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九霖:债券背后的潘多拉盒子

2020年07月15日19:51    作者:陈九霖  

  文/新浪财经专栏作家 陈九霖

债券、股票等金融产品,在如今利率下行以及以美联储为首的央行疯狂印钱的时代背景下,是一个比现金更好的增值金融资产。但是,它们同样也是潘多拉的盒子,除了利益,也暗藏风险。在经济环境出现问题和低利率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2020年4月,全球最大的对冲基金——桥水基金创始人瑞·达里奥(Ray Dalio),在接受彭博新闻社采访时表示,作为一个投资者,如果你想投资债券并长期持有债券,那么,在2020年投资债券,将会是一个非常错误的选择。

  尽管知名投资人的警示在耳,但是,美国刚刚发行的20年国债,却是一个“抢手货”。新发行的这次国债的利息只有1.314%,相较于市场中旧的美国20年国债利息来得低。可是,拍卖价格高于市场价格,发行速度也创了新高。

  今年,美国的公司债的发行量,是去年发行规模的两倍。单单埃克森·美孚和Verizon两家美国企业巨头,一天之内,就发行了总计120亿美元的债券;飞机制造商波音公司,上月也发行了今年以来最大规模的250亿美元债券;可口可乐公司则发行了65亿美元的债券。今年前149天,美国企业共计发行了价值1万亿美元的投资级公司债。相比之下,2019年,直至11月份之前,美国的发债规模都未能达到1万亿美元。

  即使如此,依然还有大量的买家不断地买入,而这还是在美联储没有实施PMCCF(一级市场公司信贷融资)来参与救市之前的情况。而且,如此火爆的债券市场,不光出现在美国,其它国家也是这样。今年4月份,欧洲的企业债发行额达到了1497亿美元,为今年3月份的2.2倍;中国的企业债发行额,也达到了创记录的1612亿美元。金融、钢铁以及酒店等广泛行业都相继发行债券。

  发人深思的是,这些本该对资本市场造成严重冲击的企业债,非但没有造成任何市场上的恐慌,反而受到了投资者的疯抢。债券在2020年真的具有很高的投资价值吗?在Ray Dalio眼中的愚蠢的选择,为何会有那么多买家争先恐后地选购呢?

  Ray Dalio表示,债券和债务是一种隐性的货币,当人们买入债券的时候,是其对于这个国家或是公司的未来具有非常强的信心,认为债券是一种能够获得收益才会去购买的投资标的。

  可是,当全世界都在疯狂印钱的时候,这样的债券又有多大的投资价值呢?尤其是目前的世界各国,自2019年就开始纷纷降息,以致很多债券的收益几乎为零甚至为负。在未来可以预见的时间里,各国也会持续地进行降息。

  其实,现在的这段时间,接近1930-1945年那样的一个历史上著名的大萧条时代。当时,不光是美国,整个世界都是处于一个萧条的状态,以致最终爆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而且,在目前零利息甚至于负利率的环境下,债券已经不能像股票那样,起到一个抵抗通货膨胀的作用了。

  既然如此,为何在欧美国家,债券依然受到热捧呢?这其中有一个很大的原因在于增值预期,也就是说,即使买入了零利息甚至于负利率的债券,只要未来央行持续降息或维持低利率,从理论上讲,投资者之前投资并继续持有的债券就是赚钱的。同时,由于债券具有相对较为稳定的特殊属性,一旦股市出现了下跌,债券的价格就会相应地上涨。由于欧美股市,尤其是美国股市,已经经历了长达十年的牛市,投资者害怕未来再现2020年上半年美股那种泥沙俱下的情况。所以,对于投资者而言,看似零利率甚至负利率的债券,反而成为了香饽饽。DataTrek的创始人Nicholas Colas表示,2019和2020年最大的笑话,就是人们为了股息而去投资股市;为了增值而去投资债券。

  明显的一个例子是,瑞士的十年债券利率,在2019年年初的利率为-0.1%,到了2020年初却增值了5.6%,这是因为瑞士央行进行了降息,使得当时负利率的债券在持续降息的情况下呈现价值上升。

  美联储曾多次明确地表示,美国并不会考虑进入负利率时代,因此,美国债券的增值潜力显然被抹杀了。既然这样,新发行的美国20年期国债,为什么依然受到投资者的疯狂追捧呢?

