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抗疫情、满满“圳”能量——他们在默默为深圳城市运转护航

同心抗疫情、满满“圳”能量——他们在默默为深圳城市运转护航
2022年03月19日 18:33 证券时报网

深圳三月,春暖花开。但此时此刻,却因为疫情的原因,无奈地按下了“暂停键”。

这是国内首个正面迎战奥密克戎的大型城市,在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之下,深圳选择了与病毒赛跑、“以空间抢时间”的抗疫策略,举全市之力尽快切断新一轮疫情的社会传播链条,以期早日让深圳人正常享受这阳春三月。

在这场倾城之战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城市磅礴却温柔的力量:穿梭在大街小巷的外卖小哥,给千家万户送去了“烟火气”;夜以继日坚守一线的防疫人员,保护着每一个围墙内的美丽家园;随处可见的AI“大脑”,彰显了深圳抗疫情的科技底色。

以静制动、以守为攻,“暂停”之后便是更有力的“重启”。是谁在为这座城市保驾护航?证券时报记者多方采访,描绘了一幅深圳抗疫群体画像。

外卖小哥:在“慢行”深圳中疾驰

3月14日至20日,深圳全城“团战”抗击疫情,无数大街小巷穿行的外卖骑手成为生活物资配送“最后一百米”的有力保障。在罗湖田贝,记者见到一位黄姓外卖小哥,刚刚参加工作的他似乎对附近的道路还有些生疏,在烈日下他把电动车停在了马路旁的指示牌下,用手机搜寻地址。他告诉记者,疫情期间自己的运送范围有所扩大,所以对周边的道路还有些不熟悉。“以前我主要负责笋岗和八卦岭片区的派送,很少穿越彩虹桥到水贝片区,平时我们日均派送50单左右,现在几乎每天都有近百单的业务量,每天工作近12个小时,虽然辛苦,但在特殊时期我们也应该对社会多尽一份力。”

罗湖田贝,一位外卖小哥正在送货,现在几乎每天都有近百单的业务量吴家明/摄罗湖田贝,一位外卖小哥正在送货,现在几乎每天都有近百单的业务量吴家明/摄

为了不影响配送,有不少外卖骑手选择带着被子帐篷“跑单”,夜晚就在桥洞、公园等户外过夜,这让外卖骑手成为了关注的焦点。对此,深圳各区也立刻行动起来。记者从多方获悉,目前包括福田、罗湖、南山等多区已推出暖心举措,包括开放应急场所作为外卖骑手休息区,免费提供热水泡面及杯子等物资,利用暖蜂驿站传递温暖等。例如,美团外卖联合39家美团爱心酒店及12处暖蜂驿站,为因疫情防控无法返回住所的全行业骑手提供免费住宿。美团外卖深圳区域相关负责人表示,平台将通过给骑手发放物资保障关怀包等方式引导无法自由出门的骑手暂时留在家里,安心抗疫;与此同时也会与各级政府持续沟通,帮助骑手解决疫情期间配送出入难的问题。

“最让我感动的是,最近由于业务量加大,许多单的派送有所延误,但用户都会说没关系、路上小心慢慢来这样的话,这种互相理解很让人感动。”这位黄姓外卖小哥很是感慨。据不完全统计,深圳餐饮外卖配送人员超2.7万人,在深圳“慢行”的特殊时期,全市外卖小哥依旧在路上疾驰,维系着城市运转的“生命线”。

外卖小哥给居民送菜

社会志愿者:退伍军人变身“大白”

深圳福田区是本轮疫情的“重灾区”,由于辖区较早启动了严格的管控措施,辖区内快递站暂时关闭停业,但新洲祠堂村130菜鸟驿站站长范德强却没选择放假,而是摇身一变为“大白”,作为志愿者投入到社区的防疫工作中。

在社区的核酸检测中,不会填信息、看了流程手忙脚乱填不好信息、48小时内打过新冠疫苗、不戴口罩来做核酸检测、行动不方便的老人来做检测……这样的情况屡见不鲜,复杂多变的形势给社区防疫工作带来不小挑战。

范德强在从事快递事业之前是一名退伍军人,退役前所在的连队正是“狼牙山五壮士”生前所在的连队,“我们的部队有壮士们的精神传承,也受过专业高强度的训练,所以能比较好的胜任这次的志愿者工作。”范德强告诉记者,他的志愿者工作从早上9点到晚上9点,除了中午吃饭时间,基本都在协助防疫人员做好扫码登记、维护秩序以及相关的后勤工作。

