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初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关于中美经贸磋商的中方立场》白皮书,在国际社会引起广泛关注。英国伦敦经济政策计划署原署长罗思义就认为,白皮书亮明了中国底线,让人印象深刻。 英国伦敦经济政策计划署原署长 罗思义:中国想和美国建立一种平等互惠的关系,不打算和美国建立一个不平等的关系,在不平等的关系中,美方将试图支配中国,让其做一些伤害自身的事情。 罗思义认为,中美两国在产业链的很多方面互补性很强,如果能紧密合作,将达到互惠互利的目的——但是,美国却无端挑起经贸摩擦,令双方利益受损。 英国伦敦经济政策计划署原署长 罗思义:美方威胁中止向中国出口高科技产品,而这将会打击美国的出口商,美国政府加征关税的行为也会打击到美国的普通消费者,(美方做法)一方面伤害了美国公司,另一方面也伤害了美国消费者。 罗思义指出,美方的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行为将损害世界经济的复苏和发展,美方的这种做法已经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的政要、国际组织领导人以及专家、学者的批评;而中方的做法不仅维护了本国利益,同时维护了世界经济秩序和贸易规则。 英国伦敦经济政策计划署原署长 罗思义:战后世界繁荣的基础是多边主义,所以在这个问题上,中国不仅是在维护自己的利益,也是在维护其他国家的利益,这越来越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详情]
美国收到最新警告:对华加征关税将导致“特朗普衰退”! [环球网报道 记者 刘洋]如果再对中国产品征收更多关税,会让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美国CNBC网站刚刚说,美国消费者技术协会CEO加里·夏皮罗在上海发出上述警告,并且他使用了一个新词——“特朗普衰退(Trump recession)”。 CNBC报道截图 美国消费者技术协会是一个标准和贸易组织,代表着美国2200多家消费技术公司。CNBC说,正在上海参加会议的该组织CEO加里·夏皮罗在接受其采访时表示,如果华盛顿真的如其所威胁的那样,继续对中国产品加征更多关税,美国经济将很可能被推入“特朗普衰退”。在采访中,夏皮罗将关税形容为“经济篱笆”,强调关税绝对不是可以帮助华盛顿解决与北京贸易争端的“好的方式”。 “它们是税啊,它们会伤害消费者,它们会伤害美国企业”,夏皮罗说,一些人对特朗普的强硬关税政策给出积极评价,但那些并不就职于白宫的经济学家们对这种积极评价可不买账。CNBC说,虽然特朗普总强调关税有利于美国,但一些经济学家在反复强调,与中国的贸易战陷入僵局,对中国产品持续征收关税,最终都可能让美国自食其果,陷入经济衰退。 CNBC说,美国财长姆努钦上周日在接受其采访时说,美国经济是全球经济的亮点,他并未看到任何经济转向的迹象。但美国商会国际事务负责人迈伦·布里连特说,特朗普执意“关税武器化”,一定伤害美国经济,同时给美国及其贸易伙伴“制造不确定性”。[详情]
威胁对中国和墨西哥加关税后,特朗普又把目光瞄准了法国红酒 未来,一瓶法国红酒在美国的价格可能会更高。周一(6月10日),特朗普在接受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采访时表示,面对欧盟对美国葡萄酒征收的关税,他计划“做点什么”,暗示将对法国葡萄酒加征关税。 据福克斯商业频道报道,特朗普称美国在进口法国葡萄酒时“付出了太多”,但美国却对法国葡萄酒征收很低的关税。 “法国在葡萄酒上收了我们很多税,但是我们进口法国酒却只收很少的税。”特朗普表示,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葡萄酒制造商向他抱怨欧盟的关税太高。 “他们到我这里说,‘这些法国酒,当然是好酒,但我们也有好酒——但我们就这样让他们不费力气地进入市场,这不公平’。”特朗普称。 2018年,特朗普曾在一条针对法国总统马克龙的推文中提到法国葡萄酒,称法国让美国很难在国内卖出国产酒。 根据世界红酒协会的数据,欧盟对美国征收的葡萄酒关税高于美国征收的葡萄酒关税。欧盟对每瓶酒的关税根据不同的酒精浓度为11美分至29美分不等,而美国对法国酒征收的关税为每750毫升瓶5美分,起泡酒14美分。 法国农业部下属的农业研究管理机构FranceAgriMer表示,按进口额计算,美国是法国葡萄酒的主要进口国。2017年8月至2018年7月期间,美国对法国葡萄酒的进口额达到16.7亿欧元。与此同时,美国仅占欧盟葡萄酒进口量的16%左右。[详情]
马朝旭就中美经贸问题在《中国日报》国际版刊发署名文章 7日,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马朝旭就中美经贸问题在《中国日报》国际版刊发题为《美国贸易霸凌行径正在殃及全球》署名文章。 文章指出, 美国发动对华贸易战不仅损害两国利益,而且损害全球利益。美国贸易霸凌行径,严重违背多边主义原则,损害多边贸易体制权威,严重威胁了全球经济增长,严重扰乱了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事实上,美国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政策正在对多边主义构成挑战。从根本上讲,美国是在挑战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是在挑战联合国权威和地位。 文章强调,坚持多边主义、实现合作共赢,符合世界各国的共同利益。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不得人心。对于霸凌行径,我们不能坐视不管,不能保持沉默,因为任何一个国家都可能会成为受害者。 文章说,对于中美两国经贸分歧和摩擦,中国愿意采取合作的方式加以解决,推动达成互利双赢的协议。但合作是有原则的,磋商是有底线的,在重大原则问题上中国决不让步。双方秉持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精神,本着善意和诚信,通过磋商解决问题,既顺应国际社会的普遍期待,也符合世界各国的共同利益。(央视记者 朱曦莉) [详情]
美国全球挥舞关税大棒 美商界人士:美关税政策害人害己 美国全国商会常务副会长薄迈伦10日在接受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采访时,对美国政府的关税政策表示了批评。 薄迈伦说,美国不应该把关税当做政治武器,这种做法会对美国经济造成威胁。 美国全国商会常务副会长 薄迈伦:把关税当成武器,会增加对美国经济的威胁,伤害美国农民、制造业和消费者,最终损害整个国家,也会给全球的合作伙伴带来不确定性。 薄迈伦还指出,本次美国利用加征关税逼迫墨西哥与之达成协议,随后又再度使用关税威胁墨西哥立法机构通过美墨协议。这种做法会给中国一种认知,那就是即使中美达成贸易协议,美国还会继续将加征关税作为一种威胁手段,一言不合就会撕毁协议。 薄迈伦表示,全世界都看到了美国的做法,此举加深了各方合作伙伴对美国的不信任。 [详情]
多国政界人士:美国挑起经贸摩擦损害全球 多国政界人士连日来在接受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采访时,称赞中国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理念,并指出美国挥舞关税大棒将对世界经济带来负面影响。 多国政界人士表示,美国和中国是世界最大的两个经济体,美国挑起并不断升级对华贸易摩擦不仅仅损害两国人民的利益,也将对世界经济造成不利影响。 匈牙利前总理 迈杰希:美国大部分的贸易赤字并不是源自与中国的贸易,而是因为他们的消费太高,即便贸易赤字下降,美国还会产生债务问题。美国挑起的经贸摩擦对世界不利,对美国人民也不利,美国消费者要花更多的钱来购买商品,因为贸易战让商品价格上涨了。 南非非国大全国执委会成员 托尼·延戈尼:美国和中国是南非最大的两个贸易伙伴,美国的单边主义做法产生的贸易层面的紧张态势,也会对全世界造成影响。 多国政界人士还表示,中方近日发布的《关于中美经贸磋商的中方立场》白皮书清晰反映了中方的坦荡立场。他们赞扬中国的贸易政策致力于互利共赢,堪称典范。 马来西亚人民公正党副主席 郑立慷:我觉得这是一个很清晰的白皮书,就是把所有的谈判过程还有一些数据都呈现出来,去证明说中国没有在中美贸易方面占美国的便宜,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坦荡荡的一个表现,也是一个,我们讲是泱泱大国的表现。 捷克众议院预算委员会主席 沃斯特拉:中国与他国的贸易关系,和中国的贸易行为,绝对是公平公正的,可以说现在中国的贸易政策是各国的典范。面对美国挑起经贸摩擦,中国在采取回应措施的同时,始终寻求通过协商解决贸易争端,始终对与美国达成协议敞开大门。 黎巴嫩纳赛尔独立人士运动总书记 穆斯塔法·哈姆丹:中国在用开放的态度寻求发展道路,还成功在不同国家和文明间搭建“一带一路”,体现了中国向世界开放的总体思想,这是中国领导人智慧的体现。 [详情]
外交部发言人——蓬佩奥涉华表态充斥着谎言与谬论将损害美国公信力 人民日报 本报北京6月10日电 (记者韩晓明)针对美国国务卿蓬佩奥称中国企业难保信息安全,外交部发言人耿爽10日表示,蓬佩奥有关中国的表态充斥着谎言与谬论,满世界造谣污蔑,损害的是他个人的形象和信誉,损害的是美国在全世界的公信力。 在当日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问:据报道,美国国务卿蓬佩奥日前在接受瑞士媒体采访时再次称,中国企业难保信息安全,同中国企业合作就相当于同中国政府合作。只要使用华为通信技术,隐私和数据保护就无法得到保证。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一段时间以来,蓬佩奥先生无论走到哪里都言必称中国,可惜他有关中国的表态充斥着谎言与谬论。就拿他经常挂在嘴边的华为公司为例,美方一直声称华为等中国企业存在‘安全风险’,但自始至终没有拿出令人信服的证据。”耿爽说。 他表示,中方多次说过,美方以莫须有的罪名,动用国家力量、开动国家机器来打压华为这样一家中国民营企业,很不道德,也很不光彩,有失一个大国的水准。 “我想提醒蓬佩奥先生的是,他的那套说辞,似乎别人并不买账。即使在美方肆意打压的情况下,中国企业的业绩似乎还不错。根据我从华为网站了解到的情况,截至6月6日,华为已在全球30个国家获得了46份5G商用合同,这其中就包括一段时间以来美方‘苦口婆心’劝说的一些盟友和一些欧洲国家。至于这些国家的名字,我在这里就不点了,以免某些人听了之后扎心。”耿爽说。 “这再次说明,公道自在人心。正有越来越多的人士对中国科技企业参与本国5G建设表明客观公正的态度,正有越来越多的国家独立自主作出符合自身利益的选择。”他说。 “蓬佩奥先生应该懂得一个浅显的道理,那就是满世界造谣污蔑、煽风点火,最终损害的只能是他个人的形象和信誉,损害的是美国在全世界的公信力。”耿爽说。[详情]
外媒:贵阳科企无惧贸易战压力 反视作技术独立契机 参考消息网6月10日报道 外媒称,面对与美国的贸易纠纷,贵阳的高科技企业并没有畏惧,反而将贸易战视作中国技术独立的一次机遇。 据西班牙埃菲社6月7日报道,在群山环绕的贵阳,近年来摩天大楼拔地而起。这个昔日的欠发达地区如今已经变成中国的大数据中心。 在政府的支持之下,贵阳已经初具现代化城市的模样。2018年,贵阳大数据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000亿元,比2017年增长了22.4%。 在贵阳聚集了1632家大数据企业。这些致力于大数据和高新技术发展的企业在这场贸易战中难免受到波及。 一位企业负责人在接受埃菲社采访时表示,迄今为止贸易战尚未对大数据企业产生实质性影响,但是从目前趋势来看,贸易战未来很可能波及这些企业。 这位负责人表示,他的企业从两年前就开始和多所高校合作开发手机芯片,而这种产品正是北京与华盛顿在贸易战中的争端之一。 但他同时还表示,中国可以将贸易战视作技术独立的一次大好良机,应当抓住机会发展中国自己的技术。 报道称,很多大数据企业都持有这种乐观态度。另外一家致力于开发人工智能的企业的负责人则表示,对大数据企业而言,贸易战尚不构成问题。以她的公司为例,该公司已经在中国拥有300多项专利。她还表示,一个国家的发展不会因为任何别国政府的干预而停止。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任何国家无权阻止其他国家的发展。 满帮集团副总裁徐强也持有相似观点。他的企业采取一种类似于优步的模式,帮助卡车司机与送货单位建立业务联系。 徐强说,该公司拥有自主研发的技术和许可证,所以已经实现了自给自足。 贵阳不久前刚刚举办了2019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来自全国各地的高科技企业每年都会在博览会上齐聚一堂,展示成果的同时交流经验。[详情]
本月初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关于中美经贸磋商的中方立场》白皮书,在国际社会引起广泛关注。英国伦敦经济政策计划署原署长罗思义就认为,白皮书亮明了中国底线,让人印象深刻。 英国伦敦经济政策计划署原署长 罗思义:中国想和美国建立一种平等互惠的关系,不打算和美国建立一个不平等的关系,在不平等的关系中,美方将试图支配中国,让其做一些伤害自身的事情。 罗思义认为,中美两国在产业链的很多方面互补性很强,如果能紧密合作,将达到互惠互利的目的——但是,美国却无端挑起经贸摩擦,令双方利益受损。 英国伦敦经济政策计划署原署长 罗思义:美方威胁中止向中国出口高科技产品,而这将会打击美国的出口商,美国政府加征关税的行为也会打击到美国的普通消费者,(美方做法)一方面伤害了美国公司,另一方面也伤害了美国消费者。 罗思义指出,美方的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行为将损害世界经济的复苏和发展,美方的这种做法已经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的政要、国际组织领导人以及专家、学者的批评;而中方的做法不仅维护了本国利益,同时维护了世界经济秩序和贸易规则。 英国伦敦经济政策计划署原署长 罗思义:战后世界繁荣的基础是多边主义,所以在这个问题上,中国不仅是在维护自己的利益,也是在维护其他国家的利益,这越来越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详情]
国际锐评:“美国国家安全”是个筐,什么都往里装 简介:美国滥用“国家安全”概念,不仅伤及贸易伙伴,也冲击了国际贸易秩序和信任,更对其自身造成了损害。 从进口钢铝产品、汽车及零配件,到外国企业和直接投资;从外国留学生与学者,到签证申请人的社交媒体账号信息,似乎一切,现在都可以被华盛顿贴上“威胁美国国家安全”的标签。对美方而言,“国家安全”这个受到各国高度重视的严肃话题就是一个筐,什么都可以往里装。 按照国际社会的共识,“国家安全”通常是指国家政权、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其他重大利益相对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内外威胁的状态。显然,这一概念是有清晰的内涵和边界的。如今,它却被世界第一强国美国所滥用,成为其推行贸易保护主义、维护霸权的工具。 据统计,从上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美国一共发起了14起“232调查”,最终只有两次实施了惩罚性措施。也就是说,过去,美国以打击面甚广的“国家安全”为由实施贸易制裁的做法并不常见。但是,2017年以来,美国似乎越来越感到不安全了,将钢铁和铝产品、进口汽车及零部件、外国投资、外国人、外国企业、外国先进技术等,都视为“国家安全”的威胁,发动多起“232”调查,甚至在今年5月份宣布进入“国家紧急状态”,搞得自己风声鹤唳、草木皆兵。这不由地让遭受无差别打击的美国盟友和贸易伙伴疑窦丛生:凭着世界第一强国雄厚的军事、科技和经济实力,还有谁能威胁到美国的安全呢? 答案显然是明摆着的:美国的“国家安全”并不是真的受到了威胁,而是美方某些人基于“美国优先”的霸权主义思维作祟,把“国家安全”当作挡箭牌,肆意打击贸易伙伴,维护美国的绝对利益。这也暴露出,美国无法适应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变化,不能接受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整体崛起的现实,对别国经济发展、技术进步的合理诉求疑神疑鬼、焦躁不安。它重新打出“国家安全”的旗号,不过是企图为自己逆流而动的行为找到由头。换句话说,“国家安全”这一严肃的概念,已被美国当作是即撕即用的便利贴,随时需要就随时拿来用。 对此,国际社会看得很清楚。欧盟指出,美方所谓“威胁国家安全”不过是实施“行业保护”的借口。美国国际钢铁协会联合其两家会员企业去年曾向美国国际贸易法院提起诉讼,指控美国政府对进口钢铁产品加征关税所依据的“232条款”违宪。庭审法官曾一度向美国司法部派出的法律团队发问:还有什么是不能以国家安全为由征收关税的,“总统可以说,对花生酱征收关税吗?” 美国滥用“国家安全”概念,不仅伤及贸易伙伴,也冲击了国际贸易秩序和信任,更对其自身造成了损害。它就像《伊索寓言》里《牧童与狼》的故事一样,当村民们发现多次被牧童愚弄之后,接下来即使牧童看护的羊群真的被狼袭击了,人们也不会伸出援手了。美国频繁祭出“国家安全”旗号,一旦成瘾就会导致麻木,令其丧失感知真正威胁的能力,而这一点,才是美国“国家安全”面临的最大威胁。(国际锐评评论员) [详情]
美国收到最新警告:对华加征关税将导致“特朗普衰退”! [环球网报道 记者 刘洋]如果再对中国产品征收更多关税,会让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美国CNBC网站刚刚说,美国消费者技术协会CEO加里·夏皮罗在上海发出上述警告,并且他使用了一个新词——“特朗普衰退(Trump recession)”。 CNBC报道截图 美国消费者技术协会是一个标准和贸易组织,代表着美国2200多家消费技术公司。CNBC说,正在上海参加会议的该组织CEO加里·夏皮罗在接受其采访时表示,如果华盛顿真的如其所威胁的那样,继续对中国产品加征更多关税,美国经济将很可能被推入“特朗普衰退”。在采访中,夏皮罗将关税形容为“经济篱笆”,强调关税绝对不是可以帮助华盛顿解决与北京贸易争端的“好的方式”。 “它们是税啊,它们会伤害消费者,它们会伤害美国企业”,夏皮罗说,一些人对特朗普的强硬关税政策给出积极评价,但那些并不就职于白宫的经济学家们对这种积极评价可不买账。CNBC说,虽然特朗普总强调关税有利于美国,但一些经济学家在反复强调,与中国的贸易战陷入僵局,对中国产品持续征收关税,最终都可能让美国自食其果,陷入经济衰退。 CNBC说,美国财长姆努钦上周日在接受其采访时说,美国经济是全球经济的亮点,他并未看到任何经济转向的迹象。但美国商会国际事务负责人迈伦·布里连特说,特朗普执意“关税武器化”,一定伤害美国经济,同时给美国及其贸易伙伴“制造不确定性”。[详情]
威胁对中国和墨西哥加关税后,特朗普又把目光瞄准了法国红酒 未来,一瓶法国红酒在美国的价格可能会更高。周一(6月10日),特朗普在接受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采访时表示,面对欧盟对美国葡萄酒征收的关税,他计划“做点什么”,暗示将对法国葡萄酒加征关税。 据福克斯商业频道报道,特朗普称美国在进口法国葡萄酒时“付出了太多”,但美国却对法国葡萄酒征收很低的关税。 “法国在葡萄酒上收了我们很多税,但是我们进口法国酒却只收很少的税。”特朗普表示,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葡萄酒制造商向他抱怨欧盟的关税太高。 “他们到我这里说,‘这些法国酒,当然是好酒,但我们也有好酒——但我们就这样让他们不费力气地进入市场,这不公平’。”特朗普称。 2018年,特朗普曾在一条针对法国总统马克龙的推文中提到法国葡萄酒,称法国让美国很难在国内卖出国产酒。 根据世界红酒协会的数据,欧盟对美国征收的葡萄酒关税高于美国征收的葡萄酒关税。欧盟对每瓶酒的关税根据不同的酒精浓度为11美分至29美分不等,而美国对法国酒征收的关税为每750毫升瓶5美分,起泡酒14美分。 法国农业部下属的农业研究管理机构FranceAgriMer表示,按进口额计算,美国是法国葡萄酒的主要进口国。2017年8月至2018年7月期间,美国对法国葡萄酒的进口额达到16.7亿欧元。与此同时,美国仅占欧盟葡萄酒进口量的16%左右。[详情]
马朝旭就中美经贸问题在《中国日报》国际版刊发署名文章 7日,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马朝旭就中美经贸问题在《中国日报》国际版刊发题为《美国贸易霸凌行径正在殃及全球》署名文章。 文章指出, 美国发动对华贸易战不仅损害两国利益,而且损害全球利益。美国贸易霸凌行径,严重违背多边主义原则,损害多边贸易体制权威,严重威胁了全球经济增长,严重扰乱了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事实上,美国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政策正在对多边主义构成挑战。从根本上讲,美国是在挑战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是在挑战联合国权威和地位。 文章强调,坚持多边主义、实现合作共赢,符合世界各国的共同利益。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不得人心。对于霸凌行径,我们不能坐视不管,不能保持沉默,因为任何一个国家都可能会成为受害者。 文章说,对于中美两国经贸分歧和摩擦,中国愿意采取合作的方式加以解决,推动达成互利双赢的协议。但合作是有原则的,磋商是有底线的,在重大原则问题上中国决不让步。双方秉持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精神,本着善意和诚信,通过磋商解决问题,既顺应国际社会的普遍期待,也符合世界各国的共同利益。(央视记者 朱曦莉) [详情]
