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个国产活性生物骨获批上市 正海生物打开骨科领域市场

首个国产活性生物骨获批上市 正海生物打开骨科领域市场
2022年10月12日 20:56 证券日报

转自:证券日报网

    本报记者 赵彬彬

    经过十多年研发后正海生物在骨科领域布局获得重大进展。10月11日晚间,正海生物公告称,公司的活性生物骨近日取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下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器械注册证》。

    正海生物表示,“活性生物骨注册证的取得,将为公司布局骨科领域打开市场,有利于巩固和扩大公司的竞争优势,对公司未来的经营发展具有积极影响。”

 首个国产活性生物骨获批

    公告显示,活性生物骨主要用于填充因创伤或手术造成的、不影响骨结构稳定性的骨缺损。

    我国每年因为创伤、感染和骨疾病等原因出现大量的骨折及骨缺损患者,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患者数量还在逐年攀升。

    巨丰投顾高级投资顾问李名金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我国每年骨缺损的患者超500万例。对于较大的骨缺损,临床通常用骨移植术来重建骨缺损部位的形态和功能。因此骨缺损修复材料的需求旺盛,巨大的临床需求空缺有待填补。

    济南某医院骨科医生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目前,骨缺损临床治疗中常用的材料一般有自体骨、同种骨、人工合成骨等。其中自体骨疗效最佳但来源受限,且需要再次取骨会造成二次创伤,同种骨可能会有排异反应及感染性疾病传播风险,而人工合成骨则无骨诱导因子,不能促进骨组织再生。

    前述医生表示,活性生物骨是通过基因工程方法将具有诱导活性的BMP-2与具有天然骨组织孔隙结构的骨支架材料相结合,形成有诱导活性的骨支架材料,从国外临床情况来看,疗效并不比自体骨差,但价格较高,目前国外应用较多。

    “尽管活性生物骨成本较高,但其综合效益更高,是应用潜力大的骨修复材料。未来国内市场规模有望超过10亿元。”李名金表示。

    据了解,正海生物自2005年开始投入研发,至今已达十余年。日前,正海生物的活性生物骨终于获批,成为首个国产活性生物骨,填补了国内市场空白,也为国内骨损伤治疗提供了新的修复材料。

或成新的利润增长点

    正海生物是国内再生医学领域的龙头企业。2017年上市以来,公司净利润从0.62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1.69亿元,实现了稳步快速增长。今年上半年,公司延续此前增长态势,实现营业收入2.31亿元,同比增长15.1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4亿元,同比增长28.36%。

    目前,正海生物的主营业务收入来源于口腔修复膜和可吸收硬脑(脊)膜补片。本次活性生物骨获批上市,将为公司打开新的市场空间。

    太平洋证券研报显示,正海生物活性生物骨的对标产品是美敦力的InfuseBone,后者于2002年上市后凭借突出的产品质量优势,市占率快速上升,销售额峰值接近10亿美元,全球市占率超50%。正海生物的活性生物骨克服了美敦力的InfuseBone因BMP-2浓度过高导致异位骨生成等并发症的副作用,性能更优,销售前景更为良好。

    国金证券分析师也认为,当前国外市场由美敦力和史塞克两家公司占据,国内市场仍处于空白,正海生物产品创新性显著,市场空间广阔,活性生物骨上市后会进一步推动公司业绩增长。

    不过,应用前景与商业化成功是两个概念。看懂研究院研究员、知名医疗器械营销培训专家王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正海生物在口腔市场具有明显优势,而骨科市场属于新进入者,因此需要时间进行相关渠道、终端和专家资源的建设。”

    正海生物也表示,“产品上市后实际销售情况取决于未来市场推广效果,目前无法准确预测上述产品对公司未来业绩的影响。”

(编辑 张钰鹏 乔川川)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正海生物 骨科 证券日报
人气榜
跟牛人买牛股 入群讨论
今日热度
问股榜
立即问股
今日诊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10-14 康为世纪 688426 --
  • 10-14 麒麟信安 688152 --
  • 10-14 箭牌家居 001322 12.68
  • 10-14 隆扬电子 301389 --
  • 10-13 金橙子 688291 26.77
  •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