要做好重症高风险住院患者的抗原或核酸检测,及时发现和管理感染者,降低疫情在医疗机构内的传播和扩散。对于其余重点机构和重点场所工作人员要加强监测,如果出现症状时,要及时进行抗原检测和核酸检测。

  关注4

  商超公共用品和设施每日清洁消毒不少于2次

  商务部消费促进司一级巡视员耿洪洲介绍,商务部按照“乙类乙管”总体方案,制定了商场、超市和农贸(集贸)市场疫情防控操作指南。要求做好员工自我健康监测,如有相关症状,要及时报告并开展抗原或核酸检测;符合疫苗接种条件的员工需要完成疫苗加强接种,实现“应接尽接”;员工工作期间全程佩戴口罩、一次性手套等防护用品;引导顾客全程规范佩戴口罩,不再测温和查验健康码。

  商超、农贸(集贸)市场要加强通风换气,每日开窗通风2至3次。商超要对公共用品和设施每日清洁消毒不少于2次,及时清理垃圾。农贸(集贸)市场要对批发档口进行集中统一清洁消毒,摊位经营者应履行“一日一清洁”等要求,每日营业后及时消毒。鼓励顾客优先采用扫码付款方式结账,尽量减少人员接触和排队时间;鼓励线下与线上购物相结合,因地制宜开展即时零售、网订店送等服务。

  【回应】

  Paxlovid未通过医保药品目录谈判,是否影响新冠用药保障?

  据新华社电 日前,辉瑞奈玛特韦片/利托那韦片组合包装(Paxlovid)未通过2022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谈判,有公众担心这将影响新冠用药保障。发布会上,国家医保局医药服务管理司副司长黄心宇表示,按现行的新冠药品报销政策,Paxlovid仍可临时报销至2023年3月31日。

  黄心宇说,国家医保局等四部门近期印发了《关于实施“乙类乙管”后优化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治疗费用医疗保障相关政策的通知》,延续了目录外新冠治疗用药的临时报销政策,先行支付至2023年3月31日,在此期间患者用药报销不受影响。此外,现行版医保目录内新冠对症治疗的药品有600余种,品种比较丰富。

  黄心宇介绍,2020年疫情发生之初,国家医保局就出台了“两个确保”的新冠费用保障政策,将诊疗方案内的目录外药品临时性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并随着诊疗方案的更新,及时跟进调整。

  黄心宇说,近期也有一些其他新冠治疗用药陆续上市。随着上市新药的增多,新冠治疗用药的保障水平和能力将稳步提升。国家医保局将继续加强对新冠治疗用药的价格监测和管理,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同时全力做好相关费用的保障工作。

  2022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谈判日前落下帷幕。三款新冠治疗用药进入谈判,其中阿兹夫定片和清肺排毒颗粒谈判成功,辉瑞奈玛特韦片/利托那韦片组合包装由于报价过高未能成功。

  据央视新闻、国家卫健委官网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吕成飞

新冠肺炎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1-18 凌玮科技 301373 --
  • 01-16 信达证券 601059 8.25
  • 01-16 保丽洁 832802 7.95
  • 01-13 江瀚新材 603281 --
  • 01-12 乐创技术 430425 12.8
  •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