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银研究:PPI涨幅创近年新高 CPI与PPI剪刀差扩大

2021年03月11日13:32    作者:中银研究  

  意见领袖丨中银研究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2月,CPI同比下降0.2%,降幅较1月收窄0.1个百分点。PPI同比上涨1.7%,涨幅较1月扩大1.4个百分点。主要关注点如下:

  第一,CPI涨幅连续两月为负,上年高基数、猪肉价格持续下等因素对CPI形成较大拖累。2021年以来,CPI连续两个月位于负增长区,与2020年高速增长走势形成较大反差。主要原因在于:其一,猪肉市场供应不断改善,猪肉价格快速下行。2月份猪肉价格下降14.9%,影响CPI下降约0.39个百分点。其二,上年高基数,2020年2月CPI涨幅达5.2%。其三,就地过年对交通、旅游等造成一定负面影响,出行类服务价格表现较弱,2月份交通通信价格下降1.9%。

  第二,PPI涨幅持续走高,主要受全球经济复苏以及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的影响。2月PPI同比上涨1.7%,创2018年12月以来新高。主要是由于2021年以来大宗商品价格出现大幅迅速上涨,带动国内石油相关行业以及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相关行业价格均出现明显上涨,进而推动PPI增速中枢整体上移。截止2月底,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较去年底上涨了27.7%。本轮大宗商品上涨原因主要由于全球经济复苏促使需求升温,经济美国财政刺激政策加码及全球流动性宽松推高全球通胀预期。

  第三,CPI涨幅将持续低位徘徊,PPI涨幅压力加大。展望未来,猪肉产业链逐渐恢复,叠加春节后猪肉消费需求下降,猪肉价格处在下行通道中。同时3月份CPI翘尾因素仍为负(-0.81%),预计CPI涨幅难有明显改善。随着疫苗推广加快、疫情形势好转,全球需求回暖,流动性宽松持续,将支撑大宗商品价格进一步上涨,预计PPI涨幅还将继续扩大。未来需要关注输入性通胀风险,建议加强国际资本流动监测,适时进行市场预期管理,保持金融市场整体稳定。整体来看,我国经济运行平稳、货币政策保持稳健,且上游原材料价格向下游消费品价格传导效果有限,输入性通胀引起国内通胀全面上涨的概率较小。 

  (点评人: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  范若滢)

  (本文作者介绍:中国银行总行一级部门。研究领域涵盖全球经济、国际金融、宏观经济与政策、金融市场、银行业发展等。)

责任编辑:谭兆彤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网络文学盗版一年损失近60亿 侵权模式“花样百出” 香港诊所被曝给内地客人打水货疫苗 给香港人用正品 铁路部门下发买短补长临时办法:执意越站加收50%票款 优速快递董事长夫妻双双身亡 生前疑似曾发生争执 澳大利亚房价暴跌:比金融危机时还惨 炒房团遭赶走 五一旅游前10大客源城市:上海北京成都广州重庆靠前 五一假期国内旅游接待1.95亿人次 旅游收入1176.7亿 华为正与高通谈判专利和解 或将每年付5亿美元专利费 游客在同程艺龙订酒店因客满无法入住 平台:承担全责 花650万美元进斯坦福当事人母亲发声:被录取后捐的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