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提出积极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还指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保障合理融资需求,一系列“稳增长”措施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保驾护航。[详情]
进一步凸显了“稳经济、保增长”的重要性。会议重提“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这个提法此前几年一直有,但今年3月的政府工作报告删掉了),这也呼应了我们此前判断:我国经济韧性虽在,但其实经不住细抠。[详情]
23日召开的常务会议部署更好发挥财政金融政策作用,支持扩内需调结构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积极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详情]
经济学家圈注:会议主要内容针对近期吵得不可开交的人行和财政之争。主要内容为扩内需,补短板,增后劲,惠民生。三降一去一补里并没有提降杠杆,只提了补短板。这里的背景央行和财政之争只是引子,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背后是经济形势的变化,一是国内经济走势,二是特朗普贸易战带来的不确定性,本次会议就是针对这一问题提出的解决思路。[详情]
会议听取了财政金融进一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汇报,要求保持宏观政策稳定,坚持不搞“大水漫灌”式强刺激,根据形势变化相机预调微调、定向调控,应对好外部环境不确定性,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财政金融政策要协同发力,更有效服务实体经济,更有力服务宏观大局。[详情]
时至年中,7月2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更好发挥财政金融政策作用,支持扩内需调结构促进实体经济发展。会议亮出的多项举措传递出下一步宏观调控的积极动向:在保持宏观政策稳定的同时,财政金融政策要协同发力。[详情]
聚焦减税降费,在确保全年减轻市场主体税费负担1.1万亿元以上的基础上,将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高到75%的政策由科技型中小企业扩大至所有企业,初步测算全年可减税650亿元。对已确定的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增值税留抵退税返还的1130亿元在9月底前要基本完成。加强相关方面衔接,加快今年1.35万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和使用进度,在推动在建基础设施项目上早见成效。[详情]
政策方面,7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积极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信用风险方面,央行出台MLF支持商业银行投资中低等级信用债措施,并发布《关于进一步明确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指导意见有关事项的通知》松绑部分理财产品规定,而银保监会也公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详情]
对社融关注度提升,不同主体区别对待。6月20日国常会对货币政策的提法是“要坚持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和金融稳定运行”,本次会议的提法是“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与“保持适度的社会融资规模和流动性合理充裕”,与前期相比对社融规模更为关注。[详情]
“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一方面体现在加快地方债发行进度推动基建投资,要争取“早见成效”,另一方面则体现在减税方面,可以概况为“表内”适度放松。[详情]
财政临门一脚,正式确认信用缓和信号。如我们提示,先前货币金融政策已转向宽松,包括央行定向降准、证监会化解股权质押风险改善资金供求关系,一行两会发布节奏缓和的资管新规配套细则;积极财政政策是临门最后一脚,在重要会议前财政与金融形成统一合力。[详情]
虽然基建投资增速从去年19%的高位滑落到1-6月份只有7.3%,但在去年年度策略报告中以及前期报告中,我们仍然维持了基建投资全年增速13-15%以及下半年预计基建投资反弹的判断。主要就是考虑到社融的快速下行产生的信用风险,以及中美贸易摩擦产生的外部冲击会倒逼我国政策转向扩大内需,扩大内需的一个重要抓手就是稳定基建投资。[详情]
本次会议表示,坚持不搞“大水漫灌”式强刺激,根据形势变化相机预调微调、定向调控。而大家联想到的是15年1月,总理参加达沃斯论坛时的表态就是积极财政和稳健货币,不会搞大水漫灌,注重预调微调。但事后来看,15年我们5次降息、4次降准,这一轮轰轰烈烈房地产大牛市也是从15年开始启动的,那么这一次的政策变化会不会和15年一样呢,到底这一次的政策和以往有何区别?[详情]
变的是“收入端”,不变的是“支出端”。 “本次会议”提出的财政政策发力点,集中在收入端,包括减税降费,扩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以及加快1.35万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和使用进度,并未提及支出端。因此,从2017年以来,支出结构由支持“基础设施建设”转向支持“社会事业建设”的大趋势不会发生变化,教育、医疗、卫生、养老等社会事业,仍将是财政政策发力的重点。[详情]
国常会强调积极财政政策更加积极、稳健货币政策松紧适度。体现了下半年宽信用的政策方向。当前表外融资大幅下降为代表的结构性去杠杆政策仍是导致实体经济融资困难的主因,信贷的短期反弹仍然难以弥补非标规模的下行。在此背景下,政策已多次围绕缓解违约风险而做出边际放松,宽信用的政策方向有利于修复市场对信用违约的悲观预期。[详情]
Copyright © 1996-201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