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建章九评李铁:生育率长期低于更替水平 人口迟早会消亡

2020年08月14日09:22    作者:梁建章  

  意见领袖丨梁建章

  8月11日,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首席经济学家李铁发表文章《对人口和老龄化的再认识》,回应我们此前的文章《八评李铁的“中国人口过多论”》。下面我们继续回应李铁的文章。由于李铁在8月1日和11日的文章中都谈到生育率问题,所以我们这篇文章的重点讨论生育率问题,并在文末请李铁回答几个问题。

  关于两次人口普查的生育率

  李铁说:“关于梁建章所采用的两次人口普查数据作为生育率参照的依据,我在上一篇文章中已经讲过了。国家统计局的两次普查结果并没有作为对外正式公布的官方统计数据。”

  从李铁的上述言论可以看出,他既没有看明白我们上一篇文章中关于生育率的内容,也不了解关于生育率的官方统计数据。下面我们分别说明这两个问题:

  其一,我们在上一篇文章中说:“李铁对于人口数据采用双重标准,对他观点有利的数据就采用,对他观点不利的数据就不采用。例如,他在7月29日的文章《中国的人口红利时代还在吗》中说,对于人口数据,‘作为学者至少应该以权威标准作为依据’。我们并不认为来源于‘权威标准’的人口数据就一定是正确的,所以我们在7月31日《七评李铁》一文中反问李铁:‘对于中国人口数据来说,最权威的标准应该是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生育率仅有1.22,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生育率仅有1.18,请问李铁是否认可这些权威的生育率数据呢?’李铁却在8月1日的文章中又不认可全国人口普查得出的生育率数据了。”

  既然我们在上一篇文章中已经说了“我们并不认为来源于‘权威标准’的人口数据就一定是正确的”,李铁又有什么依据得出“梁建章所采用的两次人口普查数据作为生育率参照的依据”这个结论呢?

  其二,关于生育率的官方统计数据,2000年和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都有对外正式公布的官方统计数据,《中国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和《中国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这两本书都由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并公开发行。根据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表6-6《全国育龄妇女分年龄、孩次的生育状况》可以计算得生育率为1.22,而根据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表6-3 《全国育龄妇女分年龄、孩次的生育状况》可以计算得生育率为1.18。所以,李铁说“国家统计局的两次普查结果并没有作为对外正式公布的官方统计数据”,这是不符合事实的。

  事实上,我们并不认为2000年人口普查得到的生育率1.22和2010年人口普查得到的生育率1.18就一定是正确的,例如,我们在2019年10月9日发表的文章《新中国70年人口政策的回顾》中说:“2000年人口普查显示,中国的生育率仅为1.22,即使漏报率高达20%,实际生育率也不到1.5”,也就是说,我们考虑到了漏报因素。

  李铁接着说:“后来,统计局对于当时因各种体制原因导致的统计偏差进行了修订和调整,成为可引用的数据,即代表了国内官方统计结果,也得到了国际上包括联合国有关机构的充分认可。”

  关于2000年人口普查得到的生育率1.22,当时的国家计生委却以漏报为理由而大幅调高为1.8。虽然人口普查确实存在漏报,但40%以上的调整幅度是匪夷所思,所以1.8的生育率数据被广泛质疑,难道李铁认为1.8的生育率数据是准确的?

  中国未来的生育率将是多少?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8年出生人口为1523万,生育率为1.49;2019年出生人口为1465万,生育率为1.47,已经远低于更替水平。如果我们分析孩次结构,就会发现中国未来的生育率面临快速下降的趋势。

  以2019年为例,二孩及以上孩次的比例达到了59.5%,其中二孩占出生人口比例达57%, 由于每个家庭都是生了一孩之后才能生二孩,而且根据目前的生育意愿趋势,生育了一孩的家庭最终可能只有一半会生育二孩,所以在生育状况稳定时,二孩数量大概只有一孩的一半左右。这意味着,如果扣除二孩生育堆积效应,2019年的自然生育率只有1.1左右,也就是相当于更替水平的一半。

  中国从2016年开始实施全面二孩政策,二孩生育堆积效应估计在政策实施后的四、五年之内释放完毕,之后中国的生育率将降至1.1左右,除非大力鼓励生育能够显著提升生育率。

  生育率长期低于更替水平,人口迟早会消亡

  李铁说:“假如科技进步使人口的出生预期寿命达到了100岁,我们现在所认识的老龄化问题则要发生颠覆性的改变。按照梁建章和毛大庆的观点,我们是否还要出生更多的人口来面对人类寿命的延长呢?答案是否定的。”

  我们认为,即使科技进步使人口的出生预期寿命达到了100岁,只要生育率一直低于更替水平,人口在进入负增长之后将会不断下降,并且迟早会消亡(在不考虑外国移民的前提下)。所以,一个国家的人口要保持可持续发展,就有必要把生育率提升至更替水平附近。

  发达国家就没有养老金支付压力吗?

