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原秘书长林建海:国际合作是克服经济金融危机唯一和最有效途径

IMF原秘书长林建海:国际合作是克服经济金融危机唯一和最有效途径
2022年11月27日 10:55 界面新闻

  11月26日,在2022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发展论坛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原秘书长林建海发表《世界经济发展与展望》演讲,探讨了当前全球经济金融方面的发展动态,以及新冠疫情后世界经济面临的重大挑战和机遇。

  对于当前世界经济金融发展的状况和展望,林建海表示,总体来看,在短期内,世界经济增长剧烈下跌,不确定性进一步加剧。

  对当前全球经济金融形势,林建海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2023年全球经济增长下跌预计是大面积的,其中占全球经济总量三分之一的经济体今明两年有可能出现衰退。全球三大经济体,即美国、中国和欧元区的经济增长都比较缓慢。IMF预计今年中国经济增长为3.2%,持平全球经济增长率;2023年为4.4%,高于全球预期增长的2.7%,但低于中国近年来的增长速度。

  二、通货膨胀居高不下。在2022年会上,IMF承认全球通胀压力比预期要更广泛、更持久,并预计今年全球通胀率将高达9%左右。在许多发达经济体,通胀率已经接近或超过10%,是近几十年来的最高水平。

  三、许多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面临严重的困难。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将降低对这些国家出口的需求、发达经济体利率的上升和全球金融条件收紧将加大这些国家的融资难度和成本的上升。

  在今后一段时期里,全球经济将会面临什么样的重大挑战?

  林建海认为,首先,对发达经济体来说,控制和降低通胀率是当务之急。货币政策在降低通胀率和防止经济过度衰退之间,处于两难境地。对美联储、欧洲央行和其他发达经济体央行来说,仍然任重道远。

  第二,对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来说,应对低增长、高物价和高债务是当前面临的三大紧迫问题。特别在债务方面,今年美元大幅度升值。美元利率的上调和升值进一步加重了这些国家债务的严重性,因为这些债务大多是以外币,特别是以美元计价。因此,这些国家面临美元利率上升和美元升值带来的双重风险。

  第三,从中长期来看,许多国家还面临经济增长长期停滞、劳动生产率增长乏力、劳动力人口数量下降、以及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压力。应对这些问题,必须加速经济创新和结构性改革。

  第四,在全球层面上,近年来,“去全球化”此伏彼起,给全球经济发展和合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和不确定性。在当前形势下,防止全球经济贸易碎片化和加强国际沟通和交流特别重要。

  展望未来,林建海从四个方面,阐述了新冠疫情危机将会给全球经济带来的机遇:一是全球数字技术的研发和广泛应用是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二是服务业可能再次驱动全球经济增长的浪潮。三是医疗卫生行业也将大幅发展,四是环保行业的投入和投资机会也会快速增加。

  “简言之,面对诸多的全球挑战,世界经济将何去何从是大家非常关心的问题。以往的经济金融危机给我们提供了很多经验和教训。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国际合作是克服经济金融危机唯一和最有效的途径。”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邓健

IMF 全球经济 金融危机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11-29 美腾科技 688420 --
  • 11-29 晶品特装 688084 --
  • 11-28 宁波远洋 601022 8.22
  • 11-28 光华股份 001333 27.76
  • 11-28 恒立钻具 836942 14.2
  •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