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6日上午,由中国人民大学、青岛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青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青岛市市北区人民政府、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承办的2018国家发展与城市治理青岛高端论坛暨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青岛分院成立仪式在青岛市府新大厦举行。[详情]
目前我国已经是成为制造业大国,但不是制造业强国。其中的短板,除了技术水平外,关键在于总体而言我国制造业产品的质量档次,安全标准不高。[详情]
中国进入五百强大企业,大而不强的问题比较普遍。离全球竞争力世界一流企业差距比较大。所以它是世界五百大,不是世界五百强。什么叫做世界一流企业,什么叫做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是说在一个领域,行业,细分领域行业应该进入世界前几,成为隐性冠军,小巨人。[详情]
质优的中小企业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源泉。中小企业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6%。各个行业的主体都是以中小企业为主。因此从经济这一个角度讲,你满足了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更多的有待于中小企业提供优质高效多样的供给。[详情]
过去几年中,我们金融风险是一个上行周期,我们不断的爬坡,不断进行债务累积。这个过程很艰难,但大家一定要认识到另外一个,未来是背着巨大的债务要下坡。这一个下坡的问题更严峻,这是我们经常讲的上坡容易下坡难。风险积累起来很简单,很快。但风险释放起来很艰难,很漫长。并且风险的释放会更隐蔽。[详情]
2008年以后整个中国的城市化发生重大转轨,中国的城市化已经告别低成本的城市化时代。整个中国的城市的使用土地从原来新增转向存量。[详情]
在人力资源这一个层面上各地吸引起来还是很难的。我们有钱,但是没有人。我们有人但是没有厉害的人,我们有厉害的人,但是他又走了。大部分公司最痛苦的事情一定不是钱的事儿,一定是人的事儿。然而我们本质上仅仅把人力资源当做煤矿,石油,钢铁那样用的。都是在低价竞争。[详情]
不要把创新看成技术创新,在我看来技术创新当然很重要。但我认为最重要还是制度创新。而制度创新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产权激励和产权保护,离开产权激励和保护,创新一定不会发生。[详情]
我们正面对新一轮消费升级和技术革命,未来可能每个人面对无数屏幕,无数场景。无数流量入口。消费整个被打散。这一种场景未来零售一定是无处不在的。我们把它称之为无界零售。包括现在我们体验线上线下融合,可能未来这一种趋势会到各个领域。[详情]
过去很多年,我们解决高速度发展的问题,没有解决高质量发展的问题。而现在数字经济的发展它既可以解决我们的高速度发展问题,同时能够解决我们的高质量发展的问题。[详情]
发展实体经济固然重要,但是从全国来看,发展实体经济应该根据不同地方不同情况来考虑。比如说青岛,实体经济应当很好,而相比之下我觉得青岛金融业可能发展不够,应该说这个空间很大。所以我觉得不能把发展实体经济跟金融发展对立起来。要大力发展特别跟金融基础设施相关的那些产业。[详情]
就年龄段来看,刚进入中年即44到55岁年龄段,他们的风险感知要相对好一点。这是社会中坚阶层,他们如果心态好的话是好事儿。而从长期趋势来看整体社会心态风险在不断下降。[详情]
对老年人我们可以委托第三方,这样比我们自己管好多了。省心省力,费一点钱,家庭购买,政府购买,提供服务。[详情]
巨量国民财富重新回到这个地区一定要有机构管理,人民要有机会来投资,要有好的产品。这里面就强调金融市场的治理。[详情]
新浪财经讯 1月6日消息,阿布扎比国际金融中心中国区首席代表傅诚刚在2018国家发展与城市治理高端论坛上发表演讲。他表示,巨量国民财富重新回到这个地区一定要有机构管理,人民要有机会来投资,要有好的产品。这里面就强调金融市场的治理。 以下为演讲全文: 大家下午好。我代表阿布扎比政府很开心可以过来分享十分钟。题目是“一带一路”金融出海。以阿布扎比经验为基础谈一下城市经济转型转型的一些见解。提到中东可能是政治部稳定,白袍,宗教等等。排名第二大经济体,虽然被认为新兴发达国家国家,其实各相指标已经达到发达国家指数。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数排前五,人均GDP全球排名第七,达到将近七万美元。他自己本身在各项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人民的这个生活福祉指标一直走在世界前列。特别需要指出大家说豪,豪在哪里?比如中东符号超过7%,2014年超过8万亿美元。到今天它是否还是依然躺在黑金上面的国家?我们不这样认为。站这里讲的时候其实有一个比较。同样是沿海城市,同样是一个重要的,在整个各个国家里面,经济排名上都排名前列这么两个城市。青岛和阿布扎比有什么近似的地方?其实不多,但结构相近。人口阿布扎比是青岛人口1/5,面积是青岛1/10,人均GDP是青岛七倍。GDP总量是青岛15到16倍。抛去不到50%的石油GDP,非石油经济体量大概是增长七倍。过程中它的结构上其实和青岛蛮相似。所以我们认为过去几年里面,一些我们发展,特别未来和中国“一带一路”相结合的这一个结合上面的投资合作,未来存在一定空间。这一个国家很单行,基础设施或近几年主导,特别强调高端制造,强调各项基础设施,重大项目开发。比如说中间第二个MASDARCity是阿布扎比未来工业公司。是非石油经济可持续再生能源为经济体,主要发展方向运作项目,国家级公司。 这个国家只豪不土,重要方面是人。一个自己国民教育,另外充分引入外来最优质教育资源。比如我们现在有人大,整个阿布扎比在阿联酋四所全球性大学现在入驻这里。本身为这个国家提供最好英语和各个学科最前沿教育。引入包括这里面,好多过程中会跟中国有很多的发生必然联系,也是中东北非一个医疗中心。也是新能源一个中心。这一个重大项目,重大的投资,它带来的就是整个经济的转型,用五年时间,今年第一季度首次非石油经济超过石油经济,占到51%的比重。这里面有一个建筑,高端制造,它的现代服务业,教育以及它的这个金融业。这一些非石油经济体系里面比重超过70%。这一个阿布扎比的经济体量整个阿联酋里面占到85%以上,面积和国土超过了2/4,管理的国民财富也是超过65%左右。提到阿联酋时其实阿布扎比经济是整个国家的一个基础。 大家知道一个城市名片是迪拜,这个国家之所以这么发展,重要因素是要发展这么多优势产业。这里面最重要归结到金融。青岛打着国际财富管理中心,特别金融发展,这个国家过去三年第一次做一个制度创新,保证最好金融体制。治理体制,城市治理体制能够在这个经济体里面运行。这是阿布扎比国际金融中心,划定一个岛,这里面三权分立,注册,监管,法院,提供什么样的东西呢?支持阿布扎比金融发展以及实体经济活动。这背后的金融体系这里面运行。强调发展自上管理,财富管理,私人银行,金融科技,优势是为什么吸引大家来。这个国家希望能够在未来若干年里面把曾经已经在伦敦,纽约上市最好企业,再带回阿布扎比。巨量国民财富重新回到这个地区一定要有机构管理,人民要有机会来投资,要有好的产品。这里面就强调第一用普通治理。跟香港,新加坡,伦敦是一个经济制度。可以由人才自由流动,任何币种发行任何产品,比如发基金可以美元,欧元,人民币,利润自由汇入汇出。高管没有底薪等等。这一个基础上未来希望发展航空金融服务业,希望发展金融科技,发展家族财富。也继续支持原有的石油天然气以及其他的国家安全产业等这一种。 回到中国,中国过去五年时间,从今年开始中国是阿联酋第一大的贸易伙伴国。阿联酋是中国投22个中东阿拉伯国家最大投资目的国。中国是阿联酋最大非石油贸易伙伴国。第六大石油贸易的伙伴国。两国的经济纽带前所未有的强劲,然后两国政府的主持下,2015年我们习主席和我们的王储印度签署一百亿美元产融合作基金。国开行和外汇管理局一块儿投资的。一系列协议正在签署过程中。 回到原点,其实最关键一个因素是它希望资金的到来同时,一定要有人的到来。管理钱,管理这些新兴产业,必须要有最好的人才来管理。青岛今天正在做的事情,我们其实在引入最好一个外。人大国发院是高端智库之一。阿布扎比也存在研究咨询体系,我们看阿布扎比希望能够跟青岛在未来金融投资,“一带一路”领域里面金融出海上面有更多合作。特别是金融投资往来。有大量的经济转型,还有大量的基础设施的建设需求。这里面其实很多都是跟其他国家不一样的。是高端的,需要更多投入的,更需要更复杂的金融时间。需要人才,大学就开始培养,培养更高端职业人才。重大项目两国期间共同发起以及最后总结时需要高端智库,外部咨询研究的需要。我们进行外部总结和研究分析。其实阿布扎比和青岛有一些地方金融领域存在一些共性东西,阿布扎比希望可以成为“一带一路”中东北非重要的投融资中心,希望这里可以支持“一带一路”最好重大项目和重大机构来这里投资和融资。希望能够成为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离岸中心,中东北非新中心,这个地方中石油,华信已经持有最大国家石油公司将近15%的石油权益,这里面未来人民币计价交易突破指日可待,我们也希望能够有人民币交易更好场所出现。比如说我们“一带一路”的资产交易平台,这个基础上完成更多两国之间的经济合作。 这一个图片是卢浮宫进入阿布扎比,这是他高端基础设施投资一个典范。投资一百亿人民币在一个岛上完成这一个。每年循环展出大量展品,这个国家发展旅游业时跟青岛一样,历史传承很好,基础很好,底子很好,引入现代前沿东西时其实有时候投入不计成本。这是其中一个例子,故宫海母博物馆也即将在这里开立,谢谢大家。[详情]
新浪财经讯 1月6日消息,国家行政学院宋劲松教授就不平衡条件下的社会治理问题发表演讲。他表示,家里老人对子女说话不会再像他在中壮年时一样,而是要很温情的说。为什么?他有诉求,他属于弱势群体了,听不清甚至误解你的话。各种情况都有,这些情况亲情之下很难处理。对老年人我们可以委托第三方,这样比我们自己管好多了。省心省力,费一点钱,家庭购买,政府购买,提供服务。 以下为演讲实录: 尊敬的主持人,各位嘉宾下午好! 我汇报的跟彭老师有一点类似,他讲心态,不平衡也是一种心态的反映。十九大把我们的社会矛盾进行重新定义,并且基本上大家都很认同,不平衡,不充分这么一个定义。不平衡意味着有很多社群矛盾和冲突。不充分意味着我们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从发展我们也可以解决一部分不平衡的问题。把蛋糕做大。但往往一部分问题不是通过发展问题解决,而是要通过治理。总结一下,最近以来关于不平衡的理解,主要有三个维度。第一个是区域的不平衡,主要讲的银行与内地,农村和城市。第二个讲的是人与生态环境的。刚才彭老师也讲到环境的问题。第三个是结构,经济结构和收入。但是我今天想跟大家汇报的一个视角并不是这三个视角,是政府和社会的不平衡。 这一个问题研究的比较少,我研究的比较深,今天只是抛砖引玉给大家谈一下自己的粗浅认识。政府与社会的平衡,大家看看能回忆起这是一个什么场景吗?这是2015年两会期间,中国建设银行行长跟总理说,我是弱势群体。大家都笑了,是怀疑的笑,不认同的笑,还是共鸣的笑,有不同的解释。但这是一个事实。我们17家银行,当年利润占所有上市公司的50%,这么一个群体说他是弱势群体。不仅企业这么说,在座各位其实政府的官员也再说自己是弱势群体。都觉得自己是弱势群体,弱势群体怎么管,怎样治理,我从两个维度。第一个是亲情的维度,看这里大部分都有这么一个经历,家长管自己的小孩,很难管。要么哭,要么闹,还管不了。为什么?血肉之情,打也打不得,骂也骂不得,不能依法治家,很无奈。 对老的。我们看还有这一种情况,对老的同样如此。家里有老人对他说话绝对不能像他在中壮年时毫无把握的,而且要很温情的跟他说。为什么?他有诉求。他耳背,残疾人,弱势群体了,听不清甚至误解你。各种表情都有。这是我们对另外一层的,在座各位对自己的长辈同样是这样一种最后变为弱势的抱怨,抗争,冲突,这些亲情之下很难治理。考虑到我们党和政府,群众是血肉关系,有一点跟这个类似。很多社会治理,社会冲突层出不穷,很难治理,依法治国。难度相当之大。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我们叫做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这样一种问题,因为是血肉之亲。怎么办呢?从我们生活中,我们得到一些其实,对于这一类亲情下的弱势群体管理,可能委托第三方更加弱势。比如说小孩,无论他在家里怎么闹,怎么哭,到幼儿园就好了。在幼儿园老师的管理下,但已经没有亲情,亲情是第三方监管。虽然有红黄蓝事件,但毕竟是少数,政府可以加强管理,完善幼儿园管理。但不管怎么样,比我们亲自管好一些。 对老年人我们也可以委托第三方。这一个是比我们自己管好多了。省心省力,费一点钱,家庭购买,政府购买。这个服务里面,由此这个逻辑引申到我们社会治理。我们会发现十九大提出来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制保证的这么一种机制。用亲情下的治理,逻辑加以引用。社会协同,公众参与,举一个例子。这里面有一个澳门例子,我们国家行政学院澳门招公共管理硕士,每年都参加当考官。来的除了澳门公务员之外,大部分的是澳门的NGO社会组织,这个过程当中我详细了解一下。澳门大概六十多万人,相当于我们中部一个城市,中部一个城市的管理体制,市政府,区政府,街道办事处,三级政府,澳门特区政府只有一级,没有区,没有街道。规模差不多都是六十多万,但怎么管理?都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总共六千多家。并不是说我们一定要学习,但是有一些经验,我们看看他的发展趋势,政府资助或者政府购买的占71%。数量在回归之前一千七百多家,到2015年变成六千多家,所有的社区服务都是由这些NGO完成。并且我们看到教育类的,学术类的发展也很快。我一个学生是澳门教育局的,他做的老年人再教育做的很完善,把老年人管好了。 我们看血肉关系下的社会治理有新表现。比如说政府强势,老百姓弱势。我们加一个中间层,第三方。反冲强势弱势不平衡,最终解决我们不平衡带来一些毛病。比如说天津8.12爆炸事故严重,后面财产赔偿损失不分编内编外的消防员。房子的公物价值评估等,灾害处置我们做的不错。 工程项目冲突通过第三方进行风险评估,挨个进行沟通。沟通之后最后各类风险逐渐降低,社会治理中,我们党和政府,与老百姓的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强势与弱势关系给治理带来很大挑战。按照十九大精神,通过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我们构建一个很好的机制。不仅在决策方面,而且在执行方面起到一个很好缓冲作用。但是我们仍然发现在社会治理的新增量部分我们做的还是不错的。但存量部分我们提升空间还很大。谢谢大家。[详情]
