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肇庆发布
边种稻边养虾、养鱼?
这是怎么一回事?
近日,高要白土镇、四会罗源镇
先后举行“稻虾共作”
“稻鱼共生”项目启动仪式,
一起去现场看看吧~
稻虾共作
- 复耕复种 助农增收 -
8月29日上午,
高要白土镇举办
“稻虾共作”生态农业示范基地
虾苗投放仪式。
据了解,
本次“稻虾共作”项目以40亩试验田
作“尝鲜”。
↓↓↓
稻虾基地于8月初种下水稻,8月29日虾苗投放完毕后预计10月份就可以上市。项目养殖高品质生态虾的同时,种植的水稻也是华农大专家和五华县稻虾基地推荐的优质米,致力于打造原生态的绿色大米,将实现“一田两用、一水两收”。
![图 | 高要发布](http://n.sinaimg.cn/spider20220904/290/w1080h810/20220904/6164-f90a06d892f79341cd2a117814511c80.jpg)
此外,驻镇工作队
在佛山市驻肇庆市帮扶指挥部的部署下,
通过罗有村党支部带头整合荒地资源,
推动该村集约流转200多亩荒地,
为村集体增收20多万元,
并为当地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
稻虾基地负责人
“稻虾共作”项目的成功实施及推广,将助推白土镇乃至周边地区的荒地复耕复种和罗氏沼虾产业发展,促进当地农业发展、农民增收,推动乡村产业振兴。
![图 | 高要发布](http://n.sinaimg.cn/spider20220904/290/w1080h810/20220904/bc97-5affb90f44b0e15eb449fe7cfe642785.jpg)
稻鱼共生
- 生态循环 互利共赢 -
8月30日下午,
四会罗源镇举行了
“稻鱼共生”示范项目水产品投放仪式,
开启了生态循环新篇章。
罗源镇“稻鱼共生”示范项目计划总投资700万元,共建设300多亩稻鱼综合种养基地,实行水稻种植与养鱼、养虾、养蛙综合种养,实现稻鱼、稻虾、稻蛙共生。
![图 | 四会市罗源镇](http://n.sinaimg.cn/spider20220904/290/w1080h810/20220904/d5bb-1dceddd13b4f512b5657dbc4a53fbb21.png)
项目分两期建设,
目前一期约150亩已完成了稻鱼综合种养,
当天共投放鱼苗2.6万尾。
二期约180亩,
正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预计明年早造可实施稻鱼综合种养。
四会市禾源公司总经理 张嘉丽
水稻可为鱼类提供丰富的稻花和有机物质,鱼可以吃稻田里的虫子和杂草,产出的鱼粪又可作为田间的肥料,利于水稻生长。
![图 | 许庆彬 摄](http://n.sinaimg.cn/spider20220904/82/w1076h606/20220904/0aa0-ab67138a761ef05b25009939db4eb762.jpg)
对“稻虾共作”“稻鱼共生”
等这些新业态、新模式的探索,
释放出肇庆正推动现代农业
绿色高质高效发展的信号。
不仅如此,肇庆近几年
还通过“渔光互补”“集装箱养殖”等方式,
打开肇庆农业发展新空间。
集装养殖 生态环保
2020年8月,
观星(肇庆)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数字化渔业养殖基地投产,
以集装箱养殖+生态尾水治理模式
进行数字化渔业养殖,
构建“渔——稻”立体生态种养模式。
![图 | 养殖箱。鼎湖发布](http://n.sinaimg.cn/spider20220904/291/w1080h811/20220904/660f-315faf8265c0c632ffdf6c6f9b633345.jpg)
和传统养鱼模式不同,
集装箱养殖+生态尾水治理模式
从鱼苗、饲料到养殖过程,
每一环节都有严格监管,
这一可控化的养殖管理模式
具有生态环保、
健康安全、稳质增效三大优势,
亩产更高的同时,还减少了用药量,
提升了成活率。
![图 | 鼎湖发布](http://n.sinaimg.cn/spider20220904/626/w400h226/20220904/c6a3-ac60a39220fb62923bc0b3c616165a4f.gif)
渔光互补 绿色富民
“水下养鱼、水面养鸭、
水上可发电……”
位于高要区南岸街道马安社区的
金山100MW渔光互补项目,
将渔业养殖和光伏发电相结合,
上方光伏板进行发电,下方水域发展养殖,
做到空间上的立体全方位利用。
![图 | 金山100MW渔光互补项目现场。西江日报记者 严炯明 摄](http://n.sinaimg.cn/spider20220904/291/w1080h811/20220904/f842-057473066843a9ab378011f7966d62e1.jpg)
据了解,
铺设好的光伏板
距离鱼塘水面超过4米,
有充足的空间
供养殖户在下方养鱼和鸭子。
此外,企业还与养殖户共同承担鱼塘租金,
除了带动养殖户增收,
项目预计每年还为该村增加40万集体收入,
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
如今,
现代农业新业态、新模式
层出不穷,
肇庆将继续推动生态农业发展,
共同打造农业强、农村美、
农民富的美丽画卷,
以高质量产业带动乡村振兴!
![来 源:鼎湖发布 高要发布 四会发布 四会市罗源镇 西江日报(记者 严炯明)编 辑:梁铮儿](http://n.sinaimg.cn/spider20220904/480/w240h240/20220904/fdd4-31e25660db38d17d326d07f50b680014.gif)
![](http://n.sinaimg.cn/finance/cece9e13/20200514/343233024.png)
![](http://n.sinaimg.cn/finance/2021/tgzbpc/images/code_hot01.png)
![](http://n.sinaimg.cn/finance/2021/tgzbpc/images/code_tg.png)
![](http://n.sinaimg.cn/finance/2021/tgzbpc/images/pic_05.png)
![](http://n.sinaimg.cn/finance/2021/tgzbpc/images/code_hot02.png)
![](http://n.sinaimg.cn/finance/2021/tgzbpc/images/code_tg.png)
![](http://n.sinaimg.cn/finance/2021/tgzbpc/images/pic_05.png)
![](http://n.sinaimg.cn/finance/2021/tgzbpc/images/pic_05.png)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http://n.sinaimg.cn/finance/72219a70/20180103/_thumb_23666.png)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