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高增长究竟来自于哪里?——奇迹解释之一】周天勇:现有经济理论解释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困惑
【中国的高增长究竟来自于哪里?——奇迹解释之二】周天勇:大力度改革开放推动全要素生产率高速增长
文/意见领袖专栏作家 周天勇
中国作为特长周期体制转轨国家,在其经济增长动力中不仅包含广义技术进步 TFP 潜能,更重要的是还有经济体制改革 TFP 潜能。
中国的高增长究竟来自于哪里?——奇迹解释之三
全要素生产率简称TFP(本文下同)。这里我们试图区分经济体制改革 TFP 和广义技术进步 TFP。市场经济国家 TFP 有以下特征:(1)TFP 总体上是由教育知识进展、人力资本积累、新技术发明和新技术产业化等形成,不存在体制转轨形成 TFP 的场景。(2)从 1978—2018 年的TFP 变动看,韩国和日本TFP 年均增长率分别为 1.04%和 0.79%,琼斯发现,1980—2000 年,欧美TFP 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和 0.9%,并没有发生TFP 大幅度 J 型增长的态势。而进入工业化中期和后期以及到后工业社会,这些广义技术进步呈现为连续、交叉和复合式变动,是一个旧技术不断加速被淘汰和新技术不断加速出现的过程。因此,在新技术创造新 GDP的同时,也会使一些旧的生产方式收缩,即消失和节约掉一些传统的 GDP。(3)虽然对广义技术进步的投入为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但菲斯佩奇发现,TFP的增长是波动幅度较小和平缓变动的曲线。从日韩和欧美41年和 21年TFP 增长态势看,几乎与横轴平行。见图1。
如果对中国各产业投入产出进行改革前后对比,对没有增加要素投入而增加产量的各类因果关系进行深入分析,再利用大数据算法,快速地获得基础数据并求得一系列的参数,可以计算和划分清楚TFP 中,哪些是广义技术进步形成的,而哪些是经济体制改革释放经济增长潜能形成的。但是,这需要大量的数据搜集和分析,工作量巨大。
这里笔者只是顺着上述思路,先是简单和粗略地对过去 GDP 增长中的 TFP贡献加以区分。如前撰述的,一元市场经济体制中不存在经济体制改革形成的 TFP,而综合欧美日韩等国家和地区的平均数,广义技术进步 TFP 增长率在 1.00%附近上下波动,这里将TFP年增长1%看成是常量。中国是一个二元体制转轨经济国家,TFP 在结构上既存在广义技术进步 TFP,也存在经济体制改革 TFP。
这样,我们可以粗略地估算中国经济体制改革 TFP 增长率等于总的 TFP 增长率减去广义技术进步增长率 1%。即:𝑇𝑟 = 𝑇𝑎 − 𝑇𝑡 . 其中,Tr 为经济体制改革 TFP 增长率,Ta为总 TFP 增长率,Tt为广义技术进步 TFP 增长率。中国 1977—2017 年总 TFP 增长率、广义技术进步 TFP 增长率和经济体制改革 TFP 增长率情况如图 3所示。
计算得出,1978—2018 年,GDP 年均增长率为 9.51%,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获得的 TFP年均增长率为 2.49%,也就是说经济增长部分的 26.18%是经济体制改革对 TFP 的贡献。TFP的近 3/4 主要是推进大力度改革释放了禁锢在扭曲体制内的潜能而形成。还需要指出的是, 改革前 1971—1977 年,广义技术进步 TFP 年均增长率为-2.04%。也就是说,如果没有改革,广义技术进步 TFP 不会存在并且为负,GDP 年均增长率也就在 5%以下。
这样,我们可以总结改革开放以来中国 TFP 形成和增长的一些特征:中国作为特长周期体制转轨国家,在其经济增长动力中不仅包含广义技术进步 TFP 潜能,更重要的是还有经济体制改革 TFP 潜能。从结构上看,后面还会分析这种特殊的 TFP 不仅来自经济体制改革对要素利用效率的提高,还来自土地和住宅资产化改革从零到市场价格的溢值;而且从改革前后的比较和改革进程中的反复看,在二元体制存在扭曲的状况下,没有改革也就不会形成经济增长的 TFP 潜能。
摘自“经济增长:要素市场化效率与土地和住宅资产化溢值——基于二元体制改革视角对中国增长奇迹的一种解释”,《财经问题研究》2021年3月9日首发于中国知网
(本文作者介绍:东北财经大学国民经济工程实验室主任)
责任编辑:赵般娇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