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意见领袖专栏作家 李庚南
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谈到市场关注的房地产问题时,重申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同时明确要加强预期引导,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坚持租购并举,加快发展长租房市场,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其中,最令市场解渴的莫过于“良性循环”四字。所谓一字千金。
“良性循环”四字何以让市场如此解渴?此次特别提出“良性循环”,意味着决策层调控房地产的视角已转换到行业本身,意在通过探索新的模式,对已经出现病态或非良性循环态势的房地产业进行纠偏。这或是“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调控理念的深化。
那么,如何看待当前市场循环的非良性?笔者以为,房地产行业的非良性循环或集中于三方面:
其一:房地产市场产供销已出现明显失衡。
从宏观角度看,房地产业的非良性循环表现为产供销各环节即房地产开发投资、施(竣)工、销售各环节的失衡。今年以来,全国房地产市场总体上呈现前高后低、前热后冷的运行态势,房地产开发投资、生产销售均表现出强烈的不稳定、不均衡。1—10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累计同比增长7.2%,增速虽略高于上年同期增速,但当年情况看,降幅明显,较年初的38.3下降31.1个百分点。(见图1)
数据来源:WIND数据整理。
同期,受房地产调控政策不断加码、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等因素影响,购房网签“受限”或“推迟”,按揭周期拉长,总体上抑制了市场需求,导致商品房销售快速降温。1-10月,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7.3%,较年初下降97.6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额同比增长11.8%,较年初下降121.6个百分点。(见图2)
数据来源:WIND数据整理。
这种失衡集中反映为主要城市商品房可售套数、面积均呈上升态势,商品房存销比(即库存去化周期)明显上升,且区域性不平衡明显。据十大城市(四个一线城市及青岛、南京等6个二线城市)监测数据,套数、面积去化周期已接近或超过1年半。尤其是二线城市,按套数、面积的去化周期分别拉长到19.2和19.09个月。(见表1)
数据来源:WIND数据整理。
其二:房地产市场信号已出现明显失真。
房地产业非良性循环反映在价值循环上,表现为市场信号的失真。房地产市场主体的投机性、流动性的错配、中介信息的扭曲,叠加行政化的调控手段等诸多因素,导致了当前房地产信号失真。这种失真或突出表现在三方面:
一是土地市场交易信号失真。
总体上,受调控政策影响,今年首批集中供地与第二批集中供地,开发商拿地呈现冰火两重天。首批集中供地中,大部分热点城市热度居高不下。到第二批集中供地,不少城市提高了土地出让门槛,在“禁马甲”“严查拍地资金”“摇号机制”“限地价”等叠加措施下,土拍市场热度骤降。从100城数据看,三季度以来,住宅用土供应力度明显加大,而实际土地成交宗数并不如市场感受的那么差。从单月土地成交情况看,并不弱于一季度。当然,土地成交溢价率下降趋势非常明显,8月份以来溢价率已降至个位数,11月份宅地成交溢价率已降至1.94%。(见图3)
数据来源:WIND数据整理。
为什么数据所反映的情况与市场的感受存在“温差”?原因是市场的感受更多源于民企,而忽略了另一个土地市场的支撑力量——国企。据有关统计,1-10月,国企央企拿地销售面积占比达70.2%,从目前重点城市第三轮土拍结果来看,“底价成交”、地方企业及国企兜底的特征已非常显著。
二是商品房市场信号失真。
近年来,在“房住不炒”导向下,各地按照“一城一策”落实房地产调控要求,围绕“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出台了一系列举措。毋庸置疑,这些措施对抑制市场的投机性和非理性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溢出效应之一,就是市场信号特别是热点城市交易信号“失真”,弱化了政策效果。
一方面,表现为市场需求的失真。有关研究数据显示,中国96%的家庭拥有一套房,40%的家庭拥有二套以上住房。这说明中国城市住房总量已经接近饱和。而银保监会数据也显示,10月末,个人住房贷款中90%以上用于支持首套房。但房地产市场所表现出来的购买力及热度依然让人匪夷所思:哪有这么多的刚需?显然,商品房交易数据所反映的市场需求存在“失真”。
另一方面,表现为市场价格的失真。住房市场价格的失真或集中表现为二手房价格的“虚高”和新、旧房价倒挂之下的“虚火”。二手房价格的“虚高”,既是房价持续上涨的结果,也受当前一些新因素的推升。如一些热点城市推出的“摇号”机制,对住房需求特别是对改善性需求形成挤出效应,导致二手房特别是学区房、次新房一度火爆。
其三:房地产企业资金链失调。
从微观角度看,房地产市场的非良性循环表现为房地产企业自身资金流不顺畅,出现一定程度的房企资金链紧张、断裂乃至陷入债务危机的情况。而其根源在于高杠杆运作。
高杠杆率是前些年房地产行业高歌猛进的“秘诀”。依靠高杠杆,一些房企盲目扩张,规模快速膨胀。至2020年,百亿量级的房企达173家。从历史看,房地产企业资产负债率整体呈持续上升态势。房地产开发企业资产负债率由2015年末的77.7%持续攀升至2020年末的88.68%(见图4),而同期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基本稳定56%左右。
数据来源:WIND数据整理。
尽管2020年下半年以来,在三道红线、房贷集中度管控等政策叠加约束下,房企杠杆率有所压缩,当总体仍处于高位运行。据《2021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测评研究报告》,上市房企的净负债率均值达95.07%。
实践证明,高杠杆恰是房企自掘的“陷阱”。为缓解融资压力,房企纷纷推行“高周转模式”,过度依赖预售资金,甚至不惜委身于民间借贷。一旦销售端出现阻滞,资金链断裂就在所难免。
如何针对房地产业循环所呈现的上述“病态”对症下药,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这显然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土地供给、房地产开发、住房消费端入手,通过财政、金融政策的协同,推动市场各方形成理性预期。
土地供给端:首先,要通过改进和完善土地出让方式。以稳地价为宗旨,把房屋建筑的品质、配套建设和房屋定价作为招投标的核心,有效抑制土地市场的无序竞争,扭转土地市场需求信号失真状况。
房地产开发端。首先,要继续稳妥推进房企降杠杆。既要推动降杠杆,又要关注和防范房企特别是大型房企资金链风险。从长远看,应选择合适的时间窗口,取消商品房预售制,这或是房地产降杠杆的最直接有效的路径。其次,纠正高周转模式。结合土地招投标环节开发商的承诺,强化对房屋开发、销售环节的市场监管,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第三,中性地看待房地产企业,引导银行机构在贯彻落实“三条红线”等监管要求前提下,合理发放房地产开发贷款、并购贷款,支持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
住房消费端:首先是加快房地产税立法。关键是遵循税收基本原则、税收设立的基本目的和用途,顺应建设共同富裕社会方向,科学合理地设计房地产税的征收对象、纳税人、税基、税率及税后优惠等制度。其次,是采取疏堵结合,引导居民理性投资,逐渐推进居民居住理念的转变。第三,真正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理念,落实好“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的要求。
需清楚,一个理性的、良性循环的房地产市场,要求市场各方能在公平、公正的环境下交易。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不仅是房地产业良性循环的基础,也是促进共同富裕社会建设的应有内涵。
(本文作者介绍:先后供职于工商银行、人民银行,现为银行监管部门人士,长期负责小企业金融服务推进工作,潜心研究小企业金融服务问题。)
责任编辑:李琳琳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