新浪财经讯 1月6日消息,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彭宗超在2018国家发展与城市治理高端论坛上发表演讲表示。就年龄段来看,刚进入中年即44到55岁年龄段,他们的风险感知要相对好一点。这是社会中坚阶层,他们如果心态好的话是好事儿。而从长期趋势来看整体社会心态风险在不断下降。 以下为演讲全文: 谢谢刘鹏院长邀请,非常荣幸有这样的机会。坦率说今天这个题目并不是我的长,特别讲现代经济体系这一块儿过去没有专门研究,对青岛过去来过好多次。今年来过三次有很多亲身感受,但缺乏专业研究。大背景下面,今天讲国家发展,特别讲经济发展,现代经济体系构建。前面探讨好多方面。像绿色发展,新发展,安全发展。特别安全发展,可持续发展里面,有可能大家也需要考量。就是说经济体本身的安全,经济安全。同时我们也需要考虑社会问题。我们的经济再蓬勃旺盛。如果大家对这个社会没有信心,对我们的政治没有信心。对我们政府没有信心,其实可能大家也还是心里没底。 今天这样一个现代经济体系构建要放在一个大的背景当中来观察。所以从我们这几年做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这样一个研究来看,我们专门做了关于社会心态这样一些调查和分析。所以今天借此机会跟大家做一个分享,请大家多批评指教。 我想这样几个主题,依据来给大家做简要汇报。首先我们今天发展非常好。国家发展非常好,欣欣向荣,马上要全面小康,还有未来新时代中国梦这样一个接续实现。越在这样的时候,我们越需要,一个方面我们要增强信心。另外一个方面我们的信心来自哪里?还要来自于我们的居安思危意识。我们要考虑经济风险,社会风险,这里面更要考虑民心风险。这些是我们的传统资源。习近平总书记过去对中国传统文化有高度关注。诸多传统文化里面,大家也可能会发现它对居安思危这一个特别看重。尤其在昨天中央党校的讲话当中,他还特别提到当我们功成名就的时候,我们其实需要居安思危。怎么样保持创业初期的励精图治精神,说易行难,做起来特别不容易。说明它的重要性。 十九大报告里面可以看到居安思危被提到两次。除前面提到以外,尤其是提到统筹发展和安全,我们今天的主题国家发展,现代经济体系构建当中我们可能需要树立安全发展的理念。我们要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这里面尤其我们要关注后面那一句话,把前面那一句话,尤其是居安思危放在我们党治国理政重大原则高度来提。所以足见它的重要性。十九大报告里面提到心理建设很和人心向背问题,心理服务这样一个体制建设,我们党执政最大风险是民心向北。 这样大的背景下我们可以看到过去人民网热点论坛到底我们民情关注哪些问题?包括社会保障,居民收入,教育公平,环境保护等等方面。我们治国理政就依据这些方面来展开,反腐倡廉大家亲身感受。正是因为这样一个战略,2015到2017年三年大家的关注焦点排序上面发生变化。2014年反腐倡廉是第一位。后来收入差距,民生问题排前面。跟治国战略转型有很大关联。 近年来我们发生一系列的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像第一行里面几个案例,尤其龙口案例,许老师提到习总书记说到他们好象借用习总的话,宁要青山绿水不要金山银山,因为习总说了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用这个来阻止一个化工厂项目落地。第二行里面不是群体突发事件,但依然产生广泛社会影响。这背后其实大家可能对于安全感,对这一种焦虑。这些方面反映在我们今天国家发展的重要一个关键时刻。我们一方面需要继续重视经济发展等等,但另外一个方面要注重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注重尤其可持续发展当中,国家治理,城市治理当中我们如何把我们的治理,把我们的公共政策,把我们的社会的安全感给提升。这一个可能成了大家关注焦点。 这一个过程里面,大家也难免有一些社会的焦虑。所以民心这样一个风险和我们治理风险可能会成为我们当今在安全风险当中特别需要关注的一些方面。因此我们对过去做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时建构一个框架,这个框架过去我们评估社会稳定风险比较多偏重行为端风险。比如多少人参加群体事件,多少起群体事件,多少起上访,多少起网络群体事件等等。我们觉得这一个可能是需要我们关注,但可能不够。我们需要引入心态,心态的风险。因为我的行为都是在一定心态条件下来采取的。出现的。心态又会受到一些社会环境的影响,整个前面这三大块又是我们公共治理,国家治理,城市治理,政策制定等方面影响。所以他们可能构成了一个循环圈。我这个展示不够全面,也许还有其他复杂的关系圈可以引入,但这样一个框架其实给我们提供了更加整合的,观察社会心态和社会稳定风险一个综合框架。特别中间这个社会心态,这一个方面我们今天为什么要把它作为关键词提?就是因为我们今天讲风险,大家可能会发现我们心态的风险,它是中间一个特别重要的调节变量。大家平常想一想,有时候外界一个环境变化。我们心态假定很正常时会发现这个变化再剧烈,导致我们心态不会失衡,行为也不会走极端,反过来如果心态不平衡,外界微小变化可能刺激心理极端不平衡,导致极端现象出现,这一种现象我觉得在社会治理里面要特别加以关注。 通过统计数据库和心态调查数据库我们可以形成一个综合社会稳定风险值描绘图。过去三十年里面社会稳定一个状态。随着我们国家经济发展,我们的社会稳定风险,不是在上升。总体在下降的。这个大家也能够感同身受。国际上有不同声音,有人按照他们标准把这个社会稳定风险值描绘的越来越高,唱衰中国。我们的综合这样一个风险评估值却揭示我们呈现一个良好这样发展态势。这不意味着我们没有问题,我们还是有问题的。比如我们可以看到行为端指标,心态端,治理端指标走下降趋势时,环境端指标在上升的过程。所以我们现在面临环境端那些问题,可能是特别值得我们关注的。 在这一个环境端的治理过程里面,我们在2013年做过一个全国的心态调查。这一个调查按照刚才评估框架,大家可以看到行为端指数不算太高。但是我们的心态端,环境端,特别是治理端,尤其心态端,治理端两个风险值偏高。所以这一个大家会发现,一方面我们会安心。但是另外一个方面我们又有一点焦虑,心态风险有一点偏高。尤其治理风险有一点偏高。有可能这一个大的背景下我们会产生一系列的社会不稳定的事件或者态势。所以这个心态治理,他们都是起调节作用的。因此这个过程里面要特别值得我们关注。 这个PPT大家可以看到2013年的全国信贷风险里面,环境调查里面大家可以看到民生风险排第一位。跟人民网调查其实很接近的。大家关注焦点,今天大家探讨现代经济体系,我们说你最终经济发展是要服务于人民的。所以人民为本一个现代经济体系的构建,如何真正也能够在民生这样一个改善上面下功夫,这可能是大家一个重大的命题来去讨论。 在心态端里面大家会发现收入满意度,社会公平感。政府满意度,干部信任感成为比较高的一些问题。行为端风险里面大家会发现,上法院告状问题,网络发帖问题,上访问题,上网问题,民告官,上访,上网,上街等等这些。 我们说一个治理端里面,大家会发现2013年的时候,大家对于反腐败的力度还有一点觉得不够。今天调查情况不一样。透明度,办事效率低,民众回应性差。这些构成几个比较关键的。所以我们把这些关键因素找到以后,可以供大家参考。我们在今天国家治理,城市治理里面到底应该往哪边发力。 后来2013年调查我们做一个地区比较,发现中国四大维度指标方面,珠三角地区,京津冀地区,长三角三大地区,发现他们的总体风险值是珠三角大于京津冀,大于长三角。不见得完全准确。但我觉得可能也突显一个问题,咱们可能要作为经济发展,这是非常好的。但不是经济发展越高,就一定你的社会风险越低。不是。说不定会像珠三角一样。所以这一块儿也值得我们青岛加以借鉴。 去年年初我们做京津冀三方比较。这一个比较三地的情况来看,我们主要是发现行为风险感知方面三地差异比较显著。北京偏高,这一个超乎想象,天津,河北这样一个排序。其他环境治理风险差异不是特别显著,心态风险北京相对偏低,河北偏高。我们有一些具体的方面,比如像地区,京津冀三地核心区域他们的风险感知相对要低一点,他们对京津冀的风险感知相对低一点。中间年龄段来看,刚进入中年44到55岁的年龄段,他们的风险感知要相对好一点。这一个我觉得是令人欣慰的,这是社会中坚阶层,中坚力量发挥核心作用这样一个阶段年龄段人。他们如果心态好的话是好事儿。但是也发现家庭年收入13到20万的这一个区间的老百姓,他们的风险感知差一点。我们做一些区域调查,京津冀地区某市某区做一些调查,我们也发现他大体趋势跟全国有一点像,跟中间那个是黄颜色的中间那个全国的,蓝颜色,北京市里面一个职工的,最左边那个是区里面,总体态势是大致差不多。但是他们中比全国情况,比市里面的情况要好。今年这个趋势相对变发达了。但是凸显心态风险偏高,环境风险这两块偏高。所以这一个方面也值得我们来关注。 我们也做大数据分析,尽量看大数据跟我们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之间是不是能够做到一定预测性。我们也做了初步测算。就是说越是在京津冀地区那一个社会风险感知,它可能比那一个对全国行为那一种,全国性的风险感知预测性要好一点。因为我们侧重的大多数在京津冀地区,京津冀的问题跟相关。总体来说还是发现网络的这一些关注。某种意义上具有一定期间预测功能。这一个将来可以进一步研究,说不定我们通过舆情及早关注社会心态的阴晴圆缺的变化。我们将来要建立各种各样的数据库,做各种不同产出的提供,希望可以发挥它更大作用。当然这只是一个方面。 主要发现我想概括一下,有这样几个方面。长期趋势来看整体这个风险在不断下降。今年有波动,社会心态风险也在下降,但也有波动。四大类风险心态风险偏高,对整体风险治理有不利影响。环境风险感知当中请大家注意最高是民生环境的风险。心态风险感知里面这一个收入满意度,社会公平感,信任感和政府满意度等等。这一个方面的影响相对比较严重。行为风险三上这一个风险偏高,治理风险我们提到像腐败风险,透明决策回应效率低等这些问题都值得关注。 主要的政策启示我们希望在未来,我们能够重视社会心态风险关注,建构多元的社会心态风险评估。重视社会信任积极心里建设。我们要特别关注社会民生问题,降低我们的系统社会风险和经济风险。控制三上行为,尤其我们希望不要从上访,上网,上街,这个行为风险要加以控制。 最后我们想要注意把握各级,各部门,各人群特征提高我们的治理公平度,透明度和效率。这样我们可以实现更好城市治理和国家治理。谢谢大家。[详情]
新浪财经讯 1月6日消息,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许光建教授在2018国家发展与城市治理高端论坛上发表演讲。他表示,发展实体经济固然重要,但是从全国来看,发展实体经济应该根据不同地方不同情况来考虑。比如说青岛,实体经济应当很好,而相比之下我觉得青岛金融业可能发展不够,应该说这个空间很大。所以我觉得不能把发展实体经济跟金融发展对立起来。要大力发展特别跟金融基础设施相关的那些产业。 以下为演讲实录: 非常荣幸有机会再一次来到美丽的青岛市,跟在座各位领导和专家一块儿探讨非常重要的问题,也是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问题。我想讲四个方面的问题。一个是关于十九大关于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伦敦和部署。第二个讲一下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历史地位。第三第四讲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要内容和内涵。最后结合青岛市经济社会发展实践谈一些个人看法。 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应该说是十九大报告里面一个创新点。也是习近平新时代社会主义经济理论重要内容之一。过去我们可以说有一些经济的提出很多新概念。比如我们过去讲现代企业制度。十八届三中全会讲一个现代城镇制度,还有现代金融体系等等。但是很多年以来,从来没有讲过什么叫做现代化经济体系。十九大报告里面明确提出来我认为是很大理论创新。我们对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这个目标有了一个更加全面认识。因为现代化的建设,到2035年初步基本实现现代化。到2049年建设社会主义强国。这一个过程当中现代化国家,现代化强国肯定经济是基础,非常重要。什么是现代化经济体系?有很多不同看法。十九大报告对这个问题做出非常精辟论述,很多观点都是以前没有过的。所以我认为是一个重大理论创新。这里面我想最重要的,我们要把它和现代化目标结合,和新的发展理念结合起来看,这样理解什么是现代化治理体系会更加全面。 这里面一定要理解两个内容。一个是新的发展理念要深刻理解。我们说现代化经营体系,提了什么地方?一定体现五大新的发展理念。