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瞬息万变,投资难以决策?来#A股参谋部#超话聊一聊,[点击进入超话]
经过短短三年时间,中国大陆的牛肉进口量已经翻番。
由于消费需求显著增加,加之国内产量波动,2020年中国牛肉进口创下历史新高。今年国内牛肉市场走势将如何,供需缺口对价格影响有多大?
牛肉进口增加的三大主因
海关总署发布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进口牛肉211.83万吨,同比增加27.65%,创造了国内牛肉进口量的最高记录。
2018年,中国进口牛肉103.9万吨,首次超过100万吨。当年8月,国内出现非洲猪瘟疫情,导致生猪产能大幅下跌。随后,作为替代产品的牛羊肉消费量大涨,进口激增。2019年,牛肉进口量达到165.9万吨,同比增长近60%。
这意味着,经过短短三年时间,中国的牛肉进口量就已经翻番。
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曹兵海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牛肉进口的旺盛需求背后有三个方面原因,一是国内牛肉有减产;二是国内新冠疫情防控措施得当,再加上国外旅游消费受阻,在消费升级的驱动下,国内消费者能放心大胆消费牛肉;三是国外主要牛肉出口国争相向中国出口牛肉。
他说,如此巨量的牛肉进口,是历史上首次,也是对新时期“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显著体现。
这是国家肉牛改良中心饲养的秦川牛。新华社图
至于国内牛肉产量减产,既有牛产业出现的疫情,也有受新冠肺炎疫情、非洲猪瘟疫情防控所带来的连带影响。
2019年8月,经官方确诊,中国首次确诊发生牛结节性皮肤病疫情。该病系境外新传入的外来动物疫病,对养牛业危害严重。2020年6月以来,中国境内多地通报发生该病。随后,农业农村部先后下发紧急通知,指导各地科学规范处置疫情并做好防控工作,保障养牛业持续健康发展。
据了解,牛结节性皮肤病感染所有牛类,发病率为5%-45%,死亡率通常低于10%,发病牛可导致不育、流产,肉牛生产性能下降、泌乳牛产奶量显著下降,皮张无法利用,并可因继发感染而死亡等,带来重大经济损失。
牛结节性皮肤病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列为法定报告的动物疫病,中国农业农村部暂时将其作为二类动物疫病管理,同时将其列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动物检疫疫病名录》一类动物传染病,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曹兵海称,该疫情给养牛业带来了直接影响,造成损失的同时,出现弃养现象。此外,跟新冠肺炎、非洲猪瘟这两大疫情防控的叠加,也连带波及养牛业。
牛肉消费的刚性增长
一直以来,中国牛肉消费刚性增长的逻辑,在于由收入增长、生活水平提高,所带来的饮食消费结构升级。
以2019年为例,中国牛肉产量、消费量同比增长,均创下2009年以来增幅最大的一年。
据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市场分析预警团队牛羊肉首席分析师朱聪提供的数据显示,2019年,国内牛肉产量667万吨,同比增长3.6%;消费量833万吨,同比增长11.4%。
朱聪称,虽然生产和消费都在增加,但生产的增速低于消费的增速,导致供应仍处于偏紧态势,价格居于高位。
这背后除了前述刚性增长的逻辑外,还要考虑非洲猪瘟因素。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猪肉产量2019年为4255万吨,2018年为5404万吨,同比下降21.3%。猪肉产量的显著下降,导致居民对牛羊肉的替代需求明显上涨。
尽管需求的刚性刺激了进口,但曹兵海认为,这并不会出现类似于大豆的局面。
据海关数据,2020年,中国进口大豆首次超过1亿吨,达到10033万吨。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受大豆振兴计划政策带动,2020年,中国大豆产量为1960万吨。
这意味着,大豆的进口依存度为83.7%。
2021年1月31日,由中国农业部门官方发布的《2020年度肉牛牦牛产业技术发展报告》显示,2020年,全年牛肉产量约637万吨。对比2020年牛肉进口数据(211.83万吨),中国牛肉进口依存度为25%。
曹兵海认为,只要中国政府在政策上推动东北秸秆、南方饲草等粗饲料资源的高效率利用,那么,国产牛肉产量还有30%-50%的增产潜力。这样的话,在现有产量基础上,将能够有效满足国内消费需求。
考虑到牛肉进口,有相当一部分原因在于国内外牛肉价差明显,这就需要想方设法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国际竞争力。
他说,一方面,在农业大省,要想办法就地消化秸秆,否则异地运输会大幅增加成本;另一方面,在肉牛养殖省份,要想办法就地发展屠宰产业,防止由于拉活牛,所导致的沿途体重损失、成本增加,尽量做到“活牛不出省、牛肉天下行”。事实上,随着冷链物流、电子商务等技术的进步,肉类消费渠道逐渐转向社区、商超和电商平台,已经推动着产业不断升级。
责任编辑:陈修龙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