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再也不会在网上买任何助农产品了”

“我再也不会在网上买任何助农产品了”
2020年03月15日 11:38 界面新闻

消费之前需要注意哪些“陷阱”?诱导消费者的话术和骗局都有哪些?黑猫投诉平台帮您避开这些消费障碍,保障您合理的投诉需求。【点击投诉】

  “我再也不会在网上买任何助农产品了”  

  记者:郑洁瑶 

  “商人是不会亏本的,便宜都有背后的原因。”

  “我再也不会在网上买任何助农产品了。”在收到一箱80%都是烂果的柿子后,豆瓣网友静静忍无可忍的发了帖子。

  帖子里,她详细展示了自己和淘宝某商家的聊天记录。一箱30个柿子,能入口的不过4到5个。商家只同意私下退款,要求不走平台退货流程。静静猜测,这或许是商家为了维持销量而采取的惯用手段。

  整个2月,受交通管控、市场关闭等因素影响,大量应季上市的水果、蔬菜、鲜花等农产品,都出现了严重的滞销情况。为了帮助各地的农户,包括阿里巴巴、京东在内的多个电商平台都上线了专门的助农活动。然而,实际操作过程中,却暴露出许多问题。

  首当其冲的就是物流问题,根据菜鸟物流公布的数据,直到3月9日,国内主要快递公司的快递网点才真正恢复了100%复工。而3月9日之前,因物流拖延造成的商家和用户的损失也成了难以避免的情况。

  另一方面,绝大多数农户对电商平台的规则一无所知。由于他们在电商运营上缺乏经验,平台也不愿意让这些农户直面用户,这便给了“挂靠商”牟利的机会。

  挂靠商通常是大的天猫店或主播,但这些中间商思维已经固化,收货时往往更注重“好卖”和“价格低廉”等特性,质量反而排在这些标准之后,而这也导致用户很难买到合乎期待的产品。

  种种因素相加,也让在电商平台上买到好的助农产品变成了一件拼人品的事情。

  一个普通农户的助农申请之路

  临安笋商徐女士刚刚度过了最为忙碌而焦灼的一个春节——本该正值销售旺季的临安春笋,受疫情影响,收购价直接从10块钱一斤跌到了3到4块钱一斤。

  最难的时候,她曾试过通过微信和闲鱼等渠道销售春笋,但销量少的可怜。

  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在微博上看到了淘宝吃货助农的介绍,当下就在百度搜索了加入的方法。

  据徐女士介绍,想要加入吃货助农,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是下载钉钉,搜索爱心助农服务号,关注后填写一个报名表,等待回馈。

  第二种是加群,“钉钉总共开设了两个公开群组,一个招商群,一个直播群,进群后同样要填写报名表。报名表的内容就是你在哪儿、卖什么产品、滞销多少斤、当地收购价多少、是否有淘宝店铺以及是否有能力包装发货等等。”徐女士解释。

  为了参加这次活动,徐女士特意开设了一个淘宝店。不过,根据她在群里的观察,她认为绝大多数农户都很难通过审核。“通过的都是那些长时间做淘宝,且店铺比较稳定的商家。”

  界面新闻记者观察到,在本次淘宝吃货助农的主页面里,天猫店和一些高等级的淘宝店的确占了大多数,包括消费者经常反映有质量问题的王小二旗舰店、甘福园旗舰店等,也都在吃货助农的商家列表之内。

  王小二等网店已经是在社交网络上很有争议的店铺。在知乎搜索“王小二”,最上面的一个问题就是“在某宝上被叫王小二的一个水果店坑了怎么办?”,截止发稿,该问题已经获得了9777个赞同和779个评论。而打开王小二的天猫旗舰店,一款19.9元10斤装的红富士苹果,近一个月的销量已经超过30万。