美国全球挥舞关税大棒 美商界人士:美关税政策害人害己 美国全国商会常务副会长薄迈伦10日在接受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采访时,对美国政府的关税政策表示了批评。 薄迈伦说,美国不应该把关税当做政治武器,这种做法会对美国经济造成威胁。 美国全国商会常务副会长 薄迈伦:把关税当成武器,会增加对美国经济的威胁,伤害美国农民、制造业和消费者,最终损害整个国家,也会给全球的合作伙伴带来不确定性。 薄迈伦还指出,本次美国利用加征关税逼迫墨西哥与之达成协议,随后又再度使用关税威胁墨西哥立法机构通过美墨协议。这种做法会给中国一种认知,那就是即使中美达成贸易协议,美国还会继续将加征关税作为一种威胁手段,一言不合就会撕毁协议。 薄迈伦表示,全世界都看到了美国的做法,此举加深了各方合作伙伴对美国的不信任。 [详情]
多国政界人士:美国挑起经贸摩擦损害全球 多国政界人士连日来在接受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采访时,称赞中国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理念,并指出美国挥舞关税大棒将对世界经济带来负面影响。 多国政界人士表示,美国和中国是世界最大的两个经济体,美国挑起并不断升级对华贸易摩擦不仅仅损害两国人民的利益,也将对世界经济造成不利影响。 匈牙利前总理 迈杰希:美国大部分的贸易赤字并不是源自与中国的贸易,而是因为他们的消费太高,即便贸易赤字下降,美国还会产生债务问题。美国挑起的经贸摩擦对世界不利,对美国人民也不利,美国消费者要花更多的钱来购买商品,因为贸易战让商品价格上涨了。 南非非国大全国执委会成员 托尼·延戈尼:美国和中国是南非最大的两个贸易伙伴,美国的单边主义做法产生的贸易层面的紧张态势,也会对全世界造成影响。 多国政界人士还表示,中方近日发布的《关于中美经贸磋商的中方立场》白皮书清晰反映了中方的坦荡立场。他们赞扬中国的贸易政策致力于互利共赢,堪称典范。 马来西亚人民公正党副主席 郑立慷:我觉得这是一个很清晰的白皮书,就是把所有的谈判过程还有一些数据都呈现出来,去证明说中国没有在中美贸易方面占美国的便宜,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坦荡荡的一个表现,也是一个,我们讲是泱泱大国的表现。 捷克众议院预算委员会主席 沃斯特拉:中国与他国的贸易关系,和中国的贸易行为,绝对是公平公正的,可以说现在中国的贸易政策是各国的典范。面对美国挑起经贸摩擦,中国在采取回应措施的同时,始终寻求通过协商解决贸易争端,始终对与美国达成协议敞开大门。 黎巴嫩纳赛尔独立人士运动总书记 穆斯塔法·哈姆丹:中国在用开放的态度寻求发展道路,还成功在不同国家和文明间搭建“一带一路”,体现了中国向世界开放的总体思想,这是中国领导人智慧的体现。 [详情]
“耐心正在丧失”的美国农民(记者手记) 最近,我走访了位于堪萨斯州堪萨斯城附近的比斯马克农场。像美国中部大多数农场一样,比斯马克农场种植玉米、大豆,还养牛。这个购于1947年的农场,从第二代开始就由女性后代继承。我抵达时,第三代农场主玛丽·罗斯夫妇等在门口迎接。玛丽年逾古稀,满头银发,身材挺拔,眼神坚定,让我立刻想起西方小说中经常出现的对祖母的描绘——充满智慧、受人尊敬。玛丽向我介绍比斯马克农场的经营情况时谈到当前美国贸易政策,她带着愠气说:“他们(那些制定贸易政策的人)根本不在乎农民,就让我们这么苦苦挣扎。” 玛丽的话,让我想到了贸易争端这一年多来采访过的很多美国农民,他们勤劳、淳朴、乐观,踏踏实实地耕耘脚下的土地,经营着一大家子人的生计。而美国政府的贸易政策,让他们苦不堪言。 贸易争端受害者中,大豆种植者被认为是首当其冲。伊利诺伊州的豆农罗伯·沙佛尔清楚地记得一年多前,当美国政府宣布对价值约500亿美元中国商品征收25%关税的计划之后发生的事情,“我当天晚上10点睡觉的时候,芝加哥期货交易所显示的大豆价格刚涨了两美分,第二天我5点半起床的时候,价格就跌了45美分,我顿时意识到肯定是有事情发生了,打开电视一看,中国将大豆列入了反制清单”。罗伯·沙佛尔对我说,美国豆农耕耘了40年才获得了中国市场,他们不想成为美国错误政策的牺牲品。 肯塔基州出产的波本威士忌,被誉为“瓶子里的美国精神”,由玉米谷物发酵蒸馏而成。美国挥动关税大棒,波本威士忌也受到影响。农民基伯特指着自家的田告诉我:“波本酒名列欧盟和中国的关税名单上,可我真不想让这些玉米烂在地里。” 威斯康星州产的花旗参80%都销往中国市场。贸易争端开始前,我曾在参农戴夫的种植地上,听他描绘着进一步开拓中国市场的愿景。如今,他告诉我,由于贸易争端悬而未决,一些参农不得不放弃种植,“农产品价格一分一毫的变化,看似不起眼,但对农民而言却意义重大,关乎生存”。 但美国农民们“艰难的经济时刻”,在华盛顿决策圈里的一些人看来只是过眼云烟,还声称通过关税会让农民“短期痛,长期赢”。只是,相比于政客们张张嘴,这种痛实实在在地落在了美国农民身上,所谓长期的“赢”更无从谈起。正如全美大豆协会董事会主席、艾奥瓦州的豆农约翰·黑斯多夫所说:“农村的情绪一天比一天糟糕,财政状况恶化,我们的耐心正在丧失。” 而在华盛顿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呢?美国以“301调查”为名,开始对中国输美产品加征关税以来,举办了多次听证会。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就“拟针对2000亿美元中国输美商品加征关税”举办听证会的第一天,我从早上开始一直听到下午5点半结束,8组61位代表发言,反对美国政府对华加征关税的达55人。而美国政府的那些人却罔顾这些意见。如今,美方宣布将对约300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关税的清单举行听证会,而且,听证会后提交抗辩意见书截止日期比之前大大提前。这种预设结果的所谓“程序正义”,实在是蒙着面纱惺惺作态。 有些人辩称,贸易逆差是中国占了美国的便宜、加征的关税是中国在支付。但我采访过的美国经济学家,对此种逆差认知、关税逻辑嗤之以鼻——“能说出这种话的人一看就是没有经济学常识。”连白宫首席经济顾问库德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承认,实际上是美国企业和消费者在支付关税,这会给美国经济造成打击。 美国挑起的贸易争端,不仅自损,也给世界经济前景蒙上了乌云。我多次采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举行的年会,见证了这样的场景:世界经济终于迎来复苏之际,2018年春季年会上曾经洋溢喜悦;但到了秋季年会,各方人士因美国挑起的贸易争端而生的不安情绪弥漫会场。今年春季年会发布的研究报告明确指出,由于贸易紧张局势导致2019年全球70%的经济体都会经历衰退,IMF一再下调世界经济增长预测指标。面对美方咄咄逼人的贸易政策,受影响国家不可能不进行反击。起起落落间,市场已变得疲惫不堪。 被华盛顿贸易政策拖累的美国群体不断扩大,虽然美国一些政客煞有介事地宣称贸易战很容易赢,但贸易战没有赢家,农场主玛丽·罗斯们对此深有感触。 《 人民日报 》( 2019年06月11日 17 版) 堪萨斯州 比斯马克 玛丽·罗斯 罗伯·沙佛尔 基州 [详情]
外交部发言人——蓬佩奥涉华表态充斥着谎言与谬论将损害美国公信力 人民日报 本报北京6月10日电 (记者韩晓明)针对美国国务卿蓬佩奥称中国企业难保信息安全,外交部发言人耿爽10日表示,蓬佩奥有关中国的表态充斥着谎言与谬论,满世界造谣污蔑,损害的是他个人的形象和信誉,损害的是美国在全世界的公信力。 在当日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问:据报道,美国国务卿蓬佩奥日前在接受瑞士媒体采访时再次称,中国企业难保信息安全,同中国企业合作就相当于同中国政府合作。只要使用华为通信技术,隐私和数据保护就无法得到保证。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一段时间以来,蓬佩奥先生无论走到哪里都言必称中国,可惜他有关中国的表态充斥着谎言与谬论。就拿他经常挂在嘴边的华为公司为例,美方一直声称华为等中国企业存在‘安全风险’,但自始至终没有拿出令人信服的证据。”耿爽说。 他表示,中方多次说过,美方以莫须有的罪名,动用国家力量、开动国家机器来打压华为这样一家中国民营企业,很不道德,也很不光彩,有失一个大国的水准。 “我想提醒蓬佩奥先生的是,他的那套说辞,似乎别人并不买账。即使在美方肆意打压的情况下,中国企业的业绩似乎还不错。根据我从华为网站了解到的情况,截至6月6日,华为已在全球30个国家获得了46份5G商用合同,这其中就包括一段时间以来美方‘苦口婆心’劝说的一些盟友和一些欧洲国家。至于这些国家的名字,我在这里就不点了,以免某些人听了之后扎心。”耿爽说。 “这再次说明,公道自在人心。正有越来越多的人士对中国科技企业参与本国5G建设表明客观公正的态度,正有越来越多的国家独立自主作出符合自身利益的选择。”他说。 “蓬佩奥先生应该懂得一个浅显的道理,那就是满世界造谣污蔑、煽风点火,最终损害的只能是他个人的形象和信誉,损害的是美国在全世界的公信力。”耿爽说。[详情]
外媒:贵阳科企无惧贸易战压力 反视作技术独立契机 参考消息网6月10日报道 外媒称,面对与美国的贸易纠纷,贵阳的高科技企业并没有畏惧,反而将贸易战视作中国技术独立的一次机遇。 据西班牙埃菲社6月7日报道,在群山环绕的贵阳,近年来摩天大楼拔地而起。这个昔日的欠发达地区如今已经变成中国的大数据中心。 在政府的支持之下,贵阳已经初具现代化城市的模样。2018年,贵阳大数据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000亿元,比2017年增长了22.4%。 在贵阳聚集了1632家大数据企业。这些致力于大数据和高新技术发展的企业在这场贸易战中难免受到波及。 一位企业负责人在接受埃菲社采访时表示,迄今为止贸易战尚未对大数据企业产生实质性影响,但是从目前趋势来看,贸易战未来很可能波及这些企业。 这位负责人表示,他的企业从两年前就开始和多所高校合作开发手机芯片,而这种产品正是北京与华盛顿在贸易战中的争端之一。 但他同时还表示,中国可以将贸易战视作技术独立的一次大好良机,应当抓住机会发展中国自己的技术。 报道称,很多大数据企业都持有这种乐观态度。另外一家致力于开发人工智能的企业的负责人则表示,对大数据企业而言,贸易战尚不构成问题。以她的公司为例,该公司已经在中国拥有300多项专利。她还表示,一个国家的发展不会因为任何别国政府的干预而停止。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任何国家无权阻止其他国家的发展。 满帮集团副总裁徐强也持有相似观点。他的企业采取一种类似于优步的模式,帮助卡车司机与送货单位建立业务联系。 徐强说,该公司拥有自主研发的技术和许可证,所以已经实现了自给自足。 贵阳不久前刚刚举办了2019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来自全国各地的高科技企业每年都会在博览会上齐聚一堂,展示成果的同时交流经验。[详情]
英国经济学家、英国兰卡斯特大学常务副校长史蒂夫·布拉德利认为,发动贸易战只会适得其反,只有坚持贸易自由化才能满足各方利益。 英国兰卡斯特大学常务副校长 经济学教授 史蒂夫·布拉德利:对于经济学家来说,发动贸易战只能适得其反,更多经济学家支持贸易自由化,贸易应该是可以为各方带来利益,不应是零和博弈。 英国经济学家:发动贸易战只会适得其反 近十年来,布拉德利经常前往中国考察调研,由他负责的兰卡斯特大学“一带一路”倡议研究院刚刚正式揭幕,这也是英国第一个“一带一路”倡议实体研究中心。他坚信中国今后仍将为世界的进步做出难以估量的贡献。 英国兰卡斯特大学常务副校长 经济学教授 史蒂夫·布拉德利:中国在世界上的角色愈发深远和坚实。事实上,作为大国,中国的发展很成功,在世界舞台上的角色变得愈发重要,这一点从英国对中国的需要就能看出。现在说起中国科研水平的提升,说起中国机构和公司的专利申请,说起越来越多的中国大学进入世界前100排名,这些都表明了中国重要性的加强,中国也因此有了无限可能。比如发明,比如制造,比如工艺流程,完全自主管理,中国的发展之路非常坚定,你可以期待它将为世界带来很多正能量。[详情]
【关注中美经贸摩擦】黎政界人士赞赏中国和平发展道路 针对中美经贸摩擦,中方日前发布《关于中美经贸磋商的中方立场》白皮书,黎巴嫩政界人士近日在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对白皮书中体现的中方态度表示赞赏,批评美国在处理经贸摩擦过程中所体现的单边主义不符合世界发展的主流趋势。 美做法体现单边主义和霸权思想 黎巴嫩阿拉伯统一党主席维埃姆·瓦哈布表示,白皮书体现了中方和平发展的决心和自信,中方对话解决问题的立场值得赞赏。而反观美方的做法,却处处体现着其单边主义和霸权思想,这是导致摩擦升级的主要原因。 阿拉伯统一党主席 维埃姆·瓦哈布:中美两国要取得一个平衡,这是一定的,但是美方在其中表现出了害怕的态度,担心中方扮演更重要的国际角色,这种担心也是源于美方看到了中国有同它竞争的实力。 黎政界人士:世界发展需要开放态度 黎巴嫩纳赛尔独立人士运动总书记穆斯塔法·哈姆丹对此表示赞同,他说世界经济的发展需要开放的态度,中国目前所追求的发展道路,就是一条和平的和更加开放的道路,这符合世界发展的趋势,美方单边主义的做法缺乏这种政治智慧。 穆斯塔法·哈姆丹还指出,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是其和平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最好体现,“一带一路”连接了多个国家,实现了不同文明之间的合作和交流,融合是世界未来的发展方向,中国在发展过程中很好地把握住了这个方向。 纳赛尔独立人士运动总书记 穆斯塔法·哈姆丹:在不同国家的文明中间搭建“一带一路”经济带的成功,体现了中国向世界开放的总体思想,这是中国领导人智慧的体现。 [详情]
国际贸易领域的传奇女性 WTO上诉机构前主席 如何解读中美贸易战? “美方对2000亿美元中国输美商品加征的关税从10%上调至25%,这在整个国际贸易史上是史无前例的,影响很严重。” 美国新一届政府上台以来,罔顾中美经贸合作互利共赢的本质,宣扬美对华贸易“吃亏”论,并以贸易逆差为借口,挑起经贸摩擦。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世贸组织上诉机构前主席张月姣一直密切关注着整个历程。最近,《面对面》记者对她进行了专访,解读中美贸易战。 “我判断你错了,我就拿起贸易大棒”,这不符合WTO多边解决争议规则 张月姣被称为中国对外开放法制建设的积极实践者,曾参与起草《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中外合作企业法》、《外商投资企业法》、《外贸法》、《反倾销反补贴条例》、《涉外经济合同法》等多部涉外经济法律。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中国恢复《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缔约国地位的大背景下,中美曾就知识产权展开过一场漫长的谈判,当时,英文法文俱佳的张月姣,是谈判小组的法律顾问。 2008年,63岁的张月姣成为了中国首位跻身世贸组织上诉机构的大法官。上诉机构是世贸组织负责解决贸易争端的最高机构。2012年12月,第一任大法官任期即将到期,她又被上诉机构的大法官们推选为上诉机构主席。在世贸组织工作将近9年,张月姣曾担任20起案件的庭审法官和10起案件的首席法官,并就40多起案件提出自己的意见。针对本次美国政府启动单边色彩浓厚的“301调查”而引发的贸易战,张月姣认为,美国依据国内法,启动单边色彩浓厚的“301”调查规则,并采取加征关税措施,严重违反世界贸易组织最基本最核心的最惠国待遇、关税约束等规则。 张月姣:首先301条款采取单边措施是不符合WTO多边解决争议机制的,不是我判断你错了,我就拿起贸易大棒,这个WTO也有案例。1998年和1999年欧盟提出和美国磋商关于301条款的问题,有十几个国家作为第三方参加,这15个国家里面有12个批评美国301单边措施是错误的,强烈要求美国取消301规定。美国会上也承诺,向国会也承诺,执行301要按照WTO的规则,也就是按照多边去解决争议,如果WTO裁定说301里面指控的不存在,那就要取消它的做法,而不是先实行贸易大棒。 中国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是世界水平 张月姣:美国调查的内容指控也是有问题的。比如说中国窃取美国的知识产权,知识产权保护不够。中国专利法1984年公布实施,我从1986年就跟美国谈301条款,关于知识产权保护谈了12年,曲曲折折,这个过程中我见证了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从无到有,保护从一般水平到国际水平,这点我觉得我们可以理直气壮。世界专家都说中国的专利法、商标法、版权法的保护是世界水平,不仅是保护的范围扩大,保护的年限增加,我们的执法也是世界独一无二的。中国对保护知识产权下了很大的力气,这个并不是因为美国的压力。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是我们的国策。 美国指控华为没有事实依据 是在打压华为 5月16日,美国当局以国家安全为由,将华为公司列入所谓的“实体清单”。这种既没有公平的指控和相应的证据,也没给华为公司任何申诉机会,用立法代替审判,是张月姣作为一个法律人最不能接受的。 张月姣:我没有看到它指控华为的事实在哪儿。我去华为公司看到几年以前科研的投入已经达到它收入的12%,国际上是没有的,我觉得这很了不起。一个中国的民营企业不去追求利润,利润不是放在自己的腰包里,而是这么大投入到科研,我觉得他们的科研成果应该鼓励,这是对人类的贡献。不应该它比我先进我就打压它,这是没道理的,也不符合市场公平竞争,没有一个法治的原则。为什么说打压,因为它没有通过法律,任何时候都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实事求是最重要,这样才能以理服人,我没有看到任何证据说它窃取美国的情报。 国际贸易领域的传奇女性 她的朋友圈怎么看中美贸易摩擦? 75岁的张月姣是国际贸易领域一位传奇女性,曾经创造过很多个第一。第一个在世界银行担任法律顾问的中国人,第一个在亚洲开发银行担任欧洲局局长、助理法律总顾问的中国人, 第一位在世贸组织负责解决贸易争端的最高机构——上诉机构履职的中国籍大法官、主席…… 2017年,她又被世界银行行长直接任命为国际投资争端解决中心独立仲裁员,这样的独立仲裁员全世界只有十位,张月姣是担任这一职位的首位中国公民。 记者:您国际的朋友圈怎么看待这次中美贸易冲突? 张月姣:他们有的很坦率批评美国霸凌主义,觉得单边措施违背WTO规则,因为大家都是学法律的,都是WTO的专家,一看它这种做法就是错误的;也有的对中国表示同情,希望中国和美国能达成一个谅解,这是世界和平的福祉;有的也很诚恳,说我们在哪些方面应该继续做,比如改革开放,大门继续打开,做好中国的事情,“撼山易,撼中国难”。国家的谈判是法律上、政治上、技术上全面的博弈,也是体力上、智慧上、毅力上的博弈,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好。必须要坚持,不放弃! [详情]
美媒:中国发布旅行警告,美奢侈品商头疼 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4日文章,原题:中国旅游预警为美国奢侈品零售商带来麻烦 中国日前向公民发布不鼓励前往美国的旅游安全预警,这是美国中国两国之间一场日益痛苦的贸易争端的结果,如今该争端正使美国奢侈品零售商遭殃,后者依赖一掷千金的中国游客。中国公民是前往美国旅游和消费的最大外国游客群体之一。就美国中国双边贸易而言,旅游业是美国规模最大的对华出口行业,占其对华出口总额的近1/5。美国旅游协会(UTA)的数据显示,2017年来自中国游客和在美留学生的消费总额达353亿美元。 2017年,中国游客人均在美国消费6700美元,比国际游客的人均消费高约50%。中国游客还更倾向于购买珠宝、化妆品、服装和电子产品等高端消费品。出手大方的中国出境游客备受美国商家热捧,尤其是那些如今正遭到旅游放缓伤害的奢侈品零售商。由于受到全球经济放缓、美元升值和贸易紧张等多重因素的影响,2018年中国赴美游客人数出现15年以来的首次下滑。 作为奢侈品行业的风向标,美国珠宝及腕表品牌蒂芙尼本周二发布的营收报告表示,(今年第一季度)其对游客的销售同比下降25%,其中来自中国游客的降幅更为明显。蒂芙尼并非唯一将业绩不佳的原因指向中国游客波动的奢侈品零售商:路易威登去年也曾将其销售不振归咎于中国游客减少。 “中国在世界经济衰退后拯救了奢侈品市场,因此中国消费市场的健康至关重要,”总部位于纽约的奢侈品协会首席执行官米尔顿·派德拉扎如是说。(作者Sarah Min,丁雨晴译) [详情]
