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专访吴尊友:今冬全球疫情非常不乐观,我们一放开就前功尽弃
在呼吸道传染病高发的秋冬季
中国应对可能会出现的新冠疫情
应科学防控、精准施策,将潜在的风险点管控好

本刊记者/杜玮
截至10月23日,全球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已突破4100万例。秋冬季来临,使得国内民众担心第二波疫情的来袭。在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中国是否会有新冠疫情的局部暴发,会有多大规模?“外防输入,内防扩散”政策下,还有哪些潜在漏洞需要堵住?就相关问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首席流行病学专家吴尊友接受了《中国新闻周刊》的独家专访。
秋冬季防疫,
四个潜在风险点要管控好
中国新闻周刊:步入秋冬季,全国是否依然有疫情局部暴发的可能性,会不会比过去几个月北京、新疆、大连的疫情更严重,是否会达到年初的严重程度?
吴尊友:疫情严重与否,取决于我们发现的快慢。如果发现的晚,就会很严重,如果发现的早,就能将严重疫情变得不严重。今年秋冬,我国出现疫情局部暴发的可能很小,但零星的病例或聚集性疫情出现,像类似于像青岛那样规模的这种可能性还是有的。
再出现新发地那样疫情规模的可能性估计不大,因为新发地是继武汉以后,我们第一次认识到,污染的海产品有可能作为疫情传播的一个源头,在那之后,我们汲取了教训,对这类疫情开始采取防范措施。因此,未来达到三四百人疫情规模的可能性不大,十几人、几十人,最多也就上百人,那就撑破天了,最多也就能达到大连疫情100多例阳性感染者的规模。
中国新闻周刊:会因为天气的转冷,使得疫情规模有所扩大吗?
吴尊友:全球的疫情会,但中国不会。这主要还是取决于我们能不能第一时间发现早期的病例。这当中有一定运气成分,取决于老百姓(16.550, -0.17, -1.02%)的就诊意识,取决于我们医务人员能否第一时间将新冠甄别出来。还取决于我们能否将潜在的漏洞堵住。
因为现在在中国普通老百姓生活的环境当中是没有病毒的,是安全的。而疫情的产生有四个潜在的风险点和源头:第一,境外到中国来的旅客当中感染的或者发病的人,从海关到边防,一路过来,这个过程当中,会不会因为和工作人员的接触,把病毒带给工作人员,再形成人际传播。
第二,就是境外来的人员所集聚的医院或者隔离点,这些地方有没有类似于青岛那样的漏洞?境外输入病例就是这两个关键点,管控好,境外输入病例造成传播的风险,基本上堵住了。
第三,我们做相关研究、检测的实验室里也是有病毒的,实验人员如果操作不规范,被感染了,也有可能将病毒从实验室带回家传向社会,这样的传播方式,在2003年、2004年非典流行的时候,就发生过,而且不止一次,在中国也发生过。
第四个风险点,也是最重要的,进口的冷冻海产品或者肉食品,由于受到污染,感染了我们的工作人员,引爆了或者促进了暴发疫情。由海产品引起疫情的风险可能比入境人员带进来病毒的风险更大。这方面防范的要求和举措要更严格。
中国新闻周刊:冷链运输到底该怎么管控,才能避免它最后成为一个引爆点?
吴尊友:要做好海关的检查,这是第一关。但海关只是抽查,抽查以后,从运输到储存到销售,产业链涉及的各个环节,所有环境要定期核酸检测,产品外包装、内包装和物品本身也要进行抽样检测,这是一个方面需要落实的。
另一方面,从业人员要进行定期检查,核酸检测不得少于一周一次。从业人员因长期反复接触海产品,感染的风险比普通老百姓要高得多。一旦疫情发生,如果发现的早,也就一两个接触污染物感染的病例,赶在人传人发生前,就给扑灭了。如果发现的迟,就会造成人传人。要想把海产品控制的一个都不污染,这是不可能的,但是我们有能力把可能造成感染的人,在第一时间能够发现,防止人传人发生。
全员核酸检测无必要,
应科学防控、精准施策
中国新闻周刊:北京、大连、青岛几地疫情中,都采取了大规模核酸检测筛查的方式,青岛还采取了全员检测,这有必要吗?未来是否还要坚持这样的一个策略?
