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全面放开生育限制?概念股开涨 母婴、养老产业或迎来风口

东北全面放开生育限制?概念股开涨 母婴、养老产业或迎来风口
2021年02月19日 12:43 上海证券报

股市瞬息万变,投资难以决策?来#A股参谋部#超话聊一聊,[点击进入超话]

  2月18日晚间,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东北地区率先全面放开生育限制”的答复引发社会各界关注。

  “可以探索”“研究需要配套出台的文件”“提出东北地区实施全面生育政策的试点方案”……种种措辞透露出什么信号?

  受此消息影响,19日早盘,母婴概念股迫不及待开涨,高乐股份贝因美爱婴室金发拉比等开盘不久即涨停。

  国家卫健委答复:可以探索

  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官网2月18日消息,该委根据工作职能,已就全国人大代表《关于解决东北地区人口减少问题的建议》作出答复。

  答复称:“建议国家率先在东北地区全面放开人口生育限制”对我委工作很有参考价值。我委认为,东北地区可以立足本地实际进行探索,组织专家进行研究,深入研判全面放开生育限制对当地经济增长、社会和谐稳定、资源环境战略、基本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影响;做好政策调整后人口变动测算;研究实施全面放开生育政策需要配套出台的文件;评估政策变动的社会风险等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东北地区实施全面生育政策的试点方案。

  去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辽宁省常务副省长陈向群恳请率先在东北地区全面放开人口生育政策。

  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孙永春也建议,重视人口老龄化日益突出的问题,对全面放开计划生育进行试点,在适当时候放开计划生育,促进人口均衡发展。

  东北地区人口近5年净流出逾180万人

  关于东北人口流出的问题,多年来一直备受关注。

  记者梳理国家统计局数据发现,近年来东北人口流出情况似乎在加剧。从2015年至2019年,东北三省人口总量净流出已超过180万人。其中,辽宁人口减少39万人,吉林减少61万人,黑龙江减少82万人。

  国家卫健委在上述答复中指出,东北地区人口总量减少,折射出的是区域经济体制、产业结构、社会政策等综合性、系统性问题。

  比如,随着资源枯竭和国家产业升级转型,大批年轻劳动力无法在本地找到满意的工作,只能流向经济更好、工资更高的地区。东北边境地区的生育政策相对宽松(如黑龙江省规定夫妻双方均为边境地区居民的可生育三个孩子),但生育意愿不高。究其原因,经济社会因素已成为影响生育的重要因素,特别是经济负担、婴幼儿照护和女性职业发展等方面,群众反映尤为突出,生育政策对生育行为的影响大为减弱。

  全国出生人口持续下滑

  今年1月份,国家统计局公布2020年全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时并未公布当年人口数据。

  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2018年中国出生人口下降200万人;2019年出生人口再下降58万人至1465万人,出生率跌至历史最低点10.48‰,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达12.6%。

  一方面是新出生人口下滑,另一方面则是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我国是当今世界老年人数最多的国家,2019年底,已有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54亿,预计2025年将突破3亿,2033年将突破4亿,2053年将达到4.87亿的峰值。

  此前《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辅导读本中,民政部部长李纪恒撰写了《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一文。文章指出,“目前,受多方影响,我国适龄人口生育意愿偏低,总和生育率已跌破警戒线,人口发展进入关键转折期。”

  2020年全国启动第七次人口普查,旨在全面查清我国人口数量、结构、分布、城乡住房等情况,准确反映人口变化趋势性特征,为科学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和政策,提供科学准确的统计信息支持。

  专家建议:尽快全面放开并鼓励生育

  近年来,生育政策一直在调整。2011年11月,各地全面实施双独二孩政策;2013年12月,实施单独二孩政策;2015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提出实施全面二孩政策。

  2020年10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制定人口长期发展战略,优化生育政策,增强生育政策包容性,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提高人口素质”,这为继续完善人口发展战略指明了方向。

  今年1月2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沈春耀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上做《关于2020年备案审查工作情况的报告》称,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增强生育政策包容性”,为贯彻这一精神,全国人大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常委会对人口与计划生育领域相关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进行全面清理。对已经不适应现实情况的过于严厉的处罚处分处理规定,先停止执行,再适时作出修改。同时,建议有关方面尽快研究调整与此相关的政策和规定。

  恒大集团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建议,尽快全面放开并鼓励生育,“可以在‘十四五’时期从尽快放开三孩开始逐步推进并观察效果。”

  他认为,应加快构建生育支持体系。比如,实行差异化的个税抵扣及经济补贴政策;加大托育服务供给,大力提升0-3岁入托率,从目前的4%提升至40%等。

  李纪恒在提及如何落实《建议》要求时也提出,要大力发展0-3岁婴幼儿照护服务,增加普惠性学前教育供给,优化义务教育教学安排,缓解家庭教育抚养孩子的后顾之忧。

  关于鼓励生育的政策,地方早有探索。此前,辽宁、湖北、新疆等多地都出台了更加积极的生育政策,包括延长产假时间、提高生育补助等“真金白银”的政策相继实施。不少地方限制生育三孩及以上的政策虽然存在,但在执行过程中已逐步放开,生育三孩无需缴纳社会抚养费,一些补助或免费服务项目也适用于三孩家庭。

  母婴、养老产业或迎来风口

  业内认为,随着东北率先全面放开生育限制的预期升温,受益行业涉及婴儿出生后医衣食用娱教等各方面。有机构表示,根据儿童产业研究中心的数据,中国母婴行业将持续高增长,年均复合增速17.3%。受益于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人们消费理念逐步改善及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母婴行业市场规模将不断扩大。

  另有机构发布报告称,未来老年产品及服务市场将快速增长,2021年银发经济市场规模将达到5.7万亿元。

  民生证券认为,未来10年里“60后”将逐渐迈入老年,这意味着医疗和养老产业迎来黄金机会。参考日本的经验,日本在上世纪80年代进入老龄化社会后,银发经济呈爆发式增长,医疗和养老行业诞生出很多增长点。

  中泰证券表示,我国老龄化趋势明显,“银发产业”呈现高速发展趋势。老年人群对医疗健康需求旺盛,是医疗健康消费最主流的群体。目前互联网技术也加速对养老产业渗透,比如网约护士,居家老人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预约护士或医生上门服务,解决行动不方便老人的医疗照护问题。按照人口比例,75岁以上老人的规模约5000万人,而目前市场价服务费约200-300元/次,单独网约护士市场规模有望达百亿量级。若考虑老人的医疗及健康管理、药械及保健品等领域,互联网+养老产业发展空间广阔。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李思阳

生育 卫健委 生育政策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2-24 海天股份 603759 --
  • 02-23 顺控发展 003039 --
  • 02-22 德固特 300950 8.41
  • 02-19 极米科技 688696 133.73
  • 02-19 美迪凯 688079 10.19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