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虎成:未来十年财富管理市场的6大预判

2020年08月04日16:38    作者:张虎成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作家 张虎成

  今天中国的投资人、不论是个人投资者,还是机构投资者,都是不能承担风险的,这是对整个中国财富管理行业现状的一个概括。下面,虎哥将对中国未来十年财富管理市场进行预测。

  第一:隐形刚性兑付 十年之内不会破

  第1个是隐形的刚性兑付,10年之内都不会打破。国家从2017年一直提倡说要打破刚性兑付,其实从长远来讲,刚性兑付必然会打破。不打破,好的机构和不好的机构是没有区别的;不打破,好的项目跟不好的项目也没有区别。因为最终都是刚性兑付,其实风险一直都会存在,只不过是过去这些年这个行业可以通过借新还旧把风险向后转移。

  今天这个行业里面还有很多机构,完全没有违约项目,事实上你觉得可能吗?不可能。但是投资人在他那里没有违约,原因是什么?因为它在不断地借新还旧。我们认为投资不可能不出现风险,出现风险解决问题也是一种能力的体现,这是我们的态度,我们并不认为在这种情况下,部分投资人不能理解你,这是一件很悲伤的事情。为什么?因为你想把这条路走得很远的话,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否则自己骗自己,那会更难。

  我认为隐形的刚性兑付10年之内仍然不会打破,原因是中国的财富管理这个理念,市场,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初级阶段是什么状态?野蛮生长。

  这个背后有两个核心逻辑,一个是大多数管理人其实还缺乏信托精神,你做的事情没有办法让别人真正的信任你。当然这个原因很复杂,有些是管理人不尽责;有些是管理人尽职、尽责了,但是方法没有对;也有些是中国特殊的环境,比如说对民营企业的这种市场挤压,导致民营企业做事很难,等等。

  管理人缺乏信托精神,同样投资人也缺乏契约精神。契约精神表现在投资人不能承担风险。大多数投资者投资理财,不管做什么项目,都认为这可能类似于银行的理财产品,收益比较低一点。事实上今天私募行业做的项目,你想能给投资者年化收益8%、9%,其实都已经是比较高的收益了,尤其是在你做很大规模的情况下,再一点儿风险也没有,我认为这简直是个悖论。当然有些小众市场、小众领域有很好的机会,但是这注定做不了太大的规模。如果说你又有很大的规模,又挣很多钱,这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第二:有刚性兑付约束的机构80%会倒闭

  第2个是今天这个市场上,以股权投资,保险产品、股票基金为主的机构是没有刚性兑付压力的。比如股票亏了,股民买的股票型基金。各位投资者有印象,早些年股票亏了,很多股民去砸证券公司,这些年这种事情已经很少听说过了,原因是什么?大家一起慢慢的接受愿赌服输。因为你自己担的风险,你自己享受收益,你不能因为挣到钱都是自己的能力,赔了钱去砸营业部这是不公平的。所以这种有刚性兑付约束的机构,我跟各位投资者再说一下,80%的可能最后都会倒闭。

  原因是什么?因为刚性兑付是一个伪命题,银行能刚性兑付,那是因为银行本身的资金成本比较低。各位投资人想一想,你把钱放在银行活期零点几(%),定存二点几(%),银行拿你这个钱再去做个四点几(%)、五点几(%)的稳定收益,他都在中间稳赚2%、3%。你可不要小看了这2%,这2%不是100亿的2%,也不是1000亿的2%,是上万亿的2%,所以银行一定能够刚兑,因为银行有低成本资金这个优势加上银行有规模优势,可以对冲掉风险。

  第三:债权为主的机构中50-300亿的最为艰难

  第3个是在有刚性兑付约束的这种以债权为主的机构里面,存续规模在50到300亿的,这是最难受的。因为今天投资人一有风险就不玩了,就要撤资了。你想想如果你管理规模是100个亿,现在有20%说我不玩了,我要把20亿撤走,你得拿出20亿给投资人兑付,这就是一个很大的压力。要面临投资人,政府,还有违约企业的三重压力,我认为这一类机构最终都会崩塌,无一例外。

  那么规模到了千亿的,反而可以大而不倒,可以绑架政府,政府今天也是投鼠忌器,怎么办?你敢来管我吗?你管我我就死给你看。我一死背后可能几十万投资人都会受影响,政府就会很敏感。真正大到几千亿的时候,政府反而拿你没办法。所以这个市场上你看中间规模的和最大规模的相比,中间规模的就是必死无疑。

