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燕生:上合示范区建设并非过去40年发展模式的继续

张燕生:上合示范区建设并非过去40年发展模式的继续
2020年08月22日 17:38 新浪财经

安装新浪财经客户端第一时间接收最全面的市场资讯→【下载地址

  “2020中国财富论坛”于2020年8月22日-23日在青岛召开。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出席并演讲。

  张燕生表示,中国-上海上合组织地方经贸示范区和自贸试验区是全国唯一、山东特色的双区叠加的先行先试的示范区。此示范区是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排头兵,人们也期待青岛的上合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能够与上海的临港新片区、深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海南的自贸港一道能够为新时代改革开放趟出一条新路子。

  据悉,按照国家的总体方案,中国-上合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将会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新平台,打造“一带一路”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的主要支点城市,和海上合作的战略支点。

  对此,张燕生提出,第一,要思考在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构建项目群、经济区、产业链、金融服务的功能。能够在上合组织地方经贸实验区构建一批项目,营造一批沿线的经济区,构建一些产业链和金融服务的一些平台,使得示范区真正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区。

  第二,希望示范区能够在内循环为主体、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的发展格局中间,趟出一条新路子。他分析称,内循环为主体,即示范区有着国内超大规模的市场体系作为支撑,有着国内世界上最完整的全产业链和产业体系的支撑,也有着国内在新发展理念支撑下的,形成高质量发展的新模式的支撑。因此,从这个角度,内循环将会对示范区在推动中国和上合组织双循环当中,起到坚强的后盾作用。

  张燕生认为,双循环的设想在示范区落地,就要要做好几篇大文章。

  第一,如何在中国-上合组织示范区构建出一个双循环的内循环,也就是能够打通青岛-中国和上合组织的这些沿线的经济体,也就是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的畅通。

  第二,如何做好双循环经济圈的“中环”,能够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真正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也就是在中国上合组织这个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能够走出一条高质量共建的模式。

  第三,要做好双循环经济圈的“外环”,最大限度地吸引美国、欧洲和发达国家的金融家、企业家、创新家和中国、上合组织一道,共同开拓第三方合作。

  张燕生还提出,示范区要能够形成双轮驱动的开放,一个轮子能推动更高水平的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包括贸易投资的自由化和便利化。另外一个轮子能够推动规则等制度性开放。

  谈及合作的内容,张燕生认为要做好“两新一重”这篇文章。第一是新基建,信息的基础设施,融合的基础设施,创新的基础设施,在示范区内要能够取得突破。第二,示范区内应合作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尤其是小城镇的建设。第三,能够对交通基础设施、能源基础设施和一些相关的水资源基础设施一些重大工程项目,在示范区开展合作。

  “中国-上合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的示范区,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它不是过去40年的模式的继续,它是新时代、新起点、新模式和新路子的一个探索的开始”,张燕生说。

扫二维码点击进入直播间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梁斌 SF055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8-25 万胜智能 300882 --
  • 08-25 瑞鹄模具 002997 --
  • 08-25 固德威 688390 --
  • 08-25 天禾股份 002999 --
  • 08-24 奥来德 688378 62.57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