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上海电视剧为什么好看?我们请来了“姬发”张晓林

以前的上海电视剧为什么好看?我们请来了“姬发”张晓林
2021年03月31日 18:51 上观

原标题:以前的上海电视剧为什么好看?我们请来了“姬发”张晓林

上映一个多月,《新神榜:哪吒重生》还没有破5亿,和50亿的《哪吒之魔童降世》差了不止一点半点,连被骂到自闭的《姜子牙》都打不过。

同人不同命,封神IP虽火,观众对哪吒可能也有点审美疲劳了。

但有一位童年男神,相信可以拯救你对封神IP的审美疲劳——

没错!正是神魔剧中的真·历史大男主,无论哪吒还是姜子牙,最后都得听他号令的武王姬发。

翻拍了那么多版《封神演义》,大家心目中最经典的还是30年前上海电视台拍摄的《封神榜》。

在本期回忆杀中,我们请来了《封神榜》中姬发的扮演者、上海知名演员张晓林,告诉你拍摄中许多不为人知的小细节,一起研究1990版《封神榜》“封神”的秘密。

我们知道随着近两年来封神题材影视剧的流行,网上有不少这样的回忆杀科普,但好多帖子里都是错的,以讹传讹,就连他的百度百科也写错了。

“那个因出演电影《苏醒》进入演艺圈的张晓林不是我,是演员张铁林的弟弟。”

在接受我们采访时,张晓林向全国人民澄清。


张晓林

姬发

当年,先锋、前卫的它,席卷了不少人的童年。

也成为不少人的童年未解之谜。

比如那些充满古希腊风格的服装——

(至今觉得纣王有一种凯撒大帝的既视感。)

“其实直到开拍前一天,我们的服装还没定下来。”张晓林记得,当时剧组有两位服装师,分别来自香港和上海。

香港人设计的服装很飘逸、漂亮,像动漫里的角色一样,但不方便活动,一动,袖子就会掉下来。上海的服装师则要求尊重历史,不能有太大的跳脱。两边的意见一度很激烈,大家也不知道该听谁的。最后只好互相妥协,怎么好看怎么来。

在《封神榜》里,姬发穿一件套头的长袍,上面罩件斜肩外披,扎一个宽腰带,头上插着长发片,戴一个箍样的额饰,看起来英挺帅气,但穿的人并不舒服。

《封神榜》的取景范围不亚于《西游记》,当年几乎跑遍了中国全境,从新疆、甘肃到浙江、广东。

在新疆拍摄时,住宿条件简陋,烧一次热水不容易,整个剧组的洗澡时间只有半小时。按照惯例,由女演员先洗,但直到最后5分钟时,她们才陆续走出来。总共七八个水龙头,男演员连冲一下都来不及,只好带妆睡觉。

当时拍摄的妆很浓,每个人脸上都要涂厚重的油彩,直到现在,张晓林还能回想起那股难受劲儿。

(虽然我们在电视上看着以为是素颜。)

《封神榜》一共36集,拍了整整一年。

《封神榜》由上海电视台拍摄,片中也有香港明星参与,这在当时还属少见。

张晓林有不少和香港演员汤镇宗的对手戏。在片中,汤镇宗饰演他的哥哥伯邑考。讲台词时,汤镇宗说粤语,张晓林讲普通话。

“我大二时去广东拍过三四个月的戏,粤语能听个大概。”和汤镇宗对戏时,他会记住对方说的最后那个字,以此来判断该什么时候说自己的台词。

《封神榜》是张晓林的第一部古装戏。

为了塑造历史人物,他看了很多历史书和戏曲,让自己举手投足间有古代君王的架势,但更多精力是放在揣摩人物情感上。“人类的情感都是相通的,君王谈恋爱和普通人没什么区别。”

在B站上,有人单独剪了姬发和商青君的片段,两人在屋檐下躲雨的欣喜与娇羞让很多观众从小时候惦记到现在。

(所以这才是最早的帝后CP吧。)

饰演文王姬昌的表演艺术家魏启明已经过世。每次回头看时,张晓林都被剧里的父子情打动,遗憾没能多和他演几场对手戏。

“他会帮你弥补剧本上的不足,让你觉得特别‘真’。有时候在现场没太多感觉,但回看时,才意识到他演得多么好。”