  价低而量大,店铺自然不可能对质量有太多要求。

  徐女士告诉界面新闻记者,助农申请失败后,她也曾经向这些大商家咨询过挂靠的事情,但对方认为她的笋品质好价格高,收了之后卖不出去。“他随便截了一个销量最好的店铺给我看,那家店卖的是5斤20多根的小笋,43块,而我的笋5斤只有10来根。他的意思就是我的笋太好了,价格打不下来,不好卖。”

  徐女士猜测,对方只是想要自己在价格上松口,但她觉得,与其如此,还不如把笋交给当地的收购商。但截至目前,她也没有找到一个商家愿意帮她卖货。

  在群里的这些天,她也在思考这些助农活动的本质。虽然也有农户得到了实际的帮助,但在徐女士看来,最受益的还是那些冲销量的大商家,他们有绝对的选择权。

  在群里,她也见过有人为了通过筛选而不择手段——“曾有笋农为了博取同情,向管理员哭诉,家人已经绝望了开始踩笋。本来还想帮帮他的,后来才知道,他是收购商,根本不是农户,而且还收湖州笋当临安笋去卖。”徐女士说。

  看到网络上这些“头脑灵活”的同行,再联想到村子里那些对网络世界一知半解的老人,徐女士很惋惜,觉得本来初心很好的助农活动,到最后却演变成了喂饱中间商。

  冲量商家的潜规则

  3月5日,微博红人顾扯淡发了一条微博,吐槽她在吃货助农买到的橘子又小又酸,最后她说:“我就觉得你们家的东西滞销和疫情关系应该不大,这么难吃这么小不滞销才怪。”

  微博发出后,收到了3400多个赞和近500条转发评论。不少网友在评论中表示,“看到与描述不符的伤疤水果,感觉被消费了爱心。”

  好好的一个助农活动,为什么会发展成现在这样?

  淘宝一水果店的店家罗伊告诉界面新闻记者,发展到这一步主要还是信息不对称的缘故,“消费者以为自己面对的是农户,但其实是中间商。当生意参杂了公益,很容易两头不讨好。”

  就像徐女士遭遇的那样,大多数普通农户达不到平台的标准,而达到平台标准的中间商为了冲量,就势必顾及不了质量。

  “这些中间商口口声声说减少中间流通环节,但真实的情况是,他们便宜纯粹是因为收购的水果质量次。”

  罗伊解释道,农户大批量批发卖果的时候,会有一个挑选、装箱的过程,而每到这个时候,就会一批特殊的水果贩子,他们会提前到农户家蹲守,把他们不要的次果收购回来。

  以罗伊售卖的春见耙耙柑为例,好果子产地批发价一般是6元一斤,而次果只能卖到2元左右。业内把这种果子统称之为电商果。

  “一般大店追求的都是走量,价格低,包装也不会很好,但因为量大,可以和快递谈协议价,最终就会形成二十几块、三十几块一箱的价格,除去成本,是可以做到比批发价还便宜的。”罗伊说。

  而除了收购次果,还有一种情况也可以压低价格。例如有果商会在果子成熟前期提前囤货,放冷库脱酸,当正常的果子卖,这样,价格也可以做到比真正成熟期批发价低。

  在微博,很多用户反应自己买到的又硬又青的丹东草莓,其实就是这种冷库果。

  辽宁庄河的草莓种植户马晶秋告诉界面新闻记者,在丹东,像这种冷库果,收购价有时连一元都不到。而正常的丹东草莓,一般批发价都要十四五元一斤,即使疫情期间,也要四五块。

  马晶秋自己在朋友圈卖的草莓定价95块钱5斤,去除其中20-30元不等的快递费用,几乎和批发价持平。但因为单价高,销量不是很好。

  “像我们这样卖自己家种的水果,价格很难降下来,但我们也绝对不会为了冲销量降价卖次果、小果。”马晶秋说。

  罗伊的店铺销量同样不高,但好评率却达到了100%。她表示,对一些大店铺或者企业店铺来说,差评对它们的影响是有限的,因为他们资金实力强,可以用直通车和直播等手段买到很多流量,即使用户给出差评也都淹没在十几万条评价之中了。但小店不是这样,有时一个差评可能就会让一个小店开不下去。

