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奔腾成为一汽集团吊车尾? 产品质量堪忧人事变动频繁

2020年11月12日08:14    作者:王禁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作家 王禁

  日前,一汽集团公布了10月份销量,月销售整车35.5万辆,同比增长6.8%,其中一汽奔腾销量仅为4931辆,同比下滑58%。在一汽集团销量形势一片大好的背景下显得有些突兀,相比风生水起的同门大哥红旗,一汽奔腾无疑成了一汽集团的“吊车尾”。

  《道哥说车》注意到,这已经是一汽奔腾今年多个月连续下滑、多个月处于一汽集团“吊车尾”位置。此前一汽奔腾官方表态:“奔腾要在2020年达到20万+台,2021年挑战40万+台,2025年实现150万台”。算上10月销量,奔腾今年共计售出6.7万辆,仅占其2020销量目标的34%,距离2020年收官仅有两个月,《道哥说车》实在想不到一汽奔腾如何能够在2020年完成销量目标。

  一汽集团不但在一汽集团成为“吊车尾”,而且相比其他三大汽车集团自主乘用车销量也是黯然失色。上汽乘用车10月销量超过七万,,创下了热销新纪录;长安系乘用车系列则贡献出112153辆,同比增长47.1%;即使是自主偏弱的东风风神今年上半年燃油车销量也同比增长达到27.8%。

  《道哥说车》注意到,2019年一汽奔腾依靠两款新车奔腾T77、T99逆市上涨,一度以12.05万辆同比上升33.4%,可为什么进入2020年一汽奔腾销量如此不尽如人意呢?

  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2019年投放的奔腾T77、T99仅火了一年,却给购买该车的消费者带来无尽的烦恼。奔腾T77是奔腾品牌史上首次用了不到20个月便推向市场的产品,过快的进度导致该车“重病缠身”。在第三方投诉平台上,该车上市仅3个月就有奔腾T77车主反映轮胎鼓包,至今累计有197个质量投诉,涉及到重大质量问题就有刹车失灵、变速箱无法加速等等。

  2019年12月,C-IASI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中保研)公布了T77的碰撞测评结果,其中有五项成绩可以说“不堪入目”。奔腾T99也不让消费者省心,发动机熄火、变速箱顿挫、导航黑屏等问题不一而足。

  汽车分析师林示表示,糟糕的产品质量问题才是导致产品进入第二年就已经没有市场竞争力,而导致一汽奔腾销量下滑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频繁的高层人事更迭导致营销策略没有延续性。

  《道哥说车》注意到,2019年3月才续聘上一汽轿车总经理职位的柳长庆彼时立下军令状“完不成任务起立走人。一语成谶,“2019年销量15万辆”目标未达成,任职仅1年2个月,柳长庆调离一汽轿车。与之相对应,主管营销的一汽奔腾轿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大勇调任马自达事业部。

  面对一汽奔腾销量持续下滑,今年5月份上任的一汽奔腾新管理团队可谓是压力巨大,可时间不等人,依然没有过硬的产品力挽狂澜。

  11月10日下线的换代奔腾B70是一汽自己打造的全新平台首款车型,质量稳定性仍未可知。过去老一代奔腾B70正是因为质量问题频发导致销量每况愈下,甚至在2019年1月起一直处于停产状态,此时换代奔腾B70能肩负起一汽奔腾翻盘的希望吗?

  产品乏善可陈 质量问题堪忧

  一般来说,一个品牌市场表现羸弱的原因总要落在产品质量上,一汽奔腾也逃不过这个定律。以一汽奔腾最为看重的两款车型奔腾T77和奔腾T99为例。

  其中,奔腾T77的质量广受诟病,在汽车投诉网站中关于奔腾T77的投诉并不少见,且投诉问题大多比较严重,发动机动力消失、变速箱突然降速失去动力、变速箱异响等严重问题不在少数,而中控黑屏、零部件锈蚀等小毛病也比比皆是。

  一位2019款奔腾T77车主在投诉“变速箱突然降速失去动力”问题中提到,车辆在高速行驶,突然降速失去动力差点追尾。厂家维修更换变速箱却不保证不会出现此类问题,且提车两年已经有过四次维修。两年时间里,车辆出现大大小小问题无数,包括天窗漏水,雷达显示等。并且“对自身问题也视而不见,还要求客户要对厂家和服务商感谢”。

  另外,在人人高呼“中国自主品牌良心”的时候,奔腾T77也给国人上了一课,2019年12月,C-IASI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中保研)公布了T77的碰撞测评结果,其中有五项成绩可以说“不堪入目”,分别是耐撞性与维修经济性方面,总体评价为P(差);车内乘员安全方面,总体评级为M(一般);64km/h的正面25%偏置碰撞评级均为P(较差),50km/h的侧面碰撞评级均为M(一般);正面25%偏置碰撞获得P(较差)的成绩。

  作为一汽奔腾旗舰车型的奔腾T99的表现也没好到哪里去,燃油泵故障熄火、经销商涉嫌消费欺诈、电瓶频繁亏电导致车辆无法启动、变速箱无法加速等问题让人眼花缭乱,而这些对于消费者来说无疑令其十分痛苦。

  对于“变速箱无法加速”的问题,一位2019款奔腾T99车主投诉到:“一月八号买的车,一月十三号在高速上行驶时,当时车速大概是八十多公里,忽然变速箱就失去动力输出,只能滑行到应急车道,这是车辆严重的质量问题,请厂家给一个合理的解决方案”。要知道奔腾T99可是一汽奔腾的旗舰车型,旗舰尚且如此,其他车型又当如何呢?

