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时生产40辆SU7 雷军的智造野望

1小时生产40辆SU7 雷军的智造野望
2024年04月08日 08:03 中国企业家

  小米任何新改变或新进展,都会带动一些供应企业甚至一个产业带。

  |《中国企业家》记者赵东山

  编辑|李薇

  头图摄影|邓攀

  4月3日,在位于北京亦庄的小米汽车工厂总装车间,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亲手向首批小米SU7汽车车主交车。这意味着仅用3年时间,雷军和小米就圆了汽车梦。

  这样的速度连智己汽车联席CEO刘涛都感叹:“小米汽车速度确实是快,3年就从平台开始干出了第1辆整车,从原生平台开始做研发,如此纷繁复杂的整车和零部件试验和验证计划,按照大厂研发测试的节奏,没有4、5年是很难完成的,互联网企业能够如此高效和高速的实现,的确有快步小跑,我心澎湃的感觉。”

  雷军则这样回应“小米速度”:“小米已经有14年的经验和积累,而且组成了一只专业的研发团队,大概有三四千人,其中至少有1000人是专家,这些专家帮助小米少走了很多弯路。”他还特别提到,中国已经有非常完善的智能电动汽车产业链。

  “小米速度”藏在小米汽车工厂内——小米SU7就是从这里诞生,而后走向全国。

  3月19日,雷军在个人视频号上表示:“今天是个特别的日子,小米汽车超级工厂正式揭幕。这次董事会选择在汽车工厂展开,董事们参观了工厂,并试驾了小米SU7。”这里共分压铸、车身、涂装、电池等6个车间。雷军表示,产能爬满后,小米汽车工厂每小时可生产40辆小米SU7,每76秒就可以有一辆新车下线。

  能在14年间,从智能手机扩展到IoT以及智能电动汽车,并成长为一家年营收2800亿元的巨头,小米的供应链能力成为关键因素,“小米速度”就浓缩在小米供应链所触及的各个毛细血管中。

  作为一家采取“互联网+制造业”的企业,从2017年开始小米一直在做智能化制造的探索。

  雷军曾讲:“我们对制造业充满敬畏,小米所追求的极致效率,至少一半依赖于大工业专业生产领域的杰出表现。但也是从第一天起,小米就开始尝试用自己的理解和方法来反推制造业的效率提升。”

  经历14年的发展,如今小米作为全球第三大手机制造厂商,在手机零部件国产化方面,除芯片SoC外,在屏幕、相机、充电、工艺材料等绝大多数手机细分领域,均已实现国产化替代。

  而随着小米进入汽车产业,小米的供应链名单又多了新的名字。据华福证券研报统计,除了宁德时代汇川技术均胜电子比亚迪,超过60家A股上市公司透露了与小米汽车的供应关系,包括一汽富维奥联电子雅创电子光庭信息等知名企业。

  一边是小米自身研发制造能力的提升,一边是与供应链企业的共同进步,小米作为一家全球出货量前三的智能手机企业,在研发、制造、供应等多个环节,成为产业链中的新链主,其相关业务的任何一个领域的新改变或新进展,都会带动一些供应企业甚至一个产业带。

  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智能制造行业市场规模约为4万亿元,预计到2027年,我国智能制造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6.6万亿元,其中智能制造装备市场规模约5.4万亿元,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市场规模约1.2万亿元。

  2023年3月,雷军在全国两会媒体连线时表示:“科技企业要勇挑‘链主’企业责任,着力强链补链、攻克关键核心技术,用科技赋能带动国产供应链高质量崛起,真正做到‘一家兴,百家强’。”

  2017年至2022年,小米研发投入年复合增长率达到38.4%。小米2023年全年的总研发投入超过200亿元,小米此前设定5年(2022~2026年)研发投入将超过1000亿元的投入目标。

  作为链主,小米在智能制造领域采用了“先探索后赋能”的路径——小米自己先立好标杆,打好样本,探索验证成功后再向产业链、供应链合作伙伴输出,赋能产业升级。

  “我们的智能制造体系目标是向整个制造行业不断输出、持续赋能。”雷军这样总结链主小米在供应链中的角色。目前,蓝思科技龙旗科技等供应链合作企业已经启用由小米输出的整套产线设备和智能工厂系统。

  在智能制造和国产替代的双轮驱动下,一场由小米等新链主们驱动的供应革命已经悄然发生。

  从无到有

  满产后每76秒就有一辆小米SU7下线,工厂的综合自动化率超过91%,关键工艺自动化率达到100%……这是小米汽车工厂呈现的“小米速度”。

  但事实上,小米智能制造、小米供应链的建设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

  小米汽车工厂内的1号车间。摄影:赵东山

  新落成的小米智能工厂隶属小米昌平园区,整个园区包括小米智能工厂、小米创研中心、小米未来产业园以及配套办公楼,总占地287亩,总投资121亿元。

  小米智能工厂立足于规模化部署、构建高度智能化的生产体系,并注重核心技术自研,目标年产千万台高端手机,是小米首座真正意义上的智能工厂。

  然而,2015年之前,小米还没有自己的制造工厂,都是交给外部合作伙伴生产。那时候,制造还是一个人口密集型产业,用工成本没那么高昂,再加上用户的需求也还没那么苛刻,市场上的智能产品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但当用户的需求提升时,一家渴望长期持续发展的企业就不能不关注品质。小米高管层发现,品质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要想把效率提高,真正要把质量做好,整个制造的生产工具和制造系统都需要升级。