听知名中国问题专家傅立民一家纵谈中美关系 【环球时报驻美国特约记者 温燕】美国前助理国防部长、尼克松总统首席中文翻译傅立民(Charles Freeman)曾任美国驻华公使,是知名的中国问题专家。受“傅老爷子”影响,他的女儿、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高等国际研究院外交政策研究所主任傅瑞珍博士(Dr. Carla P. Freeman)和他的儿子、美国全国商会亚洲事务高级副总裁傅瑞伟( Charles W. Freeman III )也都是权威的“中国通”。过去半年,《环球时报》记者围绕中美建交40周年、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中美经贸摩擦等话题,先后采访傅立民先生和他的儿子、女儿,听傅老爷子一家纵谈中美关系,这堪称一段新闻佳话。 2018年12月17日刊登—— 美国资深外交官傅立民接受《环球时报》专访 我亲历中国变革,但低估了速度 “看上去很偶然的一件事会让人豁然开朗——一个中国个体户卖的面条让我意识到,中国的改革开放是真的!”曾在尼克松总统访华时担任首席中文翻译的美国资深外交官傅立民(Charles Freeman)说起中国40年的变迁如数家珍。傅立民曾出任美国驻华公使和助理国防部长,他还是美国布朗大学沃森国际与公共事务研究所高级研究员。他近日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专访时,不仅脱口而出提到与改革开放有关的历史事件,还会蹦出“党八股”“实事求是”等中文表述。在这位“中国通”看来,中国的改革开放惠及全球,其中也包括美国。因此,美国要调整好心态,认真面对中国的发展,这对美国来说也是新的考验。 个体户卖面条就是一场革命 环球时报:您是什么时候意识到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拉开序幕的? 傅立民:谈中国的改革开放,不得不提及邓小平。我很崇拜他。1978年12月16日,中美两国发表联合公报,宣布从1979年1月1日起正式建交。两天后,即12月18日,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那相当于一场革命。邓小平非常清楚在做什么,他打算通过美国来让中国向世界开放,并扫清旧有的苏联对中国体制的影响,代之以中国特有的、按中国人意愿规划的美好未来。但当时,美国还无人相信这一变化的来临,因为很多对中国感兴趣的美国人认为,三中全会可能就是又一个“党八股”,因此并没有太在意。我1979年时在美国务院负责中美关系事务,有一次到北京出差。有一个周六,我沿着南池子散步,快走到长安街时看到角落里有人推着小车在卖面条。我买了一大碗,边用筷子吃边问他:“你是哪个单位的?”他说:“我是个体户。”我马上意识到:这是一场革命。 回到华盛顿后,我告诉大家中国真的在发生改变,但他们认为我很荒唐。1980年2月,约有15位来自政府、智库及大学的美国“中国通”在华盛顿特区的史密森尼城堡搞过一次学术会议,主题是《2000年的中国会是什么样子》。记得当时我是唯一一位说:“邓小平改变了一切!我们应用新的眼光审视中国。美国要遵守对中国的承诺,否则,我们对美中关系的判断就是错误的。”在座的人都不同意我的观点,有的还嘲笑我。年轻气盛的我当晚骑着摩托车来到在国务院的办公室,通宵写出一篇《中国在2000年》的“备忘录”,预测中国将发生巨大变化。当我将“备忘录”发给国务院及美国在香港的外交官时,很多人仍认为我“高估了中国”。如果说我错了的话,现在看来,我当时还是低估了中国后来的发展,没想到中国能以最快速度发生着最大的改变。我当时还预测苏联2000年时仍会存在,其他人也是如此,所以我们都错了。 环球时报:您怎么评价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的成就? 傅立民: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成就巨大,我们应正视这一点。中国今天是行动者、参与者,由弱变强。美国对此很难调整好心态,但又不得不调整。 我最初了解的中国还处在“文革”时期。当时,我眼中的中国没有生气,比如女性的穿着都一样,没有流行式样。但改革开放就像激活了中国一样,仿佛一夜之间,色彩、化妆、美好的东西都出现了。在市场上,人们不再“等、靠、要”,而是变得主动。共产党在制定政策后,就放手让人们做他们想要做的事情。“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摸着石头过河”“不管黑猫白猫抓着耗子就是好猫”……这些都表明中国在寻求一切行之有效的方法。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还在于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改革消除了中国人民的恐惧心理,使他们拥有更多的幸福感和快乐感。当然,中国也出现了交通堵塞,出现大量流动人口。在城市中,各家各户都装上安全门、防护窗,还出现了我以前没有听说过的雾霾。开放给中国带来世界的多元文化。中国引进美国大片、韩剧,而当年我记得只能看阿尔巴尼亚和朝鲜的电影。“老外”已不再成为被中国人围观的对象,而我刚到北京时,有人问我:“你的头发是在哪儿烫的?” 改革继续,中国会更好 环球时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讲话说:“经历了5000多年的艰难困苦,中国依旧在这儿!面向未来,中国将永远在这儿!”您对这番话怎么看? 傅立民:中国领导人的讲话告诉世人:中国人有自己的历史传统,有自己的未来理念。我认为,苏联解体这样的事情不会发生在中国身上,而且也没有任何国家比中国更期待统一。过去40年,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巨大成功。未来的中国会不会更好?我认为改革仍是进行时,我相信中国能获得更大的成功。 环球时报:您的家族中学习中文,或喜爱中国文化的人多吗? 傅立民:上世纪60年代,我在哈佛法学院学习时就对中文、对中国感兴趣,后来我才知道我的家族与中国的渊源竟然长达近两个世纪。我的先辈中有的曾为孙中山先生工作,有的曾帮助北京大学建立最早的社会学科……我1969年1月2日开始学中文,一个背景是考虑到当时不稳定的地缘政治:美苏处于冷战,中苏关系也恶化,那时的美国必须向中国伸出双臂,并对向中国开放做准备。我想让自己身在其中,成为亲历者。受我的影响,我的孩子从小就对中文感兴趣。他们都有自己的中文名字,儿子叫傅瑞伟,女儿叫傅瑞真。儿子子承父业,无论是担任美国对华贸易谈判代表,还是顶尖智库中国项目主任或当前的美国商会亚洲区总代表,均与中国有关。女儿则是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学者,中美关系是她的强项。 不断犯错的美国给了中国动力 环球时报:您提到美国对中国发展的心态,这对中美关系会有什么影响? 傅立民:当前美中关系紧张,这是荒唐的,因为我们有许多共同利益。我认为,中国已从美国为主创建的国际秩序中受益无数。同样,美国从美中关系中得到巨大好处。某种程度上说,美国曾用台湾问题遏制中国,也曾用中国来遏制苏联。此外,中国通过改革开放使大量人口脱贫,这对世界来说也是大好事。中国还为包括美国在内的国家创造出巨大的劳动力市场。当美国经济不景气时,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商品价格很低。现在还有很多中国家庭将孩子送到美国留学。他们并不都喜欢美国,但他们学到许多东西,更为准确地了解美国和西方。 美中目前处于很糟糕的阶段,甚至是比“战略竞争者”的提法还要糟糕的阶段。但我认为,美中关系还会回暖。美国副总统彭斯最近说,美中当前是“冷战”。我并不相信冷战。我告诉你为什么:因为历史不会重演。而且,美国正在失去盟友。如果美国与中国开战,美国的那些盟友无人愿战,他们更愿袖手旁观。长此以往,美国将会失去其势力范围。中国已完全融入全球经济体系,供应链遍布各地。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也离不开中国,你不可能孤立中国。 也许可从两个方面看美中关系:一方面如果美中对峙,中国的改革会变得很难,因为从政治上来说,中国不能向美国让步;另一方面,来自美国的压力对中国来说是件好事,成为一种动力。如果我是一家中国公司,我会从中美贸易战中学到什么?我学到的是:美国是不可靠的,所以要尽己所能发展自己的产品,或寻求另外的合作资源,如欧洲、日本等国的产品,前者更为上策。尽管美国发动贸易战的目的是打压中国,但结果却适得其反——因为中国现在被激励起来发展自己的技术。美国这样做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所以,我不喜欢彭斯的讲话,他讲的大部分内容不正确,比如他说“美国总是帮助中国”。美国是想帮助中国,但有的时候美国并没有做到。 环球时报:在这种情况下,您对中国未来发展有什么建议? 傅立民:这很简单。中国首先需要保持冷静的头脑,不要“动怒”,继续让大门敞开。等现任美国政府结束后,中国与美国又将建立新的关系。美国和中国最终将在同一星球上共存。我们不得不这样做,因为美中双方谁也离不开谁。记得1995年当我从政府部门退休后,曾随一个美国代表团访问北京,并与军科院数位研究苏联和俄罗斯问题的中国学者座谈。他们非常明智,在讲到中国对外政策和国家利益时表示,虽然苏联解体了,但俄罗斯仍会“回归”,而一旦俄罗斯回归,我们想让他们成为朋友而不是敌人。对于美国,中国也需要非常谨慎小心。因为尽管我们关系时有恶化,美国会做些自毁前程的事情,但美国终会“回归”。当美国回归时,我希望中国一切准备就绪,双方恢复更多的合作。 环球时报:在中国强调要继续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扩大开放的同时,为什么美国却在退出各种国际组织和条约? 傅立民:美国没有树立一个好的榜样。我希望中国为国际社会树立好的榜样。如果美国执意退出,OK,这是美国所犯的错误。拿破仑说过:“当你的敌人犯错误时,千万不要打扰他。”所以,美国要是犯了错误,中国何必纠正和阻止它呢?当然,以中国创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为例,中国使国际规则和秩序得以延伸,但中国并没有破坏规则。中国需要改革,中国并不完美,自身发展也存在不少的问题。而世界变得更加复杂化。美国不能继续说了算。美国应习惯于这一点,不能强迫别人按照你愿意做的事来做。那样的做法不是外交的做法。让中国放弃“中国制造2025”是不合理的,中国有权发展。美国需要有新的政策,我有信心美国能做到这一点。这对美国来说是新的考验。 2019年1月22日刊登—— 美国全国商会亚洲事务高级副总裁傅瑞伟接受《环球时报》专访 对美中关系转危为安,我很乐观 美国全国商会亚洲事务高级副总裁傅瑞伟 ( Charles W. Freeman III )的办公室距白宫仅几十步之遥,门口木标牌上有毛笔正楷写的“办公室”3个汉字。作为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访华首席中文翻译、前驻华公使傅立民之子,傅瑞伟与中国有着与生俱来的不解之缘:他曾担任过美国对华贸易谈判代表、美国顶尖智库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CSIS)中国项目主任。他近日在接受《环球时报》专访时表示,美国不应将中国的经济崛起看成是对自身的威胁,应多看双方过去40年合作的成功之处,早日让两国关系转危为安。采访期间,傅瑞伟指着办公室墙上张贴的“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培养现代化建设的一代新人”等具有中国时代烙印的宣传画说:“我是把CSIS办公室的全部中国家当原封不动地搬到这里了。”据他透露,不仅自己子承父业,而且他的子女也精通中文,有望在不久的将来成为第三代“中国通”。 环球时报:您的身份有不少转变,但都与中国有关。这些转变是否让您能更好地了解中国? 傅瑞伟:我一直将经济和贸易问题作为研究中国的首要关注点,将战略和防御问题、文化问题作为第二层级的关注点。同样,我通过商务和经济问题这样的路径来关注美中关系。我的成长时期正是经贸问题成为美中关系首要问题的时候——当时经贸合作推动了美中关系向前发展。我认为:从中国对外开放之前那几年的美中交往,到1979年美中建交,再到现在,改变的只是某种美国对中国的商业态度。最初的一切都大有希望,美国商圈非常渴望美中关系强劲提升。我认为,尽管尼克松、基辛格等老一辈美国政治家视美中关系的战略问题高于经贸问题,而且在那个历史时期,战略问题的确至关重要,但随后经贸问题也年复一年地成为两国关系的核心所在。随着美中关系的成熟和复杂化,两国经贸问题也变得同等复杂,并使两国关系更富挑战性。如果你看特朗普总统的关税壁垒以及与中国的对抗就能清楚地感受到这一点。 环球时报:今年是中美建交40周年,您对中美关系的未来发展是否乐观? 傅瑞伟:当前,我们确实在经受痛苦。未来还很难说,但我对美中关系抱有希望,也很乐观。我认为,因为美中可以从以往成功(合作)中分享的“共同点”很多、也很重要,所以美中关系最终将转危为安。 环球时报:您预期中美经贸谈判在约定的90天里会达成什么成果? 傅瑞伟:90天太短了。我认为双方最好利用这90天为进一步谈判设定向前走的日程。这90天对美国来说正值节日季,对中国来说也有春节。我还是认为,双方建立信任是第一步。我确信特朗普政府将喜欢和希望在短期内看到中国购买额外的美国大豆。 环球时报:您如何看美国当前对“一带一路”建设的态度? 傅瑞伟:“一带一路”是令人振奋的项目,发展无止境。“一带一路”给中国以更大的发展空间,对欧洲、拉丁美洲国家的企业来说也是机会。我认为美国只是在一段时间内视“一带一路”为挑战,它会日益将“一带一路”看成机会,并参与其中。 环球时报 :您在研究中国发展问题时会做哪些对比? 傅瑞伟:在美中关系问题上,我和我的父亲持相似观点。我现在也可被称之为比较老的一代“中国通”了。回溯我父亲那一代人,他们认识中国的路径与现在的年轻人大不相同。现在的年轻人并不太了解美中关系史上的那段“奇迹”,当时双方的政治制度和两国人民的生活状态都如此不同,能跨越巨大差异开启和建立双边关系几乎让人无法想象。现在,中国在全球大家庭中的发展壮大令世人瞩目,因此,许多年轻人对他们所介入的美中关系期待值与前辈大不相同,或者说期待值更高。 回到我父亲的年代,那时双方的相似点寥若晨星。当我1981年第一次和父亲来到中国时,美国人与中国人间的相互交谈并不容易。当时在华的外国人是备受怀疑的对象,所以与中国人交朋友是难上加难。当你能交上一个中国朋友时会很有成就感。我在十几岁时交了第一个中国朋友,我和中国同龄人一起打乒乓球,跟他学北京话喊“好球”。对我来说,边玩边学中文乐趣颇多,也很兴奋。今天,如果我和美国年轻人谈起这些,他们会不以为然。但当时能交上一个中国朋友是件大事,在那个年代是非常不寻常的。 对于所有记得1978年前后美中实力对比的人来说,那时中国GDP占全球的比重很小。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应该清楚中国崛起、中国GDP增加背后的本质,而不应像今天的一些美国人那样将中国的经济崛起更多地看成是对美国的威胁。正如现在有美国人常批评老一辈说:“你们对中国不够强硬,你们对中国的经济崛起未持强硬观点。” 西方普遍认为中国崛起是个新生事物,认为中国从一个穷国一跃成为具有巨大影响力的国家。但我认为:在人类历史上,中国曾扮演过“大角色”,改革开放恢复了中国原来曾有过的“大角色”地位。包括我在内的很多美国人看到中国人因为改革开放而摆脱贫困,可以说:这一举措所产生的影响力和震撼力大于这个星球上的任何其他举措。世界上不乏帮助穷人的圣人,如特蕾莎修女,但她只能拯救很少的个体脱离苦海,她救不了整个国家。我的意思是如果就被拯救的人数来说:世界上很难找到第二个人能像邓小平那样拯救如此多的人,让他们摆脱贫困,世界上也很难找到第二种政策能像中国改革开放政策一样,让一个国家取得这样的成果。 这并非因为中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印度人口也不少,且在人口数量上很快将赶上中国,但印度在改革开放方面远不如中国。在我看来,中国比包括印度在内的许多其他国家都要开放。现实的中国并非像批评者所指的那样“还不够开放”。 环球时报:您曾提到,“中国正在研究美国失败的教训”。在您看来,这样的研究意义何在? 傅瑞伟:中国在吸取其他国家成功经验、规避其他国家教训方面一直做得很好。看看美国所犯的大量错误吧,中国已经从中吸取了不少经验教训。我认为中国不要过多地考虑如何来定义“中国模式”。美国也是这样,会说“ OK,这是美国经济模式”。实际上,并不存在精确或特定的“美国模式”或“中国模式”。我认为:努力试图将自身经济界定为某种模式的做法,无论对美国还是中国来说都不太好。 中国确实从欧美、日本以及东南亚一些国家有所借鉴。但我认为中国经济最成功之处就是“项目试点”——如果奏效就广泛推广,如果不奏效就放弃。改革是极富挑战的。因为我是美国商会的,我相信市场的力量。市场是确定如何改革的决定性因素。 2019年6月6日刊登——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中国问题专家傅瑞珍接受《环球时报》专访 将对华关系连根拔起有损美国利益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高等国际研究院外交政策研究所主任傅瑞珍博士(Dr. Carla P. Freeman),长期研究中国的内政外交,以及中国在国际舞台所扮演的角色。她近日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专访时表示:经贸关系受损让美中两国和其他国家付出许多代价。但她同时强调,美中关系正常化的历史实际上是一段很务实的历史,希望彼此能更多看到双边关系所形成的共同利益。 环球时报: 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研究中国的? 傅瑞珍:我很幸运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开始接触和了解中国,中国那时刚开始改革开放。我父亲是外交官(尼克松总统访华首席中文翻译、美前助理国防部长和前驻华公使傅立民——编者注),被派驻到美国驻华使馆,我们全家搬到中国。我在当时的北京语言学院学习过,也有机会到中国各地旅行。上耶鲁大学后,我开始正式研究中国,至今已过去30多年。 环球时报:在您看来,中国外交正面临哪些挑战或全球性问题? 傅瑞珍:随着中国政治、经济和军事实力的不断增长,以及对全球事务的参与,各国对中国的“对外意图”提出新的问题,并对中国的“国际领导力”提出新的期望。特别是考虑到中国最近的一些倡议,如成立亚投行等。中国的利益和其他国家的利益并未在所有领域都一致。在国家利益与全球承诺和期望之间寻求平衡并不简单,中国今天做出的选择将具有长远意义。中国也处于一些更为严峻的、会危及全球安全的“跨国威胁前线”,如气候变化。 环球时报:今年是中美建交40周年。“不能让矛盾分歧定义当前中美关系”是中方的表态。对此,您怎么看? 傅瑞珍:美中双方围绕市场准入和经济安全等问题的摩擦在加剧,这已超出我几个月前的研判。美国和中国在贸易方面的分歧不仅使这一具有全球重要性的双边经济关系面临风险,而且还有可能导致两国之间长期存在但一直被有效管控的紧张局势升级。经贸关系受损让美中两国和其他国家付出许多代价。但直到前不久,美国和中国似乎还能达成双方都能接受、或者说至少是可容忍的协议。坦率地说,现在我对美中短期内达成这样的协议不抱太大希望。最重要的是,美中在经贸方面的紧张态势不能蔓延到军事领域,在战略竞争逐渐升级的背景下,这是真正的危险。 依我所见,美中关系之所以得以建立,是因为对双边关系达成共同利益的认识超过双方对彼此的担心。我认为,在过去40年的大部分时间里,美中关系的平衡产生出更多共同利益。自美中关系正常化以来,管控分歧以实现互惠互利的能力是美中关系的一个特征。实际上,美中关系正常化的历史是一段很务实的历史,这应该也能为达成一个务实的贸易协议以及共同努力和平解决其他分歧打下基础。在我所在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推动美中关系正常化的关键人物——布热津斯基博士曾是多年的高级研究员。2016年底,布热津斯基博士提出“一个美中能够合作的世界是能使美国影响力最大化的世界”。换句话说,对战略格局的研究和对美国利益的评估让布热津斯基认为,“将与中国的关系连根拔起”所得到的短期利益意味着一个不那么稳定的世界,而这样的世界并不有利于美国利益。我同意布热津斯基博士的看法——在一个中美能够实现最大化合作和最小化冲突的世界,美国的实力才能形成最大化。 环球时报:谈到中美贸易摩擦,美国农民的利益受影响有多大? 傅瑞珍:美国农民是伟大的爱国者,他们为自己的国家尽了最大的努力。他们很坚韧,但增加关税对他们来说无疑是非常艰难的。毫无疑问,美中之间负面的经贸动态会让双方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付出很高代价。 环球时报:前不久,一些美国政要的言论让人感到,美国正在对中国发动新形式的冷战。对此,您怎么看? 傅瑞珍:美国经济比许多中国评论家评估的更具弹性。正在发生的事情是,美中贸易和投资关系中长期存在的结构性问题达到临界点,美国企业和一些选民感到非常沮丧。美国企业希望更多地进入中国市场,更多地保护他们的技术创新,而那些把失业与中国联系在一起的选民也很沮丧。但是,我们所看到的不是新冷战。因为尚未达到冷战所特有的经济脱钩和激烈的意识形态竞争阶段。然而,这个趋势是令人担忧的。 环球时报:您怎么看中国对国际社会的贡献? 傅瑞珍:中国经济能持续增长并为如此多的人口提供更好的生活质量。中国从改革之初相对贫穷的国家转变为现在拥有数亿中产阶级的国家。这些都是不可思议的成就。中国自身选择的政策让中国人的聪明才智得以发挥,让国家创造出惊人的经济活力。中国的经济增长也被视为对国际的贡献,有助于推动全球的发展。同样值得强调的是,中国承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这就要求中国改变其经济的许多方面,包括能源结构。我们有理由期待中国及富有才干的中国人民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详情]
