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银研究:强化审慎监管框架,提升银行预期信用损失法实施质量

2022年05月19日14:24    作者:中银研究  

  意见领袖 | 中银研究

  5月18日,银保监会发布《商业银行预期信用损失法实施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旨在规范商业银行内控管理和风险管理,夯实商业银行拨备管理基础,提高风险防范化解能力,促进银行稳健运行和有效服务实体经济。主要有以下几点值得关注:

  第一,中国进入被疫情打断的金融严监管节奏,金融审慎监管框架进一步强化。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全球金融监管转变了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的整体趋严态势,针对银行体系实施的逆周期调节政策在短期内有利于提升信贷体系的稳定性,但从长期看,全球流动性的快速补充可能推升系统性金融风险。随着疫情传播得到控制,全球经济走向复苏,金融机构经营恢复,监管政策顺势作出调整,中国成为全球较快进入金融严监管节奏的主要经济体。在加快大型银行补充资本金方面,系统重要性银行的认定以及附加监管规定出台;在提升风险抵御能力方面,总损失吸收能力(TLAC)管理办法强调健全风险处置机制、提高稳健经营水平;在完善监管框架方面,商业银行监管评级办法弥补了中小银行审慎监管短板;在健全金融公司治理方面,大股东行为监管办法出台,防范潜在漏洞和重大经营风险。此次《办法》出台强调金融机构全面动态评估预期信用损失,及时充足计提信用风险损失准备,面对可能发生的外部冲击及时调整预期,直接反映出我国金融审慎监管框架的完善和强化态势。

  第二,《办法》重点规范了预期信用损失法的实施治理机制、实施基础、实施过程和监管方式,指导商业银行快速提升预期信用损失法实施水平。在治理机制方面,《办法》明确了商业银行董事会承担预期信用损失法管理的最终责任,审计委员会负责审查内部审计有效性、外部审计质量和信息披露透明度,监事会负责监督履职尽责情况,高级管理层负责组织实施预期信用损失法、牵头部门负责实施工作等职责分工。在实施基础方面,《办法》规定商业银行建立包括职责分工、系统开发、基础数据管理、信息收集、风险分担、阶段划分、模型搭建、前瞻性调整等相关政策及制度,支持预期信用损失法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在实施过程方面,《办法》要求商业银行提高信用风险敞口风险分组、阶段划分、模型搭建、前瞻性调整、管理层叠加、参数管理、模型验证等实施环节的规范性和审慎性水平,提出了详尽的实施指南。在监督管理方面,《办法》规定了监管部门的监督方式、常规监督内容、沟通会谈机制、特殊监管情形以及整改和处罚措施,全面规范预期信用损失法的落地实施。

  第三,商业银行应遵循全面性、真实性、谨慎性、动态性、匹配性原则,尽快贯彻落实预期信用损失法,促进自身的稳健运行。《办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并规定商业银行实施《办法》存在较大困难的,可提出延期实施申请,但最迟不得晚于2023年1月1日,商业银行应尽快检视自身落实条件,布局规范各项制度规定,促使自身满足预期信用损失法施行要求。此外,商业银行应提高警惕,全面审视自身内部控制机制,避免在实施过程中发生违反《办法》规定、预期信用损失评估不足等问题,坚决杜绝通过预期信用损失法实施调节利润、调节财务指标和监管指标、规避监管要求等违规行为,加强自身约束,完善风险管理体系。

  (本文作者介绍:中国银行总行一级部门。研究领域涵盖全球经济、国际金融、宏观经济与政策、金融市场、银行业发展等。)

责任编辑:余坤航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网络文学盗版一年损失近60亿 侵权模式“花样百出” 香港诊所被曝给内地客人打水货疫苗 给香港人用正品 铁路部门下发买短补长临时办法:执意越站加收50%票款 优速快递董事长夫妻双双身亡 生前疑似曾发生争执 澳大利亚房价暴跌:比金融危机时还惨 炒房团遭赶走 五一旅游前10大客源城市:上海北京成都广州重庆靠前 五一假期国内旅游接待1.95亿人次 旅游收入1176.7亿 华为正与高通谈判专利和解 或将每年付5亿美元专利费 游客在同程艺龙订酒店因客满无法入住 平台:承担全责 花650万美元进斯坦福当事人母亲发声:被录取后捐的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