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书如修心!“95后”古籍修复师花半个月补一条裂纹

修书如修心!“95后”古籍修复师花半个月补一条裂纹
2022年08月09日 22:32 瞭望东方周刊

文 | 史佳庆 王雅婷(实习生)

我国古籍修复技艺源远流长

这是一项能够“化腐朽为神奇”的技艺

图源/央视网图源/央视网

95后女孩王欣蕊

大学毕业后进入国家图书馆

成为馆里最年轻的古籍修复师

曾为修复一条裂纹花费半个月

图源/大米Video图源/大米Video

三年来

看到需要修复的珍贵古籍越来越多

急需更多年轻人加入

她越发坚定了要“坐冷板凳”的心

保护中华古籍刻不容缓

她也希望这项技艺可以传承下去

用信念还原出历史的“未来”

夹杂着厚重的历史气息

她在这份独特的宁静里

匠心工作

古籍修复技艺知多少?

古籍是随着历史沉淀的文化瑰宝

每一笔都记录着

五千多年历史的优秀篇章

古籍修复技艺又称古籍装订修补技术

在我国拥有上千年的传承史

是一门在书画装裱基础上衍生出来的技艺

它可以让破损的古籍化腐朽为神奇

是保护古籍完整流传至关重要的一环

因此,这项技艺也被誉为古旧图书的“续命汤”

2008年,这项技艺被列入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古籍修复并非易事

一本古书的修复

不仅需要修书人具备高超的修复技术

还要集古籍版本知识、古籍保护知识、

文史知识、艺术审美等于一身

书从书库提取后

古籍修复师们要先拍照存档

图源/央视网图源/央视网

记录现存的种种病害

图源/央视网图源/央视网

制定相应的修复方案

图源/央视网图源/央视网

然后再进行拆页、页码记录

图源/央视网图源/央视网

补损、喷潮、拆页

图源/央视网图源/央视网

裁剪、锤平、压实、装订

图源/央视网图源/央视网

古籍修复师们用指尖的技艺拖住光阴流转

让历经岁月沧桑的古籍重获“新生”

蒙文抄本《圣婵会》,又名《济公传》 左为修复前,右为修复后 图源/鄂尔多斯新闻网蒙文抄本《圣婵会》,又名《济公传》 左为修复前,右为修复后 图源/鄂尔多斯新闻网
《金刚萨陀修心忆经》 左为修复前,右为修复后 图源/鄂尔多斯新闻网《金刚萨陀修心忆经》 左为修复前,右为修复后 图源/鄂尔多斯新闻网

妙手补千年,全在一指间

古籍蕴藏着国人的精神密码

尘封已久的古籍在修复师手中纷纷“复活”

用指尖守护故纸里的文明

一张面积不大的操作台

几把趁手的工具

再加上破损程度不一的古籍

分解、补破、折叶、订线......

图源/闪电视频图源/闪电视频

还会碰到书籍纸张粘连的情况

(可能一天只能揭出一张单页)

图源/闪电视频图源/闪电视频

而这只是山东省图书馆古籍修复师的日常工作

对他们来说

填满时间的不只是修复古籍时的沉浸

也是这一页页的积累

北京有位为古籍“续命”的医生

作为中国书店第四代古籍修复师

徐晓静已有18年的工作经验

她始终恪守传统的修补之道

经过几十道工序的打磨

全程没有任何化学试剂的参与

对修复师来说古籍的残破已经是家常便饭

图源/北京卫视图源/北京卫视

甚至还有虫蛀、污渍

(书面语称为“虫子的昆虫排遗”)

图源/北京卫视图源/北京卫视

18年里她先后修补了元刊《普宁藏》

明宣德刊本《御制四书大全》等几千本珍贵古籍

为世人留下了一部部极具珍藏价值的作品

图源/北京卫视图源/北京卫视

修书如修心

古籍修复不仅可以修复书籍

也可以通过时间的积累沉淀自己

来源/荔枝新闻来源/荔枝新闻

让一本本斑驳破碎的古书“重生”

是多么奇妙的事情!

古籍修复要耐得住寂寞

才能守得住繁华

目前,全国馆藏古籍总量超过5000万册

这些数据背后写满了

徐晓静、鲁大典、王欣蕊等一代代古籍修复师

经年累月的忙碌

从左往右依次:徐晓静、鲁大典、王欣蕊从左往右依次:徐晓静、鲁大典、王欣蕊

2022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

印发了《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

同时,随着近几年关于“修复师”的纪录片不断产出

唤醒了不少年轻人对于历史文物的兴趣

越来越多年轻人愿意投身到文博事业中

在传统文化中,他们找到了共鸣

古籍修复行业也迎来了一个又一个春天

在文物修复的其他领域

还有这样的一群人

与文物对话的文物修复者

他们同样安心只为一件事

坚守只为一个梦

让经典永流传

让文物活起来

当全世界最大青铜面具

与沉睡了3000多年的大地分离时

那一瞬间

文物修复师任俊锋说

“想让它开口告诉我,3000多年前经历了什么。”

图源/央视新闻图源/央视新闻

“当你把文物上面的土揭去之后

下面忽然出现特别精美

而且有文化意义深厚的东西

这个是让人特别兴奋的”

这是1999年出生的小伙鲁大典的心声

他是淮安考古研究所的一位文物修复师

图源/荔枝新闻图源/荔枝新闻

他每天的工作就是将墓葬群中出土的碎陶片

一块块拼接、补残、打磨

还原到千百年前古人使用时的形态

他曾在1年多的时间里修复了200余件文物

图源/荔枝新闻图源/荔枝新闻

文物修复一般遵循

“最大限度保留价值与最小干预”的理念

每一件文物都有着自己的生命和故事

文物修复师马宇在修复兵马俑时

意外发现一枚指纹

它通过特殊技术将指纹保存

当他们彼此触摸时

是匠人跨越千年的重逢

也是与古人间的一种对话

图源/CCTV记录图源/CCTV记录

与文化共处

这是一场极具魅力的旅途

也是一场弥足珍贵的人生记忆

这是一群很酷的人

当文化历久弥新时

他们同样应该被看见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文物
人气榜
跟牛人买牛股 入群讨论
今日热度
问股榜
立即问股
今日诊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8-11 帝奥微 688381 41.68
  • 08-10 联影医疗 688271 109.88
  • 08-09 农心科技 001231 17.77
  • 08-09 博纳影业 001330 5.03
  • 08-09 鼎际得 603255 21.88
  •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