2006版《封神榜之凤鸣岐山》拍摄时,曾邀请张晓林饰演文王姬昌,张晓林婉拒了。


当年《解放日报》上刊登的《大酒店》节目预告。

海派小生

出演姬发之前,张晓林已经靠《大酒店》中的男一号走红,也让“海派小生”这个名号跟了他许久。

在网上已经很难找到这部1989年播出的电视剧的痕迹,但在当年,它的收视率奇高。

在拍电影《上海舞女》的时候,张晓林乘坐公交车从南京返回上海。一路上,发现好多人莫名盯着自己看,偶尔听到有人在小声议论,“他是不是电视上的那个?”这时,他才意识到《大酒店》播了,自己一下子火了。

(听起来当年的观众还是挺羞涩的。)

那个年代还不流行追星,不过,上影厂的传达室被全国各地的热心观众来信塞满了。“写什么的都有”——张晓林对此保密。

《大酒店》和《封神榜》其实有一个共同的缘分。

两部剧的导演都是同一个人——郭信玲,也是她选中张晓林出演这部戏的男一号。

那是一次颇具戏剧化的选角。

张晓林还记得,那天上影演员剧团副团长把他叫到上海电视台,说郭信玲有部新戏在找演员。但到了那里,并没有人要他试戏,只看到一帮人在聊天,气氛很随意,半个小时之后,郭信玲突然对张晓林说,“就你吧”。

“可能看我形象合适。”

(所以,张老师您才是真正的凡尔赛十级学者。)

回想起几十年前的那天,张晓林并没有多么喜出望外,那个时候他刚从北京电影学院毕业,踌躇满志,感觉好像整个世界都是自己的。

“我当时就一个想法,定了,就干吧。”

《大酒店》以现代都市改革为背景,讲述了丁大伟、周天宇、金婉三个现代宾馆高级管理人员的人生悲喜剧,以现在的标准来看,是一部励志偶像剧。

在改革开放初期,上海的许多高级宾馆还是专门接待外宾的,门口会有保安拦着,不能随便走进去,很多人都好奇里面长什么样子。

在《大酒店》这部戏里,剧组在上海各大宾馆取景,包括国际饭店、和平饭店、锦江饭店等当时很多人望尘莫及的地方,还去了深圳和香港。

去香港拍戏,在当时是不得了的大事。

那时候的上海人太敢拍了。上海电视台有优秀的制作团队,讲述了一个代表上海,也代表那个时代中国的新鲜故事。包括张晓林在内的年轻演员都是荧屏上的新面孔。

在当时,除了上海,这部戏没人拍得了。只有上海人有这个胆量,只有上海有这个条件。

是那个时代的海派影视成就了“海派小生”张晓林。


《封神榜》影视截图。

95%

不过,如今回看这个标签,多多少少有些限制了他的戏路。

“演员会有局限,自身的气质决定了只能演某类人,但在这些人里,也要拓宽多重性。”张晓林很清楚这一点。

在电影《残酷的欲望》中,张晓林演了杀人犯刘克——一个钢琴家,外表斯文,但性格扭曲。他很佩服上影厂徐伟杰选他演这个角色的敏锐眼光。

“传统概念上的杀人犯都是面目狰狞的,但恰恰外表光鲜的人也有邪念,那比前者更有戏剧张力。”

张晓林一直想寻找更多像刘克那样有挑战性的角色来演,他算了算,自己拍的作品不多,电影有15部左右,电视剧有几十部,95%以上都是男一号。

“没办法,长了一张男一号的脸,让我演配角,可能其他男一号都镇不住。”他笑笑,“这话不该从我自己嘴里说出来。”

(果然是真正的天选大男主!)

当年,张晓林也是我们《解放日报》上的常客。

1991年4月19日,《解放日报》头版刊登了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评选揭晓的消息,当年,24位中青年演员获学会奖,31岁的张晓林正是其中之一,当时一同获奖的还有李雪健、陈道明、葛优等艺术名家。

不过,得不得奖,他其实不太在乎,他更在乎的是著名表演艺术家张瑞芳对他的评价。

1994年,他评上首届上海“十佳”优秀青年演员时,张瑞芳发文《张晓林:真实自然情感内在》,称赞他:“不是表面化地去抓人物的一些动作,而是认真进入角色,抓住人物的内在情感,扎扎实实地把戏演好。”

张瑞芳是他们这一代人心目中的楷模,她在世的时候,张晓林聆听过她很多教诲,这篇文章对于他而言,就像孩子猛然被长辈塞了一颗不敢奢望的糖果。

(我们可以体会到张老师当年的受宠若惊。)