吴尊友:从传染病传播流行的科学角度来说,全员检测确实没有必要。但问题是,在科学研判过程当中,有一定不确定性。就这次青岛疫情而言,当时疫情一出来,我们就判定了在胸科医院周围,不会太大。这种判断是基于专家专业知识,只能说95%~99%是准确的,还有1%~5%是不确定的。这种不确定性,会让老百姓和行政官员心里没底。做了核酸筛查以后,老百姓和行政官员心里就踏实了。
中国新闻周刊:大规模或者说全民核酸检测,还是花费了比较大的人力、物力、财力。今后是否该有更优化的方案?
吴尊友:我们讲科学防控,精准施策,就是根据需要来做,北京当时也提出来要对全市2000多万人开展核酸筛查,专家反复多次向防控领导组提建议,觉得没有必要,最后防控指挥部听取了专家意见,所以核酸筛查到了1000万左右就停下来了,它是以新发地为源头,向周围辐射,逐步延伸核酸检测范围。
当检测范围扩大到一定程度时,再检测几万人、几十万人查不出来,数据已经说明问题了。如果北京再额外做1000万人核酸检测,社会成本就大了,也没必要。青岛有那样一个决心去做,也是一种矫枉过正。
科学防控,精准施策,是党中央、国务院的对疫情防控的指导原则和要求。今后其他城市的防控也应该贯彻这一精神,以传染病的源头为中心,向周围辐射到一定范围,已经查不出病例时,就可以终止了,没必要全市铺开去做。
秋冬防疫压力主要源于全球,
疫苗三期结果公布前暂可不打
中国新闻周刊:秋冬防疫,我们面临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吴尊友:先讲一下全球形势,很不乐观,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看,从1月份以后,疫情一路直线上扬,从3月下旬的每天5万例新增确诊报告到5月下旬的10万例,7月初的20万例,到9月份,多个单日报告突破30万,到了10月份,多个突破35万,还有好几天达到了39万,昨天,单日报告数更是一跃达到42万多,再创单日报告数新纪录,也超出了很多专家的预期。
欧洲国家更是疫情反弹十分严重,多个国家都超过了春季的那波疫情。也就是说,目前这样严峻形势,我们除了公共卫生措施,戴口罩、洗手、保持社交距离以外,短时间内还没有特别有效的控制手段。全球疫情短时间内要想缓解是十分困难的。
我们国家主要是来自全球的压力,这个压力取决于我们的策略。前段时间有些专家说要放开,各个国家不要实施围堵策略,对欧美国家来说,呼吁放开可以理解,因为他们疫情很严重,放开不放开对他们国家来说影响不大,对我们就不一样的。如果我们一放开,前面所有努力都前功尽弃。
可以按照我们国家的人口数在全球的占比以及全球目前的新冠感染率、病死率做个推算,如果放开,中国会有700万人感染,20万人死亡,这个代价了不得,没办法接受。
1月到9月,一直呼吁让民众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的瑞典,最近也不得不采取围堵策略。我们国家只要坚持围堵策略的话,秋冬季出现大疫情的可能性就不大。将前面讲的4个风险点管控好,中国老百姓没有太多要担心。
中国新闻周刊:大家现在很关心疫苗新冠,该不该打,什么时候可以打,安全性有效性如何?
吴尊友:安全性应该说从一期二期临床试验已经做完了,安全性应该说没问题,有效性有待于三期临床结果来说明。但从目前情况来判断,它会有效。我们只是不清楚,能有效多长时间。
目前来说,在中国有可能接触到病毒的,主要就我前面讲的那几个行业的人员,他们接种疫苗是没问题的。对于其他老百姓来说,由于在中国感染的风险很低,暂时也不急于去打疫苗,可以等到三期结果出来以后,再根据情况来决定是否打疫苗。
中国新闻周刊:你预计什么时候疫苗会更大范围向普通民众开放?
