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最近,一些自媒体针对上市公司披露的2021年年报,总结出了一份上市公司裁员排行榜,其中称员工数量减少比例最高的是海航科技,其员工总数由36992骤减至66人,减少比例高达99.82%,堪称“A股裁员之王”。
那海航科技真的裁掉了那么多员工吗?
员工总数下降因出售子公司导致
据海航科技2021年年报显示,公司母公司员工人数的确只有66名,其中生产人员有8名、销售人员有5名、财务人员有18名、行政人员有29名、管理人员有6名。主要子公司在职员工的数量则为0。
而在海航科技2020年年报中,其母公司员工人数为67人,主要子公司在职员工的数量则高达36925人。
据第一财经,这意味着,媒体所说的海航科技员工总数由36992骤减至66人,主要是由于其子公司在职员工的“消失”。
对此,记者拨打了海航科技投资者关系电话,相关工作人员表示,2020年年报中所提到的子公司,主要是指英迈国际。2020年底,海航科技完成了对英迈国际的出售,2021年年报里的子公司在职员工数量,自然也就为零了。
为什么要卖重要的子公司?
三万六千多人的员工数量,对于一家企业来说,是相当庞大的,这样的一家子公司,势必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为何海航科技要出售英迈国际呢?
海航科技的前身是天海投资,此前是海航物流旗下的主要上市平台,多年前,因航运市场持续低迷,公司一直在酝酿转型。2016年,海航科技以59.82亿美元收购了美国IT供应链龙头英迈国际。收购完成后,英迈国际从纽交所退市,成为海航科技的控股子公司。
作为全球最大的IT分销商之一,英迈国际的主要业务包括为客户提供全球性的IT产品分销及技术解决方案、移动设备及生命周期管理、电子商务供应链解决方案及云服务等。收购当时已是全球500强企业的英迈国际,也一度让海航集团迈入世界100强。
2017年到2019年,英迈国际也成为海航科技的主要营收来源,公司九成以上的收入及净资产都由英迈国际贡献。
但到2020年12月,海航科技却公告宣布要出售英迈国际。原因或许是海航科技在买英迈国际的时候借了太多的债。
据证券日报报道,海航科技收购英迈国际的资金来源为公司自有资金、联合投资和银行借款,其中,公司自有资金为87亿元,联合投资方国华人寿投资金额为40亿元,剩余部分均为银行借款。
在交易之后,海航科技新增大量银行借款,导致资产负债率和财务费用激增,上市公司整体流动资金承压。截至2021年3月31日,海航科技资产负债率达到96.57%。2020年,公司财务费用达到22.21亿元,2018年和2019年更是高达37.27亿元和38.48亿元。
更令人窒息的是,数百亿元收购借款,海航科技须在2023年前逐年偿还本息,公司债务偿付压力巨大。
2021年6月24日,出售英迈国际在海航科技股东大会上获得通过。据海航科技年报显示,2021年,海航科技的净利润30.8亿元,彼时,海航科技表示出售子公司英迈国际的股权,回流现金并清偿了大量债务, 有效降低了公司债务风险,海航科技2021年得以实现扭亏为盈。
回归海运“老本行”?
根据海航科技2021年的年报,公司的主营资产里,主要是两艘干散货船,还有投资的一家担保公司的股权,以及天津的几处房产。
此前,在变现英迈国际的同时,海航科技通过旗下子公司购买了海航旗下公司浦航融资租赁的好望角型干散货船舶。
财报显示,目前,海航科技运营好望角型散货船舶2艘,总运力30余万载重吨,主要经营全球干散货航线运输,长期从事澳洲、巴西、美国、加拿大及印尼的干散货运输,主要运输货物为铁矿石、煤炭、粮食、钢材、铝矾土等。目前,两艘船舶融资贷款均已全部清偿完毕。2021年,公司船舶运输业务的毛利率高达39.22%。
值得注意的是,海航科技这波操作,颇有一种“回归老本行”的感觉,公司在2021年财报中还提到:公司前身为天津市海运股份有限公司,自成立之初便立足航运,主营业务为国际近洋集装箱班轮运输、国内沿海集装箱班轮运输及船务代理和货运代理等。
在互动易上,有投资者犀利提问道,“现在公司就2条散装船在支撑上市公司运营,现在公司是否管理层过多,营运成本过高,导致入不敷出,坐吃山空呢?”
海航科技方面表示,“公司不存在您所描述的情形,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
2021年,海航科技的净利润30.8亿元,而在2022年一季度,失去了英迈的海航科技净利润只有8135.7万,同比减少79.84%。
而从股价表现看,自2015年最高涨至19.2元后,海航科技便进入了深度回调,5月19日的最新收盘价为2.66元,距离历史高点跌幅超过80%。
责任编辑:王涵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