最重要我们讲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总书记讲的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样的理论实际上是对我们这么多年改革开放,发展的一些经验和教训一个深刻的总结。在发展过程中我们建设现代化经营体系,肯定将来要和美丽中国,生态文明紧密结合起来。 从经济体系建设来看我想重点讲后面两个问题。一个是第四个方面,现代化体系的主要内容。科学内涵,这一个内容很多。几个方面展开一下。比如我们讲到创新,创新是五大领域里面第一个最重要的创新,也是建设现代化经营体系一个重要内涵。怎么理解这个创新,怎么来创新。这是一个重大理论问题也是一个世纪问题。从我自己来看,我认为要怎么来通过,特别是地方政府。怎么来通过适当的公共政策,特别是经济政策来促进创新,可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应对美国大规模减税的大背景下,我们国家已经在节税降费,还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样大背景下,如何进一步通过我们的政策促进创新。我想应当是可以可做的。我们下一步减轻企业负担是没有问题的。另外一个方面我认为肯定更重要的是应该加快改进以促进创新为中心结构性减税政策体系。我们现在减税不能笼统来。我们要以促进创新为中心的结构性减税,我们国家企业所得税25%,应该说也不是很高。我们的高科技企业得到的实际税率是15%,加我们国家税收实际征收率这个因素考虑,我们总体企业所得税是15%到20%之间。20%以上不是很多,过去是我们的优势,可以促进外资,保护高科技企业发展是很好的。现在美国大规模减税大背景下,我们已有政策可能不那么明显了。下一步全国角度来看怎么来进一步的通过更好税收设计,来促进创新。达到创新为中心结构性减税目标体系,这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地方政府来说,一方面要把中央政策落到实处。吃透研究透我们的政策。第二个更重要的是要结合本地实际,把政策构建适合本地发展的好的政策。刚才讲到的要争取改革权,争取试点权。这是我们青岛需要考虑的问题。 第二点在我们发展现在化经济体里面,重点讲到实体经济。我们知道这是一个从媒体上学界还有政府部门都在大力提倡发展实体经济。发展实体经济固然重要,青岛来看我觉得我们青岛是中国发展实体经济的标本城市。哪个城市有这么多好的产品,好的品牌?应该说不是很多的。所以从青岛这一个角度来看,或者全国来看,发展实体经济应该这样考虑问题。一方面确实应当大力发展实体经济,但是要从不同的地方来看,比如说青岛。实体经济应当很好,比如海尔还有青啤。海信,全国,全世界文明品牌。我们有最好的港口,还有中车,青岛制造业非常发达。相比之下我觉得青岛金融业是从区位来看存在着脱实向虚的倾向。青岛来看实体经济发展可能有更多优势要发挥。金融领域可能发展不够,应该说这个空间很大。所以我觉得不能把发展实体经济跟金融发展对立起来。要大力发展特别跟金融基础设施相关的那些产业,可能青岛今后要做一个发展的重点加以研究。 最后针对青岛经济发展讲两条。我来之前对青岛经济做一个回顾,复习。过去我来青岛港做过调研,青岛基础非常好,在省会和计划单列市里面都是名列前茅的。各个方面都做的不错,是我们国家的重要经济中心。青岛角度来看我想有这么几个方面的问题,青岛市应当结合自己的优势和特点,灵活,实事求是的发展我们的现代化经营体系,需要注意这样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个我们要充分抓住机会,国家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可能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这一个机会青岛港具有独特优势。这是对外开放方面应当具有很好优势,特别吸引日韩投资有时在全国来说是处于前面。第二个我想讲一个问题,我们说北京,天津,这些京津冀一体化过程中,很多产业存在一个重新配置,重新布局的问题。青岛应当利用这个机会吸引或者引进一些比较好的适合本地发展的产业和人才。这是一个很好的条件。第二个我们要进一步优化,结合本地实际推进体制性改革。我们知道青岛很多方面在全国都是出基业的地方,应继续推进,提高政府的服务和管理效率,提升政府机制改革方面还有很多可以做的事情。第三个青岛和山东的发展特点是什么呢?发展速度不慢,也挺好,民营经济发展好象不那么强劲。说明什么?说明我们山东,特别青岛这一个地方是不是民营经济发展好象没有这一个氛围,或者没有这一个环境。我觉得还是我们要反射制度建设方面,或者我们的政策方面,哪些方面还是吸引力不够。怎么进一步鼓励和推动非国有经济,民营经济发展,创造更好环境这是应当进一步考虑的问题。 怎么样进一步发挥青岛已有优势,我们知道青岛优势很多。举一个例子,大家都知道,一说成是建设,城市管理。好多专家喜欢举青岛的例子。说成是下水管道坏了,青岛可以找到那个记录都还存在。很多城市盖第二年以后找不到图纸,房子都不知道谁建了。档案很差,青岛这一个方面应该说历史悠久,有很好底蕴。像这些的方面不单单是一个技术问题,可能还是一个习惯或者文化。或者是一个制度,甚至一个习惯问题,一个好的方面。像这样的一些好的经验,好的做法,我认为还有很大的进一步发挥的余地。比如城市管理,到了青岛,青岛城市很干净很漂亮,青岛的城市管理应当是全国处于前列的。 最后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青岛制造业很好。跟制造业关系密切的服务业是否有进一步发展空间是值得很好研究的。时间关系就讲这些,不对之处请批评指正。[详情]
新浪财经讯 1月6日消息,高礼研究院执行院长卢斌在2018国家发展与城市治理高端论坛上发表演讲表示,在经济体系建设当中,我们提到的各种资源如石油,管控资源,数据资源等等,总而言之就是数据资源,在这个ABC时代和AI时代,数据已经成了全社会赖以生存的基础资源。也就是说每个人无论去哪,肯定都是依靠一堆数据来定义出你的情况。 以下为演讲实录: 我是平度的,回到自己的故乡,又是自己的母校,来跟大家分享一下对于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这样一个主题,非常高兴和非常荣幸有这样一个机会。向在座各位朋友,父老乡亲介绍一下高礼资本和高礼研究院。我想谈这样几个问题,第一个什么是高礼研究院,高礼资本这几年做了什么事情。第二个我本人回到人民大学这个平台,对现代经济体系建设个人一些思考。第三对家乡建设的个人一点浅见。高礼资本是张磊先生耶鲁大学跟人民大学两校的杰出校友。是耶鲁成立以来第一位华人校董,人民大学是中国第一所红色大学。 刚才四位老师观点都讲出了我的心理话。两位杨院长,一个人才角度,一个创新角度。消费升级,数据资产。非常幸运我在高礼资本对人民大学专款,2011年成立高礼研究院,我一直1就是从一个人的执行元涨到现在搭建一个相对比较成形的小规模高精尖这样一个集实践研究和人才培养为一体的平台。高礼研究院成立时刘强东先生,高礼研究院成立那一天他带来一个主题演讲,京东为什么会崛起,为什么会成功。这时候提到数据作用,提到物流平台支撑,当时我记得非常清楚。不提名字了,就是说都是当前在投资界非常活跃的大腕,也产生了非常激烈争论。就是说你现在这个价格,高礼进入股权投资,进入京东价格是否有一点高,是不是有辉煌未来。张总是理事长,他笑而不语,有很大争论。刘强东先生说认为这个事情一定成功,这一个跟现代制度体系建设里面一个很大命题相吻合。李泽楷说我认为没有问题。这是六年前。李泽楷说张磊是我大陆和全球投资导师,他看准事情后面有一套很强的发展逻辑。这个用今天话,站此时此刻大家应该听说过,一个叫做C2C。第一阶段叫做美国模式搬到中国来。今天看这个实际上是创新到中国来,全球的,特别是中国这些一线二线的城市,都有一个NFC,特别香港中环叫做国际金融中心。实际是高礼资本,张磊先生和高礼研究院统一观点看来,也可以叫做为中国展开的创新。 这个问题刚刚瑞龙教授做了特别好的展开。我想加一点自己的理解。一说创新是比尔盖茨,乔布斯等等。还有想到一个很关键的词叫做车库创新。什么是车库创新?美国家里有车库,青年人要在车库里面,16岁,18岁,高中,大学阶段,或者大学毕业,看所有青年都会在自己家里创新。很多人想车库创新它的社会意义和经济学,经济体系建设的意义是什么。中国有没有制度创新?比喻的有。然后政府提供这一个创新的小的区域。隐性投资,说看这个地方是老的厂房,这个角度车库创新。实际美国在车库创新的意义真是全民创新,创造。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家庭普遍对于孩子未来成长一种容忍,创新不程控,打开车库门回到卧室了有饭吃,中国号召大学生创新,这里面意义我想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一种变化不言而喻,对创新在这里面,政府起的角色作用,企业角色作用和个人,对这一个理解我觉得应该是有清醒,科学认识。回到经济体系建设当中,我想闫衍董事长提到数据,石油,管控资源,数据资源。总而言之ABC时代,AI的时代,数据已经成了全社会赖以生存的基础资源。也就是说在座每个人去医院,肯定都是一堆数据能定义出你健康的情况。对于未来的发展,对于经济建设这一个数据时代,AI的时代,也就是说C是云,大计算这样一个计算能力这样一个时代还有很多诱惑,像比特币等等。这一个是大家都在很关注的,很多人也在炒。这样一个时代特征带来了什么?三个特征。第一创新变得越来越难。因为什么?一个手机新款很快可以普及。第二个资本在这里起的作用越来越大。第三个由于信息越来越透明,每个人越来越关注个人的生存。个人生存上升消费角度就是消费升级,要更好商品。对于一个城市而言,对青岛而言想建设金融中心进行升级,青岛曾经是纺织城,轻工业城市。留下来的海尔,青啤等等这样一些品牌,实际带有集体经济,国有企业的色彩。真正企业家担当的企业够不够多?我觉得值得我们思考。全球金融中心一个普遍的特点,伦敦,东京,香港,新加坡,纽约都是港口城市。青岛也不例外,但是他们还有另外的特点容易被大家忽略,这几个城市都是著名大学云集,一百年以上打造一个人才培养结构。世界著名大学集中在这些城市,青岛这方面也还大有可为。 最后希望在座每一个人,今天欢迎人民大学,欢迎国发院来无非两点,第一突破自己认知边界,第二突破城市资源边界,一个城市想做好无非一件事儿,如何让身边人因为你更加美好,谢谢大家。[详情]
新浪财经讯 1月6日消息,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公司董事长闫衍在2018国家发展与城市治理高端论坛上发表演讲。他表示,十九大提出来建设现代化的经济体系,主要的问题是发展实体经济。同时要解决的是实体经济如何利用大数据,利用互联网+,利用人工智能实现数字经济跟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过去很多年,我们解决高速度发展的问题,没有解决高质量发展的问题。而现在数字经济的发展它既可以解决我们的高速度发展问题,同时能够解决我们的高质量发展的问题。 以下为演讲全文: 大家下午好!我今天跟大家汇报的是关于数据的问题,汇报之前先简单说一下我们青岛的一些情况。我们跟实体经济,跟平台接触比较多。这几年我们关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我们非常关心各个城市的经济发展和债务问题。总体来看青岛过去若干年,总体的增长态势,债务水平压力相对是比较低的。目前我们公开市场,在青岛,市本级和下辖各个区线二十家公司在做资产融资,总额115亿,债券总额58支。应该说我们的融资总量规模相对比较小。得益于青岛市地方政府综合财力比较强,对融资平台依赖度相对较弱有很大关系。另外我们平台债务压力相对比较轻,对未来平台转型发展来讲也是一个优势。因此未来发展角度来看,青岛市政府对风险压力方面的压力会比其他地方更轻一些。 我今天跟大家分享是关于数字经济。为什么关心这样一个话题呢?最近几年我们承接国家发改委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大数据的相关工作。这一个过程中我们也关注到,数据经济城市对经济发展过程当中的重要作用。十九大提出来建设现代化的经济体系,主要的问题是发展实体经济,把它放在一个很重要的位置上去。同时要解决实体经济跟金融发展,跟创新,跟人力资源建设这样一个协同发展关系问题。同时要解决的是实体经济如何利用大数据,利用互联网+,利用人工智能实现这一个数字经济跟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这是我们关注从政策层面看到这样一些现象。 同时我们也注意到最新的,包括最近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学习,总书记也提到,要发展关键数据作为重要的这样一个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点。数据和数字经济成为创新发展里面很重要一个话题。数字或者说数据也成为很重要的一种资产。 我们注意到比方说去年5月份,最新一期的英国经济学人杂志的文章数字是很重要一种资源或者说数字是石油。我们可以看出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如果我们从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形态角度来看。我们早期从农业经济过渡到工业经济。现在到一种数字经济这样一种形式。数字经济主要是数据成为重要的要素和重要的生产要素。农业社会土地和劳动是最主要生产要素。到工业经济,劳动,资本和技术是做到生产要素。到了信息经济或者数字经济时期。劳动资本仍然是重要要素,数据成为很重要的生产资源。从经济发展形态这个角度来看,数据或者说数字成为很重要一种资源。如何理解数字经济,我们说从定义角度来看,实际是指的数字化的知识和技术在经济活动当中的应用。这一种数字和数字经济里面所涉及到的最主要的有三个方面。 一个是既然数据是一种资产。我们要看数据它本身的这一种深度,能不能达到真正推动经济发展的作用。刚才的显示图片数据深度角度来看,对经济,对企业活动的推动作用。