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莲:健康养老产业将成为无限广阔的朝阳产业

夏莲:健康养老产业将成为无限广阔的朝阳产业
2021年05月23日 17:06 新浪财经

股市瞬息万变,投资难以决策?来#A股参谋部#超话聊一聊,[点击进入超话]

  5月23日消息,2021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5月22日至23日召开,会议主题为“新格局 新发展 新金融”。北京上奇资本控股有限公司CEO夏莲出席并发表演讲。

北京上奇资本控股有限公司CEO 夏莲北京上奇资本控股有限公司CEO 夏莲

  夏莲表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已经有12个省份进入了深度老龄化的阶段,为了应对这样的状况,国务院出台了健康中国2030的规划,里边提出了到2030年的时候健康服务业的总规模将达到16万亿元,这个数字在2020年的时候只有3.8亿。所以,康养产业成为了我们所谓的无限广阔的朝阳产业,成为一片新的老年的蓝海。同时,我们也观察到去年发布的中国老年文娱产业的发展报告,它也指出对比日本有2000亿多元的老年文娱产业规模,国内的规模还不够500亿元,预示着未来这个市场会有很巨大的发展空间。

  以下为发言实录全文:

  夏莲:尊敬的高政司长、赵院长,各位来宾,大家下午好,非常高兴能够参加2021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我是来自上奇资本的夏莲。上奇资本是一家专注于文化创意、文化消费、文化科技和教育领域的投资公司,我们的发力点主要是打造一个产业生态,以期为我们的投资人、被投企业以及相关的合作伙伴都创造卓越的价值。

  今天利用这个机会聊一聊上奇资本近期对于文化产业投资的一些观察和思考。

  当我们谈文化产业投资的时候,我们到底其实在谈一些什么事情?实际上文化和商业最最底层、最最核心的元素就是人,要做好文化产业的投资我们也认为最本质、最根本的要去回答的问题或者说不断思考和探索的问题就是在不同的历史时代,在不同的商业和社会进程当中,这个人是怎么样的,他们到底有哪些需求,什么样的内容和形式,什么样的产品和服务能够满足人的最底层的心理和精神的需求,真正打动他们,真正吸引消费者。前段时间国家统计局刚刚发布了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这里有很多关于人的变化,都会对未来的文化产业产生重大的影响。今天我想结合这样的数据以及近期几个比较热门的案例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们的思考。

  首先关于老龄化和银发经济的问题。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已经有12个省份进入了深度老龄化的阶段,根据联合国的标准,当一个国家或者地区65岁及以上的人口占到它总人口的比例超过7%的时候,它就已经进入一个老龄社会。从图上可以看到,按照这样的标准,我们国家整体社会已经进入了这样一个阶段,以辽宁省为首的12个省份已经迈入深度老龄化,他们在17%还要出头。

  为了应对这样的状况,国务院出台了健康中国2030的规划,里边提出了到2030年的时候健康服务业的总规模将达到16万亿元,这个数字在2020年的时候只有3.8亿。所以,康养产业成为了我们所谓的无限广阔的朝阳产业,成为一片新的老年的蓝海。同时,我们也观察到去年发布的中国老年文娱产业的发展报告,它也指出对比日本有2000亿多元的老年文娱产业规模,国内的规模还不够500亿元,预示着未来这个市场会有很巨大的发展空间。

  想象空间很大,挑战是什么?中国有2.74亿老年的手机用户,对于老年群体来讲,不仅在线上需要导入智能化的产品,线下服务的人性化也是非常关键的一个因素,因为他们的消费决策当中,30%左右的因素是跟情感的因素相关联的。业内的一些调查显示,如果缺少了这样一种情感的连接和沟通的连接,老龄化产品的转化率可能会出现很大的耗损。几年前我都奉上了最新款的iPhone手机,也没让我妈启用微信,她经常跟我抱怨苹果不如老人机好用,我想打个电话,连拨号的键盘都不知道在哪儿。但是在一次家庭会议上,被大她20多岁的我的80多岁的大姨不但会发朋友圈和使用微信,还会P图和做短视频,我妈受到这个刺激之后回去发愤图强,遗憾的是我到现在也没教会她用微信转账。想要说的是想要帮助老年人融入智能化的生活,消除数字鸿沟,线上的部分跟线下的企业服务能力要高度配合。数字化的康养企业、数字化的文娱产业都算是一个朝阳的产业,但是一部分很重要的客群却是夕阳的人群,他们属于互联网上非常沉默的一代人,他们不懂怎么运用互联网的最新技术,倒逼着我们去反思如何让这个风口真正沉降下来,落实细化到每一位老年人的消费者身上。

