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最能代表中国经济向上力量?2020十大经济年度人物评选火热进行中,谁是你心中的TOP10商业领袖,[点击投票]
相关报道
在山东德州,一个消毒用品制造厂,机器运转不停,公司目前的出货量,已经达到2019年同期的1.5倍,企业开足马力生产,背后是金融的力量在支撑。
超万亿的“红包”来了,为实体经济解渴!
2020年初,为全力抗击疫情,央行本着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灵活适度的原则,果断设立3000亿元专项再贷款,向重点医用物品和生活物资的生产、运输和销售的重点企业提供优惠利率信贷支持。经财政贴息后,企业实际融资成本降至1.6%以下,极大调动了企业生产防疫物资的积极性。
在四川绵阳的一家时尚酒楼里,食客们把酒言欢,庆祝久违的团聚。酒楼负责人黎云松大致算了一下,11月的营业额比2019年同期增长了近10%。在黎云松看来,酒楼在疫情过后再度焕发生机,得亏有银行的“定心丸”。
疫情冲击下,为帮助像黎云松这样的中小企业主重振旗鼓,央行相继增加5000 亿元再贷款再贴现专用额度支持企业有序复工复产,增加再贷款再贴现额度1万亿元支持经济恢复发展,给实体经济注入金融活水。
2020年二季度,为增强资金的直达性和精准性,央行又创设了“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支持工具”和“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计划”两项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切实缓解小微企业还本付息压力,提高信用贷款比重。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刘伟说:“货币政策灵活适度,既让实体经济解渴,又避免了大水漫灌。”
截至11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17.2万亿元,同比增长10.7%,增速比2019年同期高2.5个百分点。货币政策既达到了放水养鱼的效果,又不至于让池塘里的水溢出来。
让实体经济活下去!
他们做了这些超常规动作…
从资金价格来看,LPR改革红利持续释放,企业的融资成本明显降低。2020年8月,央行行长易纲在接受总台记者专访时特别提到,小微企业、民营企业的贷款利率已达到历史新低。
在超常规货币政策的支撑下,中国GDP增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速等一系列数据相继转正。实体经济快速恢复,背后是金融机构在负重前行。2020年,国家提出金融系统对实体经济让利1.5万亿元,这让商业银行净利润出现罕见的负增长。在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副院长曲建看来,如此巨大的让利就是要让实体经济活下去。曲建表示:“如果实体经济垮了,供应链断了,银行是最大的受害者,所以银行应该主动推动让利,让实体经济活下去,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展望2021年,超常规的货币政策是延续还是逐步淡出,金融系统让利计划还要继续吗?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这样解读:“2021年货币政策的定位比2020年复杂得多,超常规的政策必须逐步退出,但是我们要根据不同的行业、不同的部门,采取一些因地制宜的过程,金融的让利行为依然要进一步推行,可以通过减费让利的方式,也可以通过降息的方式。”
让实体经济活下去!2020年初,央行设立3000亿元专项再贷款、提供优惠利率信贷支持;二季度,创设“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支持工具”和“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计划”……今年,金融货币政策更加灵活适度,巨大让利!年终专稿《中国经济 站稳2020》,盘点中国经济“不同凡响”的2020年。
总策划:杨春阳
监制:柯成韵 陈爱海
记者:蒋勇、冯雅、韩志峰
新媒体撰稿:李亦阳 刘丽珂
播音:鸿昊
责任编辑:张亚楠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