另外一个方面是数字的广度。我们知道如果数据广度,没有达到一定深度时这这一种数据还是一个单向数据。我们说我们看到很多企业,我们说有很多数据。这些数据就其本身来讲仍然是单向数据,没有形成一个闭环。我们给出图片显示一样,数字如果成为一种资产,数字经济一种生产要素时,一定要形成一个闭环。从数字为用户提供服务,用户生成新的数据,反馈给生产商或者说提供商。提供商根据新的数据改进他的服务,提高他的服务。形成一个闭环。这样的话数字在生产运营的过程中,不断反复,不断形成一个闭环。对整个经济产生促进作用。另外我们关心数字规模。从广度和深度的角度,形成这一种数据规模,才能够真正的对实体经济的发展产生影响。是我们从一般意义上简单提示这样几个方面。 再看一下数字经济的发展跟我们整体经济发展,包括国家目前经济发展阶段所关心问题这个角度来看一下。目前我们知道发展实体经济,发展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最关键我们要跟目前的政策导向上面来判断。一个解决我们从高速增长阶段,到高质量发展阶段面临问题,如何解决高质量发展。从数字经济,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角度,应该说发展数字经济是解决我们高质量发展的很重要一个方面。过去很多年,我们解决高速度发展的问题,没有解决高质量发展的问题。数字经济的发展它既可以解决我们的高速度发展问题,同时能够解决我们的高质量发展的问题。第二个目前我们正在推动供给侧改革角度来看,过去两年供给侧改革,应该说从抑制过去产能供给方面起很大作用。供给侧改革仅仅停留抑制过剩产能层面,仍然解决不了有效供给问题。数字经济发展是未来供给侧改革很重要方向。真正要从提高有效供给这个角度上来解决经济发展的问题。 第三个方面是从经济发展模式上,我们看到数字经济创新很多新的经济模式,新的经济业态,新的经济活动的形式。数字经济发展跟我们当前高质量发展,供给侧改革,模式创新应该说是一脉相承的。我们现在看从全球和中国角度来看,数字经济发展的程度。全球角度来看2016年数字经济占全球经济总量达到25%,有1/4生产组织与数字经济有关。在中国是什么情况?中国目前数字经济规模22万多亿根据测算。占GDP总量30%以上。这个角度来看我们走在全球前面。从全球数字经济发展主要几个国家,像美国,中国,还有日本,英国这样一些国家比较。应该说中国是全球数字发展第二类国家。这是我们看到数字经济发展的规模。 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看一下,我们青岛在全球,在中国占数字经济发展这样一个环境下,我们是什么样的一个水平。从山东整体情况来看,我们还是走到前列。山东总体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是处于第八位。从各个省情况来看是处于第八位,是处于比较前列的水平。 我们再从更进一步的相关数据,从省市,市级政府这一级我们可以看一下。相对来讲青岛的数字经济方面,互联网经济发展指数方面相对比较靠后。从互联网指数这一个指标来看,青岛在全国主要城市排到十几位的水平。这个水平跟青岛总体的GDP的发展规模应该说是有一定偏差。我们知道2016年青岛GDP总量是1万亿,对全国超过1万亿的城市有12个。青岛是第12个。经济总量十一二位这样水平。 数字经济发展程度来讲我们又相对比较靠后。对城市数字经济这一个最新的数字经济白皮书当中可以看到。这个大概是15位的水平。因此还是相对比较靠后的。发展数字经济,关键的是我们要关注几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关注政策,有没有好的一个政策环境。从国家,各个区域经济发展比较突出这个区域上来看,应该说每一个地方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优惠政策对推动各个区域数字经济发展应该说起很大作用。不管是长三角地区,发达地区,落后地区。相对来讲政策对推动数字经济发展是比较有利的。 第二个人才,数字经济发展需要高端人才。我们看到这样一些区域,相对来讲在吸引人才政策方面,都有很多很有效政策。这些政策的落实,对推动当地吸引人才聚集应该说起很大的作用。比方说我们看到像中部地区武汉,去年制定双百计划,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计划。百万留学回汉工作的计划的双百计划,青岛对人才方面也有很多有力的动作。我们一个看经济发展,看资本总量,看当地的信贷规模发展,但是新经济,数字经济的发展阶段,信贷规模总量更多反映传统经济的融资的问题。而与新经济或者数字发展相对应,关键看资本对城市和区域之间,以及风险资本投资区域之间移动。过去一段时间看到的一些数据,90%的资本在26%城市之间移动。聚焦金融和科技行业可以看到90%的资本都是在8%的城市里面移动。资本在主要城市移动区位,青岛在主要距离上还是比较低的。我们在金融,科技方面大概在十三,十四,十五水平,未来发展角度来看如何吸引更多的风险资本,吸引城市资本移动,这是未来发展数字经济很重要一个方面。谢谢。[详情]
新浪财经讯 1月6日消息,京东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曾晨在2018国家发展与城市治理高端论坛上发表演讲,他表示消费升级不光对经济增长,对产业升级,而且对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求满足都发挥重要作用。而现在我们正面对新一轮消费升级和技术革命,未来可能每个人面对无数屏幕,无数场景。无数流量入口。消费整个被打散。这一种场景未来零售一定是无处不在的。我们把它称之为无界零售。包括现在我们体验线上线下融合,可能未来这一种趋势会到各个领域。 以下为演讲实录: 对这一个话题,我想从消费角度来提。十九大的报告里面关于现代化经济体系这一章里面,其中一个提法叫做在中高端消费和一些新的增长点,形成新动能。中高端消费这个概念在官方表述里面有新提法。在以前官方提法是促进消费,或者新消费来带动,或者叫做消费升级。这一次为什么提中高端消费我们也做解读。中高端消费是属于消费升级范畴,只不过把这个消费升级里面带有增长点的性质的点更明确的点了出来。消费对经济增长一直发挥稳定器这样的作用。特别近几年经济新常态情况下消费更加凸显。2016年对GDP贡献达到64.6%,其中有出口投资下降,此消彼涨的关系,我们也看到消费结构性的变化,这是未来消费一个特别值得关注的地方。 我们认为消费升级不光对经济增长,对产业升级,而且对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求满足都发挥重要作用,我们看好中国消费市场。有这么几点,我们看到研究一个国家人口峰值达到46岁这个国家的消费峰值也在这个时候达到,中国这个阶段正不如这个人口结构的高点。另外80后,90后人群正在形成社会中坚力量。他们的消费习惯是全新的,他们会成为未来的消费主力军,这是人口来判断。 第二个收入,近几年居民可支配收入不断提高,2016年达到2.4万左右,收入已经快于GDP增长。消费规模会进一步扩大。 第三个是消费结构,消费升级会产生很多替代性的消费,以及多元化的消费。这一个会催生新市场新产品供给。从其余来看中国特点是发展不平衡,不平衡也有一个价值形成经济更大纵深,从消费来说,消费升级在这一个不同的区域,在同一时点会呈现一个不同梯度的消费升级。它的机动性给生产和供给都会提供更多机会。 第五个是技术,我们知道技术的创新,一个方面会满足新需求。会激发潜在需求,这一轮技术创新带来变革更加巨大。 第二个想跟大家汇报这一轮消费升级和技术革命,对产业带来的变化。我们是处于和消费最密切的零售行业里面。消费升级和技术匹配的驱动下零售业发生一个重大变革或者革命阶段。比如智能消费,智能卖场,VR商店,智能消费,语音购物,冰箱购物等等这些已经开始发生变化了。这一个是发生消费变化,我们总结大概有三个方面。第一个就是个性化。消费者会越来越强调自己的个性化的表达,之前关注更多是商品的性价比,或者它的质量,功能。这些特征实际是商品共性特征。未来消费者会关注更多比如设计上一些美学价值标签,这样一些个性化的特征。未来消费会更加分散,无法通过一个传统模式,批量化的产品满足每个人不同消费,这是第一个个性化的变化。 第二个变化就是消费场景发生变化,我们知道以前我们消费去商场或者去登陆购物网站。未来可能消费场景不仅仅需要线下生产,会在你身边,包括你身边所有的这一种智能设备,音箱,冰箱,车,包括一些社交场景,跟别人去聊天。出行,旅游,坐飞机,这些产品都可以消费,这是第二个变化。第三个变化是消费者参与程度越来越高,一个是社交和消费两个领域可能边界越来越模糊。比如我们现在看到的粉丝经济,网红经济,以及微商发展,都代表去中心化的一种消费特点。第二个就是消费者和零售商和生产的互动会越来越多,会渐渐逐步参与整个价值链各个环节上面。消费端变化给生产商和零售商提出一个问题怎么满足他。我们通过传统模式没有办法满足。人工为代表新一代的技术提供可能性。智能化的赋能,我们认为未来商业其实可以总结两个值。第一个是无界,第二个精准。怎么讲无界?N到1,1到无穷。过去消费者到一个地方,比如商场或者一个网站购物是N到1,未来可能每个人面对无数屏幕,无数场景。无数流量入口。消费整个被打散。这一种场景未来零售一定是无处不在的。我们把它称之为无界零售。包括现在我们体验线上线下融合,可能未来这一种趋势会到各个领域。 精准怎么说?实际是从传统的大众经济,向未来的人文经济发展。我们往往做管理的对象都是商品品类怎么管理,市场怎么管理进行区分。我们可能也做一定市场分层,做一定差异化供给。但是现有模式和技术无法实现对每一个人进行细分化,差别化的供给。而智能化的感知技术可以提供一种可能,就是能够通过数字化和网络化,包括智能化能够洞悉每一个消费者不同的需求点,甚至有时候可能比消费者自身理解更多。这样的技术驱动之下,最终对消费者供给形成一个完全差异化供给。这是两个特点,就是未来的消费和商业呈现这一种形态。 第三个就是我们从作为一个零售企业,一个线上零售企业沉淀大量数据。京东大数据我们也看到一些消费趋势。从三个角度来谈,第一个是从消费的特点来看,绿色化消费,智能化消费,包括时尚化消费,健康化消费这一种增速非常快。绿色消费在京东平台上面,绿色消费增长远远高于整个平台增速。因为京东平台增速已经很快40%,绿色消费达到86%。高于平台整体增速40个百分点。绿色商品形成溢价,有的甚至超过50%到70%。智能消费增速达到70%以上的增速。也比平台整体平均增速要快大概30个百分点。另外消费者我们看到越来越对舒适要求更多。在京东平台上面,有一些商品比如烘洗一体洗衣机,这个销售增速160%,高于洗衣机销售额60个百分点2000以上高端吸尘器占销售份额60%。还有智能商品,比如说智能音箱,冰箱,还有家庭用智能门锁增速都是百分之四百,五百以上。还有消费者对健康果汁的消费增速高速的达到百分之四百。可以很明显发现新的趋势已经显示。 从消费者的角度,我们关注两个点。一老一小。小是指年轻消费者,80,90后包括00后消费者。中国现在15到75岁消费人群当中40%是80后,90后人群。一个预测到2020年,所有消费中70%是80,90之间。我们要对年轻一代有更多了解。对老年一代,中国现在正在步入老年社会,超过60岁的老年在中国是2.3亿。这一群消费者有自己的独特专门一些产品和服务需求。而我们从供给端来看这一类商品和服务其实很匮乏。细分化的程度非常低。但是在京东平台上面我们也可以看到,老年商品的消费增速也快于整体平台增速,同时老年消费者花费金额也远远高于平台整体增速。另外往年消费里面还体现一个特点买用分离。最后一点是区域来看,这个地方我们特别关注,因为我们说到消费升级,更多是一二线城市,其实中国地域差别里面,这一个特点是不一样的。比如一线城市大家可能更关注食品饮料,对服装关注正在下降。四线城市里面大家更关注服装还有汽车,或者是零配件。而在乡村关注点是电器,所以对这些不同区域消费者的理解也是未来我们针对消费政策一个依据和出发点。我就讲这些方面。谢谢。[详情]
新浪财经讯 1月6日消息,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杨瑞龙在2018国家发展与城市治理高端论坛上发表演讲。他表示,大家不要把创新看成技术创新,在我看来技术创新当然很重要。但我认为最重要还是制度创新。而制度创新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产权激励和产权保护,离开产权激励和保护,创新一定不会发生。同样在宏观调控方面,合理处理政府与市场之间权利连接也很重要,政府不能不作为,但也不能乱作为。 以下为发言全文: 刚刚开过的中央经济会议谈过要观大势,我们仍然处在新常态。三个点不能动摇。第一个继续推进我们要从高速度向高增长这一种增长方式,增长的角度来说,高速度向高增长转变。第二条要推进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第三个要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做这三项工作,我认为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抓手。一个是供给性结构改革,创新驱动发展。为什么这些年创新成为耳熟能详的词,大家都在做创新。现在创新是一个筐什么都往里装。都叫做创新。我认为真正创新要作为一个牛鼻子,推动整个中国经济增长转型,我认为有三点要和大家交流一下。 第一点大家不要把创新看成技术创新,在我看来技术创新当然很重要。但我认为最重要还是制度创新。诺贝尔奖得主诺斯曾经讲过这样的案例,他重新解读了英国工业革命,一般认为英国工业革命发生的原因在于产生新的技术蒸汽机。但诺斯发现英国工业革命发生的时候,蒸汽机一百多年前在矿山里面就广泛使用,为什么当时没有产生英国工业革命,后来产生英国工业革命呢?再深入研究发现原来是伴随资产阶级革命之后我们出现新的专利制度,对技术创新进行保护。再加上贸易导致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从而出现英国工业革命。大家重新解读工业革命时发现蒸汽机当然重要,最重要还是制度创新。联想到我们中国过去发展,主要是由制度变迁带来巨大增长,改革是第一生产力。 