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作家 周天勇
经济循环和进入美好富裕社会的展望专栏之二
开栏语:形成“就业创业—收入流程—支付能力—消费需求—产能平衡—均衡增长”之间的良性循环和动能传导。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和说明中提出:在征求意见过程中,一些地方和部门建议,明确提出“十四五”经济增长速度目标,明确提出到2035年实现经济总量或人均收入翻一番目标。文件起草组经过认真研究和测算,认为从经济发展能力和条件看,我国经济有希望、有潜力保持长期平稳发展,到“十四五”末达到现行的高收入国家标准、到2035年实现经济总量或人均收入翻一番,是完全有可能的。以不变值计算,未来15年年均需要的增长速度为4.73%。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中国大陆与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的儒家文化、居民勤奋、人口密度、土地改革、二元转型、产业结构等,有着较高的同质性。特殊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实行了一大二公、计划经济体制和自力更生工业化发展道路,而后者实行了多种所有制共存、市场经济体制和出口导向型工业化的发展模式和战略。而中国大陆在1978年后,开始进行所有制结构和向市场经济转型的改革,农村人口和农业经济向城市转移和工业化,以及出口导向的经济发展,与日本、中国台湾和韩国在20世纪40、50和60年代开始的过程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其发展水平从中等收入进入高收入国家和地区行列,有其各自的教训和经验。与中国大陆进行比较,可以发现我们的差距,以及可以学习借鉴的经验。东亚地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经济起飞和经济高增长,最后均步入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对于这样的奇迹,有着各种各样的分析和解释。笔者在《经济循环和进入美好富裕社会的展望专栏之二》中分三篇就其经验,今天发出第一篇。
现在让我们感到侥幸的是,在工业化中后期向高收入门槛冲刺时,前期人口高增长储备的经济主力人口还足够利用。由于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并不干预人口的生育和增长,因此不将其当作是经济顺利成长的基础原因。实际上,一个国家,人口增长率较快和人口结构较为年轻时,在工业化的后期,国民经济仍然有大量的经济主力储备人口,他们人生步入劳动年龄,进入各种工作领域,一方面成为生产能力的劳动要素,推动产出的增加;另一方面,获得收入、结婚成家、生子养女、日常消费、支出教育、买房买车、形成工业化中的持久消费需求,成为工业化中后期国民经济快速进入高收入国家的强劲动力。
与中国大陆比较,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在1977、2001、1988年进入高收入国家和地区行列时,人口总和生育率分别为1.8、1.3和1.56,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别为9.7‰、7.7‰和7.16‰,60岁以上人口比例为8.34%、7.73%和8.45%。可以看出,除了韩国2001年的人口生育率比中国2016年低外,日本和中国台湾地区的人口生育率要比2016年还没有进入高收入的中国大陆高,日韩台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也比中国大陆2016年的水平高,而2016年没有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的中国大陆人口老龄化程度比当年进入高收入门槛的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都要高。
注:按照世界银行划分和数据整理:进入高收入门槛时间指进入世界银行当年划分的高收入最低水平线所在年份;其他数据均为进入高收入国家和地区行列时的当年数据;中国大陆显示的数据为2016年数据,用于与其他国家和地区比较差距;老龄化指60岁以上人口比例。韩国1998-2000年回跌为中高收入国家,第二次2001年进入高收入门槛并维持至今;中国台湾GDP数据为台湾省政府2014年发布,人口数据来源于中国台湾内政网;中国大陆为2016年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网站。
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都实行了计划生育。与中国大陆不同的是,他们实行的是指导性计划生育。其特点是,政府提倡“两个刚刚好,三个有点多”,而不采取生育政府批准、开除工作岗位、罚款、考核地区干部这种强制的计划生育。从数据比较中说明的是,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在进入高收入门槛时,人口生育率还较高,人口增长率不低,人口老龄化程度还不严重。人口和劳动力在供给与需求两个方面推进国民经济冲过中高收入向高收入水平迈进的阶段,成为经济发达的高收入国家和地区。这一点谈不上是日韩台顺利步入高收入国家和地区的经验,而是一种“侥幸”:前期人口高增长时期储备,在工业化中后期时的经济增长中,经济主力人口还够用。而在日韩台的后工业化时代,都出现了人口收缩老化、需求低迷、生产过剩、经济增长乏力的问题。
就此经验看,中国在人口严峻老龄化之前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从2021年到2035年间,时间已经不多,形势十分紧迫。而严峻老龄化之后,再想经济还能够中高速增长,还想着走出中等收入发展阶段,基本上会成为一个不可能实现的愿望。
(本文作者介绍:东北财经大学国民经济工程实验室主任)
责任编辑:潘翘楚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