  在与合作伙伴的沟通中,小米发现,大部分企业很难聚焦足够多的先进技术资源来提升产线数字化及智能化。

  “传统手机制造产线柔性差,装备调试复杂,换线混线难度大,在产能爬坡的关键阶段往往要付出巨大成本,并且是重复交学费。”小米集团合伙人、总裁卢伟冰在描述过去的制造模式时讲道。

  但对于小米和雷军而言,只要消费者有提升品质和效率的需求就必须去满足。为了避免频繁更换代工企业的不确定性,小米决定亲自下场,这就有了北京亦庄的小米智能工厂。

  2019年底,小米智能工厂一期建成投产,开始研发生产小米最新、最高端的手机产品。再加上此次投产的小米北京昌平工厂,未来两座工厂将一起全面展开智能制造布局。

  经历过以往产能爬坡的惨痛代价,小米智能工厂一开始就决定全栈自研,目前组测包装备96.8%自研,软件100%自研,全厂专利数量超500件。

  与此同时,在排产、生产、仓储、质量管理、设备维护等各个环节,小米重视其生产程序的数字化和智能化。通过利用IoT、5G、云计算、大数据、AI等先进技术,小米智能工厂做到了数字化场景全覆盖,生产现场的智能装备和物流装备数据都可实时采集,持续赋能质量、成本、交付的相关指标优化。

  为实现更为精益的生产运营管理,小米智能工厂通过生产要素数据化、制造知识模型化、业务执行引擎化,研发了一整套平台级智造解决方案小米追光平台,可实现基于全场景数字化的智能制造。

  目前,小米智能工厂已经在自身产品上有了实践。2022年底发布的高端旗舰小米13系列,其高精密组装就是在小米亦庄智能工厂率先落地实验的,精度达0.05毫米,也就是1根头发丝的直径。

  从自有到赋能

  目前,小米的智能制造体系正在向整个制造行业不断输出和赋能。

  包括蓝思科技、龙旗科技等一部分供应链合作企业,已经启用了由小米输出的整套产线设备和智能工厂系统。龙旗科技位于江西南昌的园区采用小米智能工厂的板测线后,生产效率提升了33%。

  以往,小米供应链上制造工厂的厂长看到一系列数据后,往往是经过自己的大脑加工,再决定重点需要解决哪些问题。但当整个营运系统变成一个智能的系统后,从整个系统底层数据的采集、连通,再到每一个营运的节点上感知,经过模型层再去做判断。

  “作为整机制造工厂,为了实现自动化、智能化和数字化的理念,在早期跟小米做了充分沟通。我们的设备自动化率已经超过了95%,在系统集成方面,通过了五大制造系统,与小米在视觉方面做了互联,最终实现了高效、高质、低耗的生产。”蓝思科技集团副总经理刘新表示。

  除了蓝思科技和龙旗科技外,在小米智能制造解决方案的赋能下,已孵化出橙子自动化、眼千里科技、思灵机器人、珞石机器人等一批科技领军企业。

  对外赋能只是小米作为新链主身份迈出的第一步,在供应链企业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得到提升之后,小米更希望与供应链企业一起共同研发,提高技术水平和产品品质。

  小米与华星光电共同研发的国产屏幕就是典型案例之一,彻底终结了国内智能设备企业因为屏幕被国外企业“卡脖子”的问题。

  事实上,不仅仅是雷军,当时的国产手机企业要想找到合适的屏幕供应,基本都得看国外厂商的眼色。吃过被人掣肘的苦之后,雷军在2016年成立了专门的屏幕显示技术研发团队,“原色屏”等先进技术率先被小米引入业界应用。

  摄影:赵东山

  2021年8月,小米与供应链科技企业华星光电正式建立联合实验室,并肩攻关核心技术难题。最终,双方历时700个昼夜,耗费10000块测试屏,于2022年底共研共创出了顶级国产2K直屏。2023年,双方再次深度合作研发出C7、C8两代超清低功耗屏幕。

  2万亿宏图

  小米的新链主身份也得到一定程度的产业认可。2022年7月,在科技部和全国工商联的指导下,小米和40多家单位成立了全国第一家创新联合体——3C智能制造创新联合体,由小米承担在3C领域的智能制造。

  “小米实际上是在做一套智能制造的解决方案,希望去赋能这个行业。大家一起在这个领域,做一些标准,做通用技术,做行业生态,小米更多提供的是量化的解决方案和量化的场景。”负责生产的小米副总裁颜克胜表示。

  尝到产业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提升的甜头后,雷军确定了更大的计划和目标。

  2023年11月23日,由小米旗下子品牌Redmi牵头,携手国产供应链伙伴共同启动了“2万亿新宏图计划”全球合作新框架,未来10年要在全球市场共创共享2万亿元综合产值。

  在该计划宣布的2个月前,雷军发布全员信公布了“新十年的核心战略目标”:小米初创的前十年,是验证、发展自身商业模式,迅速形成规模的十年。而小米的新十年,是深耕底层技术、逐步形成引领的十年,新十年的核心战略目标就是:大规模投入底层核心技术,成为全球新一代硬核技术引领者。

  伴随着小米澎湃OS的推出、人车家全生态的发布以及更多汽车供应链企业的加入,新链主小米和供应链企业们,还有更多的险峰需要跨越,也会有更多的产业链集群等待崛起。

  新闻热线&投稿邮箱:tougao@iceo.com.cn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或立场,不代表新浪财经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新浪财经头条联系的,请于上述内容发布后的30天内进行。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江钰涵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03-29 灿芯股份 688691 19.86
  • 03-27 无锡鼎邦 872931 6.2
  • 03-25 中瑞股份 301587 21.73
  • 03-22 广合科技 001389 17.43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