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段思瑶
在10月9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通过。此前,工信部会同有关部门起草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征求意见稿),并于去年12月份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
《规划》从技术开发创新、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公共服务领域使用新能源汽车等方面做出四点要求。
一是,加大关键技术攻关,鼓励车用操作系统、动力电池等开发创新。支持新能源汽车与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产业深度融合,推动电动化与网联化、智能化技术互融协同发展,推进标准对接和数据共享。
二是,加强充换电、加氢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形成快充为主的高速公路和城乡公共充电网络。对作为公共设施的充电桩建设给予财政支持。鼓励开展换电模式应用。
三是,鼓励加强新能源汽车领域国际合作。
四是,加大对公共服务领域使用新能源汽车的政策支持。2021年起,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新增或更新公交、出租、物流配送等公共领域车辆,新能源汽车比例不低于80%。
在上述四点要求中,第二点“鼓励开展换电模式应用”的内容颇受业内关注。
事实上,今年两会期间,政府工作报告中已明确提出“建设充电桩,推广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被纳入“新基建”范畴。此外,在今年9月,包括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等在内的20家单位签署了《构建新能源汽车“车电分离”模式生态圈联合声明》,标志着车电分离生态圈正式成立。
有观点认为,虽然现阶段换电模式还存在很多待解决的问题,但已经具备适合应用的场景,适合应用的车辆。在政策的推动下,车电分离模式进入到了一个可以发展壮大的成长通道。
除了充电桩这样的基础设施,加氢站的建设也在快速上升中。公开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已建成加氢站72座。天风证券认为,我国2020年有望实现建设100座加氢站的目标。同时,加氢站所需零部件国产化程度较高,建设规模化后,成本下降短期内可以实现。
此外,在国际合作领域,《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去年5月工信部印发《2019年新能源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中提出,不仅要优化标准体系、推动标准创新发展,研究重点领域、满足产业发展需求,而且要强化国际参与、提升国际影响力。
其中,在国际协调方面,强调利用已经建立的中欧、中德、中法、中日等双边合作机制以及APEC等多边交流平台,继续加强在电动汽车安全、能耗、关键部件及充电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开展相关技术研究和测试验证工作,支撑国内标准和国际标准法规的协调推进。
当前,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进入新的发展周期,产销量、保有量连续四年居世界首位,但随着补贴逐渐退坡,新能源汽车也亟待转换发展动力,如何引导产业持续发展,需要业内共同探讨。业内认为,此次《规划》的通过,将为我国新能源汽车接下来的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中汽协数据显示,我国新能源车市销量在今年7月份实现由负转正后,8月产销再创新高,双双破10万辆,单月产销刷新了8月历史纪录。从累计销量来看,1-8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累计分别完成60.2万辆和59.6万辆,分别同比下降26.2%和26.4%,降幅较1-7月分别收窄5.5个百分点和6.4个百分点。
《规划》通过后,中概新能源汽车股美国当地时间周五盘前一度走强。其中,蔚来汽车涨1.59%、理想汽车涨0.33%、小鹏汽车涨0.7%。此外,特斯拉股价也顺势上涨1.26%。
责任编辑:张玫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