  美国投资咨询公司cross borbrade的CEO Michael Howell对此作出了解释。Michael Howell表示,假设你是一家公司的老板,你坐拥几百万或者几千万的现金的时候,你是不可能把钱存到银行里去的,因为银行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坚不可摧,你的资金是不安全的。虽然政府会对一定数额的资金进行保护,但是,受保护的数额远低于你自己手中的百万或者千万现金。所以,在这个时候,你需要做的就是找到一个保险的资产,而一个拥有AAA级评级的公司债券和国债就成为了这些拥有大量现金的公司的最好选择。

  当这些投资了债券的企业需要现金的时候,它们可以用这些债券作为另外一种可以用做交换的货币。“股神”巴菲特所在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根据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年报,其2019年底被外界称为持有125亿美元的所谓现金中,81%都是长期美国国债;4%为超短期美国国债。公司真正可动用的真正的现金仅30亿美元,因为对公司来说债券就等同于现金,有需要的时候可将债券抛售或抵押换取现金。当美联储开启了量化宽松政策并开始购买债券后,不论是垃圾债还是低风险国债,对于企业来说,都是关键时刻的救命稻草。

  然而,这样的做法,往往带来了非常严重的副作用。首先,由于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企业自身的盈利状况普遍较差,企业发行债券只对企业起到止血作用乃至延缓死亡的效果,企业只有自身盈利才能存活和发展。正如我此前所发表的《来自美国的第二只“灰犀牛”,中国企业不得不防!》一文中所述,由于疫情并没结束,企业债券违约的几率也会极大地提升。一旦发生债券违约,证券持有人的风险就会增大;其次,在零利率乃至负利率的大环境下,发行债券的企业选择债券而不是银行,一旦手中所持的债券出现了违约,再去向银行借贷或者再次发行新的债券,就会难上加难了,其资金周转就会出很大问题;再次,企业脱离银行发行债券,也会冲击银行业务。最重要的是,一旦类似于波音公司这样的特大型企业,出现债务违约,就会造成市场恐慌,引起连锁反应,可能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

  债券、股票等金融产品,在如今利率下行以及以美联储为首的央行疯狂印钱的时代背景下,是一个比现金更好的增值金融资产。但是,它们同样也是潘多拉的盒子,除了利益,也暗藏风险。在经济环境出现问题和低利率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我国也出现了需要引起重视的类似情况。今年6月,我国央行所公布的金融数据显示,最应该引起市场以及高层注意的,就是企业存贷的状况。6月企业存款,相较5月少增1183亿,非银存款环比减少6102亿元。今年5月,我国有60家企业上会上市,其中,并不包括科创板的企业,而且,正在排队IPO的企业还有428家之多。如此多的IPO和拟IPO企业,照理应该持续增加企业的存款才对。可是,6月份的数据却反映出相反的事实。那么,本该借助IPO融资而进行扩大生产的企业,是否也开始像美国企业一样,将资金由投资实体转向购买债券和股票呢?

  今年6月以来,A股的成交量出现了指数级别的增加,相较于6月居民存款反而增加了10446亿元。因此,我国或许出现了欧美企业一样的情况,由于利率持续下行,资金为追求收益而选择持有股票或债券等金融等价物,以应对货币贬值压力。

  这种做法潜在的后果是,一旦股市大跌,债券违约等问题就会出现,企业资金流断裂等现象就会发生,从而重蹈2008年金融危机一样的系统性金融风险。

  沃伦·巴菲特的黄金搭档查理·芒格说:“目前的市场上确实有很多愚蠢的和错误的行为。那些不谨慎的人永远会面临最大的风险。” “我的决策体系非常简单,我称之为‘系统化的反常识’。我所做的是去除传统思维中愚蠢的部分,然后,就得到了‘反常识’。” 查理·芒格智慧超群,言之有理,其说法和做法,适合于时下市场。

  建议我国对债券乃至股票市场风险,进行前瞻性的预防和控制,通过引流居民储蓄而不是企业存款的方式,逐渐通过机构投资行为,使这些存款合理而有序地流向股市和债市,并加强监管金融机构为追求高利率而过度使用杠杆的行为,防止在刺激经济之时,不留意、不经意地打开了债券乃至股票的潘多拉盒子。

  (本文作者介绍:清华大学法学博士,北京约瑟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曾担任两个世界500强企业副总。)

责任编辑:张缘成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网络文学盗版一年损失近60亿 侵权模式“花样百出” 香港诊所被曝给内地客人打水货疫苗 给香港人用正品 铁路部门下发买短补长临时办法:执意越站加收50%票款 优速快递董事长夫妻双双身亡 生前疑似曾发生争执 澳大利亚房价暴跌:比金融危机时还惨 炒房团遭赶走 五一旅游前10大客源城市:上海北京成都广州重庆靠前 五一假期国内旅游接待1.95亿人次 旅游收入1176.7亿 华为正与高通谈判专利和解 或将每年付5亿美元专利费 游客在同程艺龙订酒店因客满无法入住 平台:承担全责 花650万美元进斯坦福当事人母亲发声:被录取后捐的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