  第四:存活的财富管理机构必须找到差异化

  第4个是银行、证券之外的财富管理机构,就类似优选财富这种机构,未来会成为市场的小众群体。小众群体是什么意思?管理规模绝对不是你的竞争力。你管理100个亿、200个亿,这不是你的竞争力,你募那么多钱过来,这不是什么能力。你如果不要命,不怕风险,理论上讲募1000亿也可以,但是你想想,哪儿来那么多钱,能不能管好,有没有这么多的机会能挣到这么多钱,而且还不能出现风险?这实际上是一个超级难的事。我认为今天中国的财富管理公司都没这个能力,你能管好5个亿、10个亿、50个亿,绝对已经算出类拔萃了。

  我预测未来我们这种机构如果想活着,就要活出特色,活出差异化,而不再是说像过去一样。你去跟银行,跟信托比规模,你是比不了的,因为时代不一样。未来对于我们这种机构,稀有的独家产品,是你的竞争力。稀有的也就意味着规模不会特别多,如果这个东西谁都能干,那就不叫稀有了。如果只有你能够干,或者是你干的早,你把这个门道摸得深,别人都不能干,或者别人干的没你好,那才叫稀有。比如说过去为DF政府融资,信托能干、银行能干,我们私募基金也能干,这叫稀有吗?这不叫稀有。这个业务你一年做几百亿,还能确保最后从地方政府把钱拿回来,这才是你的能力。可是你做5个亿肯定能管好,50个亿你能管好,100个亿咬牙也能管好,你说我一年做两三百个亿,都完全不出问题,那就有点自己骗自己了。

  第五:未来的财富集中度更提升

  第5个是未来的中国财富集中度会进一步提升。什么叫财富集中度?招商银行一个报告显示早些年确实是二八原则,就是20%的客户,他们的财富占到整个招商银行私人银行的80%份额,还有80%的客户占到20%。其实“二八法则”在各个行业里面都很常见,但是今天我想说的是二八已经成为过去式了,未来可能会成为一九甚至是9.5对0.5,因为过去靠城市化拆迁、房地产投资,比较容易赚钱。这个时代真的是过去式了,未来容易赚钱的机会将大幅的减少,市场的交易更为复杂。

  就像今年前段时间的“原油宝”事件,谁能想到在十几美元这个价格去做多原油期货,最后还能倒欠银行的钱。当然想不到的事情不止这一点,很多事情超出了我们的认知和想象。我们谁都没有办法看到真实世界是什么样子,我们看到的世界都是自己过去经验里面的世界,我们常常拿过去的经验来看这个世界,就会形成一些惯性认识,可能在某个阶段就会栽一个大跟头。所以这两年特别流行一句话叫“过去靠运气挣的钱,未来靠实力把它亏出去”,这种事情现在非常常见,我想这句话也说到了很多投资人的心坎上,原因就是社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机会越来越少,导致社会整体的焦虑度进一步上升。

  第六:“后付费模式”兴起

  第6个是未来这个行业,投资人和管理人之间的信任度会越来越脆弱。在这种环境之下,怎么办?那就是后付费模式的兴起。在西方这种财富管理行业都是对客户收费的,可是中国对客户收费模式走不起来,为什么对客户很难收费呢?客户认为你给我提供的服务不值得我向你付费,我凭什么给你付费?我不觉得你给我提供的服务有价值。你不就给我推荐产品吗?还是拿我的钱去买,我担风险,给你付费很难,这种认识导致我们这种机构,只能从产品端去获取费用。有时候你并不想出卖自己,并不想去伤害投资者利益,但是,在这个环境之中,有些时候你会放松警惕,你会降低一些标准,因为你也面临着生存和发展这样的压力和考验,最终出现风险的时候,你会发现太不值得了。

  要早知道这个项目当初可能会给投资人带来风险,你拿枪指着我,我都不会干这些事。但当初在你的经验能力范围内,因为你的商业模式就是要从产品端去收费,你必须要把这个产品销售出去,导致你不得不短视的去思考问题,所以这个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一定叫后付费。真正给投资人创造价值,投资人觉得你具备这个价值,按照我们的合同约定,我该给你付这个费,这就是为客户创造价值后付费的模式。

  (本文作者介绍:优选控股创始人;财经视频节目《虎成论金》主讲人;新华社2014中国经济人物)

责任编辑:王进和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网络文学盗版一年损失近60亿 侵权模式“花样百出” 香港诊所被曝给内地客人打水货疫苗 给香港人用正品 铁路部门下发买短补长临时办法:执意越站加收50%票款 优速快递董事长夫妻双双身亡 生前疑似曾发生争执 澳大利亚房价暴跌:比金融危机时还惨 炒房团遭赶走 五一旅游前10大客源城市:上海北京成都广州重庆靠前 五一假期国内旅游接待1.95亿人次 旅游收入1176.7亿 华为正与高通谈判专利和解 或将每年付5亿美元专利费 游客在同程艺龙订酒店因客满无法入住 平台:承担全责 花650万美元进斯坦福当事人母亲发声:被录取后捐的款