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双循环格局 推动高质量发展

2020年10月30日14:52    作者:王青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作家 东方金诚 王青

  10月2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关于此次会议,我们做以下要点解读:

  一、在形势判断方面,全会提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同时认为“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主要受科技与产业变革驱动,各国经济发展态势、国际力量格局对比正在发生深刻调整,并引发全球地缘政治格局发生演变。这是“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具体体现。在这一背景下,全会强调“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这表明,尽管“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但伴随我国综合国力的显著增强,国家安全能够获得坚实保障,未来一段时期,集中精力推动国内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仍是党的中心工作。为此,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列出了“十四五”(2021-25年)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12项主要目标,以及到2035年的9大远景目标。可以看到,这些目标任务主要聚焦创新发展、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等主题,落脚点是发挥经济增长潜力,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二、在战略规划方面,构建双循环发展新格局成为统领“十四五”期间经济发展的核心方略。全会为“十四五”确立了12项主要目标,其中与经济领域直接相关的有7项,分别是: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深化改革,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开拓合作共赢新局面。

  我们认为,构建双循环发展新格局,是贯穿以上重大经济发展目标的一条主线。畅通国内大循环,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有四个基本内涵:一是在外部环境复杂多变,中美脱钩风险加大的背景下,关键技术必须掌握在自己手里,需要通过自主创新,解决类似芯片领域的“卡脖子”问题。为此,全会为“十四五”提出的首个目标任务就是“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二是当前经济全球化正在经历一段“逆风逆水”期,本次新冠疫情也显示产业链全球布局面临一定潜在风险。为此我国需要全面提升产业链水平,维护产业链安全。这是全会提出“十四五”期间要“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的重要原因。

  三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关键在于扩大内需,全面促进消费、拓展投资空间。全会提出“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直接目标就是通过增加农民收入,释放农村消费潜力,补齐农村消费短板。而“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则要实现两个目标,(一)继续推进农村人口城镇化,壮大消费基础。2019年我国城镇人口的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2万元,远高于农村人口的1.6万元。根据世界银行提供的可比数据,2019年我国城镇化率(城镇人口/总人口)为60%,在同等发展水平(人均GDP在1万美元左右)国家中明显偏低。“十四五”期间我国将进一步放开户籍限制,通过引导更多农村劳动力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转移,提升其劳动生产率及收入与消费水平。(二)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也要持续拓展升级,这将为“拓展投资空间”提供重要推动力。

  全会提出,要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而“全面深化改革,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则是进一步畅通国内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大循环的关键所在。我们预计,下一步深化供给侧改革将主要围绕“堵点”较多的要素市场化配置领域展开——通过加大土地、资本、劳动力、技术、数据要素的市场化配置,引导国内生产要素禀赋变化,释放国内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夯实扩大内需基础。

  四是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双循环战略绝非关起门来搞建设。为此全会提出,“十四五”期间要“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开拓合作共赢新局面”。这一方面与“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相呼应,同时也意味着我国将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通过国内和国际市场有效联通,实现更加强劲可持续的发展。我们判断,未来我国对外开放的重点可能有两个:一是依托我国大市场优势,通过扩大商品进口,培育国内消费市场,带动国内制造业转移升级;二是进一步加大服务业开放,全面增强服务业竞争力,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服务”升级,全面提升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三、“十四五”期间将淡化经济增速目标,着重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本次全会未提出下个五年的经济增长目标,而是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我们判断,明年公布的“十四五”规划纲要中也很可能不会确定经济增速的具体目标,这将是与“十三五”规划的一个重要区别。当然,不提目标并不意味着不要经济增长。综合考虑未来一段时期我国人口、资本及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趋势,以及国际环境的演化态势,我们判断“十四五”期间我国GDP年均增速将保持在4%至5%的中高速增长之间。这一方面将确保我国在2025年人均国民收入达到或接近高收入国家水平 ,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宏观经济在稳增长、调结构和防风险之间达到综合平衡,切实推进绿色发展。

  (本文作者介绍: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博士,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

责任编辑:陈鑫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MLF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网络文学盗版一年损失近60亿 侵权模式“花样百出” 香港诊所被曝给内地客人打水货疫苗 给香港人用正品 铁路部门下发买短补长临时办法:执意越站加收50%票款 优速快递董事长夫妻双双身亡 生前疑似曾发生争执 澳大利亚房价暴跌:比金融危机时还惨 炒房团遭赶走 五一旅游前10大客源城市:上海北京成都广州重庆靠前 五一假期国内旅游接待1.95亿人次 旅游收入1176.7亿 华为正与高通谈判专利和解 或将每年付5亿美元专利费 游客在同程艺龙订酒店因客满无法入住 平台:承担全责 花650万美元进斯坦福当事人母亲发声:被录取后捐的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