  质量不靠谱,销量自然上不去,今年1-9月,奔腾T77的累计销量为21301台,月均销量仅仅2000余台。相比2019年同期,销量下滑近4成。而奔腾品牌旗下的旗舰SUV,奔腾T99累计销量仅仅为9601台,月均销量不足1000台。

  事实上,为盘活这个具有十几年历史的品牌,一汽奔腾并非没下功夫,包括此前发布新品牌战略启用新LOGO;资产从上市公司置出,成为一汽股份的非上市全资子公司,从而获得一汽集团更多支持,并在决策上也可以更少地关注短期业绩,而聚焦长期发展……可遗憾的是以一汽奔腾目前的销量来看,这个品牌依然难以扶起。或许正是基于对奔腾的高希望,一汽奔腾近年来表现出了频繁的高层变动。

  战略不清 管理层频繁更迭

  可奔腾内部高层频繁更迭未必就能救得了奔腾,反而让奔腾难以有一个稳定的发展环境。近年来,一汽奔腾内部频现人事变动,2019年2月,一汽马自达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东被调至一汽奔腾品牌担任副总经理,负责智能网联发展和客户运营。同年12月,前一汽轿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孟祥会因年龄和身体原因退居二线,时任一汽轿车股份有限公司商品策划部部长肖肖接任任期两年的孟祥会成为新的一汽轿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

  今年5月,原一汽奔腾轿车有限公司总经理柳长庆调往一汽集团战略管理及商业规划部担任总经理,而柳长庆在奔腾任期仅大约两年;主管营销的一汽奔腾轿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大勇调任马自达营销事业部。与此同时,隋忠剑担任一汽奔腾轿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主持工作;王胜利接任一汽奔腾轿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主持奔腾的营销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这距离今年4月王胜利出任一汽-大众销售有限责任公司执行副总经理、大众品牌执行总监,负责一汽-大众的大众品牌营销工作,仅一个月时间,可见此项人事变动之仓促。

  据媒体报道,此前在一汽集团将轿车事业部重新调整后,已经有诸多技术人员相继离职,更有一汽奔腾内部人员透露:很多领导已经换了一轮又一轮,研发精力、人力大量流向红旗品牌,一汽奔腾不仅销量难见起色,产品风险也越来越大。

  在高层频繁更迭的背景下,一汽奔腾战略发展方向越发令人看不懂,在产品定位以及营销策略方面也频频失误。

  产品定位方面,奔腾T77售价8.98-13.88万,看似不贵,但1.5T动力的车型,起售价在10.58万,达到这样的预算,市面上能够选择的车型太多,哪怕是合资车都能入手。而1.2T车型动力又不够看,最大马力仅143匹,实在难获人心。而在奔腾T77销量不振的时候,颇具野心的奔腾又推出了奔腾T99,定位中大型SUV,意图攻占更高的市场,可中大型SUV市场从来都不是一块乐土,市场规模并不大,而既无品牌光环又无太强实力的奔腾T99又如何能站的住脚?而即将上市的奔腾B70又意图闯入自主品牌声量最小的B级车市场,奔腾的战略规划真的让人看不懂。

  另外,在营销方面奔腾也频频吃瘪,去年4月,奔腾T77拉坦克被吐槽博眼球;5月,奔腾X40举行了“空投”翻滚试验活动,却被质疑其车内全部安全气囊均未弹出;10月,奔腾T99上市又因蹭电影《中国机长》热点被指控侵权。

  汽车分析师林示认为,一汽奔腾今天的关键症结还是产品质量不稳定,即使是旗下最被看重的奔腾T77、奔腾T99表现也令人失望,在这样的情况下,任何人事变动都无法让奔腾销量复苏,如果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产品的质量问题,谁来都救不了一汽奔腾。

  (本文作者介绍:汽车财经媒体人,源于报社,心向网络,回归本心。)

责任编辑:张文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网络文学盗版一年损失近60亿 侵权模式“花样百出” 香港诊所被曝给内地客人打水货疫苗 给香港人用正品 铁路部门下发买短补长临时办法:执意越站加收50%票款 优速快递董事长夫妻双双身亡 生前疑似曾发生争执 澳大利亚房价暴跌:比金融危机时还惨 炒房团遭赶走 五一旅游前10大客源城市:上海北京成都广州重庆靠前 五一假期国内旅游接待1.95亿人次 旅游收入1176.7亿 华为正与高通谈判专利和解 或将每年付5亿美元专利费 游客在同程艺龙订酒店因客满无法入住 平台:承担全责 花650万美元进斯坦福当事人母亲发声:被录取后捐的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