  李铁说:“养老金支付是否有压力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而不是取决于生育率水平高低。”

  按李铁的逻辑,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高,就不会有养老金支付压力了。但日本、德国都是发达国家,难道这些国家就没有养老金支付压力了吗?答案是否定的。例如,2019年8月日本政府发布的养老金预估报告显示,估计未来每对日本夫妻每月的养老金替代率将不断下滑。目前,日本政府预估的养老金替代率为61.7%,到2040年左右,日本的养老金替代率将下滑至51%~52%,而在2050年左右,将进一步下滑至45%。

  “人口过多”不是一个筐,能装进所有问题

  在李铁看来,“人口过多”就是一个筐,只要对他观点有利的就可以往里装。比如,李铁一再把就业难的原因归咎于“人口过多”,但他并没有给出任何数据来论证这一点。

  我们在6月23日的文章中已经分析过,人口规模对就业的影响为中性,但略偏正面。这是因为,所有的工作机会都来自人的需求,人口多会导致需求大,于是工作机会也变多。并且人口越多,求职者与工作机会越容易匹配。我们还给出了全球180个有数据的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密度与失业率的关系以及中国各省人口密度与失业率的关系的两个图来作为论证的依据。

  归根结底是怎么看待人的价值

  虽然我们与李铁在生育率数据方面的观点有分歧,但最大的分歧并不是生育率数据,而是怎么看待人的价值问题,是把人的价值看作是负数还是正数?换句话说,是把人口看作是负担还是财富?如果把人口看作是负担,那么生育率越低越好,人口越少越好,因为减少人口意味着减轻负担。

  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几千年来,世界人口越来越多,人们的平均生活水平也越来越高。这就证明,人的平均价值是正数,人口是财富而不是负担。

  李铁的多篇文章,总是强调“人口过多”会带来就业难、收入水平低等一系列问题。支持限制生育的人,也总是强调人口增长会带来一系列问题,认为减少人口就可以解决这些问题。按照限制生育的思维方式:

  粮食不够吃怎么办?减少人口不就够吃了吗?

  住房不够怎么办?减少人口不就够住了吗?

  能源不够怎么办?减少人口不就够用了吗?

  鞋子太小怎么办?把脚削小一点,不就合穿了吗?

  如何解决人口增长带来的问题?不同的人、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因而采取了不同的措施。下面以两个假想的国家作为例子来说明这一点:

  第一种办法是“以物为本”,实行限制生育来适应外部环境。例如,有一个国家(称为甲国)绝大部分人口都从事农业,随着人口的增长,甲国人多地少的矛盾日益突出。甲国政府决定实行限制生育来控制人口增长。于是,甲国的人口长期以来基本保持不变,一直是农业国。

  第二种办法是“以人为本”,改造生存环境以适应人口的增长。例如,有一个国家(称为乙国)原来绝大部分人口也都从事农业,随着人口的增长,乙国人多地少的矛盾日益突出。然而,乙国政府并不实行限制生育,而是推进农业科技进步,提高粮食亩产量,同时大力发展工业和第三产业,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新的产业。于是,乙国的人口虽然不断增长,但人均收入反而越来越高。

  请李铁回答几个问题

  虽然李铁写过很多文章,一再谈到“中国人口过多”、“劳动力过剩”,但他对一些重要的人口问题却没有明确的态度。因此,我们想请李铁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一、既然你一再说“中国人口过多”,那么请你回答中国人口数量降到多少才不是过多,论证依据是什么?

  二、在二孩生育堆积结束后,中国的生育率将会是多少?

  三、请问你认为中国现在是否应该全面放开生育?

  在讨论问题时,双方应该对有关的一些重要问题有明确的观点,而不应该含糊不清。因此,我们希望李铁能回答上述几个问题。

  梁建章、毛大庆VS李铁激辩“中国人口过多论”回顾:

  第一回合:

  李铁:我国的劳动力供给将面临的是长期过剩,而不是供给不足

  梁建章:李铁的“中国人口过剩论”错在哪里?

  第二回合:

  李铁:人口越多,市场越大?就能有更多创新?

  梁建章:人口是财富还是负担?再评李铁“中国劳动力长期过剩论”

  第三回合:

  李铁:为何我不赞同梁建章对人口问题的看法

  梁建章逐条驳李铁“人口过多论”:把人口当负担有悖“以人为本”

  第四回合:

  李铁回应梁建章:不能不负责任地鼓励多生

  梁建章四评李铁“中国人口过多论”:从未以劳动力短缺为由鼓励生育

  第五回合:

  李铁:继续与梁建章商榷,如何以全球视野看待人口问题

  梁建章五评李铁中国人口过多论:贫穷的原因并非人口过多

  第六回合:

  李铁再次回应梁建章:人口不是一道简单的算术题

  梁建章六评李铁中国人口过多论:我们是否放大了人口危机?

  第七回合:

  李铁再回应梁健章:中国的人口红利时代还在吗?

  梁建章七评李铁:靠降低生育率来获得人口红利是寅吃卯粮

  第八回合:

  李铁再回应梁健章:人口老龄化不是危机,而是机遇

  梁建章八评李铁:严重老龄化会带来什么问题?

  毛大庆驳李铁的“中国人口观”:老龄化怎么可能是机遇

  第九回合:

  李铁回应毛大庆、梁建章:增加人口解决不了就业问题

  (本文作者介绍:携程联合创始人、执行董事局主席)

责任编辑:张文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李铁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网络文学盗版一年损失近60亿 侵权模式“花样百出” 香港诊所被曝给内地客人打水货疫苗 给香港人用正品 铁路部门下发买短补长临时办法:执意越站加收50%票款 优速快递董事长夫妻双双身亡 生前疑似曾发生争执 澳大利亚房价暴跌:比金融危机时还惨 炒房团遭赶走 五一旅游前10大客源城市:上海北京成都广州重庆靠前 五一假期国内旅游接待1.95亿人次 旅游收入1176.7亿 华为正与高通谈判专利和解 或将每年付5亿美元专利费 游客在同程艺龙订酒店因客满无法入住 平台:承担全责 花650万美元进斯坦福当事人母亲发声:被录取后捐的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