吴尊友:就看我们的三期临床试验结果什么时候出来,我估计最快12月、1月就会出来了。而且每个人是否打疫苗,应进行风险评估,对自身感染新冠的风险和打疫苗的利弊做一些分析,比如说去国外学习或工作,打疫苗没有问题。在国内,很小概率接触到病毒,打疫苗就意义不大。
中国新闻周刊:有没有必要因为秋冬季的到来采取更严格的围堵政策?秋冬季防疫有什么要特别注意的地方?
吴尊友:没有必要。今年9月,国家发布了第七版新冠疫情防控方案,我们只要把现有防控方案真正落到实处,做到位就可以了。
但同时要注意的是,到了冬季,其他呼吸道传染病叠加在一起的时候,也会出现一些新的问题,我们整个卫生系统防控能力、防范意识还参差不齐,到时很多医疗机构又会束手无策,可能使得我们的防控工作变得更加复杂。因此要加强防控措施落实的监督检查,把薄弱环节给它强化,把漏洞补上。
中国可稳步放开,
全球疫情两年内难缓解
中国新闻周刊:我们现在的围堵策略要花费极大人力物力财力,面对全球疫情,“外防输入”的策略是否可持续?
吴尊友:前面我们讲的不能放,是指的不能无原则放开,但我们可以基于我们的可承受能力,稳步推进放开。国内航线已经基本上全部恢复到原来水平了。国际航线我们一步一步来,逐步去放开。我们要保证每天进来的病人数和各地需要医学观察的人数在可承受范围内,只要闭环管好了,我们国家就是安全的。
中国新闻周刊:第七版新冠疫情防控方案中,将入境“非4类”人员14天集中调整为“7+7”,未来对于入境人员的隔离政策是否还有进一步调整的空间,比如说缩短集中隔离,增加居家隔离时间?
吴尊友:不宜再进一步缩短集中隔离,这样风险还是比较大的,因为一个人感染新冠以后,他的排毒时间、传染性最强的时段,大约是7天。如果一个人在境外感染,入境后7天核酸检测呈阴性回家隔离,再出现阳性的几率已经大大下降。如果将7天缩短到3天,这就不敢确保居家隔离再出现阳性风险性会有多低。制定“7+7”策略,这是根据对新冠排毒规律的认识进行的一种科学调整。
中国新闻周刊:全球疫情什么时候能缓解?
吴尊友:我觉得短期内可能性不大,从南半球和北半球来看,南半球居住人口占全球人口10%左右,北半球占了大约90%。过去9个月中,如果把中国除外,那么大部分北半球国家都没有经过冬天的疫情,将中国包含进去,中国也只是经过了一个冬天疫情的尾巴。在前9个月,疫情最严重的是美洲,冬季的南美疫情更严重。因此,在即将到来的呼吸道传染病比夏季严重的冬天,全球的疫情只能说非常不乐观。
如果将疫情缓解定义为全球感染数能够控制在一个我们基本生活能够维持正常的水平,即便有疫苗了,我估计两年内的话还是有巨大的挑战。
责任编辑:蒋晓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特朗普要求从乌克兰获得任何能得到的东西 以收回投入的资金 收起特朗普要求从乌克兰获得任何能得到的东西 以收回投入的资金
- 2025年02月22日
- 22:30
- APP专享
- 扒圈小记
31,185
特朗普要从乌克兰获得任何能得的
- 2025年02月23日
- 00:02
- APP专享
- 扒圈小记
2,601
国能置业公司发布关于网络关注员工招聘情况的说明
- 2025年02月23日
- 06:09
- APP专享
- 北京时间
2,544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投资研报 扫码订阅
股市直播
-
趋势领涨今天 12:05:42
内蒙古自治区10个新能源项目分别在呼和浩特市、鄂尔多斯(sh600295)市、巴彦淖尔市等地开工复工。这些项目建成后,预计年发电量超过130亿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煤400多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000多万吨。 -
趋势领涨今天 12:05:30
=加入潜伏擒牛VIP,享四大顶级服务=【1】购买VIP自动加入私密小直播间!【2】每周3-5只超短金股调入调出服务,适合实时看盘的投资者!【3】每周一份高端内部绝密文章:包含近期布局、热点版块、指数预判!【4】每月2~3只高端中线金股服务!(VIP超短、中线个股均有涉足,让上班族也能跟上VIP节奏!)现月课7.5折,1288元!季课6.9折,3558元,续费季度更划算!新朋友可先月课体验!点网址,直接买,订购地址:【更多独家重磅股市观点请点击】【更多独家重磅股市观点请点击】 -