制度创新在当下怎么来通过制度创新,推动技术创新?关键要建立现代化的经济体系。具体讲就是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怎么样做到这一个呢?我认为关键是要为创新营造一个非常好的制度环境。我们有两条是非常重要的。第一条是老问题,产权激励和产权保护。离开产权激励和保护,创新一定不会发生。第二正确处理或者恰当处理,合理处理政府与市场之间权利连接,政府不能不作为,但也不能乱作为。我想这两条对于一个创新环节的维持有非常关键的。时间关系不展开了。为什么创新在深圳比例高,不在上海,不在北京呢?原因是深圳市场环境相比较而言最好。所以制度很重要。 第二个我认为制度创新的主体企业家。企业家创新当中扮演积极重要角色,熊彼特这方面都有很多阐述。创新就是打破均衡,谁能够打破均衡?企业家,有敏锐的眼光,博大的胆魄等等可以做这样的事情。所以企业家很重要。在创新有三类人,第一类从事科学创新人,这很重要。杨院长讲了很多就是讲这个东西。当下人才比资本更重要,基本过了早年中国资本最重要的时期,从事比较简单的初期工业化的阶段。现在发现这些人就是人才。第二类就是做企业的企业家很重要,创新成果,要转化成经济成果要跟产业融合。这需要企业家,最重要的是企业家。第三是制度企业家。非常重要,回顾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我们发现扮演制度企业家的不同程度当中,地方政府官员在里面起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座都是地方的。其实过去几十年地方政府在推动中国的市场化进程当中扮演非常多角色,好多地方的制度创新都是由地方创造出来的。所以怎么样让地方政府官员,特别是地方主要官员在中国的市场化过程当中扮演重要角色是非常关键的,怎么样使地方政府在这个社会当中扮演重要角色?为改革做动力非常重要。形成新的改革动力机制,让我们的地方政府作市场化过程当中扮演非常重要角色。培育创新,推动创新发展是非常重要的。我认为企业家很关键,制度企业家和经济企业家发生互动关系。习近平总书记讲的新型政商关系,刚才我讲改革方向市场化,改革路径自上而下,我们还要有正常关系,需要一个新的正常关系,一旦构建起来我们就有可能适应中国的改革动力机制,改革还得往前走。我们很多改革文件很好,没有落实。混合所有制改造,分类改革,都讲的很好,两年多了,落实了吗?混了吗混了。谁跟谁混?国有跟国有混,不是我想要的。那为什么民营和国企混不起来?什么原因。可能改革动力机制问题。 第三创新驱动发展关键是什么?创新驱动发展非常重要一个是产业融合,创新产业融合企业家很重要,营商环境很重要,创新产业融合政府要起作用。怎么判断环境好还是不好?有几条。一个是这个地方老往外跑,没有人进来。如果出现问题老有打官司的,产生法律问题,这一个地方的营商环境也是不好。一个地方的营商环境好,企业就来了,企业家来就带着资本和技术。就能够产业融合。产业融合带来经济增长和GDP,三个方面我发表一下看。创新是当下中国主旋律,它不是一个筐,要抓住牛鼻子。我认为制度创新是经济技术创新的保障,营造非常良好的制度环境对技术创新非常关键。第二创新和企业家的关系,企业家在创新当中扮演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性的角色。第三个要让创新寻找到一个创新和产业融合机制。融合就落地了,落地就带来绩效了,谢谢。[详情]
新浪财经讯 1月6日消息,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院长、教授杨伟国在2018国家发展与城市治理高端论坛上发表演讲。他表示,在人力资源这一个层面上各地吸引起来还是很难的。我们有钱,但是没有人。我们有人但是没有厉害的人,我们有厉害的人,但是他又走了。大部分公司最痛苦的事情一定不是钱的事儿,一定是人的事儿。然而我们本质上仅仅把人力资源当做煤矿,石油,钢铁那样用的。都是在低价竞争,是第一资源,但从来没有当做第一稀缺资源来用,我们以为这个国家有将近14亿人,所以我们的人力资源其实是无穷无尽没有稀缺这个概念。所以这个理念上认知有重大差异。 以下为演讲全文: 谢谢辉华教授,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大家下午好! 非常高兴有机会能够到青岛来,我是青岛的常客,每一次来感受都不一样。最后没有办法只好在青岛买了一个房子,这样觉得自己就是青岛一个组成部分了。从国家各个文件里面来看,应该由我来先讲。因为我们主要的研究领域是人力资源,十九大文件中间把它的地位拔的最高。实际产业发展角度来讲我又不应该是第一个来讲的,因为现在排在我们国家的现代经济体系,以及产业体系里面其实占的份额都还比较少。我很高兴大概五十天前,青岛市北区有一个国际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的开园仪式,我们确定了产业园发展的三个大理念。高端的产业集聚,产学研商融合,示范园区引领这样几块。我觉得这个园区的这样一个开园,实际上是对于十九大报告起一个关于人力资源产业发展领域中间的重要,特别是两个重要论述的一个非常迅速的回应。我知道前期的准备时间比较长。 第一个大家都知道,其实提到是实体经济,现代金融科技创新和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实际上从今天上午的领导嘉宾发言,包括我们跟青岛领导的交流中间,其实我们也体会到。我们其实在人力资源这一个层面上吸引起来还是很难的。我们有钱,但是没有人。我们有人但是没有厉害的人,我们有厉害的人,但是他又走了。这一个东西对于我们现在,相信在座各位领导,我估计在你们所有的分管领域中间,你最痛苦的事情一定不是钱的事儿,一定是人的事儿。所以这里边我觉得十九大报告中间提出为什么形容发展核心问题,就是现在发现这个事情已经做不了了。就需要提到一个新的产业体系,一个新的产业,人力资源服务产业价值的问题。 目前我觉得人力资源服务产业面临最大困难是,他不仅仅满足不了我们其他产业的人力资源的需求,现在我们提的问题跟我们人力资源产业发展有很大关系,我们满足不了其他的产业需求。连自己的产业发展这个人力资源需求都满足不了。我们目前的产业发展,应该说刚刚起步。为什么刚刚起步?道理很简单。所有领域改革中间,关于人的改革其实是到现在为止,假如我们一个政府,可能都利用银行业务,你觉得很正常。甚至于使用一下小的创业公司的IT的服务,你觉得很正常。但是如果这个领域中间你要使用一个人力资源服务公司给你做招聘,会引起巨大一个争论。所以我从这一个角度看我们现在,在这个领域中间发展有很多理念和意识上面的障碍还没有消除掉。 我讲三个要点。第一个我觉得对于一个城市来说,我们刚刚提到青岛产业园,我们的核心发展产业本身,比发展产业园区重要。如果这个园区它的发展不能够推动我们青岛的人力资源产业发展的话,它就没有实现它应该实现的目标。这是很关键的一条。当然我们现在这一个园区的发展,我们也还有很多东西需要继续开展。我觉得目前我们其实是走了第一步。包括今天上午有一位领导讲的,叫做园区还是1.0时代,我们现在大部分国家的园区,包括国家级人力资源产业园区都在1.0时代,主要是物业管理。然后政府又几减几免。其实这一个东西是我们目前这一个阶段没有办法,没有一个企业会因为你的减免来的,他要可持续发展,需要挣钱。所以他的市场是他最关键的问题。而且我们的园区到目前为止,仍然是存量调整,人家好好另外一个机构办公,你弄一个园区弄这儿来,还给他补贴。说句心里话这是亏了的事情,亏本的买卖。这是第一个就是存量调整而不是增量。 第二个问题就是常规型企业的这一个入驻,而不是有一些高技术,高专业含量这个企业的入驻。第三个问题就是既有的企业的入驻,不能带来新的创新型企业发展。这些东西是目前我们这个园区可能叫做产业发展面临一个比较大的问题。这是第一个,一个基本问题的刻划。第二个问题到底怎么样认识人力资源这一个产业发展的问题。我觉得有几个点。第一个就是大家可能在学习十九大文件中间,中央其实已经把六个领域列为这个新的增长点,新的动能。其中有一个叫做人力资本服务,这个包括实体经济,包括中高端消费。包括共享经济,包括等等。这一个时候其实在我们自己还没有把一个产业发展到一定水平的时候,其实又面临国家这个领域中间更高要求的问题。这一块儿实际上我自己目前看到这个人力资源产业发展,可能跟这个要求差距还很大。我觉得这里边有两个关键点。第一个是什么?就是我们目前对人力资源服务产业的使用,实际上在很大的程度上跟中央要去产能的那样一个产业的特点非常想象。我们本质上把人力资源当做煤矿,石油,钢铁那样用的。都是在低价竞争,是第一资源,但从来没有当做第一稀缺资源来用,我们以为这个国家有将近14亿人,所以我们的人力资源其实是无穷无尽没有稀缺这个概念。所以这个理念上认知有重大差异。 第二个问题是专业和HR的层面上投入非常少。举一个对简单例子,目前为止我们国家的高等教育领域中间,没有一个专业来培养人力资源服务业这个领域的人才。我觉得对于企业家来说你受不受专业训练部重要,因为靠你的市场的敏感性,靠你的创业的本能。但是你所有的工作,没有专业人员帮你做只能够在非常低的领域里面做。专业人才培养其实特别重要。第二点是HR这一个专业领域,甚至很多做服务业领域它的理解这个服务多简单。其实大家不知道服务这个领域中间,包含的因素非常多。包括知识,信息,数据,解决方案。然后汇总到一块儿才能构成一个最后的专业服务。这个认知对目前HR产业发展有重大影响。这是第二个点如何发展的核心或者它的支柱,一个是我们的认知问题。我觉得十九大这个报告其实帮助我们做了非常好的这样一个理念上的启发。下面我们要做的事情,要么通过HR专业领域升华,要么通过互联网或者技术层面升华来做。 今天上午刘教授也讲,山东是高效政府特点。我们国家过去四十年改革中间,政府是重要推动力,将来仍然要有推动力,但怎么发挥几个方面要要讲一下。第一个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的问题,包括产业园建设,这是其中之一。第二个问题我觉得最关键是能力建设的问题。这一个行当的人大家没有受过任何专业训练。怎么指望这一个行当能够成为一个高端的高质量的,满足国家这一个提质增效的要求。 第三个是我们政府有很多人力资源战略这一种需求,我觉得要通过政府采购来启动这个市场。现在所有领域都在使用市场机制做,这个领域中间我们做的还很少。同时能够有效帮助政府转变政府职能。第四个问题人力资源服务业,它是真正满足我们国家新的时期新的使命,叫做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美好生活的需要。一方面服务产业发展,一方面是所有个体产业发展中间的过程,追求,收入,职业发展问题。这方面政府需要有一些政策上保障。像现在这一个平台经济的发展,导致传统劳动关系越来越少,回不去怎么办?所以我觉得这是我们新的人力资源服务产业能够需要给新的现代经济体系做贡献的地方。这是我讲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发展的三个要点。谢谢。[详情]
新浪财经讯 1月6日消息,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原副部长刘守英教授发表题为“某局经济下半场”的演讲。他在演讲中表示,2008年以后整个中国的城市化发生重大转轨,中国的城市化已经告别低成本的城市化时代。整个中国的城市的使用土地从原来新增转向存量。与此同时农民们也意识到土地的重要性,进一步推动土地成本上升,土地的净收益下降,土地的抵押上升。最终推动整个城市化成本的上升。 以下为演讲实录: 非常感谢国发院邀请我到青岛分院成立时给大家做交流。我今天跟大家讲的主题是下一程中国到底怎么走。由头是我这一年多时间以来在各地遇到各类人,包括地方的政府官员,也包括企业,更多是一些知识分子。跟前十多年比较起来,大家是有一些迷茫,尤其包括地方政府。原来到地方调研的时候,大家感觉是信心满满的,思路非常清晰。这两年下来大家对未来到底怎么一个走实际充满焦虑。2018年最重要的词是焦虑,主要原因是对下半程怎么走法大家看不准。 首先回顾一下整个过去四十年的经济增长。把它归结于找中国经济的契机时都在分析,将近40年10%以上的增长率。用各种因素分析,我们一定要找中国最透的地方在哪里。我讲两个。第一个省域谋局,县域竞争。中国基本单位是县一级,作为竞争力基本单位它是准确的,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主要靠土地的合约激励县级政府谋发展,这是对的。但还有一个更大的,就是你一个地方的总盘子怎么走。实际省一级非常关键。中央大的基本谋略定了以后,实际上具体每一个地方,省与省之间这一种竞争,对一个地方的一段时期发展来讲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是对这一个大的格局的发展。 整个的中国经济四大赢家我们可以看,山东整个经济发展过程当中是一个赢家。大家看广东,我们去广东调研时归结为这样几个因素。第一个就是一直以来的,非常强的体制优势。这一个体制优势形成广东一个惯性在哪里?整个发展中的问题导向。我关注珠三角差不多三十多年。跟其他的地方一个最大差别在哪里?就是它是跟着问题跑。有什么问题再找解决办法。所以你看我们为什么喜欢往广东跑?就是过一段时间碰到了问题。过一段时间看看自己把问题解决了。这一种解决问题的能力来自于什么呢?来自于体制创造优势。这一种体制创造上优势既有政治也有经济上。这形成整个这个地方的体制环境就是问题导向,这是我想讲的第一个。 第二个是高度的外向性,这一个不给大家多做解释了。早期我们的对外开放,还有一个是比邻港澳这些经济。所以整个的高度的外向新。第三个是草根经济,既包括本地长出来的。也有当初跑到香港去,从香港又回来。 我上上个礼拜到香港开会专门看了。当初跑过去那些企业,待的那些地方,都是跑过去又回来。还有本土长出来大量草根经济。第四是一惯以来的市场经济,没有任何怀疑的市场经济。所以我讲这是整个广东,为什么在比来比去的时候,记得有一段时期,广东人包括像南方周末。就是浙江,江苏,肯定要超过广东,我说等等再看。最后比来比去还是要比这个地方的体制环境。 第二个就是江苏。我觉得实际几个时期也是重要的几个关口,找到了发展的这一种机会。就是省一级谋略和县域竞争。主要表现是政府优势,而且这也不完全是所谓的强和弱。