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作家 张瑜 陆银波
主要观点
8月PMI数据简述:内外需双降
8月制造业PMI为50.1%,前值为50.4%,回落0.3个百分点。具体分项来看:主要是需求在回落。1)PMI生产指数为50.9%,前值为51.0%。生产指数环比回落0.1个百分点。2)PMI新订单指数为49.6%,前值为50.9%,环比回落1.3个百分点。PMI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6.7%,前值为47.7%。3)PMI从业人员指数为49.6%,前值为49.6%。4)供货商配送时间指数为48.0%,前值为48.9%。5)PMI原材料库存指数为47.7%,前值为47.7%。
8月建筑业PMI为60.5%,高于前值57.5%。服务业PMI为45.2%,大幅低于前值52.5%。PMI综合产出指数为48.9%,低于前值52.4%。
风险提示:
工业品价格超预期上行,疫情反复。
报告目录
报告正文
一“稳增长”的掣肘仍在
怎么理解8月PMI数据?重点可能并不在于强调PMI的下行幅度,或者经济的下行压力,因为市场对经济有一定的下行预期。尤其是叠加8月全国范围内大面积的疫情扰动(涉及省份之广,超过年初疫情),8月PMI数据不会很好。
重点可能在于PMI数据中的价格信号。如果仔细观察8月PMI出厂价格指数,会发现有点高于预期。毕竟,8月原油、铜、螺纹钢、铁矿石均价相比7月都在下行。但,8月PMI出厂价格指数依然高达53.4%,略低于前值53.8%,但高于6月的51.4%。这意味着PPI 8月环比涨幅依然不低,可能会介于6月0.3%与8月的0.5%之间。转为PPI同比的话,大概率8月PPI同比依然在9%附近。
我们之所以想强调对价格信号的关注,是想提示,政策转向稳增长,是建立在两个前提之下的,其一是必要性,这需要经济的内生需求持续走低。8月制造业PMI回落至荣库线附近,新订单指数回落至荣枯线以下,新出口订单指数连续4个月处于荣枯线以下,且逐月走低,这意味着稳增长的必要性在持续提升。但第二个前提是无掣肘。持续处于高位的PPI,会限制货币政策的进一步宽松。
二数据简述:内外需双降
8月制造业PMI为50.1%,前值为50.4%,回落0.3个百分点。具体分项来看:
1)PMI生产指数为50.9%,前值为51.0%。生产指数环比回落0.1个百分点。2)PMI新订单指数为49.6%,前值为50.9%,环比回落1.3个百分点。PMI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6.7%,前值为47.7%。3)PMI从业人员指数为49.6%,前值为49.6%。4)供货商配送时间指数为48.0%,前值为48.9%。5)PMI原材料库存指数为47.7%,前值为47.7%。
除了制造业PMI这五大分项外,8月PMI中其他值得关注的指标有:
1)价格:出厂价格指数小幅回落。8月为53.4%,低于前值53.8%。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为61.3%,低于前值62.9%。统计局解读看,“从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看,调查的21个行业均高于临界点,其中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等行业指数回落明显,但纺织、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非金属矿物制品等行业仍高于65.0%,相关企业采购成本压力依然较大。”
2)库存:采购回落,产成品库存指数略有上行。8月采购量指数为50.3%,前值为50.8%。进口指数为48.3%,前值为49.4%。原材料库存指数为47.7%,前值为47.4%,产成品库存指数为47.7%,前值为47.6%。
3)外贸:新出口订单指数连续四个月低于荣库线以下。8月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6.7%,前值为47.7%。海外看,欧美8月PMI均有所回落。欧元区8月PMI为61.5%,前值为62.8%;美国Markit PMI 8月为61.2%,低于前值63.4%。
4)分规模看:大、中型企业PMI位于扩张区间。小型企业PMI虽处于收缩区间,但略高于前值。
5)建筑业:8月PMI有所回升。但从高频指标看,8月地产销售在回落,拿地依然低迷,沥青开工率处于低位、螺纹表观消费偏低。8月建筑业PMI的回升是否代表其景气的回升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6)服务业:8月服务业PMI大幅回落至45.2%。根据统计局解读:“此次多省多点疫情给尚处于恢复过程中的服务业带来较大冲击,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45.2%,低于上月7.3个百分点,年内首次降至临界点以下。从行业情况看,疫情抑制了接触型聚集型服务行业需求的释放,道路运输、航空运输、住宿、餐饮、租赁及商务服务、生态保护及环境治理、文化体育娱乐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降至临界点以下,业务总量明显减少”。
7)生产经营活动预期:制造业、建筑业、服务业都在回落。8月制造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为57.5%,低于前值57.8%。建筑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8.4%,低于前值64%。服务于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7.3%,低于前值60.1%。
8)长江商学院BCI指标:8月回落至50.02%,低于前值54.6%。
(本文作者介绍: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研究员)
责任编辑:潘翘楚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