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见领袖丨瑞士百达
作者:慈善事业服务部主管柯睿思、财富策划南亚洲主管韩玗珍
新冠疫情引致大范围的全球危机,而其影响已渗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引发了全新的社会挑战,也加剧了现有的社会问题,同时进一步凸显了长期以来未能得到应有重视的环境问题。
许多慈善家不得不直面自己所做的捐赠,并重新审视自己作为慈善家的角色。他们是否对正确的领域予以支持?他们现有的体系及要求是否契合其目的?他们是否足够灵活?在他们予以捐赠支持的过程中,他们的期望、时间安排及相关要素是否合适?他们是否已采取一切方法来合理调用自己的财富?
通过此番重新评估,资产被迫变得更为灵活,具备更少的指向性,且相关限制也有所减少,全球捐赠也因此达到了创纪录的水平。
从许多方面来看,新冠疫情加速了慈善事业新时代的到来。而在当下瞬息万变且紧密联动的世界中,慈善事业新时代意味着注重即时性和负责任的参与方式。
慈善事业新时代
多年来,慈善事业经历了一个稳定的转变趋势,即采用更具策略性及协作性的捐赠方法,并摒弃过往较为传统的捐赠者到受赠者的方式。在整个亚洲,慈善事业同样经历了一个稳定的转变,即普遍的专业化。新加坡、中国和印度等国家出台的新法律和政策也促使慈善事业更加正规化和规范化。
更年轻、更懂科技、活跃于全球且风险友好型的一代正在接管亚洲乃至全世界的财富。
亚洲慈善事业的七大趋势
新冠疫情引发了全球大震荡,其直接带来的深远影响包括可进一步定义未来亚洲慈善事业的七大趋势:
1、加强集体协作
亚洲拥有丰富的公共捐赠历史。随着下一代财富持有者越来越多地参与其中, 一种更现代、更正规的慈善合作方式正在亚洲各地形成。
如今,在慈善家中形成的合作包括作风大胆的大型基金组织以及旨在为慈善家营造安全空间以分享、学习与合作的网络。公共和私营部门也日渐意识到,由于人口增长、新冠疫情和气候变化的影响,亚洲未来十年将面临巨大挑战,只有通过公私营合作才能解决这些需求。88%的亚洲顶级商业领袖认为这些合作伙伴关系将在未来五年变得更加普遍。当下疫情促进了对更多、更优质合作的需求,并清楚展现出公私营合作伙伴关系的强大力量。
2、解决可持续农业和粮食系统问题的兴趣日益高涨
人们越来越关注所进食的食物及其来源,并由此催生了诸如香港的“绿色星期一”和内地的“良食基金”等机构和运动,而疫情的爆发无疑加剧了这种关注。
尽管每年所生产供人类食用的食品中,约有三分之一最终被浪费,但全球约有 30 亿人面临一种或多种营养不良问题,其中亚洲占据了最大的比例,而食品生成也是导致气候变化的最大元凶之一,及导致森林砍伐及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的主要原因。未来 30 年,全球人口预计将增长约 20 亿。考虑到这一点,以及因疫情肆虐而重新评估粮食系统的高度紧迫感,我们可以预测,未来针对这一领域的慈善事业将有所增长。
3、加强大型慈善事业的审查力度,并严厉谴责未尽职责之人
现今世界以互联网为主导且重视透明度,社交媒体的影响不可小觑,最富有人士在慈善方面的作为与不作为都会持续不断地受到普罗大众的审视。这种审视在过去几年中越趋剧烈。巴黎圣母院大火发生后的两天内,人们便已筹集到约 10 亿欧元用于灾后重建,但随后很快就出现对慈善家的“错位优先权”的强烈抗议。
2020 年,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全球新增 8800 万人陷入极端贫困,而与此同时,亿万富翁及百万富翁的人数则成倍增长,相比世界其他地方,亚洲的这一现象更为显著。因此,人们对富人的慈善行为及不作为的审视只会与日俱增。
4、更大规模的捐赠
在过去数年中,我们在亚洲见证了所谓的“超级”捐赠及捐赠承诺的增加,其中包括阿兹姆· 普雷姆吉( Azim Premji ) 向其名下的慈善组织 Wipro Limited 捐赠76亿美元,以及在线购物平台拼多多的创始人黄峥在 2020 年捐赠约20亿美元。与此相呼应的是,具有时限的基金会数量也在稳步增长,因为慈善家将他们的优先事项转向了在有生之年创造影响力,而并非在更遥远的未来。
形成这一趋势的原因有许多。而无论出于什么原因,由于太多的慈善家选择在他们的有生之年进行捐赠,他们需要做出大量捐赠,以便像牛根生在他的捐赠承诺书中所言,秉持“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一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慈善理念。
5、人们将越发关注如何应对气候变化、保护海洋、保护生物多样性及保护我们赖以共存的环境
2019 年全球共计 7300 亿美元的慈善捐赠中,仅有不到 2% 被用于应对气候变化,而在中国,这个数字不足 1%。麦肯锡的一份报告显示,亚洲国家面临的最大风险可能是气候变化。
展望未来,我们希望看到更多慈善家从气候角度出发开展其现有慈善事业,同时,用于应对气候变化、海洋保护以及投入环保的慈善资本也会稳步增长。
6、更公平、更灵活的合作伙伴关系
慈善事业资金通常涉及较少的利益相关者,且不受股东或选民的约束,所受到官僚方面的束缚也较少,也鲜有需要使用严格的参数。但慈善事业资金并非总能发挥这些优势。然而疫情的迅速蔓延及其对我们的生活各方面造成的影响,令私人基金会及慈善家不得不快速做出应对并迅速调整适应当下的情况。慈善家必须重新思考,重新审视其系统及流程,并最终重新评估他们与自己高度信任的非营利组织之间的关系。
展望未来,我们希望能看到更多公平的合作伙伴关系——建基于共同的愿景及目标,并且更加关注筹资的成果而非具体的活动,降低所谓“间接费用”的成本,转向更不受限制的捐赠,并加快申请和捐赠流程。
7、更加注重投资
从历史上看,投资个人资产及“捐赠”资产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行为。然而,越来越多人开始认识到,当这两种行为息息相关且互相协调时,它们即可成为实现个人使命的更强大工具。
例如,据估计,瑞士的慈善基金会约有 1000 亿瑞士法郎的资产,但其 2020 年的捐款仅约为 20 亿瑞士法郎。捐款额仅占所有慈善资产的 2%,那么剩下的 98% 呢?如果这些资金的投资与基金会的使命不符,那么在最佳的情况下,这些资金不会产生任何实际影响。而在最坏的情况下,这些资金的投资可能直接与基金会的使命背道而驰。
尽管负责任投资是当下的主流趋势,但这一方法尚未被广泛采纳。然而,我们已在过去的一年中看到,人们对瑞士百达环保投资策略的兴趣呈指数级增长,这可能成为预测未来形势强而有力的指标。因此,我们预测,未来将会出现更多效仿瑞士百达的财富管理公司,他们将为客户提供更多符合其价值理念的投资机会。
(本文作者介绍:瑞士百达是欧洲的独立私人财富与资产管理公司,成立于1805年)
责任编辑:戴菁菁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