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作家 徐静波
日本东北地区的人家,门都是往里开的,包括北海道。
北海道昨夜遭遇暴风雪,一个晚上下了一米多厚的雪。大雪封门,这门要是设计成往外开,你就别想走出去了。
没见过大雪的人,感觉到白雪皑皑很兴奋。但是,真生活在那里,你会感觉到处处寸步难行。
就在这样的环境里,日本邮政公社的邮递员们,开始把政府免费配送的口罩,先一户7只,挨家挨户投入信箱,把一份温暖送到百姓的手中。因为北海道的新冠病毒的感染人数已经增至83人。
我叫北海道的朋友给我拍几张邮递员冒雪送口罩的照片,他给我发来了这样一张。
随着民间机构开始参与、医保开始适用,核酸检测的速度开始加快,各地不断发现感染者,感染人数开始出现“几何级”增加,昨天一天(3月5日),日本新确诊31例。
安倍首相有点急,昨晚连续主持了两场会议,一场是“未来投资会议”,邀请经济界人士讨论如何减少经济受损的问题;另一场,是“新型冠状病毒对策本部会议”,决定新的应对政策。
我们先来关注一下“未来投资会议”。
“亚通社速报”公众号在会议结束后发了一条快讯,称安倍首相在会上指出:“应该改变在中国集中投资的问题,将一部分生产线撤回国内。”
疫情之下的日本企业,遇到了什么问题呢?
是因为日本的一部分汽车零部件和电子零部件是在中国生产加工的,因为春节假期,尤其是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导致部分日资企业无法复工或不能全部复工、物流也受到影响,导致这些零部件无法正常供应日本市场,一部分汽车制造企业出现了整车组装线、或产品生产线停产的问题。
日本在海外总共投资了7万多家企业,其中3万5000家,是在中国。这种集中投资,对于中国来说,自然是好事。但是,日本企业也逐渐感觉出了“鸡蛋放在一只篮子里”的风险。
安倍首相在会上指出,中国向日本出口的产品供给出现减少、整个产业链遭受影响,这很令我们担忧,我们必须考虑让那些对一个国家依存度较高的产品、附加价值高的产品,生产基地回归到日本国内来。如果做不到这一点的产品,尽量不要依存于一个国家,向东南亚各国转移,实现生产据点的多元化。
安倍首相的这一思路,已经不是一个“中国+1(增加另外一个国家)”,而是“中国-1”的问题。因为这一场疫情,让日本看到了国家经济的安全漏洞。
我们不能怪安倍,这不是友好不友好的问题,也许这一种状况轮到其他国家,也会这么做,“高度依存”,确有风险——我指的不是谈恋爱。
安倍首相主持的第二个会议,很重要,因为涉及我们许多中国人。
在这一次会议上,日本政府作出了这么几点决定:
第一,凡是从中国和日本入境的人员(包括日本人),根据日本的检疫法,在入境后,必须到检疫所长(政府)指定的地方,接受为期14天的隔离观察。
第二,来自中国和韩国的入境人员,要求不要利用公共交通工具。
第三,给中国人和韩国人已经签发的签证,宣告无效。
第四,取消给香港人、澳门人的免签证待遇。
第五,来自中国和韩国的航班,只能在东京成田国际机场和大阪的关西国际机场起降。
第六,停止日中、日韩之间的海上客运航线与邮轮停靠。
这6条规定,从下周一(9日)开始,暂时设定到3月底结束。到时是否延长?还需要视日本国内的疫情变化再做决定。
看了以上这6条规定,日本社会和日本媒体的关注焦点,是第一条。一方面,是因为政府需要动用许多的人力和财力,去租用酒店或利用政府设施来隔离海外来客。另一方面,即使日本人从中韩两国回来,也是毫不客气地要被关14天。
已经习惯于隔离生活的我们中国人,关注的焦点,不是隔离不隔离的问题,而是手里的签证,到底还有效没效?
今天一大早,我致电日本入国管理厅询问,得到的答复是:
第一,持有一次性旅游或商务签证的,作废。
第二,持有多次往返签证的,在限制期间也不能入境,但是签证本身继续有效。
第三,在日本居住,持有外国人居留卡的中国国籍者,原则上允许入境,但是必须到政府指定的设施隔离观察14天,并遵守日本政府的其他防疫要求。
日本政府的这些强硬措施,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巨大的。
首先,是事实上禁止了中国人和韩国人入境,两国人员交流停止。
其二,两国经济交流活动也陷入半停滞状态。因为没有乘客,绝大多数航班停飞、机型变小,货物运输就会受阻,不只是汽车、电子零部件,估计你要寄几只口罩到日本,半个月也未必能够收到。
为什么日本政府会选择现在这个时间窗,突然宣布限制中国人入境,而不是在一个月前?
大道理是很简单,因为中国领导人访日计划延期的事,昨天才正式确定公布。
小道理有两个,一是3月份是日本抗击疫情的攻坚期,扛过去了,太平无事。扛不过去,东京奥运会泡汤。二是3月份是樱花盛开季节,中国访日游客中,60%以上是自由行散客,你可以控制团体游客,但是你无法控制持有多次往返签证的中国人,所以要禁只能全禁。
今年你想到日本看樱花,就别想了,到时我多拍几张照片给大家瞧瞧。
或许疫情过去,等到五一劳动节,北海道的樱花刚好进入盛开期,到时再跑到北海道,去樱花树下见铃木帅哥,机会依然浪漫。
不焦不虑,是抵抗新冠病毒的最佳良药。
(本文作者介绍:亚洲通讯社社长)
责任编辑:陈鑫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