美多所大学报告中国学生减少 校方人员感到不安和担心 “中国留学生最多的美国大学表示,该校的中国学生人数出现十多年来的首次下降”,据美国广播公司(ABC)网站4日报道,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周二公布的数据显示,该校2018年的在校中国留学生人数比前一学年减少120人。该校官员将此归咎于美国的签证政策。同样的情况发生在许多美国高校。香港《南华早报》4日报道称,总部位于纽约的美国国际教育协会2018年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在所有受访的540所美国高等教育机构中,近一半都表示中国新生入学人数有所减少。 ABC称,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的中国留学生人数曾呈现出令人难以置信的骤增趋势,从2000年的37人飙升至近年来的5500多人。数据显示,在该校就读的中国留学生人数2013年为4521人,之后稳步增长到2017年的5845人,2018年降为5725人。报道称,这一变化的背景是,中国教育部近日发布赴美留学预警中提到的美国“打压”中国留学生签证,此外,该校还发生了中国访问学者章莹颖遇害案,但校方称此案与中国学生入学人数减少无关,主要是因为中国留学生越来越难以进入美国。 报道还称,由于担心中国学生减少导致学费收入骤减,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曾在2017年7月投保42.4万美元防止此类损失。保单规定,一旦该校某学年来自中国学生学费的收入降低20%,就将触发理赔条款,投保期3年。尽管迄今为止中国学生减少尚不足以触发理赔条款,但2019年的数据需要等到今年秋天才能确定下来。 “在北京发出留学预警后,美国高校为中国学生减少做准备”,《南华早报》4日以此为题发文称,1980年,中国留学生在美国所有国际学生中的占比不足1%,到2017-2018学年,该比例已经高达1/3,中国留美学生总人数达到363341人。美国国际教育协会的数字显示,如今中国学生每年为美国经济贡献近130亿美元。但分析人士表示,由于紧张和不信任日益扩散,如今美中两国正在更多新领域“对峙”。 报道称,在约有4.7万名学生的密歇根大学,中国学生在许多学科都是人数最多的外国留学生群体,总数多达3000余人。“这当然已使我的所有学生感到更焦虑,”密歇根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高敏(英文名玛丽·加拉格尔)表示,许多中国学生不但更难以在美国学习,也更难以毕业后留在美国,“这种状况很糟糕,我很担心”。她预计明年申请到该校留学的中国大陆本科生和研究生都将减少。《华盛顿邮报》3日称,乔治·华盛顿大学招生负责人索罗马乌表示,截至本周一,已有10名被该校录取并交付押金的中国学生决定不再到该校就读,这一现象比以往更多,而且他听说其他美国高校也在出现类似状况,“我们都对此忐忑不安”。 《南华早报》称,美国威尔逊中心基辛格中美关系研究所所长戴博(英文名罗伯特·达利)说,“坦白说,许多美国大学为收取学费而过度招收并过于依赖中国学生,有关大学需要为学生减少未雨绸缪”。他表示,在目前的政治氛围下,中国发布赴美留学预警出于“合理的担忧”,“几代中国学者都在感到他们正越来越被怀疑是‘坏人’或间谍,这大多数都没有根据。” 美国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前会长何立强(英文名约翰·霍尔登)表示,美国高校都异口同声地发表声明表示欢迎中国学生,许多大学校长的此类表态都有据可查。但据路透社5日报道,美国政客正试图通过立法,使中国学生和学者更难进入美国。多名共和党议员4日提出法案,要求美国大学和学院更多地报告他们从中国获得的资金,禁止与中国军队有联系的学生或学者进入美国,或设定新的限制阻止其参与敏感的学术研究。路透社分析称,尽管美国两党越来越关注中国的安全风险,但个别法案几乎没有机会通过。控制众议院的民主党人警告不要将中国学生和学者标签化,中国学生对美国经济贡献巨大。美国教育委员会高级副总裁特里哈特尔说:“我们相信来自各国的绝大多数国际学生都会以最好的意图来到这里,我们应该继续鼓励他们来。” 环球时报 萧强 [详情]
铁流:让本土市场成自主技术根据地 过去几十年,我国发展核心技术形成了以市场换技术和市场带技术为主要特点的两条道路。所谓市场换技术,就是通过合资等方式向国外企业开放中国市场,希望在合资过程中获得次一级的先进技术,通过消化吸收,最终形成我国独立自主的研发能力,我国汽车产业是市场换技术道路的典型代表。 所谓市场带技术,就是充分发挥我国体制优势和市场优势,充分利用本土市场,通过体制内市场引导,形成技术能力,带动技术进步,再参与国外市场竞争。我国航天产业是市场带技术道路的典型代表。 事实证明,在汽车等产业的整体技术提升方面,以市场换技术的模式有历史成绩,但在发展核心技术方面,这条路没有取得预期效果。尤其就芯片这个行业来说,走市场带技术之路更有利于我国发展和掌握核心技术。 我们可以在以下三个方面推进市场带技术。 首先是政府部门订单。政府部门是自主技术的最佳孵化池。可以考虑在政策上加大力度引导、迅速推进国产芯片在政府部门的应用,在当下已经有自主芯片成功规模化试点先例的情况下,应快速加大应用比例,快速形成替代。 其次是在关键行业市场建立根据地。石油、电力、交通、金融、电信等一些关键行业事关国家命脉,因而必须实现国产化替代。同时这些行业应用软硬件关联度高,软件生态相对于民用场景要简单很多,比较适合国产芯片进行替代。因此,可以在石油、电力、交通、金融、电信等一些关键行业形成规模化应用,建立“根据地”,实现正向循环。 最后是在商业市场循序渐进形成替代。由于商业市场对芯片的价格、性能、功耗等参数非常敏感,在国产芯片和国外芯片有差距的情况下,盲目推进国产化替代有可能适得其反。宜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一块领域一块领域地争取。比如鼓励民间商业公司采用国产芯片,对于采购比例和规模较大的公司,可予以一定政策优惠,比如减税。以实际商业利益鼓励商业公司去采用国产芯片。 对中国企业来说,美国一意孤行的“脱钩”是挑战,但也包含化危为机的机会。一方面,中国IT整机产业会比较难受;另一方面,也会使这些企业对美国供应商多一手准备,并有目的性地扶持本土芯片供应商。同时,国家将投入更多资源用于自主研发,那些鼓吹“造不如买”的声音也会失去市场。 中国是全球最大电子消费市场,这是我们发展自主技术的信心所在。以市场带技术的方式发展本土芯片产业,诚然无法一蹴而就。但只要持之以恒,一定能打赢这场持久战。(作者是科技金融观察家) [详情]
香港《南华早报》4日文章,原题为“随着贸易战将焦点转移到国内,中国本土品牌从复苏中获益”。40多年前,中国的大白兔奶糖曾是中国美国关系回暖标志。如今,随着贸易战持续,大白兔作为中国消费者对本土品牌热潮的一部分,重新引发人们的兴趣。 尼克松访华时,周恩来总理曾赠送大白兔奶糖。如今,这种牛奶口味糖果与其他一些历史上有名气的本土品牌一道,乘着国货热潮以跨界新形象吸引着新一代年轻消费者。 此类需求将助推中国经济转向本土消费驱动,以应对出口减少、经济放缓及贸易战的影响。国潮还将提供中国打造本土品牌、产品和服务的动力,减少对西方进口的依赖。分析人士说,政府一定会支持国潮,因为这能帮助中国品牌提升商业价值。 在这轮国潮热中,不仅像大白兔奶糖、回力运动鞋、上海晨光文具等历史悠久的老品牌从中获利,新的国产品牌也加入其中。 生产大白兔奶糖的上海冠生园食品有限公司已有百余年历史。市场部经理沈勤峰(音)认为,中国消费者尤其是年轻人对国产品牌兴趣不断增长,这是任何国家发展故事的自然轨迹,并不一定是由贸易战引发的民族情绪所驱动,“今天的消费者对新事物新想法更开放……对本土品牌的接受是不可避免的。”国潮代表一种认可——本土品牌质量并不比外国货差。 有报告显示,2000年后出生的中国消费者具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认为购买国货意味着支持国家。2018年由腾讯发布的该报告显示,超过半数受访者不认为外国品牌具有附加价值。国潮崛起的背后,是中国在线零售大鳄的支持。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原创设计以及本土产品在淘宝上的销售额增长17%。购买原创设计类商品的消费者日均48万人,其中近半是90后和95后。 专家说本土品牌曾被认为是过时的,需融入活力、时尚来吸引年轻人。本土品牌复苏动力部分源于投资者认识到其中的商机。上月大白兔与中国香水品牌气味图书馆跨界推出奶糖味香水和护肤产品。大白兔去年还与上海化妆品品牌美加净联合推出润唇膏。来自中国消费者的反应令人鼓舞。(作者Elaine Chan,张慧中译)[详情]
李稻葵:中国经济韧性扛得住经贸摩擦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白云怡 谢文婷】编者的话:世界最大的两个经济体陷入经贸摩擦,这将给它们自身以及全球带来什么影响?整个国际舆论场都投入到了这场大讨论中。相比于美国这一老牌西方工业国家,代表着新兴力量的中国崛起的时间不算长。一些美国人认为,如果美中进入长期博弈,中国经济有可能被“打垮”。事实真的如此吗?中国经济的内生动力与韧性又在哪里?近日,《环球时报》记者就此话题专访了两名学者。一位是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前任委员、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院长李稻葵,另一位是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论坛)欧洲业务前副总裁、太和智库欧洲中心主任托斯登·耶里尼克。 美方新一轮关税措施对中国今年GDP增速的影响不会超过0.2% 环球时报:从6月15日开始,华盛顿将正式针对进入美国的部分中国商品提高关税,从加征10%提升至25%。这会对中国经济造成哪些直接影响? 李稻葵:最大的影响主要在心理和信心层面,即一些投资者信心不足,把中美贸易谈判中的波折和国内的部分经济问题混在一起。但具体到实体经济领域,我认为影响相对有限。因为去年许多中国实体出口企业已有所准备,加快了出口速度,所以今年中国出口数据下降,其实反映的是去年提前“抢”出口的结果。 短期来看,今年下半年中国的出口情况可能会继续低迷。但从2007年以后,中国经济对出口的依赖度已明显下降,目前出口占我国GDP的比重只有15%至17%,比2007年下降一半以上。至于对美出口,现在只占GDP3%左右,所以美国新加征的关税短期内不会对中国经济增长构成太明显的影响。美方新加征关税的落地对中国今年GDP增速的影响不会超过0.2个百分点。 从中长期来看,美方的这一关税措施反而将推动中国经济结构继续加速调整,产业重新布局速度加快,比如一些出口型的企业把市场转向国内,或将一部分生产环节转移到越南等周边国家。 环球时报:中美经贸摩擦中,生产线大规模离开中国是人们最担心的后果之一。您怎么看待这种可能性? 李稻葵:今天中国产能转向周边绝对不会像当年美国产能转移到中国这样彻底,因为中国自身拥有一个非常巨大的、走不掉的市场。在纺织品、汽车、家电等领域,几乎都占到全球市场1/3左右。这么大的市场无法仅通过境外加工企业来满足。更重要的是,中国的生产企业多年来已在国内形成了完整的配套体系。在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从一颗螺丝钉到关键零部件,都有完整的生产体系,单一企业很难离开这个体系转移到越南等其他国家。 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是,生产过程中的最后一个环节,即加工、组装环节,从中国转移到越南等国,并从那里出厂后直接出口到美国,但大部分具有附加值的环节依旧在中国。所以,中国产业空心化的情况不会出现,但中国产业链随着贸易战的加剧离美国市场越来越远的情况却有可能发生。 未来三到五年是中国经济关键中的关键 环球时报:如果中美真的进入长期经贸摩擦,中国经济发展的重点和方向是否会出现什么变化? 李稻葵:最大的变化是让中国彻底意识到,产业升级从此应当以独立自主的方式进行了。以前我们会希望通过购买技术、并购企业等措施推动国内的产业升级,但现在看来这条路已经走不通,尤其是一些关键技术不得不依靠自身了。美国今天可以搞贸易保护主义,明天就可能在一些技术问题上设置壁垒,后天又有可能因为伊朗等国际问题对我们实施制裁,因此中国经济必须加快自我升级,加快调整和创新。另一个重要影响是,中国将更加意识到“一带一路”合作的重要性。我们的产能和投资将更多流向“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尤其是中东、东南亚等具有广阔市场的地方。 环球时报:从中国自身来看,您认为创新是否已构成促进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什么时候创新产能的增长能填补传统产业增速降低给中国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 李稻葵:中国的产业链条正处在提升阶段,珠三角和长三角都已拥有大量科技型企业。在全球范围内,我们的产品和设备正在逐步替代日韩和欧洲的产品。中美贸易战可能会为这一进程带来一两年的“阵痛期”,比如面临一些核心技术和产品的禁运。但从长期来看,它将倒逼国产核心设备与技术的发展。 另一方面我们需要看到的是,很多中国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依然不得不面对淘汰、转型和升级的压力。 可以说,今天我们正处在一个“新陈代谢”的转型期,而这也是中国经济当下的“痛点”。但我认为我们可以在未来三到五年内解决这个问题,那时新产能带来的增长可以填补旧产能削减带来的缺口。因为一是那时我们的内需市场更加丰满,二是我们的产业链条分布更加合理,对美国市场的依赖进一步降低,三是如果干好了,中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届时将大幅度上升。所以,未来三到五年是关键中的关键,我们一定要做到三个“加快”,即加快国有企业体制改革、加快科技创新体制改革和加快国内市场的培育。 外企对中国市场的判断受两种作用力影响 环球时报:您如何评价中国目前的投资营商环境?未来数年内,中国能否继续保持对外资以及外企的吸引力? 李稻葵:中国的投资营商环境比之前有极大改善,主要体现在政府更加公开透明,许多程序和事情也更加简单和便利。此外,考量营商环境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一个国家政府能否为企业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难题。比如,政府能否帮助协调企业主和工人的矛盾?当企业遇到征地难等问题时,政府能否有效平衡各方诉求?在这方面,中国政府可以说是全世界做得最好的之一。 不过,营商环境的改善未必意味着对外资吸引力一定上升。目前外企对中国市场的判断同时受两种作用力的影响:一是中国对外资政策的放宽,这吸引更多外资进入中国;另一方面则是中国企业自身实力的上升,这导致外企面临的竞争日益激烈。比如中国的车企吉利发展起来了,大众和丰田的日子就没有以前好过了;格力起来了,松下和日立的空调就卖得没那么好了。中国企业的崛起导致外资企业利润空间缩小,进而对中国市场的兴趣下降,这不是中国投资环境的过错,而是一种自然的市场趋势,只是很多外企不愿意承认这一点。 环球时报:您怎样看待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趋势?中国的增长是否是可持续的,是否有足够的韧性? 李稻葵:从中长期看,中国的增长依然有巨大潜力。我认为中国将在相当长时间内保持6.5%到7%的GDP增速。第一,中国不缺少资本储蓄,储蓄可以通过投资转换成资本。第二,中国劳动力的素质在不断提高,中国每年有约800万大学毕业生,其中很多是学习工程和技术的理工科大学毕业生,他们将会在中国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中发挥重大作用。第三,中国目前有约14亿人口,但进入中等收入阶层的只有4亿,还有10亿老百姓的收入和生活水平有很大提升空间,这也意味着巨大的增长潜力。事实上,这部分人口的收入也在持续增长,若干年后,它们也会转换成消费。所以,总的来说,中国具备了很多重要的发展要素,只是我们需要通过进一步改革来释放所有这些发展动力。 达沃斯论坛欧洲业务前副总裁耶里尼克:中国的发展让西方变得更加富有 环球时报:您认为,如果中美短期内无法达成贸易协议,这将对中国经济产生什么影响? 耶里尼克:首先我想说的是,中国经济已在经历变化,这与贸易紧张无关。从强调增长速度到更关注发展质量,这本身就意味着一些结构性调整,对中国来说是有利且有必要的。虽然这一过程必然会产生一些代价,但我认为中国需要这种“升级”。 考虑到中美之间巨大的贸易量,中国经济当然会受到一定冲击。一些美国公司可能会把供应链转移到中国以外的其他市场,这将在中期时间内对中国的GDP造成影响。但我们也需要看到这种情况下的机遇:为降低未来的风险,中国已开始寻找不同的市场,比如非洲就是一个很好的合作伙伴。该地区和中国在人口统计上的匹配度很高,年轻人比例高,人均收入相对较低,而中国正面临老龄化的挑战,并有向非洲提供基础设施的巨大能力。在这一层面上,“一带一路”合作将对中国经济提供相当积极的帮助,它不仅提高了贸易质量,也让中国可以拥有更加一体化的供应链。 环球时报:您如何预测中国经济中长期的发展前景? 耶里尼克:总体来说,我认为中国正走在正确的轨道上。经济发展有三个阶段,依次是依赖廉价劳动力、基础设施投入和自然资源开发的要素驱动型经济、效率驱动型经济和创新驱动型经济。现在西方发达国家主要是创新型经济体,而中国是一个正在跃入创新型驱动的效率驱动型经济体。 由于效率驱动的收益正在递减,所以我们看到中国对创新的需求很旺盛,并出台一系列鼓励创新的产业政策。我认为,这些政策具有很强的合理性。西方有人批评这是一套保护主义政策,但我们必须看到中国有约14亿人口,某些技术不能只依赖市场调节。事实上,西方在金融危机后也得出了类似教训——需要对金融市场监管并设定限制。但当这些认为应给金融市场设定限制的西方人谈到中国时,他们却突然说,中国必须立即百分之百开放,这明显是自相矛盾。 环球时报:您如何评价中国目前的投资营商环境? 耶里尼克:尽管中美经贸关系紧张,但中国的贸易仍在增长。事实上,中国正在对更多企业开放,它对欧洲企业的开放可能比对美企的开放要多些。 对于外国直接投资来说,中国仍然是一个巨大的市场。一方面,欧洲商会一直在搜集企业界对中国市场的关切,并与中方讨论建立更加保障公平竞争的商业环境、保护知识产权等问题;另一方面,我们也都知道西方因为中国的发展而变得更加富有。中国也是一样,这种双赢的局面应该持续下去。 环球时报:您认为中欧经贸关系中最急需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耶里尼克:我认为中欧之间最紧迫的问题其实是中美经贸摩擦,这将影响欧洲的投资决策。另外欧洲应该更加明确自己到底想和中国保持怎样的关系,并与中国保持对话与沟通。不仅是靠单个国家维系和中国的双边渠道,也要通过代表欧盟整体的机构来对话。沟通之后必须有实际行动。现在,欧洲和中国都有责任加强相互之间的信任。 [详情]
港媒:为何说对华贸易战越来越愚蠢 香港亚洲时报在线4日文章,原题:对华贸易战变得越来越愚蠢 贸易战已对美国经济造成数百亿损失。但好像不够糟,特朗普威胁若得不到他想要的协议,将对更多中国产品加征关税。特朗普可能要长久地等下去了,因为中国正针锋相对地反击,并誓言采取更多反制措施。那样一来,美国经济会遭受更多打击——远比特朗普愿承认的更沉重。 来自中国的“进口”很大一部分是美企在华制造。若特朗普如其威胁的那样对所有中国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美国经济受损会大得多。美国GDP会减少逾1%,将损失超过200万个就业岗位,家庭年均收入可能减少2300多美元。 贸易战不仅损害美中经济,还会把与全球供应链直接或间接相连的其他国家拉下水。贸易战破坏供应链,就好比把钱倒在下水道里。结果会造成所有涉及供应链的经济体都放慢增长速度。 特朗普政府所做的最蠢的决定,可能是禁止中国制造的电信设备进入美国市场,并阻止美科技公司向中企如华为供货,这会造成利润和市场损失,破坏全球网络生态系统。而最大的输家将是美国科技公司,它们有可能失去中国市场。更重要的是,科技战会打乱全球电信供应链。西方智能手机和其他电信设备的许多零部件是在华生产的,美欧日韩公司至少短期内会遭遇运营困难。 当然,中国科技公司短期内也会受打击。但许多分析师认为,中长期而言,华为可能有足够能力变得更强。 若中国真违反了世贸组织规则并“吃掉美国的午餐”,若华为确实对美构成安全威胁,那美国有权保护自己。然而,华盛顿所称的“不公平”贸易、科技间谍等,所有此类指控无非是危言耸听的猜测,目的是获取国内支持与中国对抗。此外,即便有盟友协助,若不诉诸全面经济或军事战争,美国要想“让中国屈服”为时已晚。而对经济或军事战争,连对华鹰派可能都不敢尝试。(作者肯·莫克) 新加坡亚洲新闻频道4日文章,原题:在这场贸易战中,中国在等待时机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源自对双边贸易逆差的根本性误解。举个简单例子,我去便利店购买零食和咖啡。这家商店没从我这里买过东西,这相当于我对该店有贸易逆差。按特朗普的逻辑,我必须跑回店里抱怨这种不平衡,坚持要商店从我这里购买等值的东西。若每个国家都按这种逻辑行事,我们很快会倒退回以物易物的时代。 如今孤立中国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比如北京推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已有100多个国家和近30个国际组织参与。目前,中国实际上是在等待时机,知道美国不太可能坚持高关税太久。若美国坚持那样做,最终结果会是在全球经济中给中国让出空间。(作者考希克·巴苏,乔恒译) [详情]
伊朗外交部:美对华贸易战是“经济恐怖主义”行径 [环球网报道 实习记者 王博雅琪]伊朗外交部发言人阿巴斯·穆萨维3日表示,发动针对中国的贸易战是美国为保住目前地位向别国施加非常规成本的做法,注定失败。德黑兰谴责这种“经济恐怖主义”行径。 伊朗伊斯兰通讯社报道截图 穆萨维的上述讲话经伊朗伊斯兰通讯社报道后被RT等国际媒体注意到。穆萨维在讲话中说,过去几个月的贸易战已经是国际社会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其结果和影响早就超出了双边贸易范畴,会影响全世界所有人的福祉与繁荣。他说,特朗普政府的挑衅作风在其屡次退出国际协议,对别国施加单边制裁等方面已展露无遗,对中国发动贸易战是又一例证。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截图 穆萨维说,美国基于同样的行为方式,苛求中国让步,同时试图把政治考量拽入经济领域,伊朗谴责这种“经济恐怖主义”行径。 穆萨维还说,数据显示,美国发动对中国贸易战会让全球GDP在未来两年损失6000亿美元。他表示,美国现在的做法是其在面对别国崛起,自己相对衰落的现实时做出的反应,这种行为方式,美国必须认真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 (本文来自于环球网)[详情]
