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蔚华:上市公司追求可持续发展已成趋势

马蔚华:上市公司追求可持续发展已成趋势
2021年05月20日 19:22 新浪财经综合

  来源:社会价值投资联盟CASVI

  导  读

  5月14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可持续发展影响力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理事会理事长、社会价值投资联盟主席团主席马蔚华受邀参与第十二届中国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论坛暨最受上市公司尊敬的投行论坛,并作题为“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新趋势”的演讲。

  以下根据马蔚华先生演讲内容精编整理:

  各位朋友下午好,很高兴受证券时报的邀请来参加本次论坛,今天分享的主题是“上市公司追求可持续发展的新趋势”。自卸任招商银行行长以后,我一直在做可持续发展金融的研究,也特别关注可持续发展理念,其内涵既有ESG,也有SDG即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另外,习近平主席在9月22日召开的联合国大会上提出30·60重大承诺。它们无疑都将对技术、政策以及社会转型产生翻天覆地的影响。

  对上市公司来讲,这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大趋势。我想就两个方面谈谈看法。第一个方面是,气候问题会受到如此广泛重视的原因。第二个方面是,在关注气候问题的背景下,可持续发展有什么样的趋势。

  今年4月印度大壶节来临之际,上亿人涌向恒河导致疫情再次爆发,为全球疫情防控增添了新的不确定因素。回顾历史,疫情和文明进程如影随形,尤其在工业革命后,疫情发生的频率明显加快。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数据,过去80年发生过20起全球性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其中60%发生在本世纪内,其中8起发生在过去十年。

来源:社会价值投资联盟来源:社会价值投资联盟

  与此同时,全球变暖的速度也在过去10年明显加快,也是过去100年中最热的。去年2月南极的气温达到18.3度,造成冻土熔化、冰川熔化,把尘封万年的病毒释放出来,也使海平面升高。气候的变化和瘟疫疫情频发有正相关关系

  气候变化给人类带来的不仅仅是瘟疫频发,还有洪水泛滥、森林大火、蝗灾、雪灾等越来越多的极端事件,并威胁全球生物多样性。而这些变化背后少不了人类活动的影子,例如碳排放加速全球变暖、肆意的生态破坏和掠夺式的自然资源利用、无节制地使用化石燃料等。

  粗放的发展模式、竭泽而渔的发展模式,使地球生病了。习近平主席在2020年9月22日召开的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讲到这样一番话:“人类需要一场自我革命,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地球。人类不能再忽视大自然一次又一次的警告,沿着只讲索取不讲投入、只讲发展不讲保护、只讲利用不讲修复的老路走下去。”唯有改变粗放的发展模式专注于可持续发展,才有美好的未来。

  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国肩负重要使命

  对于可持续发展,人类很早就已经有“吹哨者”。一个是美国科普女作家——蕾切尔·卡逊,在1962年写了一本书《寂静的春天》,讲述了由于人类过度地使用化学农药而导致的生态破坏。另外一位是系统学大师德内拉·梅多斯,在1972年撰写了一本名为《增长的极限》的书。为什么(增长)有极限了呢?因为人口膨胀、农业发展、自然资源、工业生产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以及高消费模式、高增长的模式,为人类和自然带来灾难。

  回望历史,人类对可持续发展的追求不曾停止并逐步形成共识。上世纪60-70年代人们就曾提出责任投资的理念,当时是对越战及南非的种族歧视等提出质疑;2004年ESG理念被提出,关注环境、社会、治理;接着2007年影响力投资被提出,主张在每一笔投资决策开始时,就要关注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的一致性,具体包括环境、社会等指标。

  1987年联合国定义可持续发展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2015年9月为了推动可持续发展,联合国制定了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

来源:社会价值投资联盟来源:社会价值投资联盟

  虽然疫情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带来挑战,但是中国在反贫困斗争和碳排放承诺方面依然做出很大的贡献。过去几十年中,中国陆续有将近1亿人脱贫,对全球反贫困贡献超过了70%。2020年9月22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宣布,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将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中国肩负着全球减排的重要使命。