趋势领涨今天 11:17:03
一号文件发布,主要有几个要点:1、进一步扩大粮食单产提升工程实施规模 推动棉花、糖料、天然橡胶等稳产提质;2、支持发展智慧农业(sz000816) 拓展人工智能、数据、低空等技术应用场景;3、不允许城镇居民到农村购买农房、宅基地 不允许退休干部到农村占地建房。这些消息基本都是在市场预期之内,没有特别的地方,唯一超预期的是农业新质生产力,包括现在的生物育种技术、无人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和数字技术等。这些都是近期炒作的热点,涨幅也是比较大,所以,明天一号文相关的板块冲高回落的概率较大。 -
趋势领涨今天 10:16:31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提“农业新质生产力”】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提“农业新质生产力”。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金文成对此表示,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内涵是比较丰富的,包括现在的生物育种技术、无人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和数字技术等,这些应用能够有效改变农业生产发展的状况,对我们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要把握住这次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机遇,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要抓好顶层设计,从制度层面、政策层面来构建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来支持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同时,要构建农业的科技创新体系,提升科技创新的能力和水平,打造我们的自主创新平台,利用这些平台来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为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 -
趋势领涨今天 04:04:48
高德红外(sz002414)董事长称多个脑机接口技术已超马斯克。武汉高德红外(sz002414)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黄立在亚布力论坛年会表示,公司5年前就开展了脑机接口研究,并在不断突破脑机接口顶尖技术。高德红外(sz002414)实现了65000个通道的脑机接口,远超马斯克的3072个通道,是马斯克的20倍,并且实现了双向信息的读取与写入,而马斯克的技术则为单向。他直言,“很多技术层面的指标,我们已超过埃隆·马斯克的Neuralink公司。”不知道是不是当初的亩产万斤? -
趋势领涨今天 03:05:10
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AIR)院长张亚勤院士表示,“10年后,机器人(sz300024)会比人都多,每个人身边都会有10个机器人(sz300024),包括物理或者虚拟的。未来3-5年,影响最大的受益者是IT行业本身,如英伟达、微软、亚马逊、谷歌meta、苹果,一大批芯片云计算公司等,是大受益者,他们提供技术和基础设施。 -
趋势领涨今天 01:54:15