资料图: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图源:新华社) 日前,在日本东京举行的第25届“亚洲的未来”国际交流会议上,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在开幕式的主旨演讲中指名道姓地批评美国压制华为的劣行和在国际交往中的霸道行径,并公开力挺华为。作为一位在国际上有着重要影响的资深政治家和国家领导人,马哈蒂尔直率的讲话,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也迅速成为东西方媒体报道的亮点。 近期,在中国美国贸易战不断升级,对世界经济产生的负面影响逐步显现的情况下,马哈蒂尔的相关表态,鲜明地表达了马来西亚政府对华为的支持和对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的反对。马哈蒂尔不但在国际舞台上说了公道话,实际上他的表态也是广大发展中国家想说的心里话。事实说明,霸权主义、单边主义不得人心,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逆历史潮流而动终将会受到历史的唾弃。 从马哈蒂尔长期以来对东西方关系的观点来看,他对超级大国霸权主义的批评并非是一时冲动。在长期的政治生涯中,马哈蒂尔一直以敢于公开对西方说不,敢于批评霸权主义而在东南亚地区及国际上独树一帜。马哈蒂尔崇尚“亚洲价值观”,倡导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对“西方价值观至上”等谬论一贯持批评态度。这在当前形势下有重要现实意义。他曾多次在不同场合抨击西方的所谓“新殖民论”。他常举的一个例子是:“我们同中国做邻居有两千年了,但他们从未试图征服我们。欧洲人1509年来到东南亚,两年后就占领了马来西亚。” 马哈蒂尔时隔十多年重新执政后仍然保持独立、敢言的行事风格。2018年,马哈蒂尔在美国纽约出席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的活动时,公开批评特朗普,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公开说,“我告诉过媒体,很难与一个在24小时内改变3次主意的人合作。” 马哈蒂尔2018年执政前说的一些话和执政初所做的决定,曾让人们担心中马关系因此而倒退。但后来的事实证明,中马关系的基础牢固,未因为马哈蒂尔独立、敢言的风格而受损。 实际上,中马关系长期保持友好,双方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务实合作,中马成为亲密友好邻居和真诚合作伙伴,这与马哈蒂尔对中马关系的积极推动分不开。中国和马来西亚建交45年来,一半时间在马哈蒂尔总理任内。2019年4月习近平主席会见马哈蒂尔时,特别赞扬他对中马关系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 继2018年访华后,2019年4月份马哈蒂尔再次到中国,出席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他表示马方支持“一带一路”倡议,愿学习借鉴中国发展经验,加强双方各领域合作。他指出“一带一路”有利于世界,还呼吁国际社会需要更好地了解和认识“一带一路”。马哈蒂尔曾向媒体表示,包括马来西亚在内的东盟国家对中国持对抗性立场是不明智的行为。中马建交45年的实践证明,只要中马双方相互尊重和信任,相互理解和支持,照顾彼此重大关切,中马关系就能顺利发展。马哈蒂尔作为中国的老朋友一定会继续为中马关系的发展作出更多的贡献。 (朱振明,中国(昆明)南亚东南亚研究院研究员) 原题:朱振明:为马哈蒂尔的仗义执言叫好 [详情]
港媒:中国不接受外人发号施令 (作者Leslie Fong是新加坡《海峡时报》前总编,乔恒译) 香港《南华早报》6月1日文章,原题:特朗普在美中贸易战的最大错误——没意识到中国人绝不会再屈服 当前,美国试图通过经济和其他手段压服中国,然而中国领导人和中国人民挺直脊梁。那么,是什么让他们做到这样?笔者认为,是对外国列强曾经强加给中国的屈辱世纪的集体记忆。屈辱世纪开始于“第一次鸦片战争”,那个时期给中国的民族自豪感造成难以忘怀的伤痛。 只从做交易的角度考虑两国关系的美国政客们,根本无法理解支撑中国韧劲的那种民族自尊心力量——是发自中国民众内心深处的。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对此心领神会。他上周撰文称,美国对中国民族主义情绪的漠视,近乎把所有能尽快解决分歧的窗户都关上了。 或许美国一些鹰派对此有所了解,但根本不在乎中国民众的感受。毫无疑问,他们觉得美国强权会胜出,毕竟过去几十年来美国对其他国家欺凌惯了。所以,特朗普政府不断加大施压力度。可结果发现,一个曾经屈从、最终站起来的民族,绝不想再跪下去。特朗普政府很快会意识到,哪怕面对(来自美国的)最密集的恐吓,中国人也不会像加拿大人或日本人那样任人摆布。 特朗普政府试图对中国人发号施令,告诉他们中国在向工业和科技前沿发展时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这只会撕开才刚刚痊愈的中国人的心理伤口。历史上,中国曾不得不把关税主权交给外国人,还遭受其他种种屈辱。中国人民绝不会允许这种痛苦历史重演。 北京领导人十分清楚,所谓贸易战不只是多买大豆、波音飞机,或同意做某个贸易让步、遵守某项协议这么简单。美国要求中国服从其意志,放弃在一些尖端科技和产业的领先地位。北京认为这是打着贸易战幌子试图殖民化中国,并通过媒体公之于众。中国人将与这种针对其主权的全面攻击做斗争,奋战到底。他们别无选择。 西方尤其是美国觉得,中国崛起是对其世界秩序主导地位的严重威胁。现在他们终于采取行动,来势汹汹。中国领导人对此不会惊讶。过去20年来他们一直竭力告诉世界,中国不会去挑战任何人,希望得到信任。难以想象他们没对最坏情况做好准备。如今美国霸权拥护者认定中国目前依然脆弱,再不动手扳倒中国就永远没机会了。他们发现白宫现在的主人能替他们冲锋陷阵,若搞得天下大乱局面不可收拾,自有人承担责任。 一方似乎心痒难搔,另一方坚如磐石,两者相遇会怎么收场呢? 对美国人来说,要么变本加厉,要么改变主意,不情愿地接受中国绝不会屈服的现实,接受最好的选择是达成两国合作又竞争的协议。笔者认为,中国方面的想法是,若不能找到可接受的妥协,那么可以等待。同时,他们在思考未来行动时会继续以史为鉴。 北京将与美国人斗争,而不会只是坐待时来运转。中国会采取针对性方式——打击特朗普的政治基础,包括美国农民;打击公开支持他的美国企业、在华美企,以及限制稀土出口等。[详情]
美媒:民意调查显示62%美国人认为其将为加关税买单 彭博社援引美国蒙茅斯大学近日公布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有62%的美国成年人认为美国对中国加征的关税更多地要由美国消费者承担。 这项民意调查显示,接受调查的美国成年人约有62%表示,美国对中国加征的关税更多地要由美国消费者来承担。 蒙茅斯大学民意调查研究所所长帕特里克·默里在一份声明中说:“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在过去一年中没有取得任何成果。现在,大多数美国人都表示他们自己将会为中国美国贸易战买单。” 彭博社分析称,从技术上讲,中国商品抵达美国后,是由美国进口商来支付关税的。进口商可以选择自己承担因关税而增加的成本,或者选择把成本的增加转移给批发商,而批发商则可以将其转移给零售商,零售商则很可能会提高商品的售价。因此,许多经济学家认为,更高的零售价是不可避免的结果。 另外,这项民调还显示,同样有62%的美国成年人“非常”或“有些”担心贸易战会伤害当地经济。 蒙茅斯大学的这项调查于5月16号至20号进行,共抽样调查了美国802名成年人,误差幅度为正负3.5个百分点。 [详情]
美国农业再传“坏消息” 参考消息网6月2日报道外媒称,一家美国银行业监管机构5月29日称,今年年初拖欠贷款的农户数量增加,表明全球贸易紧张情势可能正在拖累本已受困于大宗商品价格持续数年低迷的农业领域。 路透社5月29日报道,美国联邦储蓄保险公司(FDIC)官员指出,一些农业银行报告资产质量恶化。 “我们看到一些压力正在显现,”FDIC保险和研究部门负责人戴安娜·埃利斯在新闻发布会上说。“受影响的主要是国内中部地区的社区银行。” 埃利斯称,由于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多年来农业领域的压力一直在增加,她还指出农户收入只有6年前的一半。 她说,社区银行非流动贷款中,农业贷款占比第一季升至1.28%。这是2011年第三季以来的最高比率。非流动贷款指至少逾期90天未还,或处在不应计状态的贷款。 报道称,根据5月29日公布的FDIC数据测算,如果把逾期30天以上未还贷款算在内,社区银行的农业贷款违约率为2.19%,为2011年第一季以来最高。 过去一年,大宗商品价格承压。 报道介绍,中国是美国大豆的最大买家,如今已大幅减少对美国大豆的购买量。大豆是美国最有价值的出口农产品。 在所有FDIC担保的银行中,至少逾期30天未还或处在不应计状态的农业贷款占比升至2.39%,为2012年第一季以来最高。[详情]
小企业遭受大打击——美国一家自行车公司的关税之痛 参考消息网5月31日报道 美国《纽约时报》网站5月29日刊文称,美国一家儿童自行车公司的遭遇,暴露出特朗普关税对小型企业的打击。 文章称,沙恩·卡西克2014年创办了佩洛儿童自行车公司,这家小企业的目标是为儿童制造轻便的自行车。他在过去一年的遭遇表明了贸易战如何损害一家新兴企业的利益。 文章介绍,设在美国弗吉尼亚州里士满的佩洛自行车公司初期的经营很成功,每年售出400至500辆亮橙色的儿童自行车。这家企业的自行车在美国设计,但是从中国进口,因为美国国内工厂不具备大量生产小型自行车框架的能力。 卡西克说:“我热爱美国制造的产品,但是没有其他选择,这部分工作必须在那边做。” 文章称,特朗普总统向中国发动贸易战开始打破这种平衡。佩洛自行车公司为上一批进口商品缴纳了10%的额外关税,这是特朗普决定对价值20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征税的副产物。这位总统现在将这一比例提高至25%,这家企业的下一批产品预计将受到更高关税的影响。 卡西克和他的商业伙伴迄今为止一直不愿意提高价格区间在200至600美元的自行车价格,担心顾客会转而选择更便宜的产品。但是,最近进口关税提高,加上贸易战可能无休止的前景,或许将令佩洛自行车公司别无选择。在中国生产这些自行车的工厂利润微薄,因此不能为其提供更多折扣。 特朗普宣称,他征收的关税对中国企业的损害大于美国企业,而且他坚称这些关税将迫使北京改变其贸易做法,或者促使企业将生产从中国转移出去。但是,佩洛自行车公司这样的企业凸显了特朗普挑起的贸易战可能给一些小型企业造成损失,这些企业依赖中国,而又无力将生产迅速转移到价格更昂贵的国家。 文章指出,较小型进口商的现金流通常弱于规模更大、更成熟的竞争对手,因此,短期冲击可能会造成严重损害。小型企业与供应商讨价还价的能力较弱,而且鉴于其员工较少,可能更难完成重新调整供应链所需的跑腿工作。 美国全国独立企业联合会首席经济学家威廉·邓克尔伯格说:“小企业的问题在于雇员通常一人充当多职。小商家找到替代供应商更困难。” 文章称,贸易战已经令美国经济整体损失惨重。纽约联邦储备银行的研究估计,特朗普的最初几轮关税——去年生效的那些——令美国每个家庭多花费了414美元。分析称,随着特朗普最近提高关税,这个数字将跃升至831美元。 文章指出,随着企业转向价格更高的制造商,并为同样的产品支付更高的费用,受到重创的企业将越来越多。 佩洛自行车公司的遭遇阐释了为何转向非关税国家对于小公司来说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的事。 卡西克说:“这是一场数字游戏。”如果他的制造商将生产转移出中国大陆,他就必须承担更高的人工成本。此外,他已经与他在中国大陆的制造商建立了稳固的关系。 文章称,越南是一个选择,但估计卡西克找到一家新供应商将耗时6至8个月。卡西克说:“一切步入正轨需要很长时间。” 文章指出,贸易数据显示,中国主导着美国的自行车产业,96%带辅助轮的进口自行车来自中国。中国还生产了大部分的自行车配件,包括80%的进口脚刹车器和约70%的自行车振铃器。 然而,自行车行业对中国的依赖并非是独一无二的。在包括钟表和手表电池、女装和鞋类部件等所有进口产品类别中,中国都占据主导地位。几乎所有的进口相册都来自中国,大多数玩具也都是在中国制造的。 文章称,上述许多商品尚未被征收关税,但如果特朗普兑现其对几乎所有中国商品征税的威胁,这些商品将在劫难逃。[详情]
《美国陷阱》作者揭批美不正当竞争手段:希望华为不是下一个阿尔斯通 今年年初,由法国阿尔斯通公司前高管弗雷德里克·皮耶鲁齐和一名法国记者合著的《美国陷阱》一书在法国出版,引起巨大反响。这本书以皮耶鲁齐的亲身经历,揭露了美国政府打击美国企业竞争对手的内幕。 30日,央视记者在巴黎采访了皮耶鲁齐。皮耶鲁齐说,“美国陷阱”就是美国利用其法律作为经济战的武器,来削弱竞争对手的一种不正当手段!而他写本书的目的之一,就是警示他国企业和领导层防范于未然。 皮耶鲁齐曾经在法国阿尔斯通公司工作了22年,是电力和轨道交通设备领域的全球专家。2013年他飞往美国出差,在纽约肯尼迪机场下飞机时被美国联邦调查局逮捕。美国司法部指控皮耶鲁齐涉嫌商业贿赂,并对阿尔斯通处以7.72亿美元的罚款。最终,阿尔斯通的电力业务被行业内的主要竞争对手——“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收购。 《美国陷阱》作者 皮耶鲁齐:他们逮捕我,就是为了向阿尔斯通的总裁施压,当时的威胁是我和总裁很接近,逮捕我就意味着下一步会逮捕他,就是总裁本人。美国司法部通过逮捕我向阿尔斯通总裁施压,让他配合,同意支付当时《反海外腐败法》处罚最多的罚金,超过7亿美元,同时也迫使他将阿尔斯通的70%卖给美国的竞争对手——通用电气。 出狱后,皮耶鲁齐认识到,他的这段经历应该让更多人知道,其中的内幕有助于企业管理者、员工和政治家们更清醒地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美国陷阱》作者 皮耶鲁齐:《美国陷阱》的核心是解释美国20年来如何利用其“法律”作为经济战的武器,他们应用不同的法律,通过域外法权去控制全球商业流动,控制全球贸易。在阿尔斯通的案件中他们应用了《反海外腐败法》,而明天他们就会有新的法律。事实上,从冷战结束之后,美国的情报部门就开始专注于经济情报,同时和美国司法部以及很多其他部门一起构建了一种战略,那就是用“法律”作为经济战的武器。 美滥用域外法削弱他国竞争对手 《反海外腐败法》1977年出台,最初只是美国的国内法,1998年,美国决定把《反海外腐败法》变成域外法。比如,只要外国公司用美元交易或者公司使用了服务器在美国的邮件系统,美国就认为他们对这个公司及其员工所做的一切有了司法管辖权。随后,美国2001年又颁布《爱国者法案》,该法案经2005年修订后,允许美国情报机构在工业领域开展经济间谍活动,从此,《反海外腐败法》得以应用。而美国司法部主要针对欧洲公司展开行动。根据皮耶鲁齐的统计,迄今为止,已根据此法缴纳罚款超过1亿美元的29家企业中,15家是欧洲企业。自2010年以来,仅法国公司因违反美国域外法就给美国国库缴了近140亿美元的罚款。 《美国陷阱》作者 皮耶鲁齐:在阿尔斯通失去了所有和电力生产相关的部门后,现在我们(法国)核电站的维护都在美国人手里,我们都知道只要有需要,美国就会利用这样的手段削弱其他政府。在我看来,我们(法国)失去的是我们在工业战略部门的主权和独立,所以我认为每个国家都需要保证自己一些重要工业部门的主权。 美针对华为的套路和对法企一样 皮耶鲁齐说,目前华为在5G技术上领先,这也让它成为了美国攻击的对象,美国针对华为的套路和发生在他身上的经历很相似。 《美国陷阱》作者 皮耶鲁齐:我们发现这是一样的,困住竞争对手或者从技术上控制竞争对手,我真心希望华为不会像阿尔斯通一样。 呼吁各国团结 抵制美单边主义 现在,皮耶鲁齐成立了咨询公司,致力于帮助欧洲的企业和领导层意识到“美国陷阱”的存在,并及时采取防范措施,这正是他写作《美国陷阱》一书的重要目的。 皮耶鲁齐表示,他希望更多的中国企业能够警觉起来;同时,他也呼吁所有国家团结一致,抵制美国的单边主义。 朝闻快评:“美国陷阱”让美国信誉沦陷 罔顾客观事实,以突然逮捕企业高管的伎俩,强迫竞争对手听话。《美国陷阱》一书揭开了美国以司法工具为伪装,围猎法国能源巨头阿尔斯通、以从中牟利的黑幕,让世人进一步看清了“美国陷阱”的面目和套路。 除了阿尔斯通之外,上世纪八十年代,日本半导体行业勃兴之际,美国就以各种理由,重拳打击东芝等日企。过去十年,美国力压欧洲金融机构,动辄开出巨额罚单。此外,美国对欧洲空客、日本车企也长期压制,同样充满经济霸凌色彩。 如今,中国企业又不幸成为“美国陷阱”的最新受害者。国际社会顿悟到:美国霸凌主义已成全球公害,不容于时代,美国的国家信誉已然沦陷。 美国长期滥用“长臂管辖”,自以为无人能挡,殊不知公道自在人心,正义永不缺席。美国工于心计、埋头挖坑,最终埋葬的是美国的国家信誉,让自己沦为全球化时代的孤家寡人。 [详情]
近日,“中国是否限制苹果手机作为反制”的声音不绝于耳。30日的商务部例行记者会上,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给了明确回应。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30日表示,合作是中美双方唯一正确的选择,但中方在重大原则问题上决不让步。对于中方是否会限制苹果手机作为反制措施,高峰强调,所有在华外资企业的合法权益都将得到中国政府保护。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来源:中新社) 发言人高峰就此表示,中方多次强调,所有在华的外资企业合法权益,都将得到中国政府的保护。“我们将坚定不移的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致力于为各类企业,打造稳定、透明、公平、可预期的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有资料显示,在苹果公司全球营收中占比超过10%的单一国家市场只有两个,一个是营收966亿美元的美国本土,另一个就是中国。苹果在大中华区2017年的营收总额超过447亿美元,占比19.5%。这一比例已经是苹果公司在中国市场连续两年走下坡路的结果。 对于商务部的回应, 网友纷纷表示: 大国风范! 此外,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在30日举行的例行发布会上重申,中方决不会接受任何有损国家主权和尊严的协议,在重大原则问题上,中方绝对不会让步。如果要达成协议,美方需要拿出诚意,妥善解决中方提出的核心关切,在平等相待、相互尊重的基础上继续磋商。 商务部当天指出,美方近期释放的信息有些前后矛盾,一会儿说可能很快与中方达成协议,一会儿又说没准备好和中方达成协议,让人不得不对其诚意表示怀疑。美方不断升级贸易摩擦并向其他领域扩散的错误做法,严重破坏了磋商的基础和氛围,责任完全在美方。中方始终认为,合作是中美双方唯一正确的选择,同时,合作是有原则的,磋商是有底线的,中方在重大原则问题上决不让步。[详情]
约旦前副首相:中美经贸摩擦主要原因是美欲取得经贸控制权 近日,约旦前副首相贾瓦德·阿纳尼在约旦发行量最大的英文报纸《约旦时报》上刊发署名文章,谈中美经贸摩擦。 他在文中提出,中国和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经济体,2018年中美两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总量为34万亿美元,占世界总量的40%。而现在两个如此规模巨大的经济体开始对抗,其对世界经济的负面影响已经有所体现,如果这种对抗持续下去,必将给世界经济的未来蒙上阴影。 约旦前副首相 贾瓦德·阿纳尼:你看到最近的石油价格正在下跌。事实上,海湾地区存在着危机,通常情况下在有危机出现的时候,(石油)价格会上涨,但现在却没有,这意味着世界经济受到了很大影响,很快它(的影响)将会转到股票市场、货币汇率等。 约旦前副首相:美意在经贸控制权 谈到中美之间发生经贸摩擦的原因,贾瓦德·阿纳尼认为,美国所谓的“贸易逆差”并不是真正的问题所在,因为中美贸易逆差的数字并不能真正体现两国间贸易往来的数据。一些美国在华设立的公司以及分支机构的产品也计算在中国的出口额中,然而事实上利润是归于美国的;此外,一些美国在中国拥有品牌和特许经营权的商品,比如运动器械、T恤和鞋帽等在中国生产后运往美国,美国又以极高的价格转售他国,很多美国人在其中赚钱。如果将这些数据考虑在内,那么实际上中美的贸易逆差应该不超过1500亿美元。 贾瓦德·阿纳尼指出,造成中美经贸摩擦的主要原因是美国希望取得经济、贸易等方面的控制权。 约旦前副首相贾瓦德·阿纳尼:美国在担心未来由谁来支配主要的平台,谁将控制国际通信,谁将控制资金流动。所以现在中国的公司(华为公司)就是我所说的,中美之间技术战争的样本,这不是一场商业战争,而是技术战争,同时也是政治战争。 [详情]
马来西亚总理谈中美经贸摩擦:美国应接受中国的发展 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30日在日本东京呼吁中美通过对话解决贸易争端,同时呼吁美国接受中国的科技发展。 马哈蒂尔表示,华为的研发能力很强,马来西亚将尽可能多地使用华为的技术。美国不应期望它的科技水平永远世界第一,应该接受中国科技进步的现实。 马哈蒂尔:像华为这样的大公司研发能力很强,甚至超出整个马来西亚的研发能力,因此我们尽可能多地使用他们的技术,我理解华为的技术已经超出了美国技术,我们要接受这一点,美国不能永远做科技水平世界第一的超级国家。 对于中美经贸摩擦,马哈蒂尔表示,这对全球都非常不利,呼吁双方通过对话解决争端。 马哈蒂尔:现在的形势非常不稳定,中美之间的冲突对整个世界都不利,我们虽然没有直接参与其中,但也会受到影响。 [详情]
3000亿、45.5万、2200美元,美媒:快停止贸易战! 天野 环球网 福克斯新闻网称,特朗普想要“粗暴地”对待中国,但没有考虑到代价。 “贸易战最近一次升级前,关税已令美国消费者增加每年690亿美元成本,如果全面爆发可能会导致3000亿美元损失”;“45.5万个就业机会将面临风险”;“美国石油出口大幅下降”……随着特朗普政府对多个主要经济大国,特别是与中国展开贸易战,美国正不断受到影响。美国“福克斯新闻网”30日刊文称,“美国经济复兴的前景正变得黯淡”。 福克斯新闻网报道截图 在这篇题为“特朗普必须在为时已晚之前停止不断升级的美中贸易战”的文中,福克斯新闻网对不断升级的贸易战中,美国可能或正在受到的影响进行分析,呼吁特朗普应“通过一项全面协议,鼓励与中国进行自由公平的贸易”,而不是进行“新一轮的关税攻击”。 报道称,特朗普想要“粗暴地”对待中国,但没有考虑到代价。“福克斯新闻网”认为,与特朗普“中国为加征关税埋单”的说法相反,首当其冲的是美国的消费者。 “福克斯新闻网”列举三方面影响,证明这一观点。 首先,据耶鲁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哥伦比亚大学的学者们估计,在贸易战最近一次升级之前,关税已经令美国消费者增加每年690亿美元成本,如果贸易战全面爆发,可能会导致近3000亿美元的损失。据估算,已经加征的关税让每个美国家庭在今年都额外支付至少500美元费用,如果贸易战全面升级,这笔费用将上升至2200美元。 其次,美国的就业也将受到沉重打击。报道称,由于这场风波,超过45.5万个就业机会都将面临风险。最终,受到关税打击最大的还是消费者,关税还将迫使美国企业放弃扩张与创新。 此外,中国加征的关税同样对美国的能源出口产生负面影响。美国能源信息管理局报告称,由于中国进口商们大多选择避开美国出口商,美国石油出口在2018年大幅下降。此外,中国的关税还将危及美国对液化天然气的投资,并且对美国农产品出口的损害也显而易见。 因此,“福克斯新闻网”表示,将中国作为敌人,只会使美国被孤立于亚洲和非洲的大部分地区,以及拉丁美洲和欧洲的部分地区——这不是确保美国继续保持世界强国地位的良策。 “福克斯新闻网”还说,美国不能承受与中国的“关税战”进一步升级,特朗普总统应该通过一项全面协议,鼓励与中国进行自由公平的贸易,而不是进行新一轮的关税攻击。 在文章最后,“福克斯新闻网”写道:“与中国进行自由公平的贸易,而不是提高关税,才是通往繁荣的真正道路。” 对于中美贸易问题,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耿爽在15日的记者会上说得非常清楚:“我们奉劝美方看一看国际社会的反应,听一听各界人士的呼声,算一算自身利益的得失,早日认清形势,回归正轨,同中方相向而行,争取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达成一个互利双赢的协议。” 来源:环球网/天野 [详情]
