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银研究:金融数据增速超预期增长 预计3月份起将逐步放缓

2021年03月11日13:30    作者:中银研究  

  意见领袖丨中银研究

  2021年3月10日,人民银行发布2月份主要金融数据。2021年2月末,M2为223.6万亿元,同比增长10.1%,比上年同期高1.3个百分点;社会融资规模291.36万元,同比增长13.3%,比上年同期高2.6个百分点;人民币贷款余额177.68万亿元,同比增长12.9%,比上年同期高0.8个百分点。主要关注点如下:

  第一,主要金融数据同比增速超过市场预期。此前,市场预期2月份金融数据增速与1月相比将有所下降,但从数据看,2月份M2、社融、信贷等指标同比增速依然保持较快增长,超出市场预期。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是低基数效应是重要原因。去年2月是全年疫情形势最为严峻时期,全国范围内企业生产、居民消费受到严重影响,信贷供给和信贷需求双重受限,一定程度上压低了数据基数。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以来,企业生产、居民消费早已恢复正常,这推动信贷需求和信贷供给同比大幅上升。二是春节效应与以往相比有所减弱。在就地过年等政策影响下,信贷需求与往年春节月份相比要旺盛一些,这也推动了数据增速的走高。

  第二,企业和居民中长期贷款同比新增数量大幅反弹。2月当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36万亿元,相比上年同期多增4529亿元,增幅较大。其中, 2月份企业和居民部门新增中长期贷款同比分别多增6843、3742亿元,出现明显增加。一方面,去年2月,在疫情影响下,政策重点在疏困企业,防止资金链断裂,新增企业短期贷款规模明显上升,中长期贷款规模有所下降,造成基数较低。2月我国PMI为50.6%,虽然较1月的51.3%有所下降,但仍在荣枯线以上,经济预期乐观,企业生产动力强劲,中长期贷款需求意愿较强。另一方面,在居民出行受限影响下,去年2月份线下看房几乎停滞,房地产交易受到较大影响,新增居民中长期贷款仅为371亿元。今年以来,居民出行已恢复正常,尤其在“就地过年”政策影响下,部分城市春节期间房地产市场交易活跃度上升,民众利用春节假期看房、购房,也同步推动居民中长期贷款需求反弹。

  第三,社融增量保持稳步增长,信贷类资金增幅明显,但企业债券出现明显下降。2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71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增8392亿元。其中,银行信贷类资金(人民币贷款、外币贷款、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增加合计1.45万亿元,同比多增1.1万亿元,主要受新增人民币贷款和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大幅增加影响,二者同比分别增加6198亿元、4601亿元。另外,需要注意的是,2月份新增企业债券相比上年同期少增2588亿元(图1)。有两方面原因:一是2020年11月债市“违约潮”的影响还未完全消退;二是由于春节效应影响,2月份市场利率有所上移,债券发行成本上升,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业的发债意愿。

  第四,低基数效应逐步消退,预计3月份起金融数据增速将有所下降。从去年数据看,3月份起,随着逆周期调控效应显现,金融数据增速出现明显上升。加之低基数效应主要集中在1-2月末,预计今年3月份开始低基数效应将逐步消退。但考虑到经济仍处于恢复阶段,货币政策在坚持“稳健”基调的同时,将更加注重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确保政策不急转弯,预计未来主要金融指标同比增速将逐步开始放缓,但短期内不会出现大幅下降。

  (点评人:中国银行研究院   梁斯)

  (本文作者介绍:中国银行总行一级部门。研究领域涵盖全球经济、国际金融、宏观经济与政策、金融市场、银行业发展等。)

责任编辑:谭兆彤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网络文学盗版一年损失近60亿 侵权模式“花样百出” 香港诊所被曝给内地客人打水货疫苗 给香港人用正品 铁路部门下发买短补长临时办法:执意越站加收50%票款 优速快递董事长夫妻双双身亡 生前疑似曾发生争执 澳大利亚房价暴跌:比金融危机时还惨 炒房团遭赶走 五一旅游前10大客源城市:上海北京成都广州重庆靠前 五一假期国内旅游接待1.95亿人次 旅游收入1176.7亿 华为正与高通谈判专利和解 或将每年付5亿美元专利费 游客在同程艺龙订酒店因客满无法入住 平台:承担全责 花650万美元进斯坦福当事人母亲发声:被录取后捐的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