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如何监管,合肥高新区领导写保证书让企业先干

不知道如何监管,合肥高新区领导写保证书让企业先干
2019年10月23日 12:13 第一财经

  原标题:创新超前监管跟不上?合肥高新区领导写保证书让这家企业先干起来

  生物医药产业所使用的最基本“芯片”——细胞模型,曾经一直被国外公司垄断,成为限制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卡脖子”的因素。

  合肥中科普瑞昇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普瑞昇”)经过几年努力,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的基于激酶靶点的BaF3工程细胞库,填补了国内该技术体系的空白。

  10月23日,普瑞昇董事长刘青松博士对第一财经等媒体分享了该企业对这一技术突破的历程。

普瑞昇董事长刘青松博士分享了该企业技术突破的历程普瑞昇董事长刘青松博士分享了该企业技术突破的历程

  刘青松博士介绍,这家成立于2015年新公司,创立之初碰到最大问题是公司创新太前沿,导致监管部门不知道怎么监管,为了让企业先干起来,合肥高新区一位领导写保证书,让这家公司先干后说。公司因此获得相关资质,取得现在的成就。

  几年前,普瑞昇创办人对生物医药产业现状的分析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生物医药产业虽然已逐步地从低端仿制过渡到高端模仿和跟跑阶段,但真正原始创新、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磅炸弹”药物基本为零。生物医药产业所使用的最基本的“芯片”——细胞模型,绝大多数来自欧洲和美国。

  由此产生两个困境:一是,我国政府投入大量公共资源进行健康产业的基础研究,实际上是对西方人的病进行研究,而不是中国人的病。比如,美国的肺癌发病率很高,研发了很多肺癌药物,而胃癌发病率很低,鲜有研究。中国恰恰胃癌的发病率很高,却很少有治疗胃癌的创新药物;

  二是,中国的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受制于人。例如一家欧洲最大的细胞运营公司,就以保护知识产权的名义对中国实行细胞禁运,而中国的产业按照全世界统一规范的监管要求,必须向相关部门证明在产品开发中使用了来源渠道合法的细胞资源,这就为我国企业开发相关疾病的药物,设置了明显的行业发展壁垒。

  于是,在2015年,38岁的中科院研究员刘青松担任国内重大科技项目牵头人,在中国科学院、安徽省政府、合肥市及高新区相关部门的指导和社会力量的支持下,带领“哈佛八剑客”科研团队成立了合肥中科普瑞昇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经过4年努力,公司已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的基于激酶靶点的BaF3工程细胞库。该细胞库的规模目前属于全球最大。该体系的建成,打破了在该领域国际上被美国和日本两家公司垄断的局面,解决了行业性的将化合物寄送国外评价邮寄不方便,测试周期长,价格高等瓶颈。

  公司还建成了独立第三方医学检验实验室,获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推动高质量发展,需要有人,敢于用人,敢于让有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企业抢占产业前端。”刘青松说。

  

责任编辑:梁斌 SF055

第一财经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10-24 长阳科技 688299 13.71
  • 10-24 久日新材 688199 66.68
  • 10-24 力合科技 300800 50.64
  • 10-24 华熙生物 688363 47.79
  • 10-23 宝兰德 688058 79.3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