  数字适老计划的展开,要求人们在充分理解这些消费场景的前提下,以老年人的行为特征、他们的心理特征为出发点,能够以老年人日常的行为为坐标,按照需要为他们解决数字功能使用过程当中的痛点、难点,提解决性的方案,让他们真正能够享受到数字化的时代带来的身心的福祉,从而也能推动老年人相关的文化产业价值的释放。

  与老龄化相对的另外一头就是正在不断崛起的Z世代和00后,中国整体的人口当中,数量接近2.26亿,占总人口约16%。根据相关的统计,这一代人群将为时尚等消费领域贡献每年3.5—4.5%的增速。整个消费潜力不容忽视。一个显著的趋势,相比一些普适性的品牌和消费方式,制取想头的亚文化的圈子对Z世代的影响更大。例如近年来沉浸式的夜游、旅游演艺、观影家等新的方式的兴起也呈现了Z世代主导的粉丝经济和体验经济等力量,他们跟旅游业相结合产生出来新的趋势。估计在座的年轻的朋友知道这放的是什么,前一段有个热播的电视剧叫《山河令》,大结局之后,这个剧组线下利用五一期间在苏州举办了一场演唱会,叫《生来知己》,消息一放出来,大IP效应显示出来,参与抢票人次达到60万,短短14秒之内所有票销售一空。苏州相关的搜索热度暴涨600%,酒店的预定量也比同期增长了非常多。

  主演互动,剧集名场面在线,顺便举行的《山河令》演唱会刷出9.3亿话题阅读热度。但是粉丝获得的满足度不是演唱会这个事情,而是从人以及任何人演绎的这些故事当中,每个人内心都希望被珍惜、被善待、被理解、被惦念。中国社会现在正处在一个转型的阶段,我们也观察到人际心理的疏离程度正在不断加剧,这样一个趋势对年轻一代的自我意识还在发展过程当中的这一代的影响应该是更巨大的,能够呼应他们底层的心理需求,为他们提供这种精神层面的满足感的产品,能在这个时代产生巨大的商业价值。

  地域分布方面,东部人口占最大的比例,但是西部现在整个人口已经超过中部和其它地区,成为中国第二大人口密集区域,也在呈现上涨的趋势。新型的城镇化的趋势也都使得我们观察到人口在进一步向这些区域的城市集群去聚集。西部的很多地区也正在试图通过热情外放、积极内秀的方式不断地强化着它们作为目的地的吸引力。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从最早的舌尖上的中国开始,饮食文化成为非常重要的一张城市名片,地方特色的食物正在越来越多地成为文化身份认同构造的一个重要的标识。疫情以来最火的素食品柳州的螺蛳粉为例,根据相关的统计,2020年年初的时候登上了9次微博的热搜,不仅风靡国内,也远销海外。上个月习近平总书记去广西调研,专门参观了柳州螺蛳粉生产聚集区,也详细了解了相关的产业在促进就业以及带动农民增收方面的情况,习主席指出发展特色的产业是地方做实和做强实体经济的一大实招,要结合自身的优势和条件提高产业发展。

  中华大地历来地大物博,各个地方传统知名的小吃也是多如牛毛,但是真正脱离一个小的地方实现规模化的传播,这种案例并不多见,螺蛳粉的走红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整个柳州强劲的制造力在背后发力的作用。2015年的时候,柳州已经提出了产业化、标准化、品牌化和规模化去发展螺蛳粉产业的理念,确定了螺蛳粉产业走袋装以及机械化生产的道路。各个方面也有一些具体的举措,不再赘述。

