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微信公众号kopleader)专栏作家 曹中铭
无论是小米A轮融资2.5亿美元估值也好,还是E轮融资时的估值450亿美元也好,背后或均存在虚高的成分在内。实际上,像市场人士给出的700亿美元的估值,以及高盛等机构给出的800亿美元的估值,至少在目前看来,都经不起市场的“检验”。
7月9日,备受关注的小米集团正式在港交所主板挂牌,成为港股市场“同股不同权”创新试点的首家上市公司。让市场意外的是,小米开盘即出现破发。其开盘价为16.6港元,与17港元的发行价格相比,破发幅度为2.35%。
小米在香港市场发行新股,其招股价格区间为17港元-22港元。为了向参与认购与配售的投资者让利,小米发行价格最终定在区间的下限即17港元。客观上,小米将发行价格定位于区间的下限,除了“让利”之外,其实也有不得已的苦衷。
根据小米的发行公告,小米集团此次发行21.8亿股,其中95%供国际配售,5%供投资者公开认购,公开招股及国际配售分别获9.5倍及1.1倍认购。同样是新经济企业,去年阅文集团、众安在线、易鑫集团公开招股时超额认购倍数分别超过620倍、400倍、559倍。小米无论是公开招股还是国际配售认购倍数明显偏低,体现出投资者谨慎与理性的心态。这实际上也意味着,小米欲以更高的价格发行,并没有市场基础。
除上述原因外,小米破发已有迹象可循。比如在上周五收市后的暗盘测试中,小米以16港元/股开盘,最高涨至16.72港元/股,最终以16.1港元/股收市,较发售价17港元下跌5.29%,成交额7620万港元。如此高的成交金额,也从侧面说明了投资者对于小米挂牌的一种态度。
小米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中挂牌,却绝非最好的时机,这也是导致其开盘即破发的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比如,自去年以来在香港市场挂牌号称“新经济五剑客”的阅文集团、众安在线、易鑫集团、雷蛇以及平安好医生等五家新经济企业,其表现差强人意,除了阅文集团外,其他四家股价都出现了破发现象,像易鑫集团破发幅度甚至超过60%,同样作为新经济企业的小米挂牌,不可能不受到上述企业的影响。再如,6月份以来香港市场表现低迷,期间恒生指数最大下跌幅度超过10%,而目前恒指正处于低位,市场的低迷也会波及到小米的开盘价格。此外,同样是硬件制造企业,小米发行市盈率高达39.6倍,而美国苹果只有17倍。过高的发行市盈率也成为拖累股价破发的负面因素。
小米挂牌首个交易日报收于16.8港元,对应的估值为479亿美元。相比雷军7月8日披露的小米估值543亿美元,小米市值IPO首日蒸发64亿美元。事实上,对于小米的估值,市场上呈现出一种混乱的格局。
2010年底,小米A轮获4100万美元融资,估值2.5亿美元;2011年底、2012年6月、2013年和2014年12月,小米获得了B、C、D、E轮融资,其中E轮融资时的估值已经达到450亿美元。也就是说,从2010年到2014年,小米的估值翻了180倍。这显然是一个惊人的增长倍数。
小米上市的消息公布后,对于其估值几何,各方观点并不相同。比如有业内人士认为,小米估值在700亿美元左右,挂牌后的估值将随着股价的上涨达到1000亿美元。早些时候,高盛、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中信里昂证券、瑞信等机构给出800亿到940亿美元估值。更有乐观者认为,小米的估值可达到2000亿美元。但实际上,小米新股发行时的估值不足550亿美元。
无论是小米A轮融资2.5亿美元估值也好,还是E轮融资时的估值450亿美元也好,背后或均存在虚高的成分在内。实际上,像市场人士给出的700亿美元的估值,以及高盛等机构给出的800亿美元的估值,至少在目前看来,都经不起市场的“检验”。这些机构或市场人士给出的估值,背后都不乏“吹”的因素。但对于一家企业而言,其较高的估值,却并不是靠“吹”出来的。
在上市前,雷军声称小米是“全球罕见的既能做硬件,也能做电商,还能做互联网的全能型企业”,是一家互联网公司,但小米到底是一家硬件公司还是互联网公司,其股价表现已经给出的答案。小米的估值之惑,以及股价的表现,对于近期众多赴港上市的新经济企业而言,其实也是具有借鉴与参考意义的。
(本文作者介绍:独立财经撰稿人 在三大证券报等多家媒体发表文章数百篇)
责任编辑:陈悠然 SF104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