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积极布局数字人民币业务!8月底累计交易超千亿,有哪些“硬钱包”落地?

2022-10-18 19:40:36 作者:翘楚 收藏本文
A- A+

  近期以来,多家银行积极布局数字人民币业务,截至今年8月底前,15个省(市)试点地区累计交易金额已达1000.4亿元。

  目前,我国数字人民币研发试点已形成十家运营机构参与格局,包括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网商银行、微众银行。除前述后两家银行外,其他八家银行均在今年半年报中提及数字人民币相关进展情况。

  值得注意的是,数字人民币“软钱包”早在数字人民币试点版App上线时,便引起广泛关注,相对来说,“硬钱包”推广相对较慢,但目前来看,已有多项“硬钱包”产品实施落地。

  多家银行加大推广力度,

  积极布局数字人民币相关业务

  数字人民币是由央行发行的数字形式的法定货币,自推出以来陆续在多地试点。目前,我国共有十家数字人民币指定运营机构,包括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邮储银行、招行、兴业银行、网商银行、微众银行。

  值得注意的是,除网商银行、微众银行之外,其他八家银行均在今年上半年报告中提及数字人民币相关进展情况。

  例如,工行半年报指出,该行稳步推进数字人民币试点工作,推动与自有平台的功能融合,向央行数字人民币App推送业务场景20余个,向30余家大型集团企业输出数字人民币支付创新解决方案;

  交行半年报显示,该行累计开立钱包367.75万个,累计消费额1.68亿元;

  兴业银行半年报指出,该行正加速落地数字人民币建设,2.5层已完成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工行、建行技术对接,支持对公、个人钱包及收单业务。

  “银行普遍将数字人民币的相关金融支付工具作为金融科技发展的新风口领域,提前布局是为了占据数字人民币发展的风口,获取数字人民币所带来的客户流量红利。”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表示。

  此外,他还表示,数字人民币未来全面推行必然为银行带来更多客户,所以需要提前准备。同时,数字人民币面向很多全新支付场景,这些场景是未来金融机构业务增长的重要突破口。

  多家银行“硬钱包”落地,

  专家:“硬钱包”是“软钱包”重要补充

  公开资料显示,数字人民币按载体分为“软钱包”和硬件钱包,“软钱包”基于移动支付App使用,硬件钱包称“硬钱包”,是基于安全芯片等技术,以卡、可穿戴设备等载体使用。

  相比于“硬钱包”,“软钱包”早在数字人民币试点版App上线时,便引起广泛关注。据央行发布的《扎实开展数字人民币研发试点工作》显示,“硬钱包”具有小额、匿名等特点,可匿名获取、使用,既安全、便捷又能充分保护个人隐私,充分满足用户小额、匿名支付需求。

  据悉,我国首张高校数字人民币校园卡“硬钱包”于近日落地苏州,该校园卡是由中行苏州吴中支行与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联合推出。

  与此同时,工行于近期发布了数字人民币硬件钱包产品;农行在今年服贸会上亮相硬钱包等数字人民币产品;建行于今年服贸会上展示硬件钱包、数字人民币IP形象等。

  针对数字人民币“硬钱包”与“软钱包”的关系,盘和林指出:“数字人民币的‘硬钱包’是‘软钱包’的重要补充,其作用主要是面向更加多元的用户场景。”

  8月底累计交易超千亿,

  专家:越早开展相关客户拓展越能占据先机

  自数字人民币在多个城市试点以来,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不断扩张,多家银行积极加强该项业务推广力度。

  据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8月31日,15个省(市)的试点地区累计交易笔数3.6亿笔、金额1000.4亿元,支持数字人民币的商户门店数量超过560万个。

  另据《数字人民币发展研究报告2022》显示,截至2021年年底,数字人民币试点场景已超过808.51万个。在同年6月至12月内,数字人民币交易金额增长率达153.8%;试点场景增长率高达512.2%。

  具体到银行,例如,工行、中行等多家银行ATM机支持数字人民币存取款功能;招行推出开立数字人民币送红包活动。

  针对各大银行发力数字人民币业务的情况,盘和林表示:“当前运营机构之间竞争已经展开,主要还是要利用自身的渠道覆盖来增加经营机构自身的业务覆盖能力。越早开展数字人民币客户拓展的经营机构,越能占据先机。”

  (文/翘楚)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王婉莹

文章关键词:

作者

翘楚

翘楚

金融方向内容

热文排行

联系我们

  • 邮    箱: money@staff.sina.com.cn
  • 电    话:010-62676252
  •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北旺东路新浪总部大厦

新浪财经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Copyright © 1996-202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