【DeepSeek“低调”参与2025全球开发者先锋大会】《科创板日报》23日讯,《科创板日报》记者从2025全球开发者先锋大会主办方获悉,DeepSeek参与了今年大会,但是方式颇为低调,主要是以闭门会和工作坊的形式参与。 -
趋势领涨今天 01:45:26
=加入潜伏擒牛VIP,享四大顶级服务=【1】购买VIP自动加入私密小直播间!【2】每周3-5只超短金股调入调出服务,适合实时看盘的投资者!【3】每周一份高端内部绝密文章:包含近期布局、热点版块、指数预判!【4】每月2~3只高端中线金股服务!(VIP超短、中线个股均有涉足,让上班族也能跟上VIP节奏!)现月课7.5折,1288元!季课6.9折,3558元,续费季度更划算!新朋友可先月课体验!点网址,直接买,订购地址:【更多独家重磅股市观点请点击】【更多独家重磅股市观点请点击】 -
趋势领涨今天 01:45:17
二、宇树科技携两款机器人(sz300024)亮相2025GDC《科创板日报》22日讯,在2025全球开发者先锋大会上,宇树科技带来两款机器人(sz300024),一是售价9.9万元的Unitree G1人形机器人(sz300024),这款机器人(sz300024)最大的特点是轻量化与高负载能力;二是针对C端,有遛狗和拖物功能的Unitree Go2。近期人形机器人(sz300024)走势很强,现在2025全球开发者峰会已经召开,宇树科技研发的机器人(sz300024)也已经亮相,机器人(sz300024)的行情肯定没有走完,但短期是不是利好兑现了呢?三、马斯克投的飞行汽车试飞成功周末马斯克飞行汽车上天的消息迅速冲上各大网站热点,马斯克投的飞行汽车试飞成功!垂直起降,无外露螺旋桨,水平飞行可达177公里!217万元一辆,已有3300个订单。据了解,Model A可以垂直或水平起飞,最多可搭载两人。这款飞行汽车既可以在城市道路行驶,也能开到天上,满电状态下,水平飞行可达177公里,地面行驶可达322公里。国内研究报告指出,从2025年起,飞行汽车将迈入商业化启航的1.0阶段;预计到2035年左右,智能eVTOL飞行汽车规模化应用加速,成为低空交通出行的主要运载工具;预计到2050年左右,陆空两栖飞行汽车将实现大众化应用,低空交通与地面交通深度融合,构建起三维立体智慧交通体系。摩根士丹利预测,至2050年飞行汽车的全球市场规模将达9万亿美元,而中国潜在市场规模将达2.1万亿美元。飞行汽车是周末吹得最猛的一个板块,对A股市场来说,人形机器人(sz300024),DeepSeek经过连续大幅炒作以后,市场热点会不会借机切换到飞行汽车、低空经济等板块呢?我们认为这个概率还是很大的。 -
趋势领涨今天 01:45:02
暖风频吹 有个板块周末爆棚这个周末虽然美股大跌,但国内继续暖风频吹,主要集中在外资金融机构看好中国创新突破上电视;宇树科技携两款机器人(sz300024)亮相2025GDC;重点是飞行汽车真的上天了!一、外资金融机构看好中国创新据央视报道,外资金融机构看好中国创新突破。多家外资机构认为中国在科技创新领域不断实现突破,并且正在构建更完整的产业链条,这将不断提升中国的国际竞争力。摩根士丹利日前上调明晟中国指数评级,同时认为,中国公司在人工智能领域展现出较强的竞争力,在多项最新技术突破的支撑下,科技密集型企业有望实现利润率和收益率双增长。高盛发表的研报则看好中国在数据、“云服务”以及软件和应用等领域的发展前景。此外,外资金融机构还加大了对中国企业的调研频次。阿布扎比投资局、汇丰、施罗德、德意志银行、法国巴黎银行等外资机构,近期多次出现在A股上市公司的调研名单中,调研范围涵盖电动车、消费、家电等众多行业。国际金融协会日前发布的报告显示,1月,外国投资者积极布局中国资产,外资净买入中国股票和债券的总金额超过了100亿美元。全球估值最低的只有A股和港股,因为DeepSeek的突破,彻底改变了外资对国内的看法,但这里也有两点不太好:一是,内资继续大幅流出。上周五内资虽然出现了流入,但相比前四天大幅流出近1800亿来说,上周五流入不到70亿元,还是杯水车薪!重点是内资很难连续三天流入,所以,不排除,下周一内资还会继续砸盘;二是,周末巴菲特发布了年度报告,巴菲特提到将永远把绝大部分资金投资于股票,重点是主要是对日本的投资增加,没有提到A股和港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