  这一系列具体的产业发展的举措精准操作的结果使得整个螺蛳粉的销量在去年已经突破百亿,较2019年上涨将近70个百分点。在这个聚集区当中也有很多新创办的企业,也对当地的就业产生巨大的推动价值,同时供应链的上游,包括小的食品原料,腐竹、竹笋、螺蛳粉,从事这方面生产和劳作的这些农民能够脱贫致富,走向小康。螺蛳粉不仅为当地创造财富效应,更多其实是一个非常难得的美食IP。

  2018年的时候,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柳州市委的外宣办已经提出了要以一台车、一江水、一朵花、一碗水作为柳州对外形象,树立这样一个美食IP对城市的定位发展起到巨大的拉动作用。为什么这样?一个城市的美食融入了当地人民的味蕾当中、当地的生活风物当中,最能直观体现当地人民的精神气,也反映一个诚实的文化底蕴。

  跟文旅结合和文化事业以及产业化发展的方面,是不是可以考虑在中国广大不同的土地、地域上找到这样非常关键的抓手?形成地方特色的文化和特色产业的突围之道。

  最后,疫情对整个文化产业业态的影响。

  疫情期间人和人空间距离越来越被拉大,各方面的隔离措施使人越来越疏远,人们对文化产品消费的方式也出现了一些变化,宅经济和无接触经济的时代也正在兴起。在这个过程当中,数字技术其实是推动宅经济和无接触经济巨大的发展推动力,但是疫情又让这样一个新的时代加速到来。我们注意到,在疫情期间云展览、云演出、云论坛层出不穷,出版社变身为一个数据库,能够提供精准的用户画像,数据营销这样的方式又根据这样精准的用户画像能够去锁定它想要的消费者,推动相关的产品跟服务的企业销售。随着文化跟科技的融合成为大的趋势,丰富的文化资源构成了科技发展重要的内容支撑,科技进步也推动着文化形态和内容的更新。

  在疫情的冲击下,线上演出成了传统演出产业不约而同的选择,中山音乐堂首先在微信上推出了86场线上音乐会,国家大剧院线上直播也成为一个常态,4K+5G的技术提升使古典音乐、原创舞台剧都可以在空中剧场为广大观众欣赏,扩大传播的力度。疫情是宅经济的一个加速器,但其根本的推动力还是5G、AR、人机交互代表的新一代的技术,使人与人交互的方式也产生了一些根本性的变革。我引入一句法国著名作家福楼拜所说的一句话“科学与艺术在山脚下分手,当终将在山顶重逢”。疫情之后的文化产业发展更是得益于艺术和技术的相逢和联手。

  无论是老年人、青年人还是所谓的干饭人,这几个故事彰显的都是人的力量。高质量的发展是我们这次论坛的主题,其实就需要我们对人的洞察能够有更多的高质量的一些研究和一些洞察,真正去关注人的发展的变化,包括怎么样能够去更好地满足人们真实本质的需求,这太才是文化产业能够蓬勃发展最终的要义。上奇资本也希望能够与业界的各位伙伴一起,从人出发,以人为本,为每个个体都能创造出有温度、有尊严、有趣味的精神生活。要实现这个目标就需要一方面我们大力扶持一批又一批优秀的文化创作者,包括一些青年的创业者;同时,很重要的是还要构建文化+的生态,让文化与科技、文化与制造、文化与金融、教育等等跨界融合、深度融合,构建一种新型的文化产业的生态圈。上奇资本发展至今得到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的大力支持,我们共同建设的这个文创金融研究中心已经成为国内重要的文化金融研究的智库,对推动文化金融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未来上奇资本还将继续加强与清华五道口金融学院的合作,主动将我们文创研究中心的成果运用到文化产业的投资以及推动到整个产业发展的过程当中去,也期待与在座的业内的各位同行一起共同构建以人为本的文化产业的新生态。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陈修龙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5-26 东航物流 601156 --
  • 05-25 崧盛股份 301002 --
  • 05-24 普联软件 300996 20.81
  • 05-24 圣诺生物 688117 17.9
  • 05-24 欢乐家 300997 4.94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