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作家 曹中铭
继10月31日金融委专题会议提出要“建立常态化退市机制”后,11月2日召开的深改委会议又审议通过了《健全上市公司退市机制实施方案》。三天时间内高层两提上市公司退市问题,是非常罕见的,也说明上市公司退市引起了高层的关注与重视。个人以为,通过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退市机制,将有利于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
上市公司退市制度是资本市场一项非常重要的制度安排,其重要性丝毫不亚于新股IPO。资本市场如果只有新股IPO制度,而没有退市机制,不仅制度建设上会存在缺失,而且只解决了企业上市问题,解决了企业的“入市”问题,却没有解决上市公司的“出市”问题,这显然是值得商榷的。
虽然A股市场早在1990年就已诞生,但上市公司退市却要晚得多。2001年PT水仙的退市,A股市场才迎来首家退市的上市公司。虽然此后几年也不乏有上市公司退市。但在A股市场,上市难退市更难曾经也成为共识。这既有制度建设、市场监管方面的原因,也有某些上市公司通过多种手段达到规避退市目的的原因。
退市率低是资本市场上市公司退市状况最真实的写照,也是“退市难”的产物。A股市场曾经连续多年没有一家上市公司退市,这在全球资本市场中也是非常罕见的。因此,解决上市公司退市问题,改革退市制度是必然的。
事实上,通过多次改革,目前上市公司退市方式更加多样化了。因连续亏损、欺诈发行、重大信息披露违法、五大安全、面值退市、非标退市、未披露年报等原因退市的上市公司均已出现。此外,吸收合并、重组退市等退市方式也在发挥着作用。
从退市公司数量上看,近两年来,上市公司退市数量也出现大幅增加的态势。比如2019年沪深两市有18家公司通过多种渠道退市,而今年前8个月就有29家公司退市。值得注意的是,这两年强制退市公司达到25家,是之前6年强制退市公司总和的两倍多,退市制度改革的成绩是不容置疑的。
尽管如此,沪深股市仍然有众多劣质上市公司没有被扫地出门。像股市“不死鸟”即是如此。目前A股中存在为数不少的或业绩长期亏损,或财务状况严重不良,或属于僵尸企业的上市公司。此外,股市中也存在众多诸如长期不回报股东,没有任何投资价值的上市公司,像这类企业,客观上都是应强制退市的对象。
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优化股市生态无疑是非常重要的。随着注册制试点的稳步推进,今后注册制在整个市场全面铺开将是必然的。从科创板与创业板试点情况看,注册制背景下的新股发行,将实行更加宽容的上市制度,那么今后沪市主板与深市中小板降低上市门槛将是有可能的,这也为更多有潜力的企业跻身于资本市场创造了条件。
但在注册制为更多企业上市打开一扇门的同时,对于劣质上市公司显然也需要关上一扇窗。基于此,通过完善现行退市制度,加大、加快劣质公司退市的力度,让退市制度充分发其优胜劣汰的作用,显然是不可或缺的。
解决上市公司退市难的难题,就需要完善退市制度。既要降低退市门槛,让上市公司退市方式更加多样化,也要简化退市程序,拓宽退市渠道。与此同时,强化上市公司退市的监管,同样非常有必要。
通过注册制这个“入口”与退市制度这个“出口”,资本市场既能迎来更多新鲜血液的加盟,也能将劣质公司加速出清,个中的积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本文作者介绍:独立财经撰稿人 在三大证券报等多家媒体发表文章数百篇)
责任编辑:张文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