那一个地方的整个江苏省的政府能力,跟我们山东是有一比的。政府的能力,历史以来的传统非常强。广东就不行,广东跟干部交流,干部说我们会做不会说。江苏干部既会说又会做。非常强。第二是什么?90年代一场重大转变。就是在70年代形成乡镇企业,集体企业,1997年左右开始进行全面转制。为整个江苏省企业这一个打造提供非常好的这一种基因。开始是靠集体企业起来,集体企业在1997年就当是面临很大问题,政府跟企业之间的这一些离心力开始出现。怎么走,统一体制性的转轨,转制。转制又碰到什么?乡镇企业转制会往哪里转?接下来整个审计是出口加工。以园区为主吸引台湾这一类的转移企业到江苏,最后一个是地方经济。各地之间竞争,大家看原来讲苏锡常,剩下是苏州老大,无锡也倒下去了。最早倒下是常州,不同时期看地方政府之间竞争非常强。所以我简单讲这是江苏。 浙江的情况是什么?最初企业没有江苏这么强。但走的路是通过市场降低体制成本。80年代末到温州,到绍兴,到义乌非常强的。为什么?全国钮扣都会跑到温州。很简单一个道理,就使所有的钮扣集中到温州,这个地方的体制成本低。低到比交通成本高还要核算,所以大家背着包往浙江跑。后来包括义乌兴起全是这一个,就是市场降低体制成本。通过市场降低体制成本以后,形成整个的浙江市场优势。这一个市场优势又带动产业发展。带动产业的发展以后整个民营经济发展。民营经济发展,政府主要保护以市场和民营经济发展为主的这一种政策环境。这是我想讲的浙江。 山东我这里概括不是很准确,因为在座大家都是行家。第一个就是我用这一个词,我觉得不是叫做政府优势,是高效政府。这些人到山东跑以后最大感受,没有一个地方有山东的执行力那么强。哪怕是错的。高效的政府,就是雷厉风行,也跟我们的文化有关系。第二个是什么?大企业。像青岛这些地方,整个胶东半岛这一片。第三个是比邻韩国的产业转移这个优势。第四个是大农业。所有这四个地方的竞争,我觉得山东可能是最符合中央精神,既搞工业又搞农业,既搞农村又搞城市,这是山东上一轮最大赢家最重要一个,就是什么?是省一级政府做大谋略。另外就是县域之间的竞争形成这个地方的活力。后面这些数我就不给大家放了 第二点全国来讲,包括沿海地区,最重要的一个秘密是什么?以地谋发展。1998年开始,这一次制度的标志是什么?就是我们的土地管理法。1998年修改。修改以后是允许农地转非农地,异地实行征地。另外所有用地都要使用国有土地。所以这样我们这一套土地制度,对于我们后台1998年以后这一个经济奇迹,在我看来是根本性的。给大家放几张图,第一个是我们这一个土地的功能。我在发展中心时到地方跑,都讲这个管的太严。吃饭时就得喝酒,后面就聊到底是不是紧?实际我悟出一个道理,我们土地是双重功能。对该发展的地区,我们充分保障供应。到2004年以后开始有缩紧。包括山东,事实上山东是全国放地放最多一个省份。几任部长都是山东过去的,我们实际是占很大便宜的。这里面我们土地的作用实际上一方面就是是严格的保护耕地,保粮食安全。但是保护耕地,保粮食安全是保哪些地方?产粮区。最后我们形成产粮区粮食生产越增长,这个地方的财政越穷县,农民越穷,农民往外跑。对有发展机会的地区,我们一直是靠土地的宽供应保发展。这里面包括沿海地区和山东。从来没有真正缺过地,当然大家指标来看,看上去是严的。事实上政策对沿海地区采取大量创新性的地方。整个土地大家看,越供应越快。第二个是什么?我们靠土地的低价支持低成本的工业化。大家看这几条线,房价怎么下得来呢?整个综合地价水平,商业地价水平和基础地价水平都是百分之几百的增长。工业地价水平提高60%。中国那么稀缺土地怎么形成低成本的供地?就是这一套土地制度。甚至越发达的地区,越用这一套机制。后来我们比较像义乌跟陕西咸阳,最后比下来义乌成本比咸阳低,地方政府是什么?地方政府用财力补贴。第二个是地价供给保城市化。 第三个非常重要整个2000年以后的城市化怎么起来的。非常重要的划分两个阶段。一个阶段是什么?一个阶段是2000年到2008年,基本地方政府靠土地出让搞城市化。机制是什么?两个机制。一个机制是我们2008年开始住房商品化。第二个2002年开始经营性用地的放开。地方政府通过土地出让获取最大化收益,这是第一个阶段。 第二个是2008年以后整个中国的城市化发生重大转轨,来自土地抵押。当时我们应对金融危机时,很大的一个制度安排就是允许地方政府成立平台公司,那时候平台公司我记得2004年之前,青岛有一点。青岛当时我们调研是有一点的,但青岛书记也是小心翼翼的。基本上是土地能够卖的钱多就贷多一点。但是2008年以后发生用途抵押,成立各种平台公司,不管能不能还得来。中国城市化从2002到2008年,靠土地出让来推动的城市化,转向以土地抵押推动的城市化。所以这一个时候整个中国城市化开始大大加速。我讲这也是中国整个过去四十年重要的秘密。在我看来就是这两个。 接下来下一程,在座我们青岛的朋友,各委办局同志我们可能下一轮要思考不是没有路。但这些路可能跟上一轮的搞法会发生重大转向。继续用原来的搞发再搞可能搞一阵,但能不能可持续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所以这里面讲第一个就是如何摆脱这一种以地谋发展的模式。上一轮四十年经验靠的这一套土地制度。这一套土地制度是支撑我们整个快速的增长。但是现在碰到非常困难情况。大家看这一张图,说什么事儿呢?我们整个土地供应跟增长的关系。我们从2008年以来,不断在增加土地供应保增长。这一个时候大家看,我们整个GDP增长率。从2006年开始增加土地供应一直到什么时候?到2010年还是有效的。但是2010年以后大家看,继续供应土地,一直到2003年,GDP增长从10.6下降到7.8%。说明一个什么道理?说明就是继续我们用土地作为发动机,来拉动经济增长的这一个机制开始出现了问题。出现问题以后大家看到2013年开始。经济继续还是往下走,土地供应也开始往下走。原因在哪里?就是再多供应土地需求也下来了。所以我讲第一件事儿,可能我们在座各位搞经济的,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用土地发动经济这一套模式,已经发生重大转向了。原因在哪里?就是元春校长讲的整个中国的经济必须要转向高质量的增长。继续高速增长这个梦已经过去了,没有高速增长支撑土地供应这一套模式,所以土地的供应资产下降。我讲第一个就是说继续放土地,已经加快增长。第二个看工业,这一个事儿大家看整个工业用地结构,从2004年开始已经减少,整个的土地用地结构里面,工业用地的占比从2004年开始下降。下降主要区域是东部沿海地区。 2004年以后增长用地主要是西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尤其是西部地区。说明一个什么大力?就是说我们整个靠土地,土地的低价和土地的招商引资,在东部地区包括前海地区,这一个效力已经开始减低。原因是在哪里?整个要的东西,老百姓一般的东西看不上。所以这一个时候就东部地区的企业,已经开始转型升级。活下来的企业基本上是质量升级的企业。其他的企业没有死的,是手上还有几块地屯着。西部地区靠土地的供应,造园区,靠土地的低价来招商引资,但效力非常之低。到兰州,到青岛,兰州新区就是一个兰州石化加一个姚明广州。非常大,开车非常之快。问我这个园区怎么样?我说挺好的,车开的快,不堵车。青海现在也是五买了。最后西部地区靠土地供应也拉不快增长。 第三个,看这个图更危险。整个中国的结构问题,到2015年的时候,我们的整个工业用地已经降到只有23%。但是房地产的用地还在23%。高的到哪里?基础设施的供给54%。说明一个什么问题?这个图的危险性反映在哪里?整个中国经济工作下来以后。房地产还得守着,因为这一个供出去以后,土地那一块儿钱就下来了。土地全放在基础设施拿投资,这一个土地的结构非常清楚看到我们整个的国民经济的结构问题。我们讲结构性的改革真是任重道远。但是现在没有太好手段。 第四个是什么?就是这一个风险。在哪里?就是整个中国的城市化已经告别低成本的城市化时代。这是非常肯定可以跟大家宣布这一点。中国的城市化已经告别低成本的城市化时代。原因在哪里?整个中国的城市的使用土地。从原来新增转向存量。第二个是什么?这个农民醒过来。最后导致结果是什么?土地成本上升,土地的净收益下降,土地的抵押上升。 第四个是什么?我们现在非常担心的就是明年情况。整个地方政府的偿债能力被高估。2010到2015年成用土地出让收入作为偿债来源债务比重是37%,一些土地是农地,质押贷出去的。这一张图,刘教授讲的杠杆,我们做一个全国土地融资抵押杠杆分布。这些省不点了。大家看名义杠杆率0.5到0.6,真实杠杆是1.5到2倍,大部分的中西部地区真是杠杆率在大于2以上。所以明年的情况大家看,有时候从土地上体现出来的危险,地方政府的土地债务。另外就是银行的土地,依赖土地抵押的金融的风险。 第二个我想讲一点从我最近跑的这四个省来看。简单讲一下。就是什么?未来可能四个省之间的竞争还是在制造业上。制造业我在讲,我们过去四个省都是在拼世界制造工厂。低成本,土地低成本,劳动力低成本。但是我从广东,江苏,浙江现在看下来。现在都在拼下一轮谁是世界先进制造城市。谁是世界先进制造城市。这一个是我觉得各省,现在都在谋划这一个事儿,整个中国的制造业高度分化。原来做什么东西都能够成的,现在非常困难。这里没有时间,给大家简单放一下。这是一个我们最近做的,大家看整个中国过去的产业升级,非常重要的一个支撑力量是什么?经济复杂度的提高。大家看广东,最初造的东西都是很简单的,产品的复杂度一步步提高。这是江苏,这是浙江,是是上海。大家看一下山东。没有时间不给大家讲了。这里面核心意思是什么呢?我想讲的第二点可能下一步大家一定要提早谋划。整个山东省工业化是赢家,下一轮是否成为赢家,整个制造业会发生非常大的集聚和高度分化。 第三个我前面讲我们基本省域谋划。下一轮从省级行政卷区为单位的发展圈到都市圈。广东,香港,我们整个的一个湾区,我到长三角,到上海看,上海龙头基本往江苏,浙江延伸。未来我们整个这一片,有没有最核心的城市。另外能不能形成都市圈,还有能不能破除现在这一套以行政为管辖的体制。第四点就是单向城市化到城乡互动。我们过去的城市化,基本是土地资本跟劳工,全部急剧到城市,但现在已经发生一个重大转变,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对流发生,乡村分化和一部分的乡村开始兴起。整个中国未来的大城市,县域城市和村庄,这一套城乡到城这一套体系如何构建,也是我们下一轮要谋划的方面。我就讲这些,谢谢大家。[详情]
新浪财经讯 1月6日消息,人民大学副校长、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刘元春对2018年中国宏观经济进行展望,他表示在过去几年中,我们金融风险是一个上行周期,我们不断的爬坡,不断进行债务累积。这个过程很艰难,但大家一定要认识到另外一个,未来是背着巨大的债务要下坡。这一个下坡的问题更严峻,这是我们经常讲的上坡容易下坡难。风险积累起来很简单,很快。但风险释放起来很艰难,很漫长。并且风险的释放会更隐蔽。让大家想不到他在那个地方会冒出来。 以下为讲话全文: 各位嘉宾,各位朋友好! 对于每年而言大家都在展望,每年分析宏观的各类团队,各路人马都会在年末岁初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这些看法我们会看到,在今年与往年一个最大的不同是怎样的?所有团队一致出现乐观情绪。只要回顾过去几年里面,我们都会知道自2008年以后,特别是2013年金融方面一些问题,工业领域价格持续下滑的问题。2014年我们知道一些债务问题开始显现,地方投融资平台难以为继,更重要是什么?2014年东北经济出现塌陷。2015年大家会看到股灾,我们的这一个汇市震荡,同时还出现局部一些地方的金融塌陷问题。2016年大家也心事重重,因此宏观界这些年里面形成一个顺口溜就是年年难过年年过,年年过的都不错。因此就是开局大家都很悲观,最后到年底一总结过去,发现还不错。2016年6.7一直没动。2017年大家原来也很悲观,我们在2016年因为对2017年比较悲观,出台了一共12个投资包,总额达到了8万多亿,很多人都预测2017年房地产投资可能负增长,我们整个经济可能会面临跌破6.5的状况。但是今年大家会看到,基本上稳定在6.8这样一个水平。因此我们就会看到很多人讲,过去的悲观预测,导致了我们政策这一种积极有为。从而导致年底总结大家喜笑颜开。但今年不一样,今年就是怎么样?各路人马都认为2018会更好。所以可以看到今年预测里面,6.5以下的怎么样?那基本上是凤毛麟角。 前一阵子到清华大学,他们一个团队私下跟我讲说刘教授,我们今年很想预测一把,2018年会到7.0。他们团队主要核心人物是李道群教授。我们今年会看到一个很重要共识,大家认为增速到了一个新平台趋缓,趋稳是它的主题。经济会更好是它的核心,这里面为什么会更好?趋稳?因此大家也给出很多共识性的一些答案。第一个大家认为怎么样?我们的国际形势一片大好。几大经济板块,七大经济主体,经济同步上扬。肯定会导致我们的外贸需求会持续上扬。外贸的这一种持续上扬,为中国经济会注入很重要一种活力和推动力。很多人讲2017年出现什么超预期?第一个超预期没想到,原来大家老预测的欧洲要崩溃,日本会艰难,不仅没有出现,发现欧洲经济很猛,日本经济好象也突破困顿状态。这是大家认为第一个超预期的。 第二个超预期怎么样?发现房地产也还不错。因此2018年大家都认为我们中国经济一个很重要的支撑力在于外部环境持续改善。第二个支撑力就是我们消费还会依然强劲。大家会看到我们1到11月份,消费增速依然保持两位数。我们的这一个网购速度依然保持在30%的这样一个水平。因此大家突然发现一个中国人是在全世界,消费能力最强大一个国家,并且呈现出日新月异的一种发展状况。所以很多人讲2018年,收入有保证,供给侧结构型改革,如果加强我们的高端供给和高端服务这样的一个短板,我们消费的释放会进一步更上一层楼。因此第二个很重要的一个向好的基础就是消费。 第三个很重要的基础大家都讲怎么样?中国经济到底怎么样不要到东北看,应该到深圳看一看。大家都会知道,大家发现一些创新型产业。新动能的这一种展现,成为中国经济的一个很重要的支撑力。我们发改委每一个季度,把这一个新经济的参数专门汇总一起,你要看这里面的这一个报告怎么样,看到之后你会热血沸腾,新时代新现象,新经济所展现出来新面貌,的确让大家感觉到祖国会更好。因此这里面新动能,新产业,新技术推动这一个动能转化,大家认为会如火如荼的展开,会支撑我们的经济更好。 更重要的一个就是大家经常讲的,我们这一些年还有一个说它倒它不倒。