作为社区快递驿站的站长,范德强拥有近千人的数个微信群,“我在群里通知大家做核酸、让大家做好相关准备,大家都会比较配合的。”在他看来,这是他做志愿者的优势,能有效地组织和动员大家配合抗疫。“我能吃苦,干什么都行,虽然是有点辛苦,但只要疫情能尽快控制住,就值了。”范德强说。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次抗疫中,全市社区居民申请出任志愿者的意愿十分高涨。自义工召集令发布之后,深圳罗湖区翠竹街道民新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社工姚燕就忙得停不下来,“一个上午就接到10多个电话,短短两天内,新增18名义工。”她介绍,每天的义工岗从每岗5人增加到每岗6人、8人、10人,义工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义工的供应更是源源不断,居民甚至抱怨义工岗一岗难求。

据了解,自深圳“0107”疫情发生以来,深圳团市委向全市广大团干部、团员青年、志愿者发出动员令和招募令,累计动员志愿者超过6万人次,全面进驻全市社区小区、核酸采集点、疫苗接种点等点位数千个,累计开展志愿服务项目33066项,贡献志愿服务时长超过80万小时。

社区工作者:日夜穿梭于涉疫数据中

在抗疫人群中,有一群人有着多重身份,有时候是被误以为骗子的电话流调员,有时候是核酸现场穿着红马甲的引导员,有时候却现身封控区,帮助居民运送物资……他们是社区工作者。在疫情发生之前,社区工作者主要负责跟进本社区人员的流动情况,以及向社区居民提供日常生活上的帮助。但是,疫情打破了这种平静,还给他们的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志愿者在指导居民扫码做核酸检测

分配涉疫数据核查、反馈,统筹协调隔离服务工作,组织隔离服务物资领取,分发和协调各阶段工作……自2月以来,深圳市龙华区福城街道福民社区网格站数据、流动专班组长赖育宁一直忙着跟涉疫数据打交道,常常忙到半夜才下班。

物流人员在搬运货物

看似轻松的报送数据、文书等资料,却容不得一点差错,否则会影响防疫方向。为确保数据的准确性,赖育宁在工作时极少言语,两眼紧紧地盯着电脑屏幕,右手不间断地点击鼠标,左手娴熟、灵活地敲着键盘录入信息。这样的工作状态,赖育宁每天持续十余个小时。

赖育宁只是众多社区网格员中的一个缩影,据不完全统计,深圳约有644个社区,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社区作为疫情防控的一线,是外防输入、内防扩散最有效的阵地,在疫情防控全局中具有基础性地位。作为社区的“守门员”,社区工作者每日穿梭在统计数据、做流调、协调防疫物资等工作中,为一线抗疫工作提供数据、指明方向。

小区物业人:将疫情阻隔在大门外

本轮疫情发生以来,深圳各社区防疫压力陡然增大。为严守社区小区第一道防线,各物业企业加强小区进出口管控和人员排查、协助核酸检测、设置快递外卖中转站,用实际行动跑出战疫加速度。

“由于在春节假期值班,我原本打算元宵节的时候回老家,但当时深圳开始出现疫情,公司要求全员上岗,我也就放弃了休假。”在罗湖水贝,潮汕小伙子张亮(化名)是一名物业管理员。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在充当快递员,给一户行动不方便的老人送餐上门。张亮告诉记者,现在小区出入口一律采用“电子哨兵”+人工查验的方式,为关键疫情管控卡口锁上双保险。“这个是新小区,我正好透过这个方式熟悉业主,为以后的工作做准备。”直到晚上9点,张亮依然忙碌一线,“一个查码的眼神,要快准狠,是不是场所码、是不是截图一眼瞄准。”张亮也在高强度的工作中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深圳物业从业人员数量就已经超过68万人,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000亿大关。罗湖一家物业管理公司的负责人告诉记者,此次疫情也是一次磨练,公司会总结突发事件的应对经验,更好的提供服务,相信疫情也会推动深圳物管行业向前发展。

同心抗疫的“含金量”

“茶光村封了,我一个快30岁的男人,一个人支起一个早餐店……”3月15日凌晨2点,深圳茶光村一名早餐店老板在深圳卫健委微信公众号发布了一条留言,诉说了自己当前遇到的困境。没想到的是,这条留言在几分钟后就获得了运营人员回应——“南山区想和您联系,可否提供电话。”就在当天,深圳南山区委相关人员和这位老板所在的社区党委,便上门进一步了解诉求,核实经营情况给予帮扶。