美媒把“勿谓言之不预”放头条了 当地时间5月29日,美国媒体CNBC的网站头条,出现了中方的一句“警告”:“Don’t say we didn’t warn you”。 这句话的中文原版是“勿谓言之不预”,在29日《人民日报》03版刊的评论文章《美方不要低估中方反制能力》中(署名“五月荷”),罕见使用了这句古语。 文章称,中国有关部门已经多次发表严正声明,中美两国产业链高度融合,互补性极强,正所谓合则两利、斗则俱伤,贸易战没有赢家。奉劝美方不要低估中方维护自身发展权益的能力,勿谓言之不预! CNBC在29日的头条文章中表示,“勿谓言之不预”这句话此前被《人民日报》使用时,分别是1962年中印战争之前,1979年中越战争之前。(注:《人民日报》1962年9月22日社论《是可忍,孰不可忍》、1978年12月25日社论《我们的忍耐是有限度的》都使用了这句话) 报道称,《人民日报》的文章是在谈论“稀土是否会成为中国反制美方无端打压的反制武器”,而由于此前28日,中国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如果有谁想利用我们出口稀土所制造的产品,反用于遏制打压中国的发展,那么我想赣南原中央苏区人民、中国人民,都会不高兴的”。这让外界对中国使用稀土作为反制武器的猜测更甚,CNBC报道认为,这是中方的“警告”。而“Don’t say we didn’t warn you”直译过来也就是“别怪我没警告过你”。 除了CNBC,其他外国媒体也注意到了这句话。 路透社29日的报道称,“勿谓言之不预”这句话通常只被中国官方媒体用于就重大分歧向竞争对手发出警告时。 彭博社29日表示,这是一个很少使用的、意味深长的短语,意思是“别说我没有警告过你”。 来源:观察者网(ID:guanchacn) [详情]
美媒称,贸易战的结果,不仅是美国天然气出口商将受到伤害,而且——从政治上说,中国会在时间上赢过美国。 美国《福布斯》双周刊网站5月28日的一篇文章称,仍自称为“关税人”的特朗普希望美国成为一个拥有大量新市场的主要石油和天然气生产国。但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进口国,也是第二大液化天然气进口国。虽然美国液化天然气面对的市场是全球性的,但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者可以选择从哪里购买这些产品。 文章指出,美国的石油和天然气出口商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保护,因为它们在贸易战爆发前与中国签署了长期合同。然而,除非这一争端得到解决,否则未来不会再签署这样的协议。 据报道,特朗普宣布从2018年9月开始对2000亿美元(1美元约合6.9元人民币)的中国输美商品加征关税。相应地,中国对600亿美元美国产品加征关税。对包括液化天然气在内的商品征收的关税税率最初为10%,但这一税率将从6月1日起上调为25%——这是特朗普再次提高中国输美产品关税税率的结果。 影响如何?据航运数据公司美国路孚特公司称,今年仅有两艘装载液化天然气的油轮离开美国前往中国。相比之下,去年同期有14艘。因此,中国正在寻找新供应商,包括俄罗斯、卡塔尔和澳大利亚等。 文章称,现在,美国约5%的经济与对华贸易有关。扩大与中国能源贸易的潜力曾经极为巨大——直到这位“极其稳定的天才”参与进来:据国际能源署说,美国原本可以到2020年出口700亿立方米液化天然气,到2040年出口1100亿立方米液化天然气。预计中国的天然气需求在2017-2023年间将增长60%,因为中国目前正在进行煤转气工作。 文章指出,一旦中国与新供应商签订长期合同,将很难破解。除了能源市场,还有农产品出口,尤其是大豆。虽然特朗普向农民提供了补贴,但如果中国找到新的国家来满足其需求,这些关税最终可能会毁了美国农民。 文章认为,这一切意味着中国比特朗普拥有更多的时间打持久战,特朗普将在明年面临再次选举。特朗普正在感受到压力,因为贸易战正在伤害助其赢得2016年大选的各州的企业和消费者。 文章强调,贸易战行不通。历史表明,每一次攻击都会带来一次反击——这种行为会增加消费者成本,给出口商带来痛苦。为了应对潜在的争端,各国会签订贸易协定。[详情]
澳大利亚智库报告:中国在亚太影响力直追美国 参考消息网5月30日报道 香港《南华早报》网站5月28日刊文称,澳大利亚智库发布报告显示,今年美国和中国在亚太地区的实力差距较去年有所减小。报告认为,美国目前的外交政策可能正在加速这种趋势。 澳大利亚智库洛伊研究所5月28日晚发布了2019年亚洲实力分布指数。该指数满分为100分,给中国的打分为75.9分,仅次于美国的84.5分。该指数在去年首次发布,去年美国领先中国10分,今年的差距小于去年。 该研究所说:“美国目前的外交政策可能正在加速这种趋势。”该研究所认为:“在大多数情况下,如果没有战争,美国不大可能停止自己与中国之间实力差距的缩小”。 洛伊研究所“亚洲实力与外交”项目的负责人埃尔韦·勒马耶说:“特朗普政府关注贸易战以及平衡贸易流量,这很难有助于扭转美国的相对衰落,并且对包括美国的重要盟友在内的第三国带来重大的间接风险。” 文章介绍,该指数采用八个标准评价一个国家的实力。这些标准包括一个国家的防务网络、经济关系、未来资源以及军事实力。 文章称,对在亚洲的外交影响力方面,华盛顿排在北京和东京之后,部分原因是其最近的经济议程与其提供以共识为基础的领导力的传统角色之间的“矛盾”。 华盛顿威尔逊中心研究员中山俊弘(音)说,在影响力方面,美国已经成为自己的敌人。 中山说:“我并不认为美国在纯粹的实力上正在被中国压倒。问题是美国是否愿意维持其国际主义的愿景。” 文章称,中国整体指数的上升——从去年的74.5分增加至今年的75.9分——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它在“经济资源”标准上超过美国。经济资源的标准包括国内生产总值(GDP)规模、国际影响力以及技术。 报告称,中国日益壮大的中产阶级消费者基础将削弱美国限制中国技术企业在西方市场的举措所产生的影响。 澳大利亚悉尼大学亚太安全问题专家袁劲东说:“在智能手机等中游产品以及就发展中国家市场而言,由于规模经济和价格竞争力,中国的技术企业仍然能够具备竞争力并盈利。然而,要在技术领域成为真正的超级大国并在全球市场占主导地位,对中国来说仍然艰难。”[详情]
华尔街分析师:经贸摩擦或将导致美国经济衰退 纽约股市三大股指29号再次下跌。美国华尔街分析师表示,市场指标表明,当前的经贸摩擦或将导致美国经济衰退。 英国《每日邮报》29号报道,美国摩根士丹利投资管理公司28号发布报告预测,当前的经贸摩擦或将导致美国经济衰退。摩根士丹利首席投资官迈克尔·威尔逊在报告中指出,目前糟糕的市场指标表明,美国经济所面临的风险比大多数投资者预料的都要更大。最新数据显示,美国5月份的制造业活动已降至9年以来的最低值,同时美国服务业也出现了明显的放缓。 纽约股市三大股指全线下跌 受市场悲观情绪影响,纽约股市三大股指29号下跌。 截至当日收盘,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比前一交易日下跌221.36点,收于25126.41点,跌幅为0.87%。标准普尔500种股票指数下跌19.37点,收于2783.02点,跌幅为0.69%。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下跌60.04点,收于7547.31点,跌幅为0.79%。 [详情]
美公司高管担忧科技体系分裂 据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报道,美国趋势科技公司一名高级执行官表示,科技竞争已成为贸易摩擦的一个主要因素。如果两国在科技领域的紧张局势加剧,致使两国科技企业研发出两套不同的科技体系,这将会损害所有人利益,不仅会让科技发展的代价更加高昂,也会出现兼容性的问题,损害消费者便利性。 以智能手机为例,如果两国在智能手机发展上分裂出两个差异较大的体系,当地运营商也会出现差异,消费者最终可能不得不配备多部手机。 [详情]
耶鲁学者发表文章称:美惯于把别国作为自身问题替罪羊 美国耶鲁大学高级研究员斯蒂芬·罗奇近日在世界报业辛迪加网站撰文说,升级对华经贸摩擦是美国犯下的严重错误,习惯于把别国作为自身问题的替罪羊是美国自欺欺人的表现。 罗奇在文章中指出,美国习惯于把别国当成自己国内经济问题的替罪羊,否认自身结构性问题,自欺欺人,20世纪80年代的日本和如今的中国都是这一做法的受害者。 美贸易问题根源是其宏观经济失衡 罗奇说,20世纪80年代,美国将日本视为最大的经济威胁,对日本的声讨涵盖多个方面,包括所谓不公平和非法贸易行为等。美国所谓贸易问题的根源是其日益严重的宏观经济失衡,尽管相隔30余年,美国国内储蓄的严重减少仍在催生大量双边经常账户赤字和贸易赤字。 美升级对华经贸摩擦是严重错误 罗奇认为,如今的中国正扮演着昔日日本的角色。美国升级对华经贸摩擦是一个严重错误。美国若不提高国内储蓄率,即使不与中国进行贸易往来,也会把外贸转向其他伙伴,而这一贸易分流势必指向成本更高的地区,最终等于变相对美国消费者加税。 文章最后写道,美国在面对自身的结构性问题时选择回避,在经贸政策上不是量入为出,而是打击其他国家。然而,此次选择与中国交手,结局或将与30年前大不相同。 [详情]
美对华出口大幅下滑 多行业受影响 美国政府挥舞关税大棒,挑起中美经贸摩擦损人害己。数据显示,受贸易摩擦的影响,美国对华出口已经出现大幅下滑,美国大豆等行业为此受到重创。 据美国《华盛顿邮报》近日报道,在2018年10月至2019年3月的半年时间内,美国对华出口同比减少184亿美元,跌幅为26%。其中,对华出口价值超过10亿美元的商品出现下滑趋势更明显。最引人关注的是美对华大豆出口,其受到的影响最大。根据报道,美国对华大豆出口由原来的91亿美元下跌至18亿美元,同比减少80%。另外,木材出口下降42%,汽车出口下降约三分之一。 以美国大豆为例,美国、中国分别是全球第一大大豆生产国和第一大消费国。美国大豆产量占全球三分之一,其中约一半用于出口。2017年对华大豆出口金额占美对华出口总金额的9.1%。美国去年向中国挑起经贸摩擦,中国被迫向美国大豆加征关税,导致中国对美国大豆需求降至冰点。大量美国大豆滞销,大豆价格走低,豆农们面临困境。 28号,在北京举行的2019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美国大豆出口协会代表说,一些美国农民已经表示,如果再这样下去的话,他们的信心会越来越少,他们可能会永远失去中国市场。 美国大豆出口协会北京代表处公共事务经理 赵亮:这样的一个毁灭性打击,至少很难在短时间恢复,我们的另外一篇公告里还提到,如果贸易战继续持续下去的话,那很可能中国的市场,我们就永久地丢失了。 [详情]
【中美经贸摩擦】专家学者:美国无视规则必将失败 自去年以来,美国发起对华贸易战,对中国商品大规模加征关税。专家分析认为,美国的这种做法,是对中美共识和世贸组织规则的无视,是将单边规则凌驾于国际规则之上的任性妄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无视规则必将失败。 美无视规则 势必不会得逞 专家指出,今年是中美建交40周年,在过去的三十多年中,中美关系虽然风风雨雨,但一路前行,无论经贸关系,还是人文交流、外交合作等方面,都在互动当中形成了一种用平等相待对话协商的方式来解决分歧的共识。 针对去年美国发起的对华贸易战,去年12月1号,中美两国领导人见面时已经达成共识:要通过谈判协商,来解决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但是,美国却无视共识,一再违背诺言。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阮宗泽:现在美国方面单方面加征高额的关税,我觉得首先就无视中美之间形成的一种非常重要的共识。他实际上是在误判形势,也就是说,他认为采取这种单边的极限施压中国只好退让、只好妥协。但中国是有原则的,一个不平等的协议中国是绝对不会签署。靠单边的施压中国从来不吃这一套,中国也不会无原则的妥协。 美无视规则 不得人心 专家表示,美国不仅无视中美共识,还滥用国家安全规则,以国家安全为由,将中国的一些企业拒绝于美国市场之外,并阻碍两国工商界的正常往来。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各国在生产、流通、消费等方方面面都密切联系到一起,美国的这种做法是在倒行逆施,不得人心。 最近,130多家美国企业给美国领导人写信,要求终止对华贸易战,因为加征关税,逆全球化,带来的负担转嫁,实际上受害的是美国消费者。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 李钢:美国可能现在走得已经太远了,在产业技术领域,我们叫断链。美国人认为,中国威胁了美国在产业在高新技术领域的这样的一种垄断和霸权的地位。所以在这样的一种条件下,美国通过发动贸易战来想阻隔两国的这种工商界的正常的贸易往来,那么做法是违背规则的,那么这个首先是不得人心的。 美无视规则 失道寡助 根据现有的国际规则,所有贸易方面的争议,都要在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制下来解决。然而,美国却将国内规则凌驾于国际规则之上,在未经世贸组织授权情况下,对中国商品大规模加征关税。专家表示,中美经贸摩擦的实质,是美方绕开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制,根据美国国内法挑起国际贸易摩擦。 同时,美国在谈判磋商过程中,出尔反尔肆意加征关税,也公然违反了世界贸易组织非歧视原则最惠国待遇的国际规则。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际合作中心副主任 刘建兴:据世贸组织的统计数据,在过去几年当中,违反世贸组织规则的案例当中有三分之二是美国的,同时美国在其他一些重要的国际规则当中都有众多这种案例。过去他提美国优先,现在基本上就到了美国的唯一的地步了。这时候的话他发现这个规则太束缚了,立即他要把这个规则甩开,但是我们也看到的话当他这么做的时候,所有他的贸易伙伴无论是欧洲的,还是北美的,都开始重新考量跟美国的贸易关系了。这种国家今后肯定的话对他的软实力的损伤是非常巨大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美无视规则 为世界经济发展带来阴影 专家表示,美国无视国际规则,接连退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组织,并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等一系列国际条约,美国的一意孤行,正在颠覆现有的国际规则多边机制和全球治理架构。同时,也为世界经济发展带来阴影。上世纪30年代,美国挑起贸易战导致全球贸易萎缩了66%,美国经济由此陷入了大萧条。而去年以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已经四次连续下调了对2019年世界经济增长率的预期,去年上半年预测的3.9%,今年4月份的预测已经下调到3.3%,大大低于1990年到2007年3.74%的世界经济年均增长速度。 国家发展改革委学术委员会委员 张燕生:这个增长率预测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最低的预测值。绝大部分国家是希望能够维护基于规则的自由贸易的体系,而美国要颠覆它就用贸易保护主义颠覆,用逆全球化颠覆,用美国优先颠覆。现在国际社会非常担心就是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和倒行逆施的做法会不会把全球重新拖到衰退的动乱的、风险的泥潭里去。 [详情]
新闻1+1丨美国的极限施压,还能持续多久? 动用国家力量封杀中国科技企业,美国再有多家科技公司,加入反对者行列。 2019年5月27日 新闻:包括微软、通用电气在内的美国公司担心,美国政府正在考虑的出口管制措施实际上可能会阻碍它们在利润丰厚的市场上展开竞争,同时还会削弱美国的创新能力。 高估自己的能力,错误地判断形势,一意孤行的决策。 美国耶鲁大学教授 斯蒂芬·罗奇:历史经验教训告诉我们,我们正在面临犯重复错误的危险,这一错误是因为总统不听专家建议而酿成的。 董倩:今天两条消息,一条是来自外媒彭博社报道,微软、谷歌等致信美国政府,说:封杀中国企业将“引火烧身”。另外一条是来自国内的媒体的报道,深夜重磅!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就稀土产业发展相关问题答记者问。今天我们的节目就来分析这两条新闻,这两个信息,对于中美之间处理贸易争端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另外在美国国内像一些超大型的企业也向政府发声表达他们对现状的一些自己的看法,又会对未来的发展带来哪些影响,一起来关注。 最近一段时间,当谷歌和微软出现在媒体报道中,大多是因为美方一纸禁令,两家科技巨头决定“断供”华为、终止合作这样的消息。但是,来自美国媒体最新的报道却显示,面对眼下的局面,包括微软和谷歌母公司Alphabet在内的美国众多科技公司,似乎是有些着急。 2019年5月27日 新闻:彭博社这篇文章的标题为《对华为的封杀可能使美国科技业“引火上身”》。报道指出,封杀华为只会减缓美国的5G发展速度,对于一些与华为有合作的美国科技企业,特别是制造关键元件的公司来说无疑是个坏消息。 彭博社报道说,微软、通用电气、谷歌母公司Alphabet,最近都向美国政府提交了书面的文件,他们或是对政府采取的行动提出警告,或是对当下的局面忧心忡忡。三家企业所持的相似的观点是,目前美国政府动用国家力量对中国科技企业采取的极限施压,并不会给他们带来什么利益。例如,微软提交给美国商务部的书面文件中就称:美国政府拟议的限制措施,可能会使美国孤立与国际研究合作之外,并可能损害美国的利益。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 朱民:因为如果一个政府可以随意的切断你的供应链,那美国凭什么还能说我是世界上最开放和最自由、最公平的市场,如果这个事情是这样的话,还有谁敢在美国投资科技,这样来说全球科技是不是要同时在本国做一个备份? 看看最近事态的发展,很多人都在怀疑,美国真的有能力,切断全球半导体的供应链吗? 对此,美国最大芯片合约制造商GlobalfoundriesInc首席执行官Tom Caulfield就明确对外界表示:“半导体行业的供应链是完全交织在一起的,我们无法将它们分开,如果我们不解决这个问题,全行业都会受苦。”而彭博社对美国微软等三家企业的报道,也持相同的看法。 2019年5月27日 新闻:报道称,包括微软、通用电气在内的美国公司担心,美国政府正在考虑的出口管制措施实际上可能会阻碍它们在利润丰厚的市场上展开竞争,同时还会削弱美国的创新能力,因为出口管制涉及的技术被视为提高竞争力的关键。 企业在表达担心,一些专业机构,则在进行数据测算。比如美国信息技术与创新基金会就在一份报告中称:对新兴技术的严格出口限制,可能导致美国公司在五年内损失141亿美元至563亿美元的收入,威胁到74000个工作岗位。如果20%的关税实施一年,仅半导体行业,就可能会失去9000多个工作岗位,而损失也将在未来进一步扩大到国家层面。 央视驻美国华盛顿记者 王威:其实对于中美贸易摩擦美国国内一直都有不少反对声音,正如中国驻美大使崔天凯,日前在中美省州长论坛上说的,他说离开华盛顿到美国的地方上走一走,就会乐观很多。确实是这样,我们在采访中也发现,美国地方上的气氛和首都华盛顿,有时候完全是两样的。从基层的农民到相对高层的州政府官员,从政界到商界很多人都希望继续保持甚至是加快发展与中国的良好关系。 董倩:我们也梳理了一下根据彭博社的报道的整理,三家大的企业他们主要的诉求提炼出来无非是这样的几个意思,微软说拟议的限制措施可能会使美国孤立于国际研究合作之外,并且可能损害美国的利益。通用电气说定义过于广泛的出口控制可能会波及医疗成像等领域,因为人工智能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再来看美国最大的芯片合约制造商GlobalfoundriesInc负责人他说:“半导体行业的供应链是完全交织在一起的,我们无法将它们分开,如果我们不解决这个问题,全行业都会受苦。”这三家公司应当说是属于巨无霸这样级别的公司,他们在替自己的企业在替行业在替产业甚至在替美国这个国家的利益,在担忧。那么接下来我们就连线一位专家,来自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的首席研究员张燕生先生,张先生您首先怎么看待就他们的发声。因为我们一定离不开这个背景,就是包括微软、包括这个谷歌的母公司、Alphabet,它们迫于种种形式不得不遵守美国的行政指令,但是与此同时它们在做的同时也在说,将会给美国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您怎么看他们这个A、B面。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 张燕生:首先来讲呢我们可以看到说,它的大背景也就是美国现在采取的这种贸易保护主义、美国优先,就是这些整个美国的这种极右翼的这种少数的这些政治家政客们他们现在搞的这套倒行逆施。因为我们可以看到最近美国的行政当局就讲说,来自于中国的科技的威胁,要采取这种紧急状态法要用美国的行政当局的行政力,来限制就是中国的高科技企业,那么对美国的投资和对美国的这个出口。 