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开伟:央行五天两度权威发声释放了何种货币政策信号?

2022年06月29日19:24    作者:莫开伟  

  意见领袖 | 莫开伟

  6月23日和27日,央行副行长陈雨露、行长易纲两位重量级领导分别就货币政策进行了表态:陈副行长指出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兼具总量调节和结构性调节双重功能的,通过结构性工具既能够实现精准滴灌的政策效果,又能够对总量调控作出贡献。而易行长则指出货币政策将继续从总量上发力以支持经济复苏,也会强调用好支持中小企业和绿色转型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

  央行两位行长对我国未来货币政策走向的表述似乎存在“矛盾”之处,多少会让业界或读者朋友感到诧异: 两位央行行长对下一步货币政策观点或表态存在的明显差异,是否表明未来我国货币政策会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或者说我国货币政策到底该走向何方(向左还是向右)心中尚没有底?业界或读者朋友心里产生这些想法也实属正常,因为两位行长对货币政策表述在很大程度上折射出了央行货币政策走向陷入尚不明朗状态,至少央行目前对货币政策实施也处于一种看一步走一步的态势。

  那么,问题就来了,可能国内不少朋友就会感到纳闷,未来央行到底是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操作为主,还是以总量货币政工具操作为主?央行两位领导对未来货币政策表述的“差异”到底释放了何种货币政策信号?

  事实上,央行两位行长对我国未来货币政策的观点表述本质上并没有矛盾,只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且两位央行领导对未来货币政策走向的表述至少向全社会释放了三个明确信号: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将继续发挥作用,未来还会考虑与总量货币政策工具的交叉运用。

  今年上半年,央行及时推出多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相继出台了科技创新、普惠养老、交通物流专项再贷款;新增了1000亿元再贷款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门支持煤炭的开发利用和增强煤炭储备能力;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力度,出台了23条政策举措,完善了房地产金融政策。这些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体现了我国货币政策的灵活性,提高了货币政策的精准力度,起到了有效滴灌作用,使经济发展与复苏中最需要金融支持的薄弱环节、弱势产业等获得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支持,为稳经济、稳就业、稳大盘等发挥了重要金融作用。

  下一步,我国经济稳增长在产业、行业进度上都不可能同步,我国各地经济发展的情况也是千差万别,各个不同产业对货币政策的敏感度也不尽相同。因此,在货币政策上同样离不开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对等呼应;而且,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对总量货币政策工具能起到有效补充作用,双方存在相得益彰功效,不会也不可能弱化总量货币政策工具。很明显,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是兼具总量调节和结构性调节双重功能的,通过结构性工具既能实现精准滴灌的政策效果,又能对总量调控作出贡献;下一步如果在总量货币工具不能大幅实施的情况下,以再贷款、中期借贷便利等为主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将发挥更大的作用,一些薄弱行业、产业等领域不用过分担忧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收缩对自身带来负面影响,能获得支持的行业,央行一定还会继续实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予以支持。

  总量货币政策工具有可能进一步发挥支撑作用,有可能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发挥修正功能。

  今年上半年以来,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上缴结存利润,释放长期流动性。4月,金融机构全面降准0.25个百分点,部分城商行与农商行再多降0.25个百分点;央行上缴8000亿元结存利润,相当于降准0.4个百分点;同时,两次引导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下行。1月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分别下行10个和5个基点;5月1年期LPR按兵不动,5年期以上LPR再度下行15个基点。这些总量货币政策工具在增加市场流动性、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增加有效信贷供给、刺激经济增长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当然,央行在总量货币政策工具实施上力度如此之大,也是鉴于当前客观经济金融形势,不得已来为之的。今年1至4月,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主要宏观经济数据呈下滑态势,推动经济增长、稳住经济大盘成了各级政府的首要任务,尤其是不久之前国务院出台刺激经济增长的33项措施,对货币政策促进经济增长提出了更为明确而具体的要求。上半年即将过去,如果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主要宏观经济数据好转的话,可能央行实施总量货币政策工具操作比如持续降准、降息等可能性就会下降;而如果主要宏观经济数据不及预期,或者没有明显好转的话,央行实施降准、降息等总量货币政策工具的可能性会加大。而从当前这种客观经济环境看,宏观经济数据很有可能难遂人愿,刺激经济增长的货币政策工具也很可能加码,这样央行加大总量货币政策工具实施力度的可能非常之大。我国各经济行业一定要审时度势,在生产经营以及融资额度上保持科学合理的规模,避免货币政策调整给自身生产经营带来资金上的困扰。

  总量货币政策工具与结构性货币工具都会在体现“以我为主”的货币政策定力之外,还将保持“内外兼顾”的高度灵敏性。

  我国央行近年来在货币政策工具操作上始终体现“以我为主”的定力,在美联储加息步伐加快、全球货币面临收缩的金融形势下,我国央行货币政策基本实施的反向货币政策操作,并没有看美联储加息的“眼色”行事而跟进加息,这对我国迅速恢复经济、使我国经济保持全球最快增速、实现全球经济“一枝独秀”营造了良好的金融货币环境。尤其,当前面对美联储大幅加息的情势下,依然没有开启紧缩货币政策的闸门,这既需要定力,也需要胆略,否则是不可能做到稳坐货币政策“钓鱼台”的。总之,2022年上半年,面对持续演变的内外部环境,我国央行货币政策实施力度逐步加大,总量与结构性工具轮番上阵,为稳住宏观经济大盘提供了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那么,下一步如果美联储加息步伐更进一步,全球各国央行跟进加息实施收缩性货币政策,对我国央行货政策也必然会带来较大的影响;相信为稳定我国金融市场,避免更多的国际游资从国内流出、保持中国货币投资的收益性、增强中国对外资投资的吸引力,中国央行会做到“内外兼顾”,保持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的高度灵敏性和主动性,将会及时在总量货币政策上进行适当收缩,会更多地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补充作用,使我国央行货币政策工具既能发挥稳定金融市场、确保国家金融稳定的作用,又能发挥支持实体企业发展、保证有效货币供给的作用,充分体现我国央行货币政策操作水平的高超技巧,更加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奠定坚实的金融基础。因此,我国各类实体企业以及相关产业应时刻把握住央行货币政策的变化,加强对全球宏观经济形势的研判,让自身的经营发展始终与央行货币政策相一致,确保生产经营的连续性,避免因货币政策变化而受到损失。

  (本文作者介绍:知名财经评论人、独立经济学者)

责任编辑:李琳琳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耐克不香了?一夜市值蒸发800多亿,股价创近两年新低,在华营收下滑两成 麻袋财富:清退工作迎来新进展 保障出借人资金安全 客户摔倒身亡!中国人寿支公司以“无外伤”为由拒赔 法院判了 无理打压!美以支持俄军方为由将5家中企“拉黑”,中国使馆回应 工信部:通信行程卡取消“星号”标记 连立陶宛都觉得过了? 老人被电梯门夹后掌掴小女孩 物业:老人已道歉 乌克兰女难民成了他们的“目标” 澳总理妄称:中国应从普京“战略失败”中得到教训 消费者为啥不爱换手机了?释放了什么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