这是深圳速度,更是特殊时期下的“城市温度”。由于深圳疫情防控措施升级,深圳市内许多企业的生产经营都受到了一定影响。深圳在严抓疫情防控的同时,还紧紧围绕广大中小企业的诉求,从多方面加大了企业服务的力度、开展纾困、帮扶受困企业的行动。对于重点企业、重大工程、重大项目,深圳市政府开展点对点服务,按照“分组管理、分时作业、分区活动”的原则,指导企业做好疫情防控措施,通过定线接驳、“两点一线”、专用巴士等方式,督促企业落实封闭管理要求。

对于中小企业,深圳担保集团发布了《关于助力企业同心抗疫的金融支持工作方案》,提出了三个纾困企业的措施:一是,2022年3月15日至8月31日期间,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可享担保费率六折优惠支持,即贷款担保金额500万以下(含)费率低至0.6%/年,担保金额在500万以上优惠至0.9%/年。二是,深圳各区政府均与深圳担保集团建立了扶持小微企业发展的专项合作,深圳担保集团将全力以赴帮助小微企业用好、用尽政府贴息、贴保政策,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最低可享“零保费”。三是,对于受疫情影响的中小型企业,运用深圳市民营企业平稳发展基金提供短期流动性支持,利率为6.3%/年;对于支持金额在3000万以下的优质中小企业,可申请“平稳快贷”,利率可优惠低至5.7%/年。

而深圳市属国企高新投集团则推出金融战疫“保、准、快、稳”四套组合拳,全力扶持深圳市中小微企业渡难关、稳发展。一“保”:充分发挥融资担保、创业担保、工程担保等对深圳市场主体的协同担保效能。二“准”:发行快速直达产业链的产业链金融及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为重点产业强链、补链。三“快”:围绕疫情期间小微企业融资痛点和需求,启动线上化产品和工具,实现快速审批。四“稳”:为受疫情影响的深圳优质中小企业提供低利率的平稳基金支持。

深圳国资国企不仅在守护城市运行“生命线”上扮演了“压舱石”的角色,还在保障经济社会运行、维护市场经济发展秩序上彰显了国企的担当。有了这场“及时雨”,深圳实体经济在战胜疫情上就有了更大的动力和信心。

深圳抗疫中的“含科量”

作为科创之城,深圳科技硬核在疫情防控中随处可见、表现亮眼。“电子哨兵”极速上岗,刷脸、身份证均可关联防疫信息。目前,深圳在社会面已实行“围合+卡口+电子哨兵+白名单”常态化防控。

比如在病毒检测环节,在深圳新一轮疫情阻击战中,华大智造自主研发的多款具备高通量样本处理能力的自动化设备成为抗疫“利器”。华大智造工程师谢玉雄介绍,这些设备能24小时运作,不仅可以取代人工,还能降低错误和感染风险,自动化程度高,大大提高核酸检测的效率。目前已在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等多家医院和核酸检测室,助力大规模核酸检测。

华大基因核酸检测平台火眼实验室

再如,在“重灾区”的物品运送环节,为了助力深圳做好疫情管控区的物资运输、保供应工作,京东七鲜在疫情较严重区域推出了智能快递车,提供无接触配送服务。据悉,深圳的 5 家七鲜超市启动了疫情响应机制,将生鲜蔬菜、米面粮油、方便食品、饮用水、牛奶、冷冻速食等十余类民生物资品类商品的备货量提升至以往的 4 倍,确保疫情期间各类民生商品均可稳定供应。

在人员信息管理方面,捷顺科技快速推出口罩人脸识别+健康码核验等功能为一体的无人化科学防疫方案,捷顺科技相关技术负责人介绍,这套集合了“健康码核验+人脸测温+口罩识别”为一体的多功能核验解决方案,在深圳还有一个形象的名字“电子哨兵”,顾名思义,就是它能够代替防疫安保人员,自动为通行人员核验健康信息。当前该方案已在深圳多个购物中心、小区上线。相比人工查验,一体式核验方案的效率更高,也更加人性化。

一大批硬核科技产品投入战“疫”,成为深圳科技抗疫的重要力量,离不开深圳一直以来在科技创新上的投入。据悉,此前深圳通过设立科技抗疫专项,创新赛马制、揭榜制等支撑方式,统筹规划项目布局,推动科技创新和外防输入、隔离管控、监测预警、应急处置、临床救治、群防群控等疫情防控环节的实际需要更好结合,使各项科技产品和技术成为深圳抗疫的“最强大脑”。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疫情 外卖 深圳市 新冠肺炎
人气榜
跟牛人买牛股 入群讨论
今日热度
问股榜
立即问股
今日诊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3-24 中复神鹰 688295 --
  • 03-23 天益医疗 301097 --
  • 03-23 长光华芯 688048 --
  • 03-22 荣昌生物 688331 --
  • 03-21 仁度生物 688193 72.65
  •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