那么这里头就会有一个基本的问题,就是为什么像华为、中兴、通讯他们所在的通讯行业,过去呢美国实际上是有全球顶尖的公司,比如说美国的朗讯、比如说美国的摩托罗拉,但是我们会发现在全球激烈竞争条件下,也就是美国的朗讯、美国的摩托罗拉这些,美国的高科技的通讯公司你会发现在全球竞争中间,它们衰落了。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就全球的通讯的这个高科技企业中间的顶尖的企业是两家,中国的企业和两家欧洲的企业,那么在这种情况就会面临这是一个正常的全球的竞争所产生的结果。但是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少数的极右分子他们就会认为说美国的企业遇到了不公平的竞争,那么他们为了改变这种不公平竞争也就是采取了这种美国总统的这种行政令,而且会采取了把这个中国的高科技企业列入美国的这种实体清单,而且采取现在准备草拟14个高技术领域要采取这种出口管制,而且呢要对这个中国对美国的企业和外商对美国的企业要进行外资的审查等等。 因为它是有长臂管辖的这种美国的这种法律和行政令的这种特点,因此凡是跟美国有市场的交易,凡是获得了美国的技术或者是美国公司持股凡是在美国上市的公司,全部受牵连。 董倩:但是说到这儿张先生我想问您一下,因为毕竟美国政府现在的负责人,他是一个企业家出身,他深知企业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利益意味着什么,现在这些大企业的负责人向他上书,说这次对国家的利益带来影响,会不会带来相应的一些效果。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 张燕生:我个人认为这种影响力应该还是比较大的,原因非常的简单,也就是说美国现在采取的这些保护主义的措施呢,实际上会使这种美国的全球性公司,意识到也就是他们在全球的竞争完全是受美国政府的支持和保护条件下,来获得发展。那么这个在市场经济的原则中间呢,我觉得相当一部分,也就是95%的商界的朋友都很难接受说靠政府的保护、靠政府的保护主义,来维护自己的地位,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讲呢,这些大公司的声音包括微软、包括谷歌包括及这些大公司的声音,它不仅会影响美国的政府内部,而且会影响美国的舆论和美国社会的各界,因此它会形成一个有形和无形的压力。 也就是说这种保护主义的行径在美国会有越来越强的声音站出来反对。 董倩:好的,谢谢张先生,稍后有更多的问题跟您连线。现在世界的合作是竞合,而不是联合,对于企业来说他们已经深深嵌入到这样一个国际的链条中去了,所以当你打压一个的时候很难说你不会打压到另外一个。那么接下去我们就关注当贸易摩擦进行到这个时刻,更多的来自于专家学者、更多的来自于企业协会或者联合会的声音,又是什么样的? 随着时间的推进,在美国国内,对美国政府升级贸易战提出反对的声音,不仅越来越多,范围也越来越广。先是利益受到极大损害的美国农民,一位曾在上次大选中投票给特朗普的大豆种植户,面对CNN的记者说:下次大选,他绝不会再支持特朗普。 主持人:你说你反对贸易战,这算不爱国的表现吗? 美国大豆种植户 吉布斯:当然不算是不爱国啊,我绝不容许自己的爱国心遭到任何质疑,我甚至都不知道总统为何要把这两件事混为一谈。要我说所谓爱国主义,我能做的就是努力养家、管好农场,确保我自己还有点用。 随后,美国很多的经济学家和专业人士,也纷纷通过媒体表达态度,同时,他们也把事实真相告诉了美国观众,那就是,对中国商品加征如此高的关税,并非像政府所宣称的,美国的公众,只有好处。 美国经济学家 阿瑟·拉弗:我害怕贸易战,保护主义是杀手,会杀死你所保护的工业、杀死你的经济,我认为我们应该发起贸易战,把中国当作敌人吗?不,我认为中国是美国最好的朋友,我喜欢中国,没有中国,就不会有沃尔玛,没有沃尔玛,就不会有美国,中产阶级和底层社会的繁荣。 美国时间5月27号,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著名经济学家杰弗里·萨赫斯,在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发表文章,标题就很鲜明:《美国的经济问题不是中国造成的,而是美国企业的贪婪》。文章说:中国被当作美国不平等现象日益加剧的替罪羊,与中国打贸易战,解决不了美国的经济问题。美国公众,应该听到了他的声音。 2019年5月27日新闻:他表示,中国不是美国的敌人。美国真正的战斗不应是和中国,而是和美国自己的大企业进行。一些美国的大企业,一方面位列福布斯企业强榜,一方面却无法给员工开出体面的薪水;一些富豪虽身价颇丰,却仍在要求减税,只知道赚更多的钱,而不顾社会公平。这些企业的贪婪,才是美国经济的问题所在。 尊重事实真相的,还有美国经济学家、耶鲁大学教授斯蒂芬·罗奇,在接受“彭博电视台”采访时,他说:特朗普政府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关税的行为,“与上世纪30年代美国实行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非常相似”。 美国耶鲁大学教授 斯蒂芬·罗奇:历史经验教训告诉我们,我们正在面临犯重复错误的危险,这一错误是因为总统不听专家建议而酿成的。 国与国之间,尽管冲突不可避免,但站在各自国家立场,也需要接受历史的经验,尊重事实真相。那么,在反对者越来越多的眼下,美国政府所采取的升级贸易战、极限施压的手段,究竟还能持续多久呢? 董倩:我们不妨看一个来自今年5月23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报告,对于中美贸易紧张局势造成的影响,那么这个IMF做出的判断是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成本“几乎全部”由美国企业承担,其中一部分已经转嫁给美国的消费者。 那么这是第三方,我们可以看一下通过非常简单的这样的一个梳理,从18年的3月从美国大豆协会、烟花协会、全美零售商协会再到信息技术产业协会、再到耐克、阿迪达斯,再到现在的微软、通用等等,那么接下来我们继续来连线张先生,您怎么看从大豆协会再到高科技的一些协会,从豆农现在到这个比尔盖茨他们都纷纷的表达出了自己的这种不同的意见,您怎么看?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 张燕生:首先来讲,从豆农的角度来讲呢,因为我们知道美国的豆农和美国的农产品在全球的竞争力应该讲是比较强的。而全球的1.5亿吨的这个大豆的贸易呢,那么中国呢对美国,就中国这个进口的大豆基本上是将近1亿吨,三分之二左右。那么从美国进口的大豆呢有将近4000万吨吧,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呢就美国动能完全可以按照自由贸易、按照公平竞争来参与美国和中国的大豆交易。 因此现在就是美国的行政当局呢也就用贸易战的方式,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呢,就是要给美国的豆农160亿美元的补贴,那么豆农就很不开心,也就我们不仅仅是钱我们有竞争力为什么我们要这个打贸易战呢,使我们的利益受损。像美国的行业协会这个方面就更有意思了,也就那些行业协会是代表了美国的工商界的,那么现在由于政治和由于这种行政令和法律的限制,因此行业协会呢也就是在标准、在规则、在行业企业之间的关系,受到了限制,谁跟中国企业打交道那么谁就要出局。 董倩:那张先生您说不管是行业协会它背后所代表着成千上万的这样的企业,还是说作为大企业的这种领头羊,他们的声音决策者是不是能够完全能够体会到并且相应的做出调整。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 张燕生:我个人觉得就是现在呢因为美国的行政当局是一些高保护主义的极右分子在那个地方开始掌权的,所以说呢我想像微软也好、谷歌也好,他们可能不能够改变当前的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不能够改变当前的美国的单边主义,但是他们能够使这些当前的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和对中国的贸易战呢我相信会有相当大程度的收敛,而且随着时间推移这种对他们制约的效果会越来越好。 董倩:所以再问您个相对抽象的问题,所以物理上有这种量变到质变,化学有一种所谓的这种催化剂,您觉得未来中美贸易争端的方向有可能向哪方面发展,如果这么发展下去的话。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 张燕生:这么发展下去的话呢我们总是讲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保护主义失去民心、贸易战失去民心而且不会有迎泽,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讲只要随着时间无论是美国的90%以上的民众还是世界、还是中国,人们都会反对谁搞保护主义,那么全国人民这个全球人民包括美国人民就会反对谁。 董倩:好的,谢谢张先生。接下来我们再关注刚才我们提到的这儿来自国内的一个报道,就是关于稀土的报道,来关注一下。 镧、铈、镨、钕等等十七种稀有元素组成的物质,它的名字叫“稀土”。最近,这些中学课本里的内容,正以另外的一种方式,再次为公众所了解和熟知。 重磅新闻的推送,出现在昨天深夜。那么,中国稀土行业发展究竟怎样?昨天,国家发改委负责人,也给予了回应。 2019年5月29日 央广新闻:发改委负责人表示,我国是世界第一稀土生产大国,很多发达国家是稀土需求大国。赣州重稀土占全国的80%,素有“稀土王国”的美誉。赣州稀土产业规模占到全国总量的三分之一。2018年,赣州稀土产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60亿元。 中国稀土学会副秘书长 陈占恒:这种大的方面说,和现在的高新技术产业关联度很高,在风力发电、节能环保领域,还有智能制造、工业机器人,还有国防军工,首先说稀土资源是在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我们的优势在技术上面产业规模上面都具有相当大的优势,市场资源当然是相当广阔,包括美欧日,(我国对美国出口量)去年有所下降,但也应该是在30%左右,美国主要是以轻稀土以镧铈为主,占整个稀土产量大概70%到75%。 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对美国稀土出口占美国稀土进口的80%。今年5月,就在美国气势汹汹地提出新的加征关税时,外界注意到,中国的稀土和其他重要矿产,却不在加征关税的名单内。事实上,美国严重依赖中国的矿产来生产消费性电子产品、军事装备和其他许多产品。回到眼下,如果贸易摩擦持续升级,稀土,会成为中国对美反制的重要筹码吗? 2019年5月29日 央广新闻:你提出稀土是否会成为中国反制美方无端打压的反制武器,我可以告诉你的是,如果有谁想利用我们出口稀土所制造的产品,反用于遏制打压中国的发展,那么我想赣南原中央苏区人民、中国人民都会不高兴的。 今天,还有一条新闻值得关注,那就是在现在的形势下,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办公室,依然发布了《对美加征关税商品排除申请填报说明》。而这个从很多企业角度考虑的“豁免机制”的启动,也体现出了中国的理性。 董倩:好,我们来连线张先生,张先生刚才在短片有这样的一句表述是谁想利用我们出口稀土所制造的产品反用于遏制打压中国的发展,怎么理解这句话?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 张燕生:这句话呢实际上来讲我们可以看到这个稀土的话呢,实际上尤其是重稀土的话呢,实际上就是美国市场上的是,美国的这个经济和产业结构中间是不可替代的。那么不可替代的东西呢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600亿美元的这个商品的加征,对稀土加征25%的关税率由于不可替代,因此的话也就相当于这个部分的25%的关税完全,代价完全是由美国的企业和美国的老百姓承担的,那么作为一个反制的手段。 但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一点呢,中国没有像美国那样断供,美国对我们的高科技企业在芯片、在相关的一些,跟美国的技术相关的一些东西是断供,中国没有断供,为什么没有断供呢,也就没有断供呢,因为一旦断供全球的产业链供应链就乱套了。但是不等于中国不会,也就是说如果美国的这个,这个贸易保护主义和贸易战打到一定程度我觉得中国呢,就是轻易不会用,但是也不等于中国不会用,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呢我觉得中国有关方面的这个表态呢,很大程度还是中国维护自己的核心利益。 董倩:张先生您看,我们现在面临着一个什么局面,因为全世界的很大程度的稀土是要从中国进口的,中国是出口稀土的这样的一个方面。那么现在我们如果说是要反制人家对我们的制裁的话,我们用什么方式去出口,我们的出口还能反制。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 张燕生:其实它那个反制是,也就是说我们这个反制是各种手段,其实反制呢很大程度就是要打中贸易保护主义的痛点,而这个重稀土呢其实来讲它会对美国的少数的极右分子的贸易保护主义的行径呢是它的一个痛点,那么这个痛点呢实际上所采取的可以用这种价格的手段就是用进口的关税出口的关税,也可以用数量的手段也可以用其他的手段。 董倩:好的。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 张燕生:那么核心的问题还是遏制保护主义。 董倩:谢谢您非常感谢张先生。应该说当下的这样的一个世界,产业链是高度相连,供应链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一棒子打下去打疼了别人也一定会打疼自己,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为什么非要把企业硬拽到一个政治的轨道上来呢?现在真的要做的是让政治的归政治、商业的归商业。 [详情]
外界揣测中国被迫反击 “勿谓言之不预!”29日,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评论文章中的这句古语,引起外媒的广泛关注。它们解读说,这句话的意思是“不要说没有警告过”,出现在谈论“稀土是否会成为中国反制美方无端打压的反制武器”的文章中。在中国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就稀土产业发展相关问题答记者问之后,有关中国是否会打出“稀土王牌”的猜测越来越多。奥地利《新闻报》评论说,北京目前仍保持克制,不想把冲突推向极端。29日,华为加大反击力度,向美国法院提交起诉美国政府法案违宪的“即决判决”动议。当天,包括SD存储卡协会(SDA)、WiFi联盟、蓝牙联盟等多个行业组织已恢复华为会员资格。“美国施压让中国变得更坚强”,俄罗斯卫星通讯社29日评论说,美国企图打击中国的关键利益,却让中国变成一根折不弯的钢棒。中国已经表明,有决心在这场贸易争端中作出坚决反击。 一个“极具历史意义的表述” “中国有可能用稀土作为反击美国的方法”,美国彭博社29日称,中国共产党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29日警告美方不要低估中方反制能力。报道说,在阐述中国意图的重要性时,这篇文章用了“极具历史意义的表述”。“勿谓言之不预”这一说法在1962年中印战争和1979年中越战争之前,中国媒体都曾使用过。熟悉中国外交语言的人再清楚不过这一表态的分量。稀土已经在两国贸易争端中扮演角色。 此前一天,中国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如果有谁想利用我们出口稀土所制造的产品,反用于遏制打压中国的发展,那么我想赣南原中央苏区人民、中国人民,都会不高兴的”。美国CNBC网站评论说,此言一出,有关中国可能利用稀土作为贸易战武器的猜测愈演愈烈。中国官员的表态,被视为对美国发出“隐晦的警告”。 美国政府2018年的一份评估报告称,稀土对美国国家安全依托的很多重要武器系统来说至关重要,包括雷达、激光、声呐和飞机发动机等。美国《商业内幕》评论说,美中贸易战悬而未决之际,中国稀土出口的重要性成为焦点。中国拥有约40%的稀土资源,年产量约占全球的80%以上。如果贸易战继续升级,中国对稀土的控制将成为谈判中的一项关键优势。 “中国会把抛售美债当贸易战的武器吗?”在外界还在聚焦稀土时,英国路透社提出另一种猜测。尽管认为中国没有那么快走出那一步,但该报道指出,如果中国选择把1.1万亿美元的美债持仓当作武器,报复特朗普政府对华加征关税,那么可能令全球市场大地震,推动利率飙高,是中国手中的“核武选项”。 奥地利《新闻报》29日评论说,尽管中国手握稀土、美债的“王牌”,但北京到目前仍保持克制,不想把冲突推向极端。中国一直强调,贸易战没有赢家。德国《柏林日报》敦促特朗普政府拿出更多妥协,而不是一味硬逼。该报说,特朗普的做法严重损害全球经济,现在有必要叫停中美贸易争端继续升级。 美要将“战火”引向华尔街? “贸易战的下一场战役可能是中国进入华尔街的问题”,29日,美国《纽约时报》以此为题的报道披露说,一些支持特朗普对华强硬的贸易专家正在讨论,白宫是否应该限制中国公司进入华尔街。 因为通过美国金融市场,中国企业近年来筹得数百亿美元。特朗普前首席战略顾问班农称,政府内部和外部都在持续反思中国在美国股市中的角色,部分原因是中国公司的最终所有者缺乏透明度。“纽约证券交易所和纳斯达克正在违反对机构投资者、勤劳美国人养老基金的信托责任。这太可恶了。所有这一切都应立即关闭。” 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霍建国29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说,美国似乎想把中美摩擦从单纯贸易、技术乃至对企业的制裁,延伸至金融市场。现在的感觉是,中企新申请在美上市的难度加大。美国政府进一步干预市场的手越伸越长,这完全违背全球市场发展趋势和公平竞争的基本原则,有点穷凶极恶的感觉。 《纽约时报》称,特朗普政府尚未宣布任何切断中国进入华尔街的行动,但一些政府官员和议员对中国企业在美国资本市场和股市的存在越来越怀疑。该报说,如果华盛顿开始行动,中国有自己的反击方式。据估计,中国实体(主要是央行和主权财富基金)在美国至少拥有2000亿美元股票,这给北京提供更多武器手段。如果这种极限手段诉诸实施,会撼动美国股市。特朗普将之视作成功的晴雨表。出售股票可能比削减债券更有效。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副主任宋国友29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说,金融脱钩的提法并不新鲜,但在中美贸易争端发展到现在这个阶段,金融领域越来越多被提及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美国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迫使中国政府更多接受美方条件,而一些中方企业也有避险意愿。但这和贸易争端一样,对两国来说是双输。而世界第一大和第二大经济体不能形成统一的金融大市场,对全球来说是三输甚至多输。 多个行业协会恢复华为成员资格 29日,华为向美国得克萨斯州东区地方法庭提交“即决判决”动议,作为其挑战《2019财年国防授权法案》第889条合宪性行动的一部分。该公司3月曾就美国政府针对该公司的销售限制提起诉讼,要求法院宣布该法案违宪。该案将于9月19日举行听证会。 《纽约时报》评论说,华为正在加大力度,从司法上挑战特朗普政府对其采购美国设备的限制。起诉美国政府,是华为增加赌注实施通过司法手段和公共舆论而非秘密谈判反击特朗普政府的战略。华为向美国法院提交简易判决动议,可以在不耗费成本和时间的情况下快速得到结果,包括避免提交敏感公司信息。此外,这也给华为机会公开阐述观点。 除了华为的法律反击,中国官方也在国际组织发声。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称,当地时间28日,在世贸组织(WTO)一次气氛紧张的会议上,中国抨击美国将华为列入贸易黑名单的行为,指责美方滥用全球贸易规则中的“国家安全例外”条款。该报说,这次发生在日内瓦的争执凸显出,特朗普孤立华为的举动在多大程度上加剧了美中两国间的贸易紧张关系,并使达成协议结束贸易战的前景复杂化。 29日,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在接受采访时声称,华为与中共的关系对美国经济和国家安全构成“最大威胁”。然而同一天,业界以实际行动发出不同声音。在SD存储卡标准的“SD协会”(SDA)官网上,成员名单中重新出现“华为公司”。此前,该协会将华为从成员名单删除。此外,WiFi联盟、蓝牙技术联盟和JEDEC协会(固态技术协会)等行业组织的官网也都显示,这些组织均已恢复华为的成员资格。[详情]
耶鲁大学学者——美国习惯于把别国作为自身问题的替罪羊 人民日报 新华社布鲁塞尔5月29日电 (记者王子辰、王宇戈)美国耶鲁大学高级研究员史蒂芬·罗奇近日在世界报业辛迪加网站撰文说,升级对华经贸摩擦是美国犯下的严重错误,习惯于把别国作为自身问题的替罪羊是美国自欺欺人的表现。 罗奇在文章中指出,美国习惯于把别国当成自己国内经济问题的替罪羊,否认自身结构性问题,自欺欺人,20世纪80年代的日本和如今的中国都是这一做法的受害者。 罗奇说,20世纪80年代,美国将日本视为最大的经济威胁,对日本的声讨涵盖多个方面,包括所谓不公平和非法贸易行为等。美国所谓贸易问题的根源是其日益严重的宏观经济失衡,尽管相隔30余年,美国国内储蓄的严重减少仍在催生大量双边经常账户赤字和贸易赤字。 罗奇认为,如今的中国正扮演着昔日日本的角色。美国升级对华经贸摩擦是一个严重错误。美国若不提高国内储蓄率,即使不与中国进行贸易往来,也会把外贸转向其他伙伴,而这一贸易分流势必指向成本更高的地区,最终等于变相对美国消费者加税。 文章最后写道,美国在面对自身的结构性问题时选择回避,在经贸政策上不是量入为出,而是打击其他国家。然而,此次选择与中国交手,结局或将与30年前大不相同。[详情]