歪歪扭扭跑得快还跑得好,是中国风险,2008年以后全世界学者都讲中国崩溃,我们自己也讲我们要崩溃。2015年,2016年我们核心主题金融里面找黑天鹅。每一次参加论坛,每一个发言人都在讲明年黑天鹅是什么。去年一个论坛我讲你们都谈黑天鹅,都被你们逮完了,哪里来而天鹅。这一个就是如果大家都预测黑天鹅就没有黑天鹅了。 第二个如果说遍地都是黑天鹅的话,也就是说你这一帮决策者和这一帮分析者都是草囊饭袋,没有预测到,说明智力不够。大家会看到2017年大家不逮黑天鹅要找灰犀牛了。心理现在紧张了,过去别人说我们要倒,现在我们是自己要倒的感觉了。但今年一看到年底,中国国家资产表一拿出来,银行资产负债表拿过来,国有企业资产负债表拿出来。我们居民资产副表拿出来,结果一发现怎么样?中国的资产负债表,2017年又大踏步的前进。社科院李阳老师发布国家资产表宣布中国不像你们说的那样,中国风险没有问题。因此又有一个好的信号是风险已经得到有效遏制,黑天鹅不见了,灰犀牛好象渐行渐远,因此大家一总结经济增速趋稳,结构转型进一步持续,风险得到有效遏制。当然我们的明天会更好。 但是我们经常会谈到一个,学者的使命不是要形成共识。而是在共识中间寻找到风险,在乐观中间看到风险。要有一种忧患意识。因此我们经常说在学院派里面的研究里面很重要一个是我们要观察到分歧是什么,我们要解剖小概率事件它的逻辑是什么。所以因此我们也会看到今年,比如说对增速的分歧依然有。第一大家会看到OECD对中国经济预测6.4,最近在世行举办一次全球的一些学者的一个讨论,对中国经济讨论,有学者对中国经济进行专题讲座,他们预测2018年世界经济最大风险是两个。第一个欧美的金融泡沫,第二个中国能不能够真正的进行深度改革,能不能够真正的在结构性改革中间重塑中国的动力。 这里面我们会看到不一样的声音,这一个不一样的声音,他们认为中国经济的趋稳本质上不是真正市场型趋稳。而是我们政府强大力量的一种趋稳。欧美经济一种反肉,是一种病态繁荣。因此他们认为世界经济整体现象并不是像大家所展现的,是一片乐观景象。因此很多人讲,中国经济在2018年,你的投资增速如果下降两个百分点。你的经济增速下降0.3,0.4个百分点点是很正常的。也就是说你跌破6.5这一个关口也是很正常的。这是不一样的声音。清华团队他们也不一样声音讲会更好,可能达到7.0,比今年增速还要高。我问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他的判断依据是刚才讲的这几个。我们就讲这都是天下人都知道的一些信心。但天下人不知道信心是什么?比如我们经常讲我们的高新技术。的确跑的好,在深圳市你看很多的确跑的很好要到武汉,到成都这些地方也会看到高新园,技术园区遍地开花。所谓的这一个独角兽,一些创业企业也是遍地开花,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但是我们都会知道,任何一场创新,特别是真正的创新他的失败率非常高。成功率不到10%。这里面我们要反思很重要一个,就是任何一个无论是市场主导型的创新,还是政府主导型的创新,它的失败性,我们如何来估量,更何况我们会看到中国怎么样?国家级的高新技术园区,156个。基本每个省分四五个。还有各个省自己建立这样一些,最后我们会发现,中国人民都是具有创新特质的。我们人们已经发展到真正的高技术,高水平,新时代人民。我们是人力资本大国,没有迈入真正的强国行列里面。因此我们讲新技术,创新人,创新的企业创新的组织,在中国依然是非常稀缺的资源。因此我们在政策思考里面会讲,我们在新一轮创新中间,我们会有一批的企业,一批的产业,一批的技术,成功的在我们的各类平台上面孵化成为我们经济发展的这样一个新动能。但是我们还有相当一部分的投资,会成为第二轮呆坏帐问题,这一轮呆坏帐问题,我们认为很可能比上一轮呆坏帐问题还要大。为什么?因为加杠杆加的很猛。尤其是大家可以看到我们目前地方政府做很多产业引导基金,做很多一些新的招商引资的平台。这里面我们会发现地方政府的这一种隐形化,杠杆化,导致新一轮地方政府的债务扩张,实际比上一轮我们讲投融资平台所带来问题有可能还要凝聚。 我们考虑下一步怎么迎来处置这些问题的一些方法。所以这是我们前瞻性来观看。更重要是我们也看到大量一些产业升级。还有创新。60%靠政府财政,政府补贴来维持生命。我们如果到地方调研,80%的税收依然来自于传统产业。新产业不吃你的财政就算好了。还想让他交财政。这里我们会发现假如当今年的财政政策定位,从去年的更加积极有效的财政政策,回归积极财政政策,过去大幅度扩大开始向到今年适度减少不必要开支,并调整收支结构这样的一种财政政策里面。我们原来所看到的一些新现象会不会持续。这是要思考的。更重要我们看到如果我们房地产行业出现根本性一些变化,住房制度进行改革,土地制度进行改革,我们的土地财政难以支撑的话,我们地方政府行为的这一种变化,会在我们一些产业政策上面发生什么样的传导效应。大家会知道今年怎么样?我们的地方,我们政府的基金类收入同比增长34.6%。这34.6%主要是得益于什么?我们的土地出让金。所以说我们所统计的50个城市的土地出让金同比增长了多少,42%。北京今年土地出让金达到两千多亿。很多地方说这样一种状况里面,今年大家会看到,我们的财政运转还是不错。也就是说6.8%的GDP增速提供了百分之八点几的财政收入,但背后还有一个百分之三十几的基金类收入,以及我们所看到的还有很多的产业引导基金。明股实债,还有政府服务的这一种购买等等这样的变相融资。因此我们会看到今年我们所测算政府的广义财政赤字率,不是我们自己所宣布不到3%,而是9.8%。中国目前政策上持续性,已经到了一个很重要的临界点。特别是财政问题。我们必须要转向,这一种转向就是从高层面来讲,要从高速度转向高质量。如果从实实在在一个角度来讲,我们要从过去高赤字率转向一个适度的赤字率。可持续一个债务率和可持续一个金融稳定性。这样的一种轨迹上面。因此我们会看到过去依靠我们这一种稳增长政策所支撑的一系列的这一种假像,都会逐步逐步的显露出来。我们经常讲出水方见两腿泥。就考验我们的时刻实际上政策转变,和政策的可持续是很重要的一个点,在2018年来讲。所以因此我们讲第二个大家的分歧,就是说我们对于今年政府的政策定位,很多人解读不太一样。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表述了,第一个货币政策稳健,中性,积极财政政策。当然如果简单解读这几个字,我们可能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我们必须要从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地方政府的债务约束下的行为模式来解读我们财政政策的走向。要从中国的金融风险,整个的风控发展趋向来解读货币政策的这一种变化。我们可以看到2018年第一个利率水平有一个持续上扬过程。政府的一些扶持力度要逐步逐步的进行放缓。因此我们也会看到,我们在认识中国这一种结构转化,认识中国新动能变化过程中间会有一个更深刻的过程。所以我们谈到的一个就是我们对于风险和分析认识。依赖于我们对一些深层次的一些政府行为的这样一种认识。而不是简单的进行我们一些概念性描述。 因此我想我们依然有很多分析,依然有很多不确定性。这一种不确定性来源于第一个政策定位的这一种不确定性。第二个是我们讲的外部的这一种不确定性。当然第三个很重要的不确定性就是金融风险释放的路径的不确定性。我们也要认识到过去几年,我们金融风险是一个上行周期,我们不断的爬坡,不断进行债务累积。这个过程很艰难,但大家一定要认识到另外一个,未来是背着巨大的债务要下坡。这一个下坡的问题更严峻,这是我们经常讲的上坡容易下坡难。风险积累起来很简单,很快。但风险释放起来很艰难,很漫长。并且风险的释放会更隐蔽。让大家想不到他在那个地方会冒出来,我们经常会看到某一些局部机遇,某一些局部产业,某一个生产环节出现一些重大变化所引出连锁的范围。在下行区间的时候,在金融周期的下行周期的时候,实际上是我们更要高度管制的。这里面它的一些路径,是我们要高度关注的。 第三个很重要的不确定性就是改革的深度的这一种不确定性。大家都知道,近年来讲预计2018年,会更好。实际上来源于什么?来源于我们对于新政治周期的一种期盼,来源于我们对于关键性,基础性改革的这样一种期盼。大家会看到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里面,反复强调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里面。也把改革作为最核心的要点。新年致词中间把改革深化,关键性改革,作为他对2018年展望的最重要一个要点提出来,因此我们讲这里面是我们值得期盼的。但是这一种深度和广度怎么推行,是我们要真正来深入研究的一个话题。所以这一个不确定性也是我们要高度关注的。 在这些不确定性的基础上,我们再来认识中国经济会发现。我们会发现总体来讲会更好,但是我们的艰难会很多。最大的一个艰难还是在于政府体制改革,在于我们政府债务率约束下的这一种政企关系,银政关系,银企关系的重塑。我们改革的核心也在于此。我跟大家就分享这些内容,谢谢大家。[详情]
新浪财经讯 1月6日消息,工信部中小企业局副局长秦志辉发表了题为“新使命、新问题、新举措---聚焦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演讲。他认为质优的中小企业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源泉。中小企业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6%。各个行业的主体都是以中小企业为主。因此从经济这一个角度讲,你满足了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更多的有待于中小企业提供优质高效多样的供给。 以下为演讲全文: 尊敬的刘校长,张主任,季主席,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与会代表大家上午好! 非常高兴参加这一个会议,前面张主任,季主席的发言中及围绕着高质量发展,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向大家深度解读了的精神,特别是在季主席介绍深化改革若干重大举措的时候,第一位国有企业改革。第二位讲民营企业发展。因此我想围绕民营企业发展,中小企业发展给大家介绍一下情况。 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它所指的对象应该说现在高度重叠。民营企业更多的是从所有制这一个角度来划分的。表明我们国家所有制结构的特点,以及改革开放进程。中小企业按照规模划分,大中小。这一个更多是国际上的一个通行做法。因此利用今天上午的会议时间我向大家介绍三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个是新使命,主要是讲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小企业的作用。这里面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现代经济体系,高质量发展等等,前面两位领导同志都向解读了,我想在下面的过程中,时间关系就简单提一提。 所谓新使命我概括有这么几个方面。第一量大面广,质优的中小企业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源泉。中小企业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6%。各个行业的主体都是以中小企业为主。因此从经济这一个角度讲,你满足了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更多的有待于中小企业提供优质高效多样的供给。所以中小企业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源泉。特别是现在需求结构变化,出现了这一种个性化,小众化,高端化趋势。更需要灵活多样小企业提供满足的动力。这是第一个认识。 第二现代经济体系建立既要有顶天立地的大企业,也要有铺天盖地的中小企业。为什么这样讲?大企业出现品牌化,标准化,平台化等趋势。随着品牌化,标准化的趋势出现,更多大企业一定有成天上万小企业跟他搞协作配套。这个节点上小企业素质决定大企业为龙头这个产业链条与另外一个产业链条竞争的结果。汽车最典型,这个品牌汽车和另外品牌汽车竞争,实际以这一个品牌为龙头核心企业龙头这个产业链条与另外产业链条之间竞争。第二个大企业出现平台化趋势,比如海尔,三一重工,航天云网等等。实际更多提供的是双创平台,为小企业创业创新提供技术支持,提出问题导向,帮助小企业进行成果转化。而小企业在这一个地方更多的获得资源,同时可以使自己的创新成果迅速转化。而这一个转化本身也为大企业带来了活力。因此大企业平台化趋势的出现,就使产业的跨界融合和融通发展成为可能。 在今天来讲既要强调贯彻十九大精神,既要强调大企业作用。更要注重铺天盖地的小微企业作用。刚才季主席讲国有企业改革,实际也谈到这一个观点,小巨人等等。第三个高质量发展中小企业,是实现区域均衡,充分发展的重要保障。新时代社会的主要矛盾是讲这一个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与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之间的矛盾。不平衡,不充分,体现在经济和产业上,我个人理解更多是小企业发展不充分。可以从实际例子来看,浙江,山东,广东几个省。加安徽,江苏,河南六个省,规模以上中小企业总数占总数56.1%,一半还多,是经济最活跃最发展的地区。浙江更是民营企业为主,过去讲浙江草根经济。现在它是一个社会和谐,人民富裕的一个发展关系。所以小企业形成优质,高效,多样化的供给体系,是区域经济振兴重要保证。这个我认真想了想,没有数据支撑。特别今天这个会议上本来要和当地领导,通过论坛做一些意见交换,一定要重视小企业发展。全国来讲中小企业占到99%点几,区域来讲区域振兴就靠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和考核也要调整。