  上市公司价值取向转变 

  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仍然存在巨大的资金缺口,据联合国有关部门测算,实现SDGs发展中国家每年有2.5万亿美元的资金缺口,在疫情之后资金缺口进一步扩大。

  我作为社会价值投资联盟主席团主席,长期推动可持续发展金融生态在中国的发展,带领社投盟团队研发可持续发展价值量化评估模型,并多年来对国内上市公司开展追踪评估。按照经济效益与社会价值一致的原则,经过305位专家形成一个筛选的标准,过去7年中每年从沪深300的成份股中筛选出99只股票,我们非常高兴地发现,过去7年,义利99指数的收益率跑赢沪深300,不仅如此,还跑赢中国几乎所有指数收益率。这说明,中国的资本市场出现了资本向善的大趋势

来源:社会价值投资联盟来源:社会价值投资联盟

  基于对中国资本市场的持续研究,我也发现了关于上市公司价值取向的四个转变。

  第一,上市公司发展的综合质量不断提升。以沪深300公司为代表的A股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价值持续上升,从2018—2020年可持续发展价值评分和评级来看,沪深300上市公司发展质量在2020年实现三年最佳,这也充分响应了高质量发展的国策。

来源:社会价值投资联盟来源:社会价值投资联盟

  第二,上市公司ESG信披水平不断提高。得益于国策号召、市场驱使、社会推动,我们发现有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开始积极披露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等自身非财务信息。2020年共有超过1000家上市公司发布了专项报告披露非财务信息,相较于往年进步迅速。头部上市公司表现更为出色,从2018年到2020年,沪深300上市公司中有专项报告披露非财务信息的公司占比从81%提升到了85%。

  不过在碳排放方面,2020年只有487家上市公司披露了企业对碳排放的相关管理举措的信息,仅占上市公司总数的11.8%;在碳排放量信息披露上,2020年上市公司仅有211家公司披露了2019年碳排放量,仅占上市公司总数5%,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来源:社会价值投资联盟来源:社会价值投资联盟

  第三,资本市场正在发生价值转向。现在国内可持续发展主题产品数量和规模不断增长,以ESG为主题的可持续发展投资将越来越受到市场的青睐。到今年的4月30日,总基金规模达到1464亿以上,规模年化的增长率达到58%。

来源:社会价值投资联盟来源:社会价值投资联盟

  第四,我国ESG生态体系正在加速构建。政府不断出台政策指引,监管方完善ESG相关制度建设。2020年,深交所将ESG纳入信披考核、上交所鼓励科创板自愿披露ESG;2020年12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环境信息依法披露制度改革方案》;2021年2月,中国证监会发布了《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指引(征求意见稿)》,在上市公司与投资者沟通内容中需增加其ESG信息;2021年5月7日,证监会就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的修订公开征求意见,进一步规范上市公司在定期报告中的信息披露行为。我国可持续金融的生态关注的ESG议题与国家规划与转型方向紧密扣合,成为支持我国国策落地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我相信,未来会有更多政策和制度陆续出台,引发一系列重大的能源革命、技术革命和经济转型。

来源:社会价值投资联盟来源:社会价值投资联盟

  结语 

  上市公司需要提升ESG治理水平和可持续发展水平,防范ESG风险,把握经济低碳转型下的发展新机遇。最后,我想引用德鲁克的话来结束今天的演讲。我们企业并不是为自己的目的,而是为实现某种特别的社会目的,并满足社会的某种特别需要而存在的。企业社会责任不仅是依法为股东、员工创造利益,还要为社会、环境的多种利益相关者服务。一个好的企业和一个伟大企业的区别在于,一个好的企业可以向社会提供好的产品、好的服务,而一个伟大的企业不仅提供好的产品,好的服务,还要尽自己的努力让这个世界更美好。我相信这样的企业一定会在资本市场表现得非常亮眼。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樊文佳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6-10 瑞丰银行 601528 8.12
  • 06-10 气派科技 688216 14.82
  • 06-09 阳光诺和 688621 26.89
  • 06-09 联科科技 001207 14.27
  • 06-09 铁建重工 688425 2.87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