澎湃新闻记者 廖瑾 5月29日中午,正准备给本科生答辩的IEEE NTC北京分会主席、北京大学教授张海霞从朋友处惊闻,“IEEE通过邮件宣布华为员工将被禁止作为旗下期刊杂志的编辑和审稿人。” “愤怒,惊讶,不敢相信。”5月29日深夜,张海霞向澎湃新闻形容当时的心情,“这违背了我作为一个科学家应该公平公开公正对科学问题发表意见的基本职业操守,这是我的底线。” 在本科生答辩结束后,张海霞当即打开电脑,敲下邮件,申请退出其所在的两个IEEE期刊的编委会,并在个人微信公众号上发表了《致IEEE主席的公开信》。 “我是北京大学的张海霞,IEEE的老朋友和资深会员。听到IEEE牵连美国对华为的禁令,要求撤销华为专家参与期刊审稿,我真的很惊讶。这违背了我从业以来,一直被教育和所坚守的科技底线……”她在公开信中写道。 张海霞个人微信公众号上刊发的致IEEE主席的公开信。 “我希望IEEE一定要重视这个问题,作为一个非常有信誉的学术组织完全不应该犯这个错。”5月29日深夜,她向澎湃新闻表示,希望让学术归学术,让政治的去讨论政治,不要被绑架。 据介绍,IEEE,全称是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是一个国际性的电子技术与信息科学工程师的协会,也是目前全球最大的非营利性专业技术学会。其会员人数超过40万人,遍布160多个国家。IEEE致力于电气、电子、计算机工程和与科学有关的领域的开发和研究,在太空、计算机、电信、生物医学、电力及消费性电子产品等领域已制定了900多个行业标准,现已发展成为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国际学术组织。国内已有北京、上海、西安、武汉、郑州、济南等地的55所高校成立IEEE学生分会。 华为与IEEE联系颇深。据华为官网介绍,在基础科学研究方面,华为面向全球学术界进行开放式创新合作。1999年,华为发起了高校科技基金,后更名为华为创新研究计划(Huawei Innovation Research Program,简称HIRP)。目前,有100多位IEEE和ACM院士以及数千名专家学者参与HIRP。 今年年初,华为在深圳成功举办IEEE P2413工作组会议。会上,华为提交了两类提案,涵盖了聚焦视频能力与融合通信能力的底层支撑能力以及智慧城市IOC、智慧园区、智慧机场三大场景和需求。 华为也有多位研究人员在IEEE担任主编、副主编等职位,比如华为诺亚方舟实验室计算视觉首席科学家田奇,他就是IEEE Fellow。 以下为澎湃新闻与张海霞对话: 澎湃新闻:您什么时候得知“IEEE宣布华为员工将被禁止作为旗下期刊杂志的编辑和审稿人”? 张海霞:今天(5月29日)中午从网上看到消息,其他朋友也在朋友圈讨论。但IEEE还没给我发邮件。我已经发邮件去跟IEEE确认,还没收到回复。 澎湃新闻:您听到消息后,什么心情? 张海霞:愤怒、惊讶、不敢相信。因为我参加的是一个学术组织不是一个政治组织。我参加的是学术组织就代表我在里面表现的是我的科学属性,应该保证其公开公正公平。 我不要针对任何一个人或者任何一个团体。我之所以愿意担任该期刊杂志的编委,我愿意参加该组织,因为我在这里跟大家说话,说的是我针对科学问题的看法,我不是针对某个人的看法,不是针对某个团体的看法。 IEEE的做法违背了我作为一个科学家应该公平公开公正对科学问题发表意见的基本职业操守,这是我的底线。 澎湃新闻:我们看到网上消息,邮件针对的是“colleagues from Huawei”,具体哪些人会受到影响? 张海霞:如果是跟华为相关的,比如从华为聘请的专家去评审论文应该都会受到影响,我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定义,但是我认为这样一封信最起码是不应该出现一个专业学术的讨论里。 澎湃新闻:这涉嫌歧视? 张海霞:这不是歧视,这是底线。我作为一个科学家,应该对问题发表科学的看法。你为什么在一个学术组织任职?是因为你在这个学术组织任职,大家都讨论学术问题。你担任每一个杂志的编委,是因为你对投稿这个杂志的科学问题负责。怎么负责呢?你就应该找到最有经验的和这个领域相关的专家发表最客观的看法。不管这个人是不是来自华为还是来自哪里都没有关系,只要他有资格就可以。我不要人被绑架,我也不要被人去提出各种不客观的要求。 我作为科学杂志的编委,我最起码要保证我邀请的人他够专业。这个专业跟他在哪没关系,跟他在哪个公司没关系,跟他是哪国人都没关系,要求的是专业属性。他要能够发表客观的看法,这是最重要的。 澎湃新闻:您发表《致IEEE主席的公开信》,表示要申请退出您所在的两个IEEE期刊的编委会。发出邮件和公开信后,您有预计到会有哪些结果吗? 张海霞:没有想有哪些结果。我只知道它如果不专业,我就没必要跟它玩儿,我就没必要成为它组织的一员。如果它专业的话,那我也可以继续跟它专业地工作。我要做的就不是一天到晚跟政治挂钩的事。 澎湃新闻:您认为是什么导致了IEEE会有此次的行为? 张海霞:政治,政治,过度的政治,政治强压的结果造成了让大家都失去了最基本的判断。过度的政治施压会让学术变样,这是最不可忍的。 澎湃新闻:目前除了您之外,有不少教授专家也在申诉和呼吁,您希望有哪些结果? 张海霞:我希望IEEE一定要重视这个问题。作为一个非常有信誉的学术组织,完全不应该犯这个错。不过他们现在还没有大规模地去扩散这个消息,我希望这个组织可以尽快改正。 打住,必须要打住。如果继续,就会让大家认为这样一个学术组织、国际化的组织不存在了。它的信誉崩塌了。 我并不是要报复谁,都没有意义。我们要做的就是让学术归学术,让政治的去讨论政治。今天全世界的科学家都在申讨这件事,不只是中国的科学家。 澎湃新闻:接下来,您还有哪些打算? 张海霞:还没有进一步打算,我想看IEEE的回应。如果他们的做法很专业,我还是会努力为这个学会做贡献,如果他们不专业,我就会考虑跟国际上的同行去做我们非常专业的事,这个事情绝对是不能任由其发展的。 (本文来自于澎湃新闻)[详情]
综述:美部分科研机构“谈华色变”损害正常学术交流 新华网 周舟 新华社华盛顿5月28日电 综述:美部分科研机构“谈华色变”损害正常学术交流 新华社记者周舟 生物医学领域的国际合作历来被认为很少涉及政治或国家安全问题。但近来,美国生物医学领域的部分机构“谈华色变”,动辄以莫须有罪名开除华人学者,这种做法正在损害两国正常学术交流和合作。 最新一个例子是美国埃默里大学终身教授李晓江的实验室近日突遭校方关闭。埃默里大学给出的理由是,李晓江“未充分解释来自国外的经费及未充分解释他们在中国研究所和大学的工作范围”;而李晓江的说法是,他在中国的相关工作已获得校方批准,且校方不给任何解释机会就关闭了他的实验室。 就在一个月前,美国知名医学机构MD安德森癌症研究中心开除了3名华人科研人员,理由是所谓违反保密原则及未披露同外国机构关系。差不多同一时间,美国贝勒医学院等3家机构也被要求调查8名华人科研人员。 华人学者被“针对”并非巧合。曾任职MD安德森癌症研究中心的胃肠肿瘤专家谢克平2018年被控告“非法持有儿童色情图片”,但这一指控完全失实,最终法庭大陪审团裁定此案“没有证据,不予起诉”。过去几年,还有华人科学家郗小星和陈霞芬等人遭遇间谍冤案。 从法律方面看,遭指控的华人科学家也许能重获清白,但他们的学术声誉已遭受重大打击。 美国华人联合会今年4月发表声明说,美国华人科学家“身处的大环境日益恶化”。今年3月,美洲华人生物科学学会、美国华裔血液和肿瘤专家协会和华人生物学家学会在《科学》杂志上发表题为“种族标签伤害科学”的公开信说,华人群体担忧自己被人用有色眼镜看待,甚至被贴上种族标签。 近来美国生物医学领域“排华事件”频发,与美国政府施压密不可分。去年8月,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院长弗朗西斯·科林斯致信受其资助的上万家机构,要求它们警惕外国政府对美国的医学研究实施所谓不正当的影响和利用。显然,科林斯对正常的国际科研合作的这种无端揣测,反而会损害美国与其他国家的学术交流。 不仅仅是生物医学领域,也不仅仅是在美华人,正常的中美学术交流活动整体上都在受影响,美国政府常用的一个手段就是拒发或拖延发放赴美签证。比如,据媒体报道,去年11月在马里兰大学举办的一场天文学会议上,24名申请参会的中国学者只有6人获得签证;去年12月,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召开的美国地球物理学联合会年会上,约300名中国人因签证问题无法出席。 本月中旬,美国部分国会议员还提出一份法案,其内容是,对所有申请赴美学习或进行学术交流的中国公民,若其研究学科在美国“商业管制清单”中,签证官应征询“安全咨询意见”,即将申请人材料寄回华盛顿,以对申请人进行额外审查。 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面对中国科技实力增强以及中美差距逐渐缩小,一些美国政客甚至部分学术界人士心态发生扭曲,华人科学家有时不幸成为被打击对象,正常的学术交流也受到压制。 《科学》杂志前主编布鲁斯·阿尔伯茨等人近日撰文指出,在某些政客的鼓吹下,不公正地诋毁出生在美国以外地区的人,这形成了一种令人忧虑且危险的新公共话语,这种“非我国人”的态度以及由此产生的新签证政策正在阻碍年轻人才来到美国。 英国信息服务企业科睿唯安公司科学信息研究所主任乔纳森·亚当斯对新华社记者表示,竞争与合作并不矛盾。作为科学研究主体的研究机构需要招募各国优秀人才,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参与竞争。 部分美国科研机构“谈华色变”的同时,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密歇根大学、特拉华大学等知名大学发文重申欢迎国际学生和学者,认为基于国籍而产生的怀疑会导致可怕的后果。 (本文来自于新华网)[详情]
专家学者:美国唯我独尊必将失败 相互尊重,平等互利,本应是国际交往间的一项基本原则。但美国在贸易磋商过程中,唯我独尊、处处优先,最终导致磋商陷入困境。很多专家学者认为,美国这种唯我独尊的霸凌主义必将面临失败的结局。 专家们表示,美国唯我独尊的霸权主义在贸易磋商中表现得淋漓尽致。首先从美国发起贸易摩擦的理由就是荒谬的。所谓的“对华贸易吃亏论”完全不成立,美国是103个国家最大的贸易逆差国,它的霸权就建立在贸易逆差的基础上。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 张燕生:美国的霸权地位和美国的全球地位决定,它只有靠贸易的不平衡,贸易的逆差为其他国家创造顺差,然后它来创造给对方负债凭证。因此它这个全球的这种大国的地位决定美国就是一个逆差国。那美国如果是顺差国,别的国家怎么取得美元,它怎么来开这个美元的空头支票呢? 从美国对中方发动贸易摩擦的手段来讲,所谓“301条款”也是非法的,因为它是美国的国内立法,却要强加于中国。 对外经贸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熊李力:说到底无论你是一般301条款还是超级301条款,都是美国国会它作为美国国内的立法机构来制订的法律规则。而美国国会作为美国国内立法机构,它并没有权利更没有资格为世界各国制订一套通用的国际规则。 与此同时,美国在贸易谈判过程中,更是不断加码,对我方极限施压。加征关税的商品数额先是600亿美元,接着是2000亿美元,接着又放话3000亿美元。 对外经贸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熊李力:我们都可以看到,美国实际上讲来讲去都更多的是强调它的单方面利益。它总是强调中国应该达到什么条件,中国应该满足什么标准。 再者,美方在谈判过程中,多次言而无信,毫无征兆地突然翻脸。 对外经贸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熊李力:从今年4月到5月,两国进行了密切的高层磋商。但是谁也没有想到,就在5月5日,也就是贸易磋商还在进行当中,而正准备进行第十一轮谈判之前,美方又突然抛出了所谓加征关税方案。 在专家们看来,美方在谈判过程中不择手段,考虑的只是自身利益,是典型的霸权主义。不仅对中国如此,对日本、对欧洲、对墨西哥、加拿大等周边国家也是如此。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王勇:赤裸裸的这样一个霸权的这样一个行径,但是另外一方面也反映出来面对着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快速发展以后,它所受到的一个挑战,在贸易中它是自信心受到了比较大的一个打击。 专家们表示,当下美国对中国高科技企业的打击,也是唯我独尊的霸权主义表现。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王义桅:比如说打压中国的高新技术企业,不仅要打压你中国的一些领先的企业,而且让它的盟友,让世界上都不能用这样一些产品。 专家认为,美国唯我独尊的背后,是极度自私的心理,将自身凌驾于所有国家之上,必将面临失败的结局。 对外经贸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熊李力:唯我独尊将美国摆在了几乎全世界所有国家的对立面,哪怕你是实力超群的超级大国,你也不可能同时和全世界为敌,和全世界作对,将自己单边利益凌驾于我们人类命运共同体利益之上,这肯定最终是行不通的。 [详情]
中国赴美游客人数下降 美国旅游业人士忧心 近来,中国前往美国的游客人数有所下降。对此,美国旅游业从业人士认为,美国挑起的中国美国经贸摩擦波及美国旅游业是原因之一,他们对此十分担忧。 加州的港口城市旧金山是中国游客赴美的热门目的地之一。当地的热门景点渔人码头也一直是深受中国游客喜爱。不过旧金山旅游业从业人士却表示,他们担忧即使是这样的热门景点,也很难不受经贸摩擦的影响。 旧金山当地酒店经理:旅游业一直都是依赖政治和经济(因素)的,不过我们会专注于我们能做的。我们是好客的,我们想要服务好我们的客人。 根据美国国家旅游办公室的数据,2018年赴美旅游的中国游客数量下降了近6%。当地业内人士无奈地表示,为了挽回流失的中国游客,他们已经开始加强专向的服务。旧金山很多酒店都雇佣了讲中文的员工,并提供包括中式早餐等更符合中国游客生活习惯的服务。 在密尔沃基,当地旅游机构也在密切关注局势进展,十分重视对中国游客的服务,推出了专门中文旅游手册等。当地旅游机构官员也表示,目前他们无法掌控局面,他们会做好自己能做的事情。希望一切能尽快恢复到正常状态。 密尔沃基旅游机构官员:一旦局面能重新受控,我们希望他们(中国游客)能知道,我们是在乎他们的。我们这里是个不错的地方,他们能在这里体验和感受真实的美国。 [详情]
参考消息网5月29日报道 英国《金融时报》网站5月27日发表文章称,不断渲染“中国威胁”并鼓吹“中美脱钩”的美国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的代理局长娜扎克·尼卡赫塔尔,正成为美实施对华经济政策的关键人物。 文章介绍,在加入特朗普政府之前,娜扎克·尼卡赫塔尔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代表美国鲶鱼养殖户对越南进口商征收惩罚性关税。 文章称,这位45岁的伊朗裔贸易律师兼经济学家,现在从相对较小的跨太平洋海产品生意的池塘,进入了美国总统与中国之间的贸易战——这个更为宽广的水域。这位鲜为人知的强硬派经济学家,在实施政府的国际经济政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尼卡赫塔尔是美国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的代理局长,正等待正式任命。在特朗普与北京对峙并扩大出口管制之际,该部门备受关注。 文章称,本月,特朗普将中国电信设备企业华为列入了特别出口黑名单。尽管这一决定是由美国总统做出的,但负责监督的正是尼卡赫塔尔。了解她观点的人说,她多次警告美国企业与中国建立广泛经济关系的危险。他们还说,她更倾向于让这两个经济体脱钩,而不是培养更密切的关系。 一名熟悉尼卡赫塔尔观点的人说:“毫无疑问,她是鹰派。她认为,供应链的太多部分转移到了中国,不管是否为了追求自身利益,企业都把短期利益置于国家利益之上了。” 文章指出,尼卡赫塔尔迅速升迁至美国政府中的关键职位令一些游说人士和出口控制专家感到担忧。他们正寻求利用灵活和务实的手段,以避免中国针对美国企业进行强烈反制。美国商务部一位前高官说:“我认为商界对她的担忧会越来越强烈。” 文章称,美国技术公司不仅担心严格的出口管制可能会使它们失去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从长远来看,它们还担心这种管制可能会让它们无法接触到中国的研发,从而阻碍美国的创新。 美商务部一名官员说,尼卡赫塔尔“反复向美国业界解释,技术领导地位是国家安全的同义词”。[详情]
新华社北京5月29日电 题:“美国陷阱”让美国信誉沦陷 新华社记者曹筱凡 傅云威 罔顾客观事实,以突然逮捕企业高管的伎俩,强迫竞争对手听话——本年度新书《美国陷阱》揭开了美国以司法工具为伪装,围猎法国能源巨头阿尔斯通、以从中牟利的黑幕,让世人进一步看清了“美国陷阱”的面目和套路。 如今,中国企业不幸成为“美国陷阱”的最新受害者。拘人、罚款、封杀的套路再度上演之际,国际社会顿悟到:美国霸凌主义已成全球公害,不容于时代,美国的国家信誉已然沦陷。 “美国陷阱”是美国肆意以国内法作为经济战武器,强加于人,做局陷害、打压其竞争对手的黑手段,暴露其恃强凌弱的霸凌行径和强权逻辑。 一些国家相继成为“美国陷阱”的受害者。上世纪八十年代,日本半导体行业勃兴之际,美国就以各种理由,重拳打击东芝等日企。过去十年,美国力压欧洲金融机构,动辄开出巨额罚单。此外,美国对欧洲空客、日本车企长期压制,同样充满经济霸凌色彩。 事实一目了然。遭受美方围猎、落入“美国陷阱”者,或是行业翘楚,或是美企竞争对手。美方意图昭然若揭:只要认定威胁到自身商业利益、科技与金融优势、乃至全球霸权的实体,均要重点打压。 滥用“长臂管辖”,给竞争对手设套挖坑的做法,或许能让美国相关行业和利益群体一时得济,长期看却只会阻碍竞争、保护落后,遏止生产要素全球流动,与市场经济和法治原则格格不入。 美国企业如果想要获得优势必须尊重创新和开放的原则,而不能依靠美国政府压制和打压别国企业。以排他性强力手段维持优势的做法,违背市场规律和科学规律,绝不可能达到目的。 失道必定寡助。近期,德国、法国、荷兰等国官员和商界人士相继表示,在相关行业发展和项目建设上,不会应美国号召,排除中国企业。这显然代表了国际社会的主流呼声。 正如《美国陷阱》作者、前阿尔斯通高管皮耶鲁齐所言:“真相路人皆知,任何人都无法忽视美国将法律作为经济战争武器的事实。所有国家都应团结起来,抵制美国的单边主义。” 历史常常惊人相似,但不会简单重复。美国长期滥用“长臂管辖”,自以为无人能挡,殊不知公道自在人心,正义永不缺席。美国工于心计、埋头挖坑,最终埋葬的是美国的国家信誉,让自己沦为全球化时代的孤家寡人。[详情]
【关注中美贸易摩擦】美媒:美国农机具生产商受损严重 据美国媒体报道,由于来自中国的需求减少以及关税导致钢铁价格上涨,美国农业器材生产商面临困境。 根据美国农业部数据显示,受中美经贸摩擦影响,2019年前三个月,美国对华农产品出口与2018年同期相比下跌40%,而2018年美国向中国出口农产品价值为92亿美元,不及2017年的一半。 美国农机具生产商是受经贸摩擦影响最严重的行业之一。 据美国《华尔街日报》27号报道,包括迪尔和凯斯纽荷兰工业在内的美国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生产商正面临市场需求疲软的局面。 一方面,中国是大豆等美国农产品的最主要海外市场,来自中国的需求减少后,美国农民的收入和购买力也随之下降,对收割机等农业器材的需求也在减少。另外,美国对中国等国的钢铝关税政策导致美国国内钢材价格上涨,需要大量钢材的农机具的制造成本也相应上升。据《华尔街日报》报道,2018年,产自美国和加拿大的大型农用拖拉机的销量较5年前下降了50%。 美国最大的农机具生产企业迪尔公司已经宣布,受上述因素影响,该公司将在2019年下半年减产20%。这个总部位于伊利诺伊州的公司表示,受加征关税和钢铁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该公司今年的生产成本预计将上涨7500万美元。 美国第二大农机具生产公司凯斯纽荷兰工业则表示,该公司今年上半年销量减少,预计全年将支付5000万到1亿美元的关税及相关费用。 尽管美国政府称会对美国农民做出补贴,以缓解中美经贸摩擦带来的损失。但一些美国农民表示,政府补贴只是杯水车薪,他们更需要的是中国市场和公平贸易。 [详情]
中美经贸摩擦丨美方一意孤行 损人害己必然失败 从经贸谈判中的出尔反尔,到不顾国内外企业和社会各界反对,肆意加征关税,再到对中国企业采取出口管制措施,美方一意孤行,在逆全球化的路上越走越远,既不得人心也不合世界发展大势,必然失败。 瑞银集团最新报告指出,新加征关税将使美国零售商利润进一步遭受挤压,导致美国大量商店亏损。美国一家市场研究机构的预测显示,今年全美可能有1.2万家商店关门。 对美政府满腹怨气的不只是零售店的老板。2018年底,华为公布的92家核心供应商名单,其中美国33家占比最高。就在美国政府对华为发出供应限制禁令后,高通、美光等美国芯片公司股价应声下挫。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 戴长征:它涉及的不仅仅是中国输美商品和美国输入中国的商品,它更多的是一些中间品、投资品,那么这些东西实际上有很多美国企业参与在里面,像美国企业也有受到极大的损害,我想,这个现在已经看得特别清楚了。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发表的报告指出:中美贸易摩擦升级将严重挫伤商业和金融市场情绪,扰乱全球供应链,进而危及2019年全球增长的预期复苏。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 朱民:对整个全世界的冲击影响是巨大的。因为如果一个政府可以随意地切断你的供应链,那美国凭什么还能说我是世界上最开放和最自由、最公平的市场,还有谁敢在美国投资科技,那这样全球科技界是不是要同时在本国做一个备份? 国际舆论普遍认为,美方政府的一意孤行正在对世界贸易规则和人类的科技进步形成挑战。尽管美国不断施压,但带有浓厚霸权主义色彩的出口管制等极端措施并不得人心,也不会得逞。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 朱民:美国的商品贸易是赤字,美国的服务是连年的盈余,这个是符合市场资源配置,要把这一块扳回来重新去做最基础的,特别是中端或者中低端的制造业,我觉得第一不符合客观规律,第二我觉得不可能,是不可持久的,只要把这个政策一改,这个行业一定会垮掉。 [详情]
Copyright © 1996-201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