过去单一考核GDP增长,当然大企业实现更快捷,更充分。但转型升级,打造新动能,培育新主体,更多的靠小企业,这是第三个。 第四个大力发展中小企业,是促就业,惠民生的重要着力点。根据统计,城镇新增就业岗位80%是中小企业提供的。改善生活首先得有钱,得有就业岗位,没有就业岗位怎么追求美好生活。就业岗位80%是中小企业提供的。新四化依然进行之中,新型城镇化任务依然很重。而这里面主体一定是小微企业发展。所以小微企业在吸纳就业,稳定社会,推进扶贫,以及惠及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大支撑,这是第四个。 第五中小企业是创新的生力军,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十九大报告里面五十几处提到创新,明确指出创新引领发展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小企业根据统计发明专利,全国发明专利的70%左右是小企业提供的。这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小企业贴近市场,资源的调配能力很强,机制也很灵活。创新回报很直接。小企业是推动创新主体,国家大力推动创业创新双创。这是第一点新使命,讲讲新时代背景下着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解决新时代社会的主要矛盾,小企业的新的职责,使命和作用。 第二个想给大家介绍一下新问题。新问题主要讲中小企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面临一些问题。在座可能有很多小企业的管理者,中小企业的管理者。企业在成长过程中遇到很多困难,融资难,税费负担重要人工成本高等等这样一些问题。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在新常态这么一个发展阶段,中小企业的转型升级是时代的主题,必须得转,转型升级可能我们专家有很多具体描述和解读。我个人理解所谓的转型,就是小企业要转变成长方式。过去粗放发展,现在直接发展,过去靠要素投入,现在靠创新驱动,成长方式要转变。所谓的升级,就是小企业要在提质增效上下功夫。不是转型升级一定要转行。当然还可能在学术上有很多具体描述,产业链低端向高端等等,转型升级是时代主题。但在这一个过程中,不管过去我们是出口导向型,资源投入。环境的这一种压力都必须得转。转的过程中小企业面临一些问题。用企业家的话来讲就是不敢转,不会转,不能转。不敢转,实际上也和不想转有直接关系,就是讲主观意识上。不想转主要是理念认识不足,内生动力不够。比如讲小企业有的没有意识到这个转型升级重要性,多数企业将企业概念在这里讲讲,根本没有付诸行动。有的小企业不想进行转型升级,因为转型升级前端要进行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方面投入。而且结果难以预期,能混今天先把今天的弄好,这是一种情况,不想转。 不会转,主要是讲我们小企业自身能力不足。比如大量中小企业存在管理不规范,缺乏转型升级有利组织和管理保障。再比如中小企业受自身条件所限,缺乏相应人才和技术。产品结构单一,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缺乏转型升级的必要条件。再比如小企业信息化基础薄弱,转型升级的手段缺失,这些都属于我们自身的能力问题,不会转。我也想转但不会转,能力问题。你也想转,能力也具备,是不是就一定能够转成呢?不一定。还有一个能不能转,外部条件制约。这里面主要有这么几个方面的问题。一个是成本压力高,压缩企业生存空间。使企业缺乏自我积累能力,制约企业转型升级投入。这是一个情况。 第二个融资难融资贵制约中小企业发展。中小企业主要还是从银行贷款作为主要的融资渠道。大概占70%左右。根据统计,截止到2017年10月份,小微企业贷款余额是29.74万亿,仅占各项贷款余额的24.21%。这和量大面广的中小企业的基数相比显得不足。所以大部分企业仍然反映存在融资难。第三个外部的制约是公共服务体系薄弱,制约企业发展。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是不是能够找到,用得好。也有我们现在各地打造的创新载体的运营状况。载体很多,众创空间,孵化器,游创园等等很多。但这些大多是处在1.0,面临向2.0升级的问题。这些基地空间更多停留在场地出租的基础服务上。政府贴补场地租金,低一点或者几年免收。针对对入园企业进行细分,项目遴选,有针对性匹配一些公共服务团队支撑他转型这一种还少。 第四个是权益保障不足。损害公平市场地位。这里面我们作为中小企业管理者对这一点感受应该很深。大企业往往利用优势市场地位侵害中小企业利益。比如货款拖欠,现在我们正在推动应收帐款融资以解决这一个问题。所以说转型升级是时代发展一个主题,但是要实现这个转型升级,中小企业却面临着不敢转,不会转,不能转这样一些问题。因此有待于政府,行业组织,大企业,小企业自身共同努力来实现这一个时代的命题。 第三个问题就是推动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新举措。这里我想几个具体问题。第一个要依托新修订的中小企业促进法,系统优化中小企业发展环境。我们井田这个会议应该说开的也是非常及时,新修订的中小企业促进法,是1月1号实施。原2003年1月1号实施,经过十几年之后对法律进行修订。新法由原来七章变为十章,原来45条现在改为61条。针对小企业发展中的问题以及实践中解决的一些成熟的经验和做法,在法律中着力予以体现。 1月1号实施,1月4号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工作领导小组,马凯副总理召集开会。18个部门参加,围绕着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怎么样更好地推动中小企业促进法的落地召开会议。工信部作为中小企业主关部门,苗圩部长做了全面汇报,财政部人民银行等部门领导做了重点发言,其他同志也做了一些补充讲话。最后马总理对照这个法,一条一条给各部门提出要求。分配任务,并且明确讲现在是依法治国,法律如果写上了我们再没有落实那就属于违法了。所以现在着力进行法的宣贯。一部促进法要解决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谁来促进。第二个促进什么,第三个怎么促进。第四个促进的效果怎么样。中小企业促进法对象当然是促进中小企业。促进什么?促进中小企业什么?创业创新。怎么促进?那里面要有融资的支持,财税政策,市场开拓方面的保障。公共服务方面的要求。效果怎么样?要有监督检查。重要的我想在这里讲就是推进的主体。在我们国家做事儿要职责明确,得有部门好推动相关的事儿。在这里,在法的第一章总则里面明确指出,国务院制定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政策。国务院负责中小企业促进工作综合管理部门组织实施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政策。对中小企业促进工作进行宏观的指导,综合协调和监督检查。对促进工作进行综合管理的部门,目前来讲就是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法讲的是负责企业工作的部门,那是当时在原国家经贸委,现在负责企业工作的部门没有了。工信部也是行业管理,而且小企业涉及到多个部门,所以讲促进工作都是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促进工作综合管理,那只有是工信部的中小企业去。这个部门就是工信部,我理解应该是这样的。修法是配合全国人大,全国人大事法也是这么讲的。 综合部门,中小企业系统,中小企业系统的主管部门,青岛中小局的张局长来了。市北区的经信局领导同志也在。这里面对于我们的职能,原三定里面宏观指导综合协调里面增加一条监督检查。这是我们这一个系统负责中小企业工作一项很重要的职能和职责。法律规定没有落实这个监督检查,监督检查最近要问责,法律里面讲的很清楚。 中小企业涉及到多个部门怎么办?这一个法律里面明确规定,国务院有关部门,根据国家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政策,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中小企业的促进工作,有统有分。中小企业量大面广,需求多样,涉及到多个部门。另外中小企业主要还是在地市级及其以下的城市,省这一层基本是空的。因此这一个法律又明确规定,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要根据实际情况,建立中小企业促进工作协调机制。比照国务院那个做法协调机制。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从国务院是马凯副总理担任,办公室设工业和信息化。副主任由工信部苗部长等部领导,还有其他一些同志。而且对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提出要明确相应的负责中小企业促进工作综合管理部门,是谁要明确。不明确监督检查谁落实,问责找谁,明确相应部门。国务院干什么,综合部门干什么,其他部门干什么,地方干什么这些都要讲的很清楚。解决了作为一部促进法,首先明确责任主体是谁,里面围绕企业发展,融资难,财税支持也还有很多规定。 这里面明确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在本级财政预算中,安排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本级财政预算,有担保,应收帐款融资,包括大企业对小企业货款拖欠等都有规定。明确提出六个不得。这是第一点,依托新法系统化优化发展环境。 第二个就是促进中小企业各项优惠政策落地。很多政策,企业反映获得感不强,国务院领导同志多次批示,现在法里面明确,综合管理部门要建立综合政策互联网服务平台,讲的很清楚。 第三个要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作用,这是中央财政投资150亿。建立四支智库基金,2018年做好这一项工作。 我们一定要围绕着专精特新这一个发展方向,高质量,发展方向培养一批主营业务突出,竞争力强,专注于细分市场,市场率占有高的小巨人企业。这是第四个方面。 第五个加强小微企业双创基地建设。第六个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这一个是2018年的工作主题。融通发展。这里面政府要发挥作用,我们正在拟定相关文件,行业组织也要发挥相关作用。大企业随着自身发展阶段转型需要,为小企业的这一个发展创造条件。也是自身融通发展一个重要方面。小企业更多还是要练好内功,专精特新,小巨人。 第七推动应收帐款融资,为期三年的专项行动,应该说一定程度上解决中小企业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举措。银行要用应收帐款为小企业放款。 第八加大管理培训,人才为本。中小企业综合管理部门应当安排经费,加强对中小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培训。 第九继续做好两个展会,中国中小企业国际博览会和Apec中小企业技术交流展览会,进一步帮助小企业扩展市场。 最后就是加快综合园区建设。我想围绕着今天会议主题,给大家介绍一下小企业很重要。也很困难,2018年围绕小企业转型升级,国家会有一些新的举措,特别是法的贯彻。最后借用李克强总理一句话,小微活、就业旺、经济兴。谢谢大家。[详情]
由青岛市人民政府和中国人民大学共同主办,青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青岛市市北区人民政府、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共同承办的“国家发展与城市治理青岛高端论坛暨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青岛分院成立仪式”将于2018年1月6日在青岛召开。主题为“十九大后的中国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 届时,青岛市委副书记、市长孟凡利,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刘元春,中共青岛市市委组织部长边祥慧,青岛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朱培吉,青岛市市北区区长杨旭东,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青岛分院院长、市北区副区长刘鹏等将持续人大国发院青岛分院成立仪式。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军扩,国资委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原主席季晓南,工信部中小企业局副局长秦志辉,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原副部长刘守英等将发表演讲。 此外,会议还将围绕“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与产业发展”,“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与城市治理”两个分议题展开讨论。 新浪财经届时将全程报道本次会议。[详情]
Copyright © 1996-201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