  “两个店铺,一个好评如潮,价格较高;另一个中差评多,成交量大,价格便宜。可能许多买家都会选择后者,这就是现在的现状。”罗伊说。

  最后,罗伊总结了一套在淘宝上挑选好店的标准。

  第一,在选择店铺的时候,尽量选择品类不要太丰富的,因为如果一个店铺天南海北各种水果都有,多半都是一件代发,水果质量可能难以保证。

  第二,买某一种水果,尽量选择原产地卖家,买到正宗的概率会增大。

  第三,要选择正确的时令。要知道一种水果它的自然成熟期到底是几月,然后按时令购买,这样才不容易买到以次充好的水果。

  第四,要相信一分价钱一分货。不要贪图一时便宜,商家不会亏本卖给你,便宜都有背后的原因。

  平台的责任

  花点时间在二月初就开通了鲜花助农渠道。界面新闻曾报道,今年的情人节,全国最大的斗南鲜花交易市场一度门庭冷落,2月10日,花市甚至销毁了上百万枝鲜花。

  花点时间相关负责人告诉界面新闻记者,早在1月底,花点时间就开始策划鲜花助农的事情,2月13日,花点时间的助农专题正式上线,到第一批截单,已经卖出超过35万束鲜花。

  但这个数字已经远超花点时间目前的服务能力,就算是情人节前夕,花点时间的峰值订单也不过几万上下。而二月,在多个鲜花仓库生产力没有完全恢复的时候,要处理这么多订单,用户体验受损成为了必然结果。

  也因此,最近一段时间,打开花点时间的各个社群,几乎清一色的都是用户在投诉

  有用户表示,其在2月14日购买的紫罗兰在一个礼拜后收到货时,花已经蔫了。还有用户称,自己买的是云南助农的鲜花,最后却显示从广州发货,怀疑花点时间是在用仓库积压花以次充好。

  针对用户的这些投诉,花点时间回复界面新闻记者称,截至2月底,花点时间云南仓库虽然已经解禁,但仓库聘请的临时工却无法按时到岗,人力恢复只有50%。正常情况下,临时工一天能包装处理1000个花束,特殊时期,花点时间甚至将财务都派到仓库里包装花束,但这些未经培训的员工一天的生产力最多只有200束。

  为了不让花束烂在库里,云南仓只能先后运了几批花到外地仓库,上海仓是第一批,广州仓是第二批,后续还有送到沈阳、西安、天津等地的仓库。这也是为什么部分用户收到的花不是从云南发货。

  而针对物流缓慢的问题,花点时间表示,过去,花点时间所有的鲜花都是走顺丰空运,但疫情期间,云南这边每天至多能飞100辆,空运能力仅为过去的十分之一。另外,3月以前,国内很多城市最后一公里的配送站点都缺人,这也导致鲜花积压在离用户最近的地方,“我们也很痛心,但相信这个问题到三月应该会被解决。”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在疫情的大环境下,由于物流、复工等客观条件的限制,生鲜产品的质量,有时也不是平台或商家可以控制的。

  但是,平台也有自己的责任,例如信息公开的责任。这一点,各个平台无论大小做的都不好。

  界面新闻记者将花点时间的回应发给了其中一位收到鲜花后非常不满的用户,她表示,如果花点时间做这件事情前能多想一点,或者是能在宝贝详情页把助农细节、现状和可能发生的情况描述的详细一点,大家或许也不至于这样,毕竟是公益。

  “现在收到这么多骂声,我感觉就是平台做为中间方没有做到基本的信息公开,如果你把它当公益,就应该按照公益的方式走。”这位用户表示。

责任编辑:陈永乐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3-25 和顺石油 603353 27.79
  • 03-18 安宁股份 002978 --
  • 03-18 阿尔特 300825 --
  • 03-17 开普云 688228 59.26
  • 03-16 南新制药 688189 34.94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