圈里圈外

但没想到的是,在2000年,正值壮年的张晓林却突然淡出了荧屏。

那一年,他主演的《李克农》登陆央视,张晓林花了很多心思在这个人物身上,也是他非常看重的一部作品。

当时遇上突发事件,电视剧从原定的八点档挪到了十点半,收视率大打折扣。

那一年,张晓林在生活中也遇到了一些磕绊。

家里父母生了重病,孩子又小,他觉得事业家庭难以两顾,索性走向了幕后。

这一走,长江后浪推前浪,当年红极一时的海派小生,被渐渐淡忘在时代洪流里。

回想起这段经历,张晓林很淡然,“一个时代总有一个时代的人,你走了,后面的人起来了,很正常。”

后来,张晓林做了上影演员剧团副团长、中国电影表演学会副会长,当过两年上译厂厂长,退休前,他在剧团担任艺术总监。前一阵剧团复排《日出东方》,现场排练缺人手,张晓林也去义务帮忙导戏。

张晓林的微信和微博头像是《可爱的中国》中的剧照,他饰演的是方志敏的狱友永一。在电影中,方志敏的《可爱的中国》正是永一冒着风险传播出去的。

这张照片和当年意气风发的武王姬发判若两人,眼神中满是风雨沧桑。

在B站上,有人做了张晓林的永一角色个人剪辑,一共8分36秒。“真的吗?”他很吃惊还会有年轻人关注这个角色。

著名表演艺术家刘琼有句话,他一直记得清清楚楚,“一个演员从龙套开始,再到龙套结束。”

“我一上来就是男一号,没有经历过龙套的过程,但也许,我最后的结束会在龙套上。”张晓林说。

(这句话莫名地让人感觉有些伤感。)

退休

2020年,张晓林在上影演员剧团的重阳节活动上正式宣布了退休的事情。

他没觉得“退休”这个词很可怕,或者指向某种难以言说的心情,“退不退休,对我来说其实没有明确概念,剧团有事情,我还是会过来帮忙,只是好像自由了,没有那么多顾虑了。”

和张晓林约在咖啡馆碰头时,迎面走来的他完全不像六十岁的人。

那天他穿着棕色皮外套,黑色高领针织衫,头发一丝不乱地挺在脑后,就连白发也显得那么精神。

小时候,张晓林从没有想过长大要当演员。他做过专业田径运动员,后来因为肌肉疲劳受伤,选择了退役。他在一位上戏朋友的建议下,以一张白纸的状态考进了北京电影学院。

当时的主考老师看中了他的形象,也看中了他的真诚。

(我们猜1米84的个子和大长腿也是加分项。)

最近两年,张晓林受师兄田壮壮之托,在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任教。从剧团退休后,他每周把八成精力都花在教学上,把几十年来的表演体会和心得与年轻人分享。

“我是上海培养的,也要回报上海。”

他常和学生们讲,表演需要单纯和真诚,也要有情商,用上海话说,叫“会看山水”。

“还有一点最为重要。”他停了一会儿,陷入一种老干部式的沉思。

“做演员要先树艺德?”

“这个词说太多了,我一直在想有没有新词儿。”他想了想,还是放弃了,笑笑,“这个很重要。”

张晓林是一个非常理性的人。他觉得,表演这个行当需要很多的感情,他通过表演认识到感性的重要性,但好的演员应该是感性和理性的结合,既能分析人物,也能体现人物。

演过这么多角色,张晓林从来没觉得能够真正过一把戏瘾。“可惜,我最好的时光已经过去了。”

1994年他获评首届上海“十佳”优秀青年演员时,《解放日报》的一篇报道称,尽管张晓林片约不断、新作迭出,但他仍然感到痛苦和不满足。因为和北京相比,上海影视缺少有全国影响的大腕明星。“这倒不全是因为上海缺少人才,很大程度上,是少了些机遇。”

在最当红的时候,他就借着媒体呼吁,希望对青年演员有一个连锁化的培训计划。“哪怕是与某个公司签约,作进一步‘包装’,为我们争取好本子、演好片子!”

最近,听说剧团的唐嫣入选了上海青年文艺家培养计划,他很为这位年轻同事感到开心,希望这样的机会对当下上海年轻演员再多一些。

闲暇时,他喜欢在网上追剧,看英剧、美剧、法剧,甚至以色列剧。最近,他特别喜欢的是法剧《传奇办公室》,主人公是一位40多岁的中年男人,角色复杂、多面,充满魅力。

“如果我们的国产剧中能有一个类似的角色,我很想试一试。”

我们期待在荧幕上再看到这位童年男神的那天。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张晓林 封神榜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4-02 英利汽车 601279 --
  • 04-01 新风光 688663 14.48
  • 04-01 格林精密 300968 6.87
  • 03-31 晓鸣股份 300967 4.54
  • 03-31 诺禾致源 688315 12.76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