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意见领袖专栏作家 汪涛
两会前瞻:稳增长为首要任务,政策定调积极宽松
我们预计在即将于3月5日召开的全国人大会议上,政府将重申稳增长至关重要,政策定调积极宽松(参见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解读)。在我们目前2023年GDP增长4.9%的基准预测下,我们预计政府会将2023年经济增长目标设定在5%左右,宏观政策保持支持宽松基调,包括将一般公共预算赤字率小幅扩大至GDP的3%,地方政府专项债限额小幅扩大至3.7-3.8万亿元,以及进一步放松房地产政策。我们预计2023年央行会再降准一次,不会下调MLF等政策利率,但LPR或将进一步小幅下调,信贷增速温和回升至10%。我们预计政策会继续强调提振消费,但不会出台全国性的大规模消费刺激或收入补贴。信心修复、科技创新与供应链自主可控将是政策关注重点。
实际政策支持力度可能强于我们的基准假设
如我们之前所述,两会的政策定调和支持力度有可能强于我们此前的基准预测。政府有可能将经济增长目标设定为“5%以上”或“5.5%左右”,对应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支持力度也可能强于我们的基准假设。一般公共预算赤字率可能超过3%,地方政府专项债新增限额可能提升至4万亿元或之上,政策性银行可能在支持基建投资方面发挥更大作用。银行存款利率或进一步下调,进而带动LPR更大幅度地下调,信贷增速的反弹幅度可能超出我们的基准预测。消费刺激或收入补贴措施可能强于预期。若超预期的政策支持在两会及其之后落实兑现,2023年中国GDP增长有可能加快至5.5-6%,高于我们目前4.9%的基准预测(参见宏观主题和可能存在的变数)。
我们的基准预测与主要政策假设
基准情景下,我们预计2023年中国GDP增长将回升至4.9%(参见最新观点)。我们预计在即将于3月5日召开的全国人大会议上,政府将基本延续去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确定主要的政策目标和基调。
2023年经济增长目标设定在“5%左右”。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的,稳增长将是今年宏观政策的首要任务。考虑到外部压力和国内不确定性,2023年政府或会设定一个较为稳妥的经济增长目标(“5%左右”),为经济增长可能的超预期表现保留一定灵活空间。
一般公共预算赤字率为GDP的3%,财政支持加码。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保持“必要”的财政支出强度,同时控制地方债务风险。我们预计一般公共预算赤字率将小幅扩大至GDP的3%,地方政府专项债新增限额将小幅扩大到3.7-3.8万亿元。2023年财政乘数有望提高,但基建投资增长可能从2022年的11.5%放缓至5-6%。增广财政赤字率在2022年提高了2.7个百分点后,可能在2023年继续增加0.5个百分点以内,而且经周期调整后的财政支持脉冲在今年或会有所增强。
货币信贷政策支持持续,但不会下调政策利率。我们预计两会将保持货币政策“稳健”的基调,不过政策定调更倾向于宽松、并要求“精准有力”,包括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加大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支持(如通过再贷款等多种工具)、尤其是对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领域,保持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和M2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我们预计今年央行可能会再降准一次,但不会下调MLF等政策利率,不过LPR可能小幅下调5-10个基点。我们预计信贷增长将从2022年的9.5%回升至2023年的10%左右,整体债务占GDP的比重可能在2022年上升9-10个百分点之后,在2023年进一步上升7-8个百分点。
提振消费为政策重点,但应不会推出全国性的大规模消费刺激或收入补贴。我们预计2023年政府会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尤其是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和其他主要服务(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我们预计政策会继续支持就业、家庭收入和消费信贷,并破除一些阻碍消费复苏的因素,如放宽大城市的购车牌照限制等。在基准预测下,我们认为2023年政府不会推出全国性的大规模消费刺激或收入补贴,不过部分地方政府可能会推出消费券等补贴措施。
房地产政策进一步放松,支持房地产销售。自去年11月房地产政策大幅放松以来,开发商融资状况明显改善。我们预计两会保持“房住不炒”基调不变,但定调继续明显趋于宽松。我们预计房地产政策将进一步放松,以支持购房、特别是“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包括进一步降低房贷利率和首付比例,在更多高线城市放松限购政策,以及加大政策性银行和商业银行对烂尾停工项目的信贷资金支持。整体而言,我们预计房地产销售会在未来几个月低位企稳,二季度之后将环比反弹,不过2023年全年房地产销售可能仍较2022年下跌3-8%。
信心修复,科技创新与供应链自主可控。我们预计政府将重申支持民营经济、吸引和利用外资、支持平台企业发展的长期立场。对于平台企业,政府可能继续呼吁快速发展数字经济,为平台企业提供政策支持。另一方面,两会应会强调安全性考量在产业政策中的重要性,科技创新政策应着眼于在关键核心技术和被“卡脖子”的零部件薄弱环节实现自主可控和安全可靠。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的,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制造、绿色低碳、量子计算等前沿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将获得更多政策支持。
实际政策支持力度可能强于我们的基准假设
如我们之前所述(参见宏观主题和可能存在的变数),两会政策定调和支持力度有可能强于我们的基准假设。近期政策基调和高层政府官员讲话释放的信号更偏向于稳增长。即将上任的新一届国务院可能会出台更多政策支持,从而在面临全球需求放缓和外部不确定性的情况下,确保在2023年实现经济增长有力复苏。两会及会后可能有哪些超预期的政策定调和支持?
经济增长目标可能设定为“5%以上”或“5.5%左右”,比我们“5%左右”的基准假设更乐观积极。这意味着相关的政策支持力度将更为强劲有力,从而拉动2023年消费和投资更快增长,特别是如果出口增长低于政府预期的情况下。
财政支持力度可能更强。一般公共预算赤字率可能超过GDP的3%,地方政府专项债新增限额可能达4万亿元或更高。更重要的是,政府可能通过政策性银行来加大对基建投资的信贷支持,在2022年6000亿元的基础上再进一步推出新一批专项基建投资基金。此类准财政政策可能在两会结束后才会公布。在这种情况下,2023年基建投资增长可能强于我们的基准预测(5-6%)。
货币信贷政策或更为宽松。1月新增信贷高于市场预期;货币信贷政策的支持力度可能强于我们的基准假设。最新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似乎也更偏向于稳增长。央行可能继续通过存款利率机制帮助银行降低存款利率和整体负债成本,进而带动LPR下调幅度高于我们的基准假设(5-10个基点)。如果政策性银行大规模增加贷款,今年信贷增长可能会达到11%或更高。
消费刺激力度或强于我们的预期。虽然我们认为出台全国性大规模消费补贴和/或收入补贴的可能性较低(参见超额储蓄分析),但更多地方政府或推出更多消费券等刺激措施,政府或会出台汽车或家电补贴,或为低收入群体提供一定收入补贴(如习近平主席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讲话中提到的)。
中国GDP增长可能高于我们目前的基准预测。若超预期的政策支持在两会及会后落地,2023年中国GDP增长有可能加快至5.5-6%,高于我们目前的基准预测4.9%(参见宏观主题和可能存在的变数)。
(本文作者介绍:瑞